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2023-01-17 12:00王淑丹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34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问卷

王淑丹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被纳入世界十大长期致残原因之一,患者往往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现象,其中攻击行为是最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1]。攻击行为是以任何形式故意伤害另一躯体或破坏其他事物的严重行为,多发生在入院之初[2]。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临床即针对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问题展开研究。直至今日,即使接受过规范化干预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仍有20%的攻击行为发生风险,且这些患者的攻击行为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对临床诊疗工作造成极大影响[3]。因此,探讨能够规避或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途径,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直接系统,家庭环境造就个体不同性格及特征,尤其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格特征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家庭干预,研究结果一致得出,家庭环境通过人格和既往心理健康等变量间接影响精神病症状[4-5],然而将家庭环境作为防治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干预途径,仍需大量实验结果证明。

本研究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展开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防措施,为避免或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提供一定干预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便利抽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抚州市第三医院接受诊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 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6]第8 版《精神病学》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2)年龄>18 岁;(3)自初诊起病程>1 年;(4)接受调查期间认知、交流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如躁郁症、妄想症等;(2)接受过脑垂体手术,对情绪造成影响;(3)已经发生难以控制的激越症状;(4)接受调查近半年内发生过家庭变故,如家庭重组,丧亲等。剔除标准:(1)调查结果缺失;(2)问卷回收无效;(3)患者或家属要求退出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No:2019 伦审第(N-126)号]。

1.2 调查工具

1.2.1 攻击行为 使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 aggression scale,MOAS)评估,该量表用于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最近1 周内攻击行为的种类和程度:包括语言攻击、物体攻击、自身攻击、对他人攻击4 个维度,每个维度使用Likert 5 级计分法(0~4 分),对每项评分进行加权:言语攻击×1,对于财物的攻击×2,自身攻击×3,体力攻击×4,每个维度加权分累积构成MOAS 总分,得分越高表明攻击性越强[7]。

1.2.2 家庭环境 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评估,量表包括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道德观、情感表达10 个维度,每个维度含有9 个是非条目,“是”计1 分,“否”计2 分,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家庭环境特征越明显[8]。

1.2.3 焦虑、抑郁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评估:SAS、SDS 量表均包含20 个条目,使用Likert 4 级计分法(1~4 分),总分范围为20~80 分,SAS 临界值为50 分,SDS 临界值为53 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9]。

1.2.4 阴性阳性症状 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量表分为阴性症状(7 个条目)、阳性症状(7 个条目)、精神病理症状(16 个条目)3 个维度,使用Likert 7 级计分法(1~7 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10]。

1.2.5 一般资料问卷 由调查组成员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症状严重程度(PANSS)、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婚姻状况、居住地、宗教信仰等。

1.3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均接受统一规范的培训,充分了解问卷内容及调查目的,确保具有参与调查的能力。调查方法为面对面调查,向患者讲解问卷内容和调查目的,在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开始指导患者填写问卷。问卷填写完成后现场回收,任何问卷回收无效则将该患者剔除。无效回收问卷定义为:任何影响调查结果的误填、漏填项。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使用SPSS 25.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计量资料接受正态性检验后,服从正态分布使用()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偏态分布使用[M(P25,P75)]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使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问卷有效回收率及一般资料 入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放问卷120 份,有效回收112 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112/120)。112 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66 例,女46 例;年龄23~48 岁,平均35.00(29.00,39.00)岁;病程2~11 年,平均6.00(4.00,7.75)年;受教育程度:中学及以下72 例、大学及以上40 例;家庭类型:单亲家庭34 例、正常家庭62 例、重组家庭16 例;婚姻状况:已婚60 例、未婚或离异52 例;居住地:农村45 例、城镇67 例;有宗教信仰26 例;症状严重程度:阴性症状评分为(25.65±3.34)分,阳性症状评分为(17.55±2.25)分,精神病理症状评分为(30.26±3.84)分。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问卷调查结果 11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 评分为(22.29±5.75)分,FESCV 评分为86.50(79.00,94.00)分,SAS 评分为(54.21±3.59)分,SDS 评分为(55.49±4.49)分。2.3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使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 评分与FES-CV 评分呈负相关(r=-0.616,P<0.05),与SAS 评分、SDS 评分均呈正相关(r>0,P<0.05);FES-CV 评分与SAS 评分、SDS 评分均呈负相关(r<0,P<0.05)。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

2.4 不同资料特征患者MOAS 评分比较结果 入组的112 例患者,20~29 岁、男性、单亲家庭、焦虑、抑郁患者MOAS 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资料特征患者MOAS评分比较结果

2.5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以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 评分作为因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家庭类型、SAS 评分、SDS 评分及FES-CV 评分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有关(P<0.05)。见表3、4。

表3 自变量赋值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最严重的症状即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也是阻止其出院回归社会的常见原因。国外一项大样本实验证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5 倍[11],不仅如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占所有精神疾病的87.8%[12]。本研究中,入组11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 评分为(22.29±5.75)分,最高得分为35 分。研究数据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期间普遍存在攻击性。攻击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医护人员造成一定安全隐患,考虑到防重于治,本研究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防途径,以期减少攻击行为发生。

3.2 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家庭是个体身心成长和长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从广义角度能够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部分,就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精神生活能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和寄托,这对于减轻疾病负担起到决定性作用[13]。本研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 评分与FES-CV评分呈负相关(r=-0.616,P<0.05),研究数据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与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关。从亲密度、情感表达方面分析,家庭成员之间亲情淡薄,互不关心,缺少情感交流,这导致患者难以体会到家庭温暖,也缺乏情绪宣泄的渠道,久而久之则加重精神症状;从矛盾性和独立性方面分析,家庭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取而代之是对患者的责备和管束,患者不能够得到应有的人格尊重;从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等方面来看,家庭成员若缺乏幽默感,家庭氛围沉闷,患者病后的生活,工作,康复均得不到妥善安排,这也是导致精神症状不能有效缓解的原因之一[14]。上述种种原因均在阐述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中,FES-CV 评分和家庭类型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相关(P<0.05),研究数据提示,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产生风险。

表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3.3 攻击行为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体会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目前已经认为焦虑和抑郁是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一部分[15]。焦虑、抑郁是加重精神症状的危险因素,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一方面影响精神疾病患者服用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有效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能够带动精神症状的恶性发展[16]。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成长具有一定意义,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给予患者生活乐趣,减轻疾病负担所造成的消极情绪,这有助于于减少焦虑、抑郁发生[17]。本研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与FES-CV 评分呈负相关(P<0.05),焦虑、抑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示,家庭环境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消极情绪有关,通过改善家庭环境有助于减少焦虑、抑郁发生,降低攻击行为发生风险。

3.4 性别、年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目前已知性别、年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年轻患者往往提示预后相对较差[18-19]。本研究中,20~29 岁年龄段、男性患者MOAS 评分居高,这可能与年轻患者初发年龄段有关,年轻患者病程多处于疾病的早期,该阶段患者常发生激越症状,其中则包含攻击行为。男性患者MOAS 评分高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自身激素水平有关,同时男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经济来源,精神疾病导致其劳动能力丧失,疾病和经济方面负担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研究通过线性回归得出,年龄、性别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相关(P<0.05),针对年轻患者和男性患者,临床更应注重给予家庭干预,改善家庭环境,以预防攻击行为发生。

3.5 干预对策 本研究在证实上述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后,为此提出以下干预建议:(1)对于年轻的患者而言,由于大多处于疾病初期,症状频发,家属应多抽取时间用于陪伴患者,减少患者独处,或定期组织家庭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产生生活乐趣;(2)对于男性患者,家庭成员应当充分理解其压力,充分给予语言和行为上的安慰,尤其对于劳动力丧失的男性患者,家属更应当帮其分担经济压力,帮其解决生活和经济上的负担,使患者感动家庭温暖;(3)单亲家庭因家庭成员缺失,家庭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可以通过亲友、医护人员等方面给予患者其他社会支持,主要弥补单亲家庭对患者疾病造成的影响,减少患者独处时间,为其重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产生或加重攻击行为,家庭环境能够通过影响焦虑、抑郁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发生,年轻患者、男性患者,单亲家庭患者均是发生攻击行为的高风险人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将家庭环境作为重点干预方向,尤其年龄、男性患者,单亲家庭患者应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问卷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问卷网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