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2023-01-06 02:53胡兆勇李新华刘艳丽
解剖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体解剖学医学生

胡兆勇 李新华 殷 坚 刘艳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1 解剖学实验室,2 诊断教研室,长沙 410208)

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是指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媒介以及线下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思政教学的课程体系。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于是国内高校积极开展对思政教学的探索。山西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将“敬畏生命”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和执行了实验课前对“大体老师”进行默哀仪式、实验课后献花仪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感动、感恩、敬畏”的情感[1-2]。纵观国内各高校有关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大都注重于理念的阐述或利用某个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而有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鲜有报道。 因此,本研究旨在根据中医院校实际情况和解剖学科的特点,深度挖掘和提炼解剖学专业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充分利用“学习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教学手段相结合,多角度、多样化、全方位的融入思政元素,最终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

1 “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的设计原则

线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将解剖学理论知识联系生活、联系时事,将其中凝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得以升华。

线上思政教学设计原则:利用“学习通”、“微信公众号”发布思政教学题材。

2 “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的设计

2.1 线下解剖学课程思政

2.1.1 走进生命科学馆,认识生命、敬畏生命、重温医学生誓言 解剖学开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生命科学馆,讲述生命科学馆创建过程中的故事,介绍标本的来源与制作,讲解标本展示的正常结构以及病理结构,重温医学生誓言。此过程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

2.1.2 解剖学实验课,感恩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课前组织学生对“大体老师”进行集体默哀,课后举行集体献花、鞠躬感谢仪式,教育学生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爱护“大体老师”。解剖实训课让学生触摸、解剖“大体老师”,在解剖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3]。

2.1.3 解剖学理论课,自然融入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 根据线下思政教学的设计原则,寻找每个章节解剖学知识的思政元素融入点。例如第一章骨学,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因股骨颈的血供特点,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最易导致股骨头坏死,故呼吁关爱老年人健康、预防老年人摔倒。讲述呼吸系统,教师提问:新冠肺炎是如何侵犯下呼吸道?让学生体会解剖学基础知识与疾病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呼吁医学生在国家发生疫情时应该肩负时代的使命和责任。讲述消化系统,联系消化道传染病,例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由此,呼吁医学生在生活中发扬“夹菜用公筷”的传统美德。讲述心血管系统,联想建党100周年,领诵员冯琳说:“今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着祖国的心房”,祖国的心脏在北京,“我们的心脏在纵隔中,中国共产党在北京领导全国人民,我们要一颗红心永向党,不负岁月守初心”。讲述男性生殖系统,结合男性不孕不育问题,探讨精囊结石导致输精管严重堵塞的罕见病例,以此呼吁医学生在学医以及行医路上坚持严谨求实、钻研到底的科学精神。讲述女性生殖系统,提问:世界上最珍贵的房子是什么?教师强调是每个人都住过的—子宫。母亲用最珍贵的“房子”孕育生命后会出现阴道松弛、盆底肌松弛等改变,由此引出“百善孝为先”,呼吁医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双亲。

3 线上解剖学课程思政

3.1 学习通发布医学工作者的奋斗故事,树立医德榜样

课前在学习通“资料”一栏,推送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医学工作者的奋斗故事,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建立远大理想,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同时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肝胆解剖,发布“我国肝胆外科奠基人吴孟超教授的传奇一生”;讲述女性生殖系统,发布“我国妇产科开拓人、万婴儿之母林巧稚教授、一双巧手接生5万多个婴儿的故事”。

3.2 学习通发布遗体捐献相关的新闻事件,宣扬无私奉献精神

遗体捐献是伟大的奉献行为,它可以为挽救其他生命提供器官,还可以为医学教育和研究提供标本[4],医学生需要正确认识遗体捐献。故学习通上及时推送发布遗体捐献相关的新闻事件。例如,200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李秉权教授在昆明逝世。按照其生前遗嘱,他的遗体被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10年后,他的妻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胡素秋教授也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9月25日,两位老人的骨骼标本“会面”,一起陈列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他们二老真正诠释了“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的伟大精神。2019年 5月21日,解剖学教研室李新华主任带领杨奔教师及十多名临床医学生走访浏阳市淳口镇高田村,探访集体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的88位村民。88位村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参加活动的医学生颇感震憾,医学生纷纷表示将奋发努力,学好知识以回报社会和广大捐献者的期望。

3.3 学习通举办“绘图比赛”,欣赏生命

教师选择有特点、轮廓分明的解剖结构,要求学生对照书本进行绘图,并标识结构名称,然后将绘图照片上传学习通平台。针对绘图,学生进行自我评分,然后互相评分,最后教师对综合评分高的绘图进行点评。通过手绘解剖结构,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敬畏生命[5]。

3.4 微信公众号倡导云追思,云上缅怀

号召学生关注长沙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对遗体捐献者进行云上缅怀。每年清明节前后,教师通知学生进行云追思。学生可通过长沙广电—“智慧长沙”APP线上点灯、寄言等方式对遗体捐献者寄托哀思、表达敬意。

4 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实施与效果评估

4.1 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思政教学评估

提高全体教师人文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制定“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党员带动“非党员”教师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支持教师参加思政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思政教学比赛,积极开展思政教学评估。

4.2 实施思政教学试点

2022春季在中医专业班级进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积累经验。

4.3 完善思政教学实施方案

针对开展思政教学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将思政教学试点班级和其他班级的解剖学期末成绩以及平时表现成绩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评估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并完善思政教学实施方案。

4.4 全面开展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

2022秋季开学,按照完善后的实施方案在医学院所有班级全面开展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

“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既具有线上教学随时随地的可移动性、灵活性,又具有线下教学面对面的生动性、形象性,但该思政体系的实施对教师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极高,需要教师认真备课以及搜集思政教育题材,并找到恰当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因此,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解剖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不仅能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从而为实现健康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政体解剖学医学生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亚里士多德理想政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近代中国的两种自由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