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与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契合性研究

2022-12-15 05:09谢茶花
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井冈山师范生人文

谢茶花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小学教育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井冈山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成分,是在红色政权的创立、巩固、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优良的文化基因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内涵,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在全球命运与共,多元文化深刻影响社会的今天,在师范生的价值理念培育问题上,如何借助井冈山精神内涵,挖掘其中的人文素养因子来提升当代师范生的人文素养,是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师范生人文素养结构分析

人文素养是一种稳定的精神特质,它是个体在获得一定的知识体系后形成的,主要有包含个体的道德水平、综合品质、行为习惯等精神特质。具体可以划分为在人文领域里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精神与品质和行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关联。其中,知识与技能是支撑人文素养的根基;能力与方法是分析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桥梁纽带,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与品质主要指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包含了理解和应用人文的意识、态度、情感、兴趣和动机等,精神和品质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行动的旗帜[2]。人文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人文行为,也是人文精神品质的内发行动,和外在实践。人文素养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其中,“人文精神品质”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的灵魂所在,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3],道德精神也包含其中。从狭义上理解就是,人文素养就是指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即“人文精神品质”。

师范生作为全面振兴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具有当代大学生和未来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师范生是我国未来的教师,是未来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担当教育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从狭义上说,师范生的人文素养是指师范生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即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

师范生的人文素养要从其广义意义上入手,才能得到科学全面的认识。即从人文素养包含的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精神与品质和行为来认识和理解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师范生人文素养形成为对象,范畴内的知识与技能是师范生人文素养构成的基础和前提,是形成其他三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人文素养范畴内的能力与方法是师范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师范生未来面对和处理与教育对象、监护人、社区人员、教育管理者以及同行或者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或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人文素养范畴内的精神与品质主要指师范生三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指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情境下如何理解和应用人文素养的意识、态度、情感、兴趣和动机等内容,具体体现在“师德师风”的表现上。人文素养范畴内的精神品质在师范生人文素养中占核心地位,对师范生的行动起导向作用。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人文行为,是师范生人文精神品质的内化和外在体现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井冈山精神内涵与人文素养及师德的比对图

师范生人文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师范生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特别是能够扎根乡村、坚守岗位,为农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二、井冈山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

井冈山精神凝聚成二十四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二十四个字浓缩了井冈山精神的精神内涵。扩展开来就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创新勇气;“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坚韧意志;“为主义而牺牲”的服务精神;“唤起工农千百万”的行动路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前进动力[5]。当前部分大学生易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倾向,道德观念淡薄,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意识,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更需要井冈山精神的来培土固源。

师范生人文素养教育与井冈山精神具有高度内在契合性,首先体现在井冈山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因子[4]。师范生人文素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师范生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培育和引导,而井冈山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因子体现在一是坚定不移地追求个人教育理想和强国梦的信念;二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扎根农村的意志品质;三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办实事的教育工作作风;四是联合家长朋友,团结教师队伍,关爱学生,有教无类的教育路线;五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勇于教育改革创新,敢闯新路的决心和魄力。当前多数师范生已经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因此,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就要从师范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培养,主要培养师范生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和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

图2 师范生人文素养结构示意图

表2 井冈山精神与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契合因子

井冈山精神融入师范生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坚定师范生树立扎根乡村、服务农村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师范生艰苦奋斗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师范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能力,有利于树立师范生崇高的道德观念,有利于激励他们规划教学生涯,广泛涉猎,博学多能,打牢学科专业基础,夯实基本功,练就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井冈山精神融入师范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借助井冈山精神培育师范生人文素养,既具有理论可行性,也具有现实可行性。井冈山精神内涵中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正是师范生“师德”的重要内容[6]。包含下列因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井冈山精神是师范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素材,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师范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载体。当代大学生是传统与富媒体手段相互交叉,多元文化与价值观交织并存,线上教学与线下相互融合,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7]。在当前社会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用优秀的文化精神化育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红色精神源头的井冈山精神,是师范生人文素养成长的高端精神养分。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如果融入井冈山精神的资源将事半功倍。借井冈山红色故事浸润师范生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意志品质成长;用井冈山文化滋养师范生关爱学生、同情家长、团结同事的人文情怀;让井冈山精神指引形成师范生扎根农村、服务祖国教育事业的价值取向;拿井冈山星星之火的坚定理想信念感染师范生开拓进取、谱写青春的决心。

师范生往往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特别是西部和偏僻的农村,振兴乡村教育,支持国家教育扶贫计划,需要新一代的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扎下根。每一个师范生都是中国教育道路上的“星星之火”,是支撑“强国梦”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师范生让“强国梦”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生长,使教育的“春风”在“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花和草来,在“有花和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助力祖国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理想信念就需要井冈山精神来做支撑。师范生要把教育振兴与个人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用井冈山精神培养师范生人文素养就是在为国家教育铸魂育格,培育的是师范生个人的“师德”,更是铸就师范生群体的“师魂”。

四、井冈山精神融入师范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

井冈山精神是师范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鲜活教材,高职院校不仅要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要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将它融入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井冈山精神培根铸魂的教育高地作用,传承和创新井冈山精神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一)将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

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师范类高校课程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注重通过井冈山精神的有效传播途径提升师范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凸显井冈山精神中所蕴含的师范生人文素养内涵,这是从教育内容上来说的;第二,要注重通过师范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井冈山精神教育宣传,通过井冈山斗争故事、红色历史影片、先驱人物介绍、微视频等贴近师范生实际的方式全面展示井冈山红色文化,对井冈山精神进行转化、创新,让师范生在听故事和看影片,欣赏红色剧节目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同井冈山精神,耳濡目染地浸润井冈山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人文品格。这是从教育方式上来说的;第三,促进教师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素养,教师除了要系统地学习井冈山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还要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井冈山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让教师成为师范生人文素养培养路上的贴心人。

(二)借助课程思政的契机,打造具有井冈山精神色彩的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要将井冈山红色资源整合到专业课程中,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班主任工作”“教师口语”“教育实习”等课程中。师范生的人生理想、职业规划、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及专业课学习,都可以从井冈山精神文化中找到生动的素材。比如“教师口语”课程,教师的技能训练项目:朗诵、讲故事、演讲、课本剧、校外研学实践等内容可以从“井冈山红色家书”“井冈山红色故事”“井冈山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井冈山历史剧”“井冈山研学实践”等成熟的经典内容中选取素材,也可以自己加以创编。师范生从个人的职业理想出发到自己的教育理想上升到国家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方向是一致的。通过井冈山精神的研学实践活动,从生活作息的点点滴滴改观师范生的言行举止,树品行,敦促其刻苦学习,发奋努力,打牢学科专业知识,扎实教师基本功。

(三)充分发挥井冈山精神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

高职院校要将井冈山斗争历史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等景点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师范生红色文化传统教育,让师范生在参观和研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井冈山精神和中国红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受到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三观,锻炼意志品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将看到的奋斗事迹,感染到的红色情怀内化于心,将井冈山精神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注入师范生人文素养中,并运用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永久秉持这种奋斗精神,结合未来教师岗位需求,传承和发扬下去。

(四)创新井冈山精神传播渠道,提升当代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高职院校要从师范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需要出发,考虑师范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按照井冈山精神传播途径、创新策略和方式方法,并且借助大数据先进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开创井冈山精神传播平台,让其为师范生获取红色信息、学习红色文化、交流红色思想打通脉络,提供途径。师范生通过网络渠道,吸收更多符合自身需要的红色文化营养和人文素养精神食粮,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井冈山师范生人文
井冈山诗五首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人文绍兴
井冈山抒怀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人文社科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