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2-12-28 08:20刘新宇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刘新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一批批青年志愿者反应迅速、行动积极,冲向战“疫”前线,科学有序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成为疫情防控中“人力供给、知识传递、服务递送和社会调节等方面的重要渠道”[2],他们用专业热情的志愿服务筑起了防疫长城。

一、高校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开展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无论是在抗疫最前线,还是在防疫大后方,都涌现出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挺身而出,勇于奉献,利用业余时间和专业能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大学生志愿者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高校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一)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维护校园安全

高校人口基数大,在落实疫情防控相关举措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例如,疫情排查、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大量人手。在学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时,青年学生响应校团委志愿服务组织的号召,加入志愿者队伍,根据特长与时间安排,尽己所能,投入疫情防控相关志愿工作,和学校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落实防疫政策,维护校园安全。

(二)铸魂育人,培养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具有育人功能,通过为学生搭建参与实践的平台,提供了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强毅力、锤炼品格的契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在身体力行中感受疫情防控的不易;在奉献社会中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历练,在服务中成长,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

(三)宣扬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开展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后备力量,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用无声的语言带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基层防控活动中,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强大的凝聚功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一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3],切实地培育了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二、疫情防控下高校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疫情既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与能力的一场大考,也是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深耕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时机[4]。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也具有紧急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这使得现存的志愿服务机制暴露出一些问题,而梳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探索构建高校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项目新路径具有奠基性作用。

(一)志愿者数量供小于求,须提升参与度

由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性,主要包括感染病毒风险等,加之对于疫情缺乏全面认识和科学防护指导,使部分学生产生顾虑,整体上参与度不高,导致志愿者数量供不应求。就其存在风险性而言,学校应强化志愿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在上岗前做好培训工作,例如,七步洗手法怎么洗,手消怎么用,口罩怎么戴,防护服怎么穿……坚持安全第一,切实保护好志愿者人身安全。就参与度不高而言,应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挖掘典型事迹,通过榜样育人,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参与志愿活动的内驱动力,引领更多学生参与到这样一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中来。同时,也可以通过开设志愿服务相关课程,将其与学分、升学、毕业等挂钩,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进而主动投身于疫情防控中,助力疫情防控的胜利。

(二)志愿者管理体系不健全,须优化管理模式

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受疫情发展态势的影响,时间、地点存在不确定性,也没有规律可循,多为临时性招募,未能形成动员报名—组建队伍—按需分工—培养培训—保障激励较为完备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另外,由于反应时间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专业性培训,实现人岗匹配和供需耦合,这大大降低了志愿服务的效率。鉴于此类志愿服务的不确定性,应规范其日常建设,建立包括需求发布、人员招募、岗前培训、过程管理、反馈验收等在内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志愿者库,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针对特定的需求,组建长期稳定的服务团队,如生活服务志愿队、线上支教志愿队、情绪疏导志愿队、流调排查志愿队、数据分析志愿队等,规范化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提升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做好疫情防控志愿者人力资源储备和队伍建设工作。

(三)志愿形式单一,须促进服务内容多样化

目前,高校组织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多以线下服务为主,例如,全民核酸检测时,组织学生志愿者扫码测温、维持秩序;假期返乡时,组织学生协助家乡防疫,进行流调排查、运送物资等工作。这些工作重复、单一,拥有较强的替代性,没有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联合国相关志愿组织曾指出,志愿服务一旦被单纯地视为廉价劳动,志愿者仅承担简单机械工作,就很难具有高效能性和可持续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应该抓住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特点:具备聪明才智,可以优化现有繁琐复杂的流程;在学生中具有影响力,可以动员学生接种疫苗;具备专业知识,可以协助处理分析数据;具备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可以为其他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应当秉持“抗疫所需、志愿者可为”的原则,按需分类设置岗位,优化志愿服务形式,去单一化,发挥大学生优势特点,使得志愿者效能最大化。

(四)志愿者保障不足,须健全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志愿服务意愿、扩充志愿者队伍的必要措施。现阶段已有的诸如认证志愿服务时长、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学生志愿者带来成就感,但是缺乏长期有效性。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开展相关志愿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只有兼顾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才能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长效运行。通过召开表彰大会、授予荣誉称号、宣传光荣事迹等对志愿服务行为激励认证,发挥正面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志愿者获得感;从精神奖励上升到和切身利益相关的奖励,例如,把抗疫志愿服务纳入第二课堂成绩评价体系;设立疫情防控突出贡献者专属奖学金;评奖评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志愿服务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通过设立志愿者绩效评估机构,为有志愿经历学生的升学、就业、晋级提供参考依据[5]。

三、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促进疫情防控路径探索

后疫情时代,探索优化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新路径,引导大学生积极、理性、科学地参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志愿活动,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制度化和体系化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一)校内疫情防控志愿项目常态化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已两年有余,现已摸索出一套较为清晰的应对方案。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1)核酸检测志愿。(2)疫苗接种志愿。(3)隔离公寓志愿。第一,将常规项目的志愿工作流程清晰化,形成“校青协为统筹,院青协响应”的反应机制,完善“动员招募—组建团队—内部培训—项目实施—保障激励”一体化的志愿管理体系。第二,基于上述三种类型,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明确各项志愿工作的内容,做好每个项目的内在分工。核酸检测志愿工作划分为测温扫码组、秩序维护组、信息录入组、后勤保障组;疫苗接种志愿工作划分为现场引导组、服务保障组和疫苗知识宣传普及组;隔离公寓志愿工作划分为外部志愿组(帮助隔离学生进行采买等“无接触式/代办式”业务)、内部志愿组(隔离学生承担志愿工作,协助工作人员组织管理、发放餐食等)。在每次志愿工作中发掘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学生骨干,形成志愿者骨干储备库,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能够做到精准研判、立即行动,实现疫情防控志愿项目常态化、体系化、高效化。

(二)校外疫情防控志愿项目专业化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抗疫的另一个主战场在家乡。大部分学生志愿者在假期返乡后都能够立足当地,力所能及地参与到家乡防疫工作中,当好“第一响应人”的角色,协助社区联防联控,承担着交通执勤、流调排查、信息登记、秩序管理、物资发放和社区消杀等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响应及时、联动互通”的工作模式,为战胜疫情贡献年轻力量,唱响青春赞歌。但是,目前的志愿项目未能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优势,未来应引导学生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跳脱出来,投身到更高层次的志愿项目中去,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服务,创造和搭建更多平台,做到人尽其才。一方面,利用大学生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现身说法,做好防疫宣传、政策解读、舆论引导等方面工作。另一方面,在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实现学科理论与生产实践的交融。例如,结合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实现流程上规范化、专业化,助力志愿服务项目提质增效;发挥统计学、大数据等学科优势,协助所在区域大数据中心进行疫情防控排查,提供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支持,优化算法,提高效率,促进科学决策。这种专业性的志愿项目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并非仅仅是机械性重复劳动,从而改变对志愿服务的固有看法,建立起更为科学全面的认识,增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兴趣。

(三)线上疫情防控志愿项目多元化

高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应当抓住时代脉搏,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志愿活动,清除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时空屏障。疫情期间,有关部门发布了鼓励青年志愿者与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结对子互助帮扶的工作指示,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志愿者迅速响应、立即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学业帮辅的新途径,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守住后方、保驾护航。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可以从其中借鉴经验,组织开展和医护人员子女或者定点学校学生一对一结对的活动,开通线上学业帮辅、知识拓展新模式;也可以依托助学团队开辟有声读物模块,为居家防疫的孩子提供课外学习的平台,拓宽视野,增加学识,增长见识。除此之外,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利用网络做好信息沟通、科普宣讲、抗疫报道、网文撰写、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工作。用图片、视频或是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抗疫期间发生的感人事迹和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并广泛宣传,从不同视角营造全民抗疫终将胜利的积极氛围,动员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引领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共同打赢此次战役。

(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激励机制制度化

确保疫情防控志愿项目在高校长足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激励机制制度化,主要包括荣誉激励和成绩激励。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给予学生价值感、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的满足,对于表现优异、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予以表彰,广泛宣传,并形成表彰激励制度,让学生获得较强的群体认同感,用正向反馈激励学生,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尝试将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分体系和学业考核标准,计入综合考评成绩或其他评价系统,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量化指标。目前,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已经明确志愿服务占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是相应的学分。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专门设立奖助学金,奖励在志愿服务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此举从制度上保障了给予参与志愿服务学生激励。通过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制度化,在大学校园乃至全社会层面创设一种“人人参与、处处可做、时时能学”的志愿服务环境,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文化氛围[6]。

四、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的回信中说到:“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应发挥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注重整体性思考与系统化建设,从校内志愿项目常态化、校外志愿项目专业化、线上志愿项目多元化和志愿活动激励机制制度化四个维度着重发力,在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中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属性,将志愿服务,尤其是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让大学生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练好真本事,顺利完成疫情大考,交出满意答卷,实现综合素质提升和自我全面成长。通过不断优化高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伊朗工程服务项目的合同关闭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