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发生情况及耳郭无创矫正的效果分析

2022-12-23 10:47林恩润茅林蔚胡伟群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9期
关键词:矫正器莆田畸形

林恩润,茅林蔚,胡伟群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新生儿耳郭畸形较为常见,可分为形态畸形和结构畸形,前者是指耳郭发育完整但形态存在异常变化,后者则为耳郭皮肤及软骨缺损所致的发育不全[1-2]。耳作为五官之一,若发生畸形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会对新生儿听力发育造成损害,故临床多在常规听力检查时进行耳郭畸形筛查,从而实现尽早检出、尽早干预的目的[3]。目前,医师早期检出耳郭畸形时,多指导家长通过按摩等辅助手段进行干预以纠正患儿耳郭畸形,并定期随访观察。若经辅助干预仍未自愈者,则需在最佳治疗期限内转入治疗模式,以防止耳郭形态畸形发育[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发生情况及耳郭无创矫正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出生的2 54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435例,女1 108例;胎龄37~41周,平均(39.04±0.75)周;出生体质量2 586~4 013 g,平均(3 251±105.37)g。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202011)。

1.2 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的耳郭畸形诊断标准[5]。伴有耳郭增大、减小、缺损或出现异常赘生物,或X线、CT检查发现骨性耳道、乳突、鼓室、听骨链及内耳结构异常,或纯音测听发现神经性耳聋。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新生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拒绝接受耳郭畸形筛查者;观察期间失访者;依从性较差,不配合耳郭畸形矫正者。

2 干预方法

2.1 筛查方法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常规听力检查,由耳鼻喉科医师在完成听力检查后即时对耳郭畸形患儿进行诊断,并将患耳分型资料、照片等信息录入新生儿筛查系统。轻、中度耳郭畸形患儿进入观察期,医师指导家长进行耳部按摩等辅助手段进行干预,7 d后回访,拍照对比。若14 d后患儿自愈,则无需进行医疗矫正;若畸形未自愈则提醒家长进行矫正治疗,对于重度耳郭畸形患儿立即进行矫正治疗。

2.2 矫正方法 本研究所用矫正器由1个基座、1个耳甲腔矫治器、1~2个耳轮牵引器及1个带孔前盖组成。操作方法:医师先进行备皮处理,使用专用备皮刀将患耳耳周3 cm毛发剃除,常规消毒清洁后去油脂处理,清洁矫正器组件,待矫正器干燥后进行安装,依据患儿大小选取适宜型号矫正器,按患儿畸形特点调整矫正器。矫正器安装后医师拍照留档,并建立耳郭矫正沟通群,告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要求患儿家长每日定时拍摄患耳照片发至群里。医师观察图片,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并提供线上指导服务,督促家长每周门诊复查,对矫正器进行加固。矫正时间为4~6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记录2 543例新生儿中耳郭畸形发生情况及耳郭形态学畸形类型。②记录不同时间行矫正治疗的耳郭畸形患儿的平均矫正时间。③记录耳郭畸形患儿局部皮损、湿疹、矫正器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2 矫正效果评定标准 耳郭矫正器拆除后,由家长及主治医师共同参与评价。Ⅰ级:完全矫正的正常耳。Ⅱ级:不完全矫正,基本正常耳。Ⅲ级:部分矫正,残余畸形。Ⅳ级:无改变。矫正率=(Ⅰ级耳数+Ⅱ级耳数)/总耳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 经筛查发现125例耳郭畸形患儿,耳郭畸形发生率为4.92%(125/2 543),包括单耳畸形105例,双耳畸形20例,患耳数总计145个,共存在6种耳郭形态学畸形,其中垂耳55耳(37.93%)、招风耳12耳(8.28%)、杯状耳9耳(6.21%)、Stahl's耳23耳(15.86%)、Con-chal-Crus耳39耳(26.90%)、环缩耳7耳(4.83%)。

(2)耳郭无创矫正效果 125例(145耳)耳郭畸形患儿中,87例(102耳)患儿在观察期自愈,38例(43耳)患儿接受矫正治疗;43耳中35例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矫正率为95.35%(41/43)。

(3)矫正时间 出生14 d内耳郭畸形14耳,平均矫正时间(15.56±2.04)d;出生14~30 d内耳郭畸形17耳,平均矫正时间(19.34±2.12)d;出生31~60 d内耳郭畸形12耳,平均矫正时间(25.36±2.75)d。出生14 d内患儿矫正时间短于14~30 d内患儿及出生31~60 d内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871,P<0.05)。

(4)并发症 38例接受矫正治疗患儿中出现3例局部皮损、2例湿疹、1例矫正器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

4 讨论

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病机制复杂,通常认为是由环境、遗传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部分患儿出生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形态,但部分患儿需及时进行矫正治疗,以避免耳郭发育畸形[6-7]。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体内存在大量产妇雌激素,并于出生72 h后达到高峰,出生6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雌激素浓度对透明质酸具有重要影响,雌激素浓度越高则透明质酸含量越高,当透明质酸含量高时,可增加耳郭软骨的延展性及可塑性,故出生后6周内为最佳矫正时期[8-9]。但在实际诊疗中,耳郭畸形患儿常常错过最佳矫正期,只能在学龄期时选择手术治疗,增加患儿痛苦,因此,强化新生儿时期耳郭筛查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2 543例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为4.92%(125/2 543),患耳畸形包括垂耳、招风耳、杯状耳、Stahl's耳、Con-chal-Crus耳及环缩耳6种耳郭形态学畸形,提示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较高,且患耳畸形类型复杂。分析其原因为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已全面覆盖听力筛查,并由耳鼻喉科医师及时筛查耳郭形态,一旦发现耳郭畸形则即刻拍照、录入新生儿筛查系统,以防漏诊发生,故新生儿耳郭畸形早期检出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125例(145耳)耳郭形态畸形患儿中87例(102耳)在观察期自愈,38例(43耳)接受矫正治疗,矫正率为95.35%(41/43);出生14 d内患儿矫正时间短于14~30 d内患儿及出生31~60 d内患儿,提示耳郭无创矫正效果良好,矫正成功率高,越早矫正则恢复越快。田野等[10]开展的先天性耳郭畸形筛查及无创矫正效果分析研究显示,新生儿耳郭畸形发生率较高,越早矫正效果越好,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耳郭无创矫正属于无创技术,利用新生儿出生30 d内耳郭软骨延展性及可塑性较高的特点,将耳郭恢复至正常形态并固定,促使畸形耳郭逐渐发育至正常形态,由于新生儿出生6周后体内透明质酸含量会逐渐复常,使耳郭软骨延展性、可塑性降低,故尽早进行矫正治疗尤为重要[11-12]。对于轻、中度耳郭畸形患儿仍需予以一定观察时间,指导家长进行手法按摩、牵拉等辅助手段纠正,避免过度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38例矫正治疗患儿中出现3例局部皮损,2例湿疹,1例矫正器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提示矫正治疗仍存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分析其原因为部分患儿矫正时天气炎热,患耳周围易出汗,加上矫正器长期佩戴,使局部皮肤持续受到刺激,增加局部皮损、湿疹等风险;部分家长未能每周回院复查,导致矫正器松动等现象,出现矫正器脱落情况。因此,临床需加强随访力度,督促家长定期复查,对于出现压伤、湿疹的患儿应加强抗感染治疗,待皮肤愈合后再继续佩戴矫正器。

综上所述,莆田地区新生儿耳郭筛查覆盖完善,新生儿耳郭畸形早期检出率高,且多数患儿观察期可自愈,少数矫正治疗患儿矫正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随着耳郭畸形检查的大力推广及耳郭畸形窗口期无创矫正技术的普及,未来新生儿耳郭畸形检出率及矫正效果将不断提高,帮助耳郭畸形患儿恢复正常耳郭,确保其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矫正器莆田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坐姿矫正器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上下颌扩弓联合矫正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莆田闹元宵
舒适轻便坐姿矫正器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自制矫正器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