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领导广西统战工作

2023-01-09 07:21彭俊才
文史春秋 2022年9期
关键词:龙州右江南宁

● 彭俊才 舒 欣 李 政

1929年6月,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广西编遣特派员,主政广西。为巩固其在广西的地位,俞作柏、李明瑞二人表示愿意同中共合作,要求中共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认为这是中共在广西立足、发展十分难得的有利时机,于是先后选派邓小平等40多名干部进入广西。邓小平到广西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开展广西国民党上层统战工作,全面领导广西党组织工作和兵运工作。之后,邓小平与中共广西特别委员会(简称中共广西特委)的雷经天、俞作豫等人一起,对俞作柏、李明瑞等国民党广西上层开展团结、争取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创建了拥有20多个县和100多万人口的左右江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中共中央决定把握难得时机

1929年4月,第一次蒋桂战争以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失败而告终。6月,蒋介石任命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广西编遣特派员。主政广西后,俞作柏、李明瑞深知他们在广西根基薄弱,对蒋介石集团也存有戒心,于是便听取中共党员俞作豫(俞作柏胞弟、李明瑞表弟)的建议,主动请求中共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以巩固其地位。

同月,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研究分析后认为,俞作柏、李明瑞是广西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在蒋桂战争中虽然倒向蒋介石,但与蒋介石始终貌合神离。俞作柏在大革命时期,积极支持工农运动,与中共广西党组织有过联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俞作柏曾因捐枪资助农民自卫军而遭到李宗仁、白崇禧的通缉,被迫寄居香港。在港期间,他与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李立三、恽代英、杨殷等常有联系。蒋桂战争爆发前夕,他在征得中共广东省委同意后,接受蒋介石委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总参议头衔,与俞作豫一起赴武汉联络李明瑞开展倒桂活动,并酝酿和制定先倒桂后反蒋的军事计划。

李明瑞在北伐战争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旅长、师长、副军长等职,参加过汀泗桥、贺胜桥战役,是北伐军中的一员骁将。他对中国共产党有好感,同情革命。俞作柏和李明瑞主政广西后,主动提出与中共合作,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认为,这是利用蒋介石和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让中共力量在广西立足、发展的难得时机。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中共中央委派邓小平等一批干部到广西。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到广西与俞作柏、李明瑞接洽,做俞、李的统战工作,并全面领导中共广西党组织的工作。

邓小平曾担任中共旅欧党团负责人、中共中央秘书长,有领导组织工作能力,又有在冯玉祥部担任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的经历,统战工作经验丰富。同时中共中央还选派陈豪人、张云逸、龚饮冰、贺昌、龚鹤村等40多位干部到广西协助邓小平,与中共广西特委一起开展工作。这些干部有曾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屡立战功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有经验丰富的政治工作者,有曾在黄埔军校和苏联军事院校学习毕业的军政干部。到广西前,这些干部曾分别担任过师、旅、团、营、连长或省、地委书记等领导职务,经受了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考验。

中共协助俞、李加强军队工作

1929年夏,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来到南宁,领导广西的革命斗争

1929年7月,邓小平化名邓斌,在龚饮冰的陪同下,秘密从上海经香港,取道越南来到广西。途经香港时,邓小平听取了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聂荣臻关于广西情况的介绍,对广西地区党组织的情况和广西的政治局势有了初步的了解。7月下旬,邓小平一到广西,就听取中共广西特委负责人雷经天、俞作豫等人对俞作柏、李明瑞的情况介绍。邓小平正确地分析了俞作柏、李明瑞主桂前后对中共的政治态度以及广西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变化情况后,确定了对他们采取团结、争取的统战方针,制定帮助他们整顿和培训部队,共筹反蒋、反新桂系军阀的计划;同时也决定要坚持我党独立自主的原则,趁机发展革命力量和开展兵运工作。

邓小平到达南宁后,为了便于联系,他以广西省政府秘书身份和俞作柏、李明瑞多次交谈,开展细致的统战工作,使俞、李与中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俞、李两人听取邓小平和中共党组织的建议,同意接纳、安排中共派来的一批干部到其军政部门任职,如陈豪人任广西省政府机关秘书,龚鹤村先任广西省政府船务处处长后调任南宁公安局长,徐开先任广西编遣特派员办事处总务科长,俞作豫和史书元分别担任广西警备第五大队正副大队长,张云逸和李谦分别担任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正副大队长。徐开先和张云逸还分别任广西教导总队正副主任。佘惠、袁任远、冯达飞、王展、阎伯衡、何世昌等人,或任教导总队教官,或任各警备大队的营、连、排的长官。中共协助俞作柏、李明瑞加强军队工作,稳定局势,并进一步掌握这些部队的各级领导权,为之后开展统战工作、兵运工作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后来回忆说:“到南宁后,我同俞作柏见过几次面,根据中央指示的方针进行统战工作,同时注意把中央派到俞处的干部分配到合适的地方。”由此,广西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的局面。

恢复发展中共广西党组织

经过邓小平和中共广西特委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共党组织在俞作柏、李明瑞的默许和保护下,在广西能够以公开或半公开的方式得到恢复和发展:成立了由邓小平、贺昌、陈豪人、俞作豫、龚鹤村等组成的中共广西军委,邓小平为军委书记;在俞作柏、李明瑞军队中发展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和士兵委员会,广泛开展革命宣传和发动工作。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仅仅几个月,广西全省已健全的县委和特别支部就有9个,恢复和健全的县委有5个。全省已有共产党员420人、共青团员130人。一个新的革命高潮在广西迅速形成,为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发挥了支撑性的保障作用。

经过邓小平等中共党员的推荐,俞作柏还任用不少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担任广西部分县的县长,其中黄书祥、黄大权、潘宪甫、陈伯民、林柏、甘湛泽、陈可夫、莫俊峰、农德兴、黄肖彭、李植华等中共党员,分别任果德县、恩隆县、奉议县、河池县、向都县、凭祥县、养利县、左县、崇善县、龙州县、凤山县的县长,极大地加强了中共对左右江地区的领导,为中共改善广西基层政权和发展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邓小平在开展统战工作中,建议俞作柏、李明瑞释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新桂系军阀逮捕关押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群众。俞作柏经过考虑,同意释放全部在押的“政治犯”。1929年8月,俞作柏成立“广西特别刑事裁判委员会”并任主任,宣布“如无共产党嫌疑及其他问题,即可开释”,通令各县速将凡属共产党嫌疑的政治犯解送省“刑事裁判委员会”审释;关押在南宁监狱的,则由俞作柏下手令全部释放。这些被释放人员,如原中共南宁地委书记罗少彦、南宁工人运动主要领导人何建南、共产党员谢鹤筹和吴西等,后来都成为左右江武装起义的骨干。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非常重视扩建军队,邓小平等人便建议,成立以培养部队初级军官为目标的广西教导总队,把部队中的青年军官调来南宁学习。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俞作柏、李明瑞的同意。广西教导总队有3个营、9个连,共有学员1000多名。学员大多是从部队里抽调出来的班长和老兵,中共广东省委派来的100多名工人、学生党员也安插到教导总队的各个连队当干部或学员,有些党员则安排到总队担任政治教官等工作。广西教导总队名义上训练军官,为桂系部队服务,但实际上成为邓小平领导的广西党组织改造旧军队、培养革命武装骨干,为建立革命武装作准备的一个基地。邓小平等还帮助李明瑞改造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中共党员张云逸、俞作豫分别担任第四、第五大队大队长后,这两个大队的领导权便掌握在了中共手里。

统战工作不断深入

经过邓小平和中共党组织对广西国民党上层党政人员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俞作柏、李明瑞抛弃了之前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主政广西的“剿办”政策,下令恢复工农运动,重新设立由中共党组织直接领导和影响的各种群众组织。1929年8月上旬,俞、李接受广西特委建议,在南宁召开广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广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俞作柏在南宁接见了出席会议的右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俞、李还同意以建立“右江护商大队”为名,拨300多支枪、2万发子弹武装东兰、凤山农民自卫军,并接受东兰农军300人到南宁受训;拨发一批武器弹药给南宁郊区的农民武装;此外,还颁发“二五减租”的法令。俞作柏、李明瑞对工农群众运动采取的这些措施,虽然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但也有利于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为促进广西革命的发展和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在国民政府任命的广西省政府委员中,郑介民、卢奕农是蒋介石的亲信,曾如柏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代表,还有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旧部。俞、李不仅要防止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卷土重来,对蒋介石集团也存有戒心,邓小平领导的广西中共组织抓住这个机会,推动和协助俞、李整顿机关和各级基层组织。针对俞、李对蒋介石和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各方势力比较警惕,与汪精卫关系比较密切,易被汪精卫改组派的反蒋假象迷惑等特点,以及俞、李政权未稳固,中共力量还未能对抗改组派的局势,确定打击对象只能先蒋桂而后改组派。因此,邓小平向俞作柏、李明瑞建议:警惕蒋介石势力的侵入,逐步清除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残余势力,对汪精卫改组派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

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俞作柏即以广西省政府主席的名义,通令解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桂系旧部所把持的国民党广西各级党部,逮捕了那些顽固坚持反革命立场而且罪恶昭彰的国民党反动分子,镇压了那些在“清党”中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骨干分子,并拒绝安排蒋介石派来的100多名黄埔军校毕业的国民党反动分子,由此蒋桂在广西的反动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

举行兵变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9年9月,正当广西革命斗争形势有新转机的时候,广西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俞作柏、李明瑞不听中共劝告,于9月27日通电反蒋,10月1日贸然出师,命所部进攻广东的陈济棠部队。邓小平按照预定应变方案,在俞作柏、李明瑞出兵后,当机立断于10月6日发动南宁兵变,将中共秘密掌握的广西教导总队和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等3000多人的武装力量拉出南宁,转变为中共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向群众基础较好的左右江地区挺进,并将军械库5000支步枪,一些山炮、迫击炮和机关枪,几台无线电装置和大量的弹药等军用物资,运往右江地区的百色县城,与当地韦拔群的农军联合起义,建立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南宁兵变,是中共兵运工作策略在广西的一次成功实践,为百色、龙州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22日,邓小平、张云逸在率领各部全部进驻百色后,立即着手筹划起义的准备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继续整顿和改造部队,开展武装工农运动,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至百色起义前夕,每个连队和大队部的机关单位都建立了中共党支部,还成立了中共右江工作委员会(后改为右江特委),部分县建立了县委或特支,整个右江地区共有中共党员近600人。邓小平和张云逸指挥广西警备第五大队联合农军歼灭了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由收编广西、云南边界的土匪组成),共歼敌1000多人,缴枪700多支,为起义扫清了障碍。

百色起义纪念馆

1929年10月30日,中共广东省委通知中共广西特委,决定建立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简称中共广西前委,后改为红七军前委),由邓小平担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左右江地区的党和军事工作。11月初,中共中央批准了在左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颁发了红七军、红八军的番号,并任命两军的干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邓小平立即召开中共广西前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指示,加紧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中共中央原要求在十月革命纪念日那天举行起义,鉴于准备工作尚未充分,遂推迟到12月11日广州起义两周年那天举行。

1929年12月11日,在广州起义两周年这天,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广西教导总队和右江农民自卫军共2800多人举行了百色起义,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担任军政治委员,陈豪人任军政治部主任,韦拔群任第三纵队队长。同日,右江各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在恩隆县平马镇经正书院举行,有百色、奉议、思林、果德等11个县和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化5个镇的农会代表、工会代表和红七军士兵代表共80多人参加。会议选举产生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成员,雷经天任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韦拔群、陈洪涛任委员。

在红七军的帮助下,右江地区有15个县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右江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对百色起义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对于“扩大全国兵变”具有重要意义。

争取李明瑞加入革命

邓小平来到广西后,通过开展对李明瑞的统战工作,认为可以争取李明瑞参加革命。俞作柏、李明瑞于1929年10月反蒋失败后,俞作柏出走香港,李明瑞则率部滞留龙州一带。蒋介石为了拉拢、引诱李明瑞,多次派人带着广西省政府主席、第十五军军长的委任状和巨款去找他,均遭拒绝。李明瑞当时仍抱有东山再起的幻想,想乘粤桂两军对峙、广西政局混乱、南宁空虚之机,联合右江地区的部队反攻南宁。他命令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开到崇善待命,自己亲往右江策动警备第四大队联合攻打南宁。

11月下旬,邓小平在去龙州布置工作的路上与李明瑞不期而遇,交谈了一会儿,邓小平发现李明瑞对于是否投向革命持犹豫态度,但他没有强硬说服,而是和李明瑞一同返回百色。在粤东会馆,邓小平继续耐心做李明瑞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其彻夜长谈,向他宣传革命思想,指出军阀混战的危害,介绍全国革命形势,告知中共正准备发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成立红七军、红八军,并请李明瑞出任两军总指挥。在邓小平的努力争取下,李明瑞表示愿意参加革命,并立即返回龙州布置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12月上旬,邓小平来到龙州,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红八军的指示和最近在百色召开的红七军前委会议精神,分析龙州的形势,与李明瑞、俞作豫等一同研究龙州起义的具体计划。中共广西前委原要求龙州于1929年12月11日与百色一起举行武装起义,但因龙州发生蒙志仁叛乱事件,邓小平决定推迟龙州起义日期,等条件成熟再宣布起义。邓小平又再次和李明瑞长谈,进一步做李明瑞的工作,更加坚定了李明瑞参加革命的决心,保证了龙州起义的顺利进行。在龙州布置完起义的准备工作后,邓小平前往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李明瑞、俞作豫等在起义前抓紧改造广西旧部和筹建地方政权的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武装群众等工作。李明瑞表现得十分积极,亲自给官兵讲课,做起义的思想发动工作。

南宁博物馆展出的“1929·南宁兵变展”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武装胜利举行龙州起义,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军政治委员,何世昌任军政治部主任,宛旦平任军参谋长,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当月,李明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由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旧军队将领,成长为一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战士。

在邓小平等人的领导下,左江地区的革命斗争继续深入开展,有6个县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有的县虽未成立革命政权,但也成为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的主要活动区域。至此,邓小平和李明瑞、雷经天、韦拔群等人在艰难困苦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领导中共地方党组织和红军,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将红军队伍发展到7000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扩展到20多个县、100多万人口,成为当时全国较大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邓小平领导开展的国民党广西上层的统一战线工作很有成效,争取到李明瑞参加革命,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创造了大革命失败后团结国民党左派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成功范例,书写了中共统一战线的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龙州右江南宁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数读南宁
闭月羞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眷恋南宁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
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
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