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共建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18 01:34
甘肃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凤凰产教校企

李 华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1 研究背景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1],《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支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院校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常见形式有“校中厂”和“订单班”两种培养模式。其中“校中厂”模式是建立在校园内,由学校提供学生以及部分实训设备,企业把研发和生产部门开设在学校。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学生实训不足,缺乏企业经验的弊端,让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参与企业生产,提前得到锻炼,对于企业来说也节省了生产场地、生产设施和劳动力等。“订单班”模式是由企业提供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等要求,学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教学实施和培训项目。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合作[2]。这种模式近些年在全国高校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培养由双方共同参与完成,企业与学校双方进行生产和教科研的有机结合。

目前,产业学院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典范,其“双元制”为德国的经济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高职院校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贴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由学校主导,与凤凰新联合(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教育”)协同共建了产业学院——凤凰数字媒体学院。构建“三对接”培养模式,即专业和产业进行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对接以及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进行对接。凤凰数字媒体学院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互利双赢的有益探索。

2 可行性研究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产业学院建设经验,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结合本校实际,在省内外充分调研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凤凰教育携手共建产业学院。引企入校,共建校企互嵌“双角色”师资团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携手开发专业课程,共建优质教学资源,与凤凰教育协同育人,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总结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有效操作模式,共同创新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

产业学院共建项目已有前期建设基础,是在学校与凤凰新联合(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基础上进行。凤凰教育为“数字媒体综合项目实训室”投入了高配置电脑、投影机、手绘板等教学设备,学校扩建了数媒实训基地,投资购买了数字媒体实训教学平台,以及“影视包装设计实训室”高配置电脑。校企双方共同打造“产学一体”生产性实训基地。

3 产业学院建设思路

3.1 管理架构和配套制度

2019年11月成立凤凰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产业学院设在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院长兼任产业学院院长,学院副院长与凤凰新联合教育有限公司负责人为产业学院副院长,产业学院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项目合作实施方案等,决定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先后建立了校企合作方案、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考核管理制度等。

3.2 选拔招录学生

学院通过学校单招和全国高考统招两种方式进行招生,首届“凤凰班”毕业生于2021年就业,目前有19级、20级和21级“凤凰班”学生共计151人。

3.3 教师评聘考核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企互嵌“双角色”师资团队,实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政校企互动”的发展战略,“注重实践、亲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实施“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模式。教师聘任由企业和学校双重把关,企业教师与学校签署聘任协议。教师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

4 依托产业学院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以凤凰数字媒体学院产教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校企双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采取以优势资源对接的合作模式为基础的战略合作方式,开展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科研、教研和数字传媒产业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校企双方拟通过3年的运作,引企入校、实现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提出全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整合校企资源,建立校企联办的开放式、多方共赢教学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校企双方建立资源共享,互惠双赢长效合作机制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能力都“过硬”的高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校企双方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高端人才为目标,共同研讨确定课程体系,大力开展数字媒体的应用,拓展学科研究与开发的领域。“凤凰班”大学一年级课程由校内组织完成,二年级课程由凤凰数字媒体教育组织完成,三年级学生参加完成凤凰数字媒体承接的商业项目。“凤凰班”实行双重管理,授课教师由凤凰教育和学校共同考核。跟班教师全程进行班级管理,同时与学生共同听课学习,参与项目制作,提升培养学校自己的数字媒体优良师资。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信息工程学院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力度,2019年起,引进凤凰教育企业教师入校授课,先后讲授了摄影摄像与蓝绿屏技术、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剪辑技术、数字模型技术等13门专业课程,共计1 000课时。

首届“凤凰班”优秀作品展近160件作品参展,以摄影和三维建模作品为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凤凰同级别作品中都属上乘,学生优秀作品得到了凤凰教育教学负责人认可和现金奖励。

2018级“凤凰班”实习学生在凤凰企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项目”制作。该项目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交互展示(虚拟现实VR)项目之一,通过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展示中国人民革命军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企业教师以精湛的专业技能手把手指导学生学做真实的项目,传授丰富的项目经验,突出岗位技能培训,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多年的动漫制作技术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通过校企合作,与“凤凰”企业专家进行论证,修改完善了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计划,修订了凤凰数字媒体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基本教学思路,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凤凰数字媒体学院的建立,使得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来,突出数字媒体职业教育的特点,紧贴职业技能的需求。校企共同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以及专业实习的设置。共同完成摄影摄像与蓝绿屏技术、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剪辑技术等13门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夯实了专业基础,强化了专业技能和实践,加强了岗位技能。通过与凤凰教育共建课程标准,深化课程与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按照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并通过大量的行业、企业和市场调研,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进行校内实训和实习,形成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在超星平台建立了在线课程资源;在凤凰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学习资源平台,分享了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案例以及学生优秀模型作品;在凤凰数字媒体远程教学管理平台完成了Premiere案例进阶课程等教学。

6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从国际各类职业教育现状来看,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致力于研究技能性实训和企业生产岗位的有机结合,探索适应职业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实训教学环节尽可能接近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

校企深度合作,首先就要解决校企合作生产经营的问题。2019年凤凰教育投入数字媒体综合项目实训室高性能电脑、投影机和手绘板等实训教学设备。2020年学校投资采购了影视包装设计实训室高性能电脑,采购了凤凰教育的数字媒体技术实训教学平台,大大改善了数媒专业的实训教学和项目制作实训条件,更好地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企业师傅参与学院教学与项目指导,学生在实训基地工学交替,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制作商业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凤凰数字媒体学院的实习实训条件通过校企共建,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学校对数字媒体实训基地进行了扩建与改造,建设后分为数字媒体综合项目实训室/数媒商业项目工作室、影视包装设计实训室/非线性编辑中心、三维数字模型实训室共3个实训室。

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依托凤凰数字媒体学院,根据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院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有效融合,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着手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进行企业化管理,是具有生产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也是高职教育不可替代的一种教育教学新模式,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7 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产业学院及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认可,是校企深度合作与协同育人的有效范式之一[3]。

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共建的研究是校企产教融合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顺应新时代要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校企共赢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本研究在沈北新区率先开展了高职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双主体”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政校企互动”的发展战略、“注重实践、亲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校企零距离接轨,深化引企入校改革,打造校企互嵌教师团队。校企共同投资建设“产学一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优势互补,共建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教学和真实项目制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校企共筑“校、生、企”三方共赢的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凤凰数字媒体学院建立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质量明显提高。首届“凤凰班”优秀作品展以摄影和三维建模作品为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凤凰同级别作品中都属上乘。目前,凤凰数字媒体学院正积极与企业携手,进行1+X证书试点制度教学改革,书证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业界学界互动、教学与实践结合,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力争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型产业学院,为社会培养一批“上手快、后劲足”的数字媒体行业人才。

猜你喜欢
凤凰产教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凤凰飞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