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剧《祥林嫂》的演唱看演员基本功之重要性

2023-02-05 12:23王菊香
剧影月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淮剧祥林嫂角色定位

王菊香

演唱与表演是戏曲演员最重要的基本功。无论是演唱一段经典名段、表演一场折子戏,还是在一部剧中扮演人物,考验的都是演员平时学习和实践中的演唱与表演功力。一个成熟的演员,不但需要在演唱中更好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需要在表演中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表演的效果。

2021年11月,我以淮剧《祥林嫂·天问》获得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十届戏剧奖金奖。回顾我从鲁迅艺术学校学戏到如今,20年来的舞台实践,其中多少甘苦,多少汗水,终于有所收获,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有所突破。这得益于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同行的相互鼓舞激励,也是自己多年潜心追求、不断创新突破取得的结果。现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学习与舞台实践,就演唱与表演中的基本功浅谈学习体会,与同行交流共勉。

首先,必须融入戏中的时代氛围。作为舞台上的一名演员,每演出一台戏,我的切身体会是你首先要熟悉那个时代,体现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不是拿起曲调就演唱,上台不问青红皂北来演出,这样往往因脱离特定的时代而游离角色。我在初次演唱淮剧《祥林嫂》时,认为只要对照曲调一句句的哼,慢慢体会就能过关,结果有几位前辈老师说我的演唱缺少时代感情,没有唱出特有时代的悲与哀,并提出让我去好好地读一读鲁迅先生的原著,好好地去补上这一课。

遵照前辈淮剧老师的教导,我专门到市图书馆找来鲁迅先生的原著。祥林嫂是饱受封建礼教迫害却不知反抗的弱势妇女群体中的一个代表,她的悲剧是旧社会底层人的悲剧。你看祥林嫂周围的那些看客们,他们有的只是对人性的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到了最后是一脸的嘲讽与讥笑。祥林嫂在周围人的身上汲取不到任何同情,人们的冷眼冷语更摧毁了她本来就十分脆弱、赖以生存下去的那点信念。你看舞台上周围的那些人,没有一丝同情心,只会争先恐后地赶来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一旦听厌了又开始唾弃,以恶言恶语耻笑祥林嫂的不幸,从这里我们感受到那样的时代是何等残酷。正是在掌握了这么多的信息后,把我自己融入那个特定时代的氛围之中,在演唱淮剧《天问》时,对唱词中“又是一年了,我在这世上过了多少年了。雪满地,风满天,寒冬腊月又一年,这长长的日子我怎么过,如梦如真在眼前”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因而演唱起来也就有了更动情的表达。在后来的演唱中,不少观众称赞我唱得真切,声情并茂,有一定的感染力,我也从演唱中得到新的启迪与感悟。

的确,作为一名演员,我们在表演淮剧时必须从生活入手打好基本功,懂得从实践中吸收更多的营养,也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重视从生活泥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最终才能掌握淮剧的演唱艺术,从而更好地为观众奉献有意义的精神食粮。

其次,必须把握好角色定位。著名的文学家俞平伯先生曾這样评价弘一大师,说他“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我们作为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达到在台上不错位、不抢戏,哪怕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也要演出精彩。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的一点一滴都会流露生命的奇迹。站在舞台,我们要反问几声自己:剧中的我是谁,与舞台上的人物是什么关系?从而找准角色定位,让哪怕是小人物也同样一样闪光。在淮剧《祥林嫂》中,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悲苦命运的农家女,在家吃尽千般苦,11岁的小小年纪自己就做了童养媳。对抱在怀里的丈夫是姐也是妻,好不容易丈夫长大圆了房,不久新婚的丈夫又一病呜呼,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被人抢亲,生了个儿子又被狼吃了,最后连再想去到老爷家做长工的权利也遭剥夺,受人唾弃,这是旧社会里多么悲苦的一个女人啊!角色定位找准后,在舞台上的我拄着一根拐杖,带着一个旧竹篮子,穿一身破碎衣服,随着淮悲调式的不时转换,唱出那一声声叹息、一声声自责、一句句回味、一句句反问,最后用火山爆发般的责问,向苍天发出了呐喊,那是社会底层人心中怒火在燃烧,要把万恶的旧社会一同埋葬!唱词写“我一定要告诉去……我到哪里告诉去……我到哪里告诉去啊。我只有抬头问苍天,魂灵究竟有没有?魂灵究竟有没有,苍天你为何不开言。我就低头问人间,地狱到底有没有?死了的一家人还能再见面吗?告诉我,快快告诉我!人间也无言,半信半疑难自解,似梦似醒离人间”,唱到最后,我的声音推向高点,我用浑身的肢体语言在比画,那伸向前的手势,也犹如投向万恶社会的一把匕首,击中要害,实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是的,在宽阔的舞台上,每一个演员都在扮演一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我就是我自己,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点缀着不同的角色,演员的每个姿态,都在切合和推动剧情的发展,从而为完成一台剧目贡献力量。

反观目前在舞台上的部分青年演员,自认为只要身材扮相条件好,会唱淮剧,基本能表演,就算完成角色。其实舞台表演这件事真的有厚重的含金量。你看一个简单的红娘角色,宋长荣在舞台上是那样的风姿绰约、灵动闪光,而我们有的演员还把此当作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就是古装戏中演一个太监也有讲究,有功夫的演员那娘娘腔的发声就让人刮目相看。我们在角色定位上一定不能因小角色而轻视,要让每一个舞台人物都能成为特定的一个,共同做到红花绿叶相扶,主次角色争辉,为支撑一台演出各自让角色闪光。

最后,必须掌握唱腔与形体表演技艺。淮剧《祥林嫂》是以淮剧中著名的大悲调写成的,曲调体现了淮悲基本调式的全部特点。如何能更好地表现这一大段的核心演唱,非常考验演员的基本功力。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中,特别在我向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陈澄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开场时我注意声音是轻轻吐露,声调低沉,委婉缠绵,恰似介绍引入。接下来的唱词是祥林嫂对自己身世的诉说,我跟着乐曲吟唱,孤苦含悲,如诉如泣,时而激昂,时而反问,让观从听得明白,到跟着剧情情绪入戏。在下半段的反问中,曲调昂扬激奋,调式随着节奏的加快,在板鼓的声声催响中,如山洪暴发、大坝决堤,又恰似大江大河一泻千里,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高亢昂扬,最后再发出连声的呼唤,在雄浑有力的演唱中完成该段的演绎。因为用心用情地演唱,全身心地投入,每当演唱完这12分钟的大段核心唱段,我都会大汗淋漓,我自己也为这段演唱而激动不已,就如同在向着崎岖的山峰上奋力登攀一样,有登高一呼般的轻盈之感。配合演唱中的动作也是自然流露,恰到好处。2021年正是我的成功表演和全力投入演唱,最终以全场淮剧演唱最高分获得金奖,为我团赢得了荣誉,也让现场观众切身感受到淮剧艺术的魅力。

唱好淮剧,演活人物,对每一个演员来讲都绝非一日之功。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曲不离口,功不离手,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当好演员,我的体会首先就是忘我。这些年我在舞台上扮演了众多角色,有剧中的主角花旦,也有作为配角的青衣,当然也跑过龙套。我深切感受到,演戏时要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把自己就当成是戏剧里的那个角色,就是剧本和导演赋予你的这一个。其次,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演员一定要多学习,多读书。完成《祥林嫂·天问》中的演唱,就离不开对鲁迅先生原著的反复阅读,只有读懂那个时代,才能领会剧本中角色,把握人物的特点和心理;同时也要摆正心态,演戏时别老是想着通过这个角色自己就能成大明星了。要想到,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严冬哪有梅花的芳香,不经锤炼哪有舞台的掌声。要放下身价,从基础学起,将基础的演唱与演技练习到一个相对成熟的地步,再通过细细的琢磨使其成熟。

现在我们有很多人在舞台表演的时候总会给别人留下“假”的感觉,为什么呢,我认为还是没有做到“忘我”,没有融入“人物”。多次舞台演绎还让我体会到,在你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你就必须是他,而不能再是你自己,别再有所谓的“不好意思”,否则你就很难“入戏”,永远不会有进步,“戏剧就是人生,主人公就是自己,演别人,就是演自己”。只有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做到全心投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才能收获硕果的芳香啊!

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演出实践,在演唱和表演中提升艺术内涵,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演技水准的提高,将更多更加精彩的戏曲作品呈现给观众,让淮剧变得更加吸引人,从而弘扬淮剧艺术、做好淮剧的传承保护,这是我们新一代淮剧人的神圣使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走近新时代,我们将大力弘扬传统,为推动淮剧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艺术道路上奋力登攀,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淮剧祥林嫂角色定位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