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柯,钟朝晖,刘宴兵
(重庆医科大学 党委办公室,重庆 渝中 400016)
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及改革的各个环节,旨在探索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破解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与思政课程的“两张皮”问题[1]。高等医学院校建构课程思政体系不能被单纯地理解为政治任务,医学本身蕴含的政治功能与社会意义[2]使得医学教育天然具有政治属性,此种政治属性赋予医学教育的比较优势与课程思政育人内涵呼应,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医德双修的医学生提供了解题思路,是践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最优解。
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产生具有时代性,有其必然的社会趋势和历史积淀,就课程思政而言,其回答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这个角度理解,课程思政首先是一种育人观,强调教学内容应该首先关注受教育者“德”的发展,把德育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智育、美育、体育应从属于德育。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服务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特殊性,因此自古以来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和要求较高。也正因如此,从古代“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医训,到当前“医学教育,德育为先”[3]的要求,“医德双修”的理念和“仁心仁术”的实践一脉相承并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中嬗变。在此范畴下,结合课程思政内涵、医学教育史等多个维度来看,课程思政的育人逻辑与医学生培养的目标、路径、特点等高度契合,是医学和医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为培养医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立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等医学院校基于传统和现实的需要,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医德双修、仁心仁术”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等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建设的指针,落实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必须明确其制度逻辑。具体来讲,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制度逻辑包括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的制度化和以制度确保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落实落地等两个方面。从制度的内生性逻辑来看,当前“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加速演进,新医科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0〕34号)(下称意见)提出的新定位、新内涵,尤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X”新理念对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作出了详细的制度安排,赋予了高等医学院校新的使命。从制度的外生性逻辑来看,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下称《纲要》)等制度的出台,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奠定了制度支撑与机制保障[4],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思政教育创新改革新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和课程思政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制度化路径,并以《意见》和《纲要》等制度确保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落实,进而实现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建设的制度化运行,共同奠定了高等医学院校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基础和理论依据。
课程是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与其它学科的课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类课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由于受自身教学资源限制等原因,高等医学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政课程单一、授课渠道传统等不足,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与学科高度繁荣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6],高等医学院校也在基于反思的从实践探索思政课程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课程思政的出现正好回应了高等医学院校的孜孜探索。从实践来看,课程思政概念建构之初锚定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通过打造特色课程,并要求所有课程发挥思政功能,突出课程的导向和主阵地作用,创生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系统观,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德育模式向多学科、多课程融入的教学格局转变。课程思政的系统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遵循了医学教育特点和医学生成长规律,聚焦课程教学的教育模式突出不同课程的思政作用,把教师、教材、教法、课程、学生等教学参与主客体有机串并,有效解决了医学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医学专业课“思政味”不足等问题,是被实践检验了的能够用以开展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塑造新时代医学生方面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从教育的目标来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如何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的新课题;从教育的任务来看,《意见》中“健康全过程,生命全周期”的新理念要求医学生需要成为既关注患者生理疾病,又关心患者心理需求的医务工作者是新时代医学生培养的新方向;从教育的内容来看,以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和以此为基础构筑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培育新时代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精神元素。高等医学院校建构课程思政体系的现实逻辑作为其历史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落脚点,将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高等医学院校使命责任和新时代医学生素质培养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进一步夯实了高等医学院校坚持“四为”教育方针的基础,动员引领教学活动、劳动活动和学生群体活动等教育途径改革聚焦于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新的教改理论和模式,激发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医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虽然只是语序的变化,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质变。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中,部分医学院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设计,课程思政缺乏明确的制度和激励机制[5]。囿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院校部分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和适应新医学模式对医学生“医德双修、仁心仁术”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学能力尚处于原有知识圈层,更遑论超越专业认知去认识和接纳吸收课程思政蕴含的“大思政”理念,进而达到育人格局的与时俱进。也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解不到位,片面的认为在专业课程中单纯增加几个思政知识点、拿出一部分专业课授课时间讲授思政内容等拼插一堂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思政知识的课程教学就达到了课程思政要求,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课程思政并非单纯的教授思政知识,而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要实现的是知识传授、思想引领和素质提升的统一,模糊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割裂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联系,影响了高等医学院校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质量。
高等医学院校的专科类性质和医学的技术主义倾向,使得医学专业课程及其建设居于高等医学院校知识结构和教学的核心地位,思政课等旁系学科课程不同程度的边缘化,获关注的力度和投入的支持远远不够。新医科背景下,虽然“医学+X”的融合趋势在加强,但跨学科交叉融合仍然不足,高等医学院校对开展“课程思政”所需专业思想政治课理论的深入整合和指导缺乏力度。此外,高等医学院校和其他院校在建构课程思政体系中存在较大的同质化倾向,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德”的概念和“立德”的路径没有进行清晰全面的理解,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融入具体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很低[7],对如何建构满足自身要求的课程思政体系理论研究不够,对如何提炼形成具有高等医学院校自身或医学特色的精神文化载体去承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要求缺少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制定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推动形成更加贴近医学院校属性和教育规律的课程思政模式思考不够深入。
人的道德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和环境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从不一致到一致的过程,并且即便有了正确的认识,也不能保证一定会产生正确的行为[8]。道德形成的过程映射到课程思政建设,启示医学院校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整体设计和考虑。虽然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通过举行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等营造出了积极的表象,但没有谋划思政课程全体系流程的意识,没有合理的制定所在高校课程思政应该达成的目标,没有深入设计、分配、衔接每个学习阶段、每门课程乃至每堂课的教育内容,课程思政的系统性建构水平低,产生了思政教育连续性不强,显性的内容不够明显,而隐性的内容隐形等问题。此外,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是课程教学的主客体双方,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高等医学院校在设计课程育人过程中应该聚焦教师和医学生的需要,然而医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和意义完全或比较了解的不多[9],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也有待优化[10],使得参与课程思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要从根本上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就必须始终加强党的坚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要求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医学院校党委切实肩负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履行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把课程思政建设与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要不断强化组织保障,调动高等医学院校党政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切实加强二级学院党组织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对学院课程思政工作的指导与督促,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工作。发挥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党支部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建设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要广泛宣传建设课程思政与医学和医学教育的逻辑内涵,教育引导高等医学院校党员师生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作用,主动投身课程思政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既要按照《纲要》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又要结合医学和医学教育的特点,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在建构目标方面,高等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把培育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时代精神和科技自立自强等红色基因教育[11]纳入医学生培养要求,对“立德树人”中“德”的内涵进行延展,提升育人时效性。要深入提炼自身办学历史中所蕴含的精神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重庆医科大学深入挖掘校史,将1956年上海医学院专家教授西迁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所展现的西迁精神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之一,先后举办了西迁精神专题展览、庆祝建党100周年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专题报告会巡讲等系列活动,有力提升了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收到了良好效果。
制度是行动的先导。构建符合高等医学教育基本规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应当全面系统的规划制定相关制度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师资建设、考核评价程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在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方面,高等医学院校要着眼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教育的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实施课程思政总体部署,高等医学院校各二级学院要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特点,推动课程思政理论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健全完善教育改革评价制度和考核标准,将二级学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成效等情况纳入年终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和党政一把手年终述职述评范围。高等医学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投入,鼓励各二级学院预算专项经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加强课程思政各个层面的成果转化,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和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高等医学院校要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划分课程类别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并赋予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育等不同功能。思政课程要夯实基础性地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感召力。专业课程要发挥支撑性作用,充分挖掘课程、特别是医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培育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示范课程建设,形成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制作课程思政案例集并予推广。其他课程要创造发挥辅助性作用,如鼓励医学生参加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通过社会实践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调动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积极性[12],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授课功底,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同时还要针对医学生“特质”改进教学方法[13],激发或引导医学生建立思政自我教育体系。
重庆医科大学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负责人的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指导中心,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指挥调度和督促指导职责。学校拟定了课程思政建设总目标,着眼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新格局、新机制、新元素、新载体、新理念,紧扣医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发展主线,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医学课程思政体系,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未来良医。
4.2.1 融入课程思政工作新格局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对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主动对接,以新医科为统领,推进医工文理交叉融合发展,培养拥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五术”医学人才,形成了具有重医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4.2.2 探索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
通过课程思政资源库、示范课程、教学指南等形式,构建逐渐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医学教学的课程体系。紧扣医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发展主线,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基础与临床全面融通的整合医学育人体系,通过整合基础临床师资、整合思政与专业学科、整合课程资源,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学系、教研室、专业、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中心、示范项目及教学平台,形成了多方发力、协同共进、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4.2.3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新元素
通过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专题报告会、“医之模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等活动,用好、讲好西迁精神、抗疫精神、医者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时代精神背后的奋斗故事,优秀校友的榜样故事,清明祭拜等生命教育活动背后的人文故事,用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弘扬新时代的爱国精神和医学生的责任使命。
4.2.4 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新载体
通过举办全校性的课程思政创新大赛、钱悳名师评选活动、编写由医者精神、西迁精神、抗疫精神和课程思政应用示范案例等构成的127个课程思政案例库,出版《医学整合课程思政案例集—重庆医科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新增“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校级教改项目,并在课程评价指标中增设课程思政内容,让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立德树人效果进行评教;结合西迁创校历史、医学文化特色、各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4.2.5 更新课程思政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
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修订完善课程建设规范和优质课程评价标准,设置“育德效果”的观测点,将课程思政情况纳入年终评优、职称评审和岗位晋升评价指标体系中。在校级教改项目中特别新增“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等相关问题研究”栏目,并在课程评价、教学基地评价指标中增设课程思政项目,让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的立德树人效果进行评教。
4.3.1 创新课程思政的工作机制
通过学校整体规划与专业具体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院系工作方案、课程工作方案,遴选课程思政示范学院与课程思政专项改革项目等,层层推进,工作开展成效显著,举办了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活动。
4.3.2 取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系列成果
获批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6项,教学名师和团队项目6个。教学改革方面,共立项59项课程思政项目,包括市级重大项目1项,市级重点项目1项,市级一般项目16项,校级各类项目4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百余篇。遴选产生6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41个“十大育人”精品项目。
4.3.3 挖掘特色课程思政元素
成立课程思政案例编写组,形成了以西迁精神、抗疫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教育等构成的思政元素群,汇编成一本具有思政特征、医学特色、专业特点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应用案例集》,并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4.3.4 培育课程思政的师资骨干
将德育能力培养纳入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在教师评教、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注重师资德育能力,将违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评优晋级等的一票否决条件,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德技并举的优秀一线教师进行重奖,组织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课堂创新教学竞赛,广泛开展教师课程思政的学习、交流、示范,逐渐形成了覆盖各个专业的课程思政骨干教师队伍。
4.3.5 创新课程思政的媒介
统筹学校职能部门及附属医院,建立网络宣传与新媒体中心,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加强主题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校、基层党建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师生生动学习与广泛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广泛影响,西迁精神、抗疫精神、生命教育等已经成为我校对外交流的名片。
高等医学院校在探索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受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指导不够深入、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足等问题。高等医学院校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充分把握医科类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断探索创新开展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全面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和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