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进路

2022-12-11 14:11杨慷慨蔡宗模吴朝平张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评价课程

杨慷慨蔡宗模吴朝平张 腾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进路

杨慷慨a,b,蔡宗模b,c,吴朝平b,c,张 腾c

(重庆文理学院 a.职业教育研究所;b.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期刊社,重庆 402160)

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是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应秉持生态学理念,对课程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进行平衡性构建,形成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生态系统”,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同时也与延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态势相承,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实施及评价全方位协同,驱动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两条主线的平衡发展。为解决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培养目标的碎片化、体系结构不均衡以及课程实施的功利化等问题,教育生态视角下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要略包括:盯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目标;奉行课程地图理念的课程生态观;追求课程内容的动态可视化;构建大数据支撑下的动态课程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学;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课程地图

生态学通过知识发现为更好地实施生态系统发展提供理实依据。教育系统与生态系统有诸多共性特征,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可移植到教育系统中的学科、专业、科研、课程等方面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英国高等教育家阿什比认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构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关系,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协同发展。课程建设是实现高校分类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1]。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以生态学理念为核心,对课程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进行平衡性构建,力求促进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决定了其必须选择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式,走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课程建设是学科与专业在理论与实践上紧密连接的中介,专业建设是课程体系形成的动力源,学科建设则是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支撑[2]。课程质量决定了教育对象的基本能力结构是否契合现实需求,直接影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应用型高校只有系统开展课程资源、实施和评价的全方位协同建设,才能驱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在哪种类型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专业建设中的课程设置则直接决定了教育对象基本能力结构是否契合现实需求。相较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明朗,应用型高校在这方面一直处于探索中。应用型高校在课程建设中的实然到底如何,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到底该如何建设,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 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实施的支点

1.1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驱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产教融合从学界研究、校企实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时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实现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端锐意改革,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式,以市场人标准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应用型高校的缘起、谱系即现实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我国高校实行分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应用型高校在校生规模占据全国高校本科生规模的大多数,其转型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意义重大。转型发展意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意味着必须植根地方,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一带一路”倡议、“新基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课程设计是引导和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课程改革的程度影响转型发展的力度,决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必须明晰自身发展在新的历史方位中的定位,以既有学科为基础和依托,关注超出单门学科的复杂问题[3],推进传统课程建设向新的现代课程体系改革。

1.2 “双万计划”实施的必然要求

“双万计划”是指教育部以建设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各1万个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于2019年4月9日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并启动“金课”建设计划,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各1万门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一流专业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在高水平教学体系的建设上,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抓住国家促进高校分类发展的契机,更好地立地化和再地化发展,是摆在学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任务之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产教融合发展,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课程建设为媒介,走课程与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之路。

课程与专业和学科之间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专业在本质上就是学生通过修读不同课程而体现出来的职业取向。课程是学科和专业的桥梁,课程的组织形式和学科的拓展延伸构成专业。专业建设的内涵在微观上以课程为核心,课程是教学科目的构成及其教学活动的组织。[4]专业发展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是教学的支撑点,课程建设可以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与有效链接,建设质量关乎“双万计划”实施的成效,关乎“双一流”建设的成败。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态势的延续

课堂是课程改革真正发生的地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教与学的理念与方式的变革。衡量课程变革成功与否,并不是对照某种显性的指标体系而得到的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要看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主体,其对改革的接受、认可和驾驭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败[5]。始于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学生讨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冲击了原有的学习方式,教师文化中的马赛克文化现象减少,新型教师合作文化得以构建。尽管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地区差异和学段差异,以及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指导方面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与基础教育课程相衔接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尚“在路上”,两者并没有“天然地”一脉相承或无缝对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快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一流的专业,一流的专业更需要一流的课程作支撑。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本科高校的重点任务,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不仅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更是学校生存的基本点。《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难度、拓展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势回应。应用型高校应主动谋求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改革,积极构建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2 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的实然扫描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建设与定位是学校教育的心脏[6]。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课程、慕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标志着高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成效。但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目标缺乏系统性,内容衔接脱节或者重叠,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松散,课程体系呈现不平衡性,实施具有功利性,评价具有滞后性。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既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成为一系列学校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源,不利于课程与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

2.1 课程建设呈现碎片化特征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及传统办学思维定势的禁锢,很多应用型高校在课程规划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移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不高,未完全同轨同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应是一种指导与跟进、宏观与具体的关系”,但在实践中,“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有效关联和衔接不够,呈现碎片化现象”[2]。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呈现“线性单一”和“程式化”特点,课程没有观照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没有将历史的与现实的、国际的与本土的、国家的与地方的需求紧密结合。

2.2 课程建设的“在地性”不强

应用型高校都是地方高校,其“在地性”特征决定了课程建设应契合区域地方发展和行业产业的前沿需求,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继而在就业市场建立起自身的比较优势。现实中很多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缺乏应用特色、职业导向和灵活性,一味地追求学科科研的“顶天”而忽视专业课程的“立地”,造成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尴尬局面。课程体系泛化,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重“学”轻“术”,既没有体现区域、行业和自身特色,也没有把课程设置理念转到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7]。当然,造成这一结果既与学校思想解放不够,也与学校缺乏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课程建设的能力有关,学校在整体治理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2.3 课程实施与评价功利化

从课程设计的运作过程来看,一些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低,其根本原因源于课程实施的功利化,也就是谋利而动。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价值高度涉入的活动,其价值显现具有迟效性。现实中一些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缺乏一体化思维,某门课程被选择的依据是其实施的可能性大小和成本的高低[2],背离了课程实施的初衷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的矫治,路径之一是将课程的评价标准可视化,通过课程地图进行测量和监督[8]。课程评价的话语体系从内部的同一性转向外部的多元性,阻止过于依赖经验判断的惯性。

3 从理念到行动的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进路

3.1 盯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目标

应用型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本,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一所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校生活在学生心灵上留下永久的印迹,奠定学生未来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这样的世界名校,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拥有最好的本科教育,在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也都把教学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无信不立,构建现代课程体系的首义是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应深度推进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将诚信教育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变师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风气和功利化价值取向,培养有家国情怀、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新”人才。专业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实体,是因应社会分工需要,以相关学科为依托设置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段,社会需要呈现类型、结构和内容的多样化,但不管在哪个时期,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建设始终是服务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时期的专业建设必须跨学科渗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高度融合。科学教育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富有想象力,一个人文素养底蕴深厚的人才会拥有创新才能,才能持续地富有创造力[9]。把学科前沿中最具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知识纳入课程,再通过最有效的手段把这些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课程结构的优化尤其重要。专业培养目标会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改变,课程亦然。

课程目标是教育价值观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未来课程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设计,是观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核心要素。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目标应奉行课程地图的基本理念,既要考虑市场的外部需求,同时也要遵循学科专业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属性,并充分发挥专业思政育人与价值引领功能,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10]

3.2 奉行课程地图理念的课程生态观

课程地图运用的开创者始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雅各布斯(Jacobs),他将一年的课程按照一定的时间分段或者分年级的“时间块”来描述实际教学内容或“绘制”自己的“地图”,这个纵向和横向的课程体系以及对学生学业测评的视图,[12]因其“接地气”的特点在大学逐步推广应用,并日益成为大学加强课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检视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课程地图在本质上是一种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其以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能力为轴,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张图表,在内容上聚焦学生学习历程、体现课程设置特征及相互关系、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目标要求、对接学生职业生涯需求的逻辑关系[13],在过程上为学生提供整体性的刺激情境,优化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14]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可视化和动态性的特征,为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课程地图是学生成长的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路线图,学生作为“乘车人”,可随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学校作为“司机”,也可根据“乘车人”需求的变化和路况动态地调整行车路线。

课程地图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掌握未来生活所需核心技能,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奠定基础,为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做准备。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学校课程的设置要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全新的课程生态观。从价值取向来看,课程地图的设计遵循了系统整体的观念、民主平等的原则和尊重差异的思想,在着眼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利益需求,实现学生和雇主需要与课程之间的“无缝对接”。从指导思想来看,课程地图旨在培养“完人”,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谋求自然科学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整合,注重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从实施路径来看,课程地图遵循了“缔造观”的课程实施取向,课程教学活动中注重师生的对话与沟通交流,使学生在体验性和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创新性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的教育生态图景。

3.3 追求课程内容的动态可视化

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应用型高校由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特殊的历史使命,其功能与职责与学术性研究型高校迥异,更多地注重高深学问的社会功用。因此,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要异于其他类型高校,课程内容应满足行业标准要求,课程标准对接职业证书认证标准。具体来说课程内容要锚定行业与产业发展前沿,契合诸如产教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开发、互联网+与5G+教育的发展、大数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与规格的要求。课程内容既要有一定的学术理论高度,又要重视实用技能训练,防止一味追求学术理论高度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也要防止只重视应用技能的训练而把人才培养目标降低到职业技术层面的普通技工。

按照课程地图的理念,应用型高校可以课程群的方式对课程资源予以优化,同时对课程开设时序予以合理安排。要统合课程设计的主体,合理考虑学习主体及业界的基本要求。优化课程实施路径,按照课程地图理念建构从入学到毕业的路径简洁、清晰且多样化的课程导航图。按照课程自身的逻辑关系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实现由基础知识到专业基础知识再到专业知识的逻辑转变,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序衔接。在此价值追求下,应用型高校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面向产业发展并与之形成以知识及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联合体,形成多元组织间知识生产、流动、共享、转化及应用的完整链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一链条的形成,将有利于推动应用型高校向创新创业转型。[15]

地图为人们的行程规划、路线安排提供一种可视化的帮助。Delgaty认为,教育是一段旅程,教师应该有一些可资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南,课程地图就是这样一种工具[16]。课程地图的终极诉求在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因此,课程地图在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动态化持续改进的特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诸多学习构成要素的需求,依据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要求及信息技术的实践变革,为学习者设计一条达到终极目标的动态发展的可视化路径。通过课程地图的实施来剪裁重复过多的课程,持续、动态地完善课程体系。好的课程地图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13]课程地图可以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让每一个学习者都有机会依据个人需要、兴趣和特长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期望的专属修课路径,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顺畅地完成学习的旅程。

3.4 构建大数据支撑下的动态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私塾即有“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之说。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可视化特征,既有显性的评价指标,也有对隐性知识的评价。课程评价的有效性有赖于评价依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过于依赖经验判断或主观评价,因片段化的评价信息而忽略了一些本该评价的方面。大数据重在对数据的深度挖掘,科学分析枯燥的数据背后隐含的关系与价值,将教育评价从片段化信息的推测转向基于全方位、全程化数据的证据性决策。“双万计划”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计划实施的过程跟踪。因此,课程与学科和专业协同建设必须借助大数据支撑下的动态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管理与控制,将协同建设质量标准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中[17]。

“大数据”意味着数据来源的多样化、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在数据处理与分析层面的大容量与高速度。作为一个IT行业术语,大数据本意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但在本质上,大数据已经转化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问题解决方法[18]。数据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目标指向的教育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教育相关者全面而客观地了解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改进方向,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评价保障了评价的全面性。运用大数据进行课程评价需要在地域与时间两个维度上对评价对象、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分析需要利用哪些数据来解决评价中涉及的哪些问题[19]。教育评价结果具有实效性的前提,是评价者明确评价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而不是为评价而评价。大数据处理是一个需要对数据不断挖掘、清洗与分析的复杂过程,必须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才能够保障用于评价的大数据的质量、安全与处理的有效性。大数据是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涉及社会伦理问题,在应用大数据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要提升评价相关者的数据素养,保障师生数据的隐私与安全是必须时刻予以关注的重要方面。

4 结 语

“双一流”建设无疑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性话语。我们在关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毕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地域分布来说,应用型高校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拼图。高等教育发展既要重视长板效应,又要注意补齐短板,更要关注马太效应问题。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课程建设,关注起点、实施过程和评价各个环节,注重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路径探索,以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为旨归,助力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可资借鉴的路径。

[1]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2] 房敏.课程建设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105-110.

[3] 郝莉,冯晓云,宋爱玲,等.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31-40.

[4] 闫长斌,时刚,张素磊,等.“双一流”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动因、策略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3):35-43.

[5] 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部分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39-43.

[6] 王龙菲,于洁,王晓呜,等.开放大学课程地图构建方法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16(3):23-28.

[7] 甄月桥,沈婷,钱昆.基于创业机会识别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9(1):71-80.

[8] 郑东辉.可雇佣性导向的大学课程设计方式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5):23-26.

[9] 王贺.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学科、专业、课程的关系探析[J].高教学刊,2019(1):12-14.

[10] 张岩,李新纲,朱秋莲.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11):77-82.

[11] 王学玢.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报告与美国教育改革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7:11.

[12] 巩建闽,萧蓓蕾.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对大陆课程地图发展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5):106-110.

[13] 闫文军.基于课程地图理念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课程改革路径探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12):62-66.

[14] 王雪艳,王娟,朱旭东,等.“面向能力培养、突出任务驱动”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3):22-26.

[15] 钱国英,马建荣,林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教学组织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0(1):84-86.

[16] Laura Delgaty.Curriculum Mapping: Are You Thinking What I’m Thinking? A Visual Comparison of Standard- ized,Prescriptive Programmes[J]. ARECLS,2009,6:35-58.

[17] 邹媛,邓成超.“六位一体”课程教学质量内部评价的模式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8(1):31-40.

[18] 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19] 郑燕林,柳海民.大数据在美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路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25-31.

O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YANG Kang-kaia,b,CAI Zong-mob,c,WU Chao-pingb,c,ZHANG Tengc

(a.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b. Research Center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s West,c.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y as a core to balance the structure,fun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urriculum,to achieve an integrated“ecosystem”to develop in harmony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and promote the talent supply in light with the dem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these universities is 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continue the tre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nly by systematically carrying out a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can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be driven for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oth research and applie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fragmentation,imbalanced system structure,and utilitarianiz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applied colleges,thei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should include: holding firmly 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for whom and what kind of person”;establishing the idea of course ecology based on course map concept;pursuing dynamic visualization of course contents;building a dynamic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supported by big data.

educational ecology;applied university;curriculum construction;curriculum map

G642.3

A

2096 – 2045(2022)02 – 0051 – 06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职教新高考制度设计与政策协同研究”(22SKGH365);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师范’视域下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导师制研究”(CQGJ21B084)资助。

杨慷慨(1972—),男,侗族,湖北恩施人,重庆文理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方向: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教治理研究;蔡宗模(1967—),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吴朝平(1982—),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社办公室主任,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期刊编辑质量研究;张 腾(1990—),女,四川宜宾人,《重庆高教研究》期刊社编辑,硕士,研究方向:期刊编辑质量研究。

[责任编辑:夏 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评价课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