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高校思政教育目前以思政理论课为主,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存在失衡的情况。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效能。其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当代大学生受众的创新,相对枯燥。再次,教学方式与媒介较为单一,照本宣科比较常见,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融入与结合,容易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解不够充分,导致育人目的受到影响。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将戏剧、影视等内容融入义务教育课程。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亦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将戏剧与影视设置为独立专业学位类别。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戏剧教育功能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在此语境下,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校史剧《抗战教授姚名达》(下文简称《抗》剧)在将戏剧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探索红色戏剧应用于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丰富隐形教育的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有益的探索。
一
“寓教于乐”是戏剧教育功能的重要实现方式。《抗》剧讲述了中正大学(江西师大前身)文史系教授姚名达面对外敌侵略,亲率抗战服务团师生奔赴前线,壮烈牺牲的故事。表演艺术的任务就是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那时的老师、同学们的外部特征和精神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什么?热爱什么?他们的精神气质是什么样的?类似这样具体的问题都需要演员找到真实的依据,才能完成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于是,了解并沉浸于人物的规定情境就成了破题的不二选择,这既是艺术的需要,也正是浸润式思政教育的开始。
“规定情境”是斯坦尼表演体系的术语,“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必先分析全剧及其规定情境:人物所处的环境、情况、人物关系、人物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如生活目标、意向、欲望、动机、思想、情感等)。根据演员本人的生活经验,在想象中站到剧中人物的地位上,假设出人物‘此时‘此地所处的具体境况和特殊遭遇,以激发人物应有的自我感觉,来合理安排人物的行动和生活,充实和深化剧本的规定情境,从而进入良好的创作境界。”因此,参加创作的师生们首先通过阅读校史文献,查阅历史图片、观看纪录片、聆听讲解员介绍、反复通读剧本等手段来提升自己對剧中规定情境的理性认知,挖掘角色特征。这是一个从社会大环境到个人成长经历、由总体到具体角色、由大到小、由一般到个别的逐渐沉浸于历史时空的体验过程。参演师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抗战相关史实的学习,体悟了当年师生救亡图存、奔赴前线的激情,挖掘了角色的内外特征,并建立了情感认同。比如,笔者在《抗》剧中饰演胡先骕,他不但是邀请姚先生回赣任教的校长,还是其知己好友。在“送别”这场戏中,他朗诵了一首表达痛惜之情的诗。胡先骕的校长身份需要他克制情感,动情而不失身份感。老友的人物关系又需要他充满激情地、充分地表达内心的悲愤。另外,角色此时的朗诵在全剧的结构中还应该起到弘扬爱国主义主题的作用。情浓而不失态,动情而不遮蔽主题,这是笔者当时思考的问题。于是,笔者再次做更为充分的体验,以“如果我是胡先骕,我会怎么做”为中心,重新揣摩胡先骕与姚先生的人物关系,想象他们交往的细节以及对待抗战的共同态度等,最后确定了他们关系的实质——战友。他们既是教育救国的战友,也是抵抗侵略的战友!基于此,笔者在“英风传石口,大节振江西”一句中,将“振”字作为情感重音着力强调,语调上扬,语气激昂,力度最强,而在“江西”二字上适度回收,中间略做短停,“西”字略微延长,创造不舍之感。这样的处理既有对姚先生舍身救国事迹的高度赞颂,又有作为好友的难舍悲情,呼应了主题。体验的结果使得台词的处理在特殊的人物关系中超越一般化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身份的束缚,统一起来。显然,演员获得体验的过程,正是接受角色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过程,是文本分析在感性上的体悟、认同并生发出真挚情感的过程。这是英雄人物的精神遗产在演员情感层面被更加深刻地接受。不难看出,在这个“化身”为角色的过程中,参演师生的精神世界必然、必须与英雄人物发生强烈的同频共振,才能达到共情。这正是红色戏剧以文化人的具体体现,是艺术创造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二
中国现代话剧从成立之初,即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社会宣教功能。早期话剧(新剧)的第一个职业剧团名叫“进化团”,由任天如于1910年冬成立于上海。1911年“进化团”先后于南京、芜湖、汉口等地演出了《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等剧。因剧目内容抨击时政被清政府查禁。辛亥革命爆发后,进化团又及时地推出了12幕时事剧《共和万岁》和8幕话剧《黄金赤血》,有力地支持和宣传了革命。进化团的演出取材现实,采用幕表制,演员们即兴表演,往往插入大段的议论,“因而相应地创造了一种‘言论派正生角色。在语言上,普通话和方言并用。进化团的这些特点,对后来的新剧团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化团”演员在演出中进行时事评论和宣讲,采用即兴表演等手段显然是为了积极互动,拉近观演距离,及时宣传和传播革命思想。在《抗》剧中,师生们结合当下新时代的观众审美习惯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艺术手段,使得教育目标完成。笔者将其过程概括为由观演平等达到观演共创。观演平等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尽管我们饰演的是英雄人物,讲述的是他的故事,但我们不是“高台教化”,我们的心态上和观众是平等的,是我们与师生共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尊重观众的审美习惯也是观演平等的体现。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大学生观众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理解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较强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创作者们不宜像话剧创立初期时以灌输式或口号式的方法直白地宣讲革命道理,以免招致反感。我们的方法是呈现出活生生的人,展现剧中人动人的情感和博大的爱国情怀,令观众看他(人物)、信他、接受他,在共情中领悟到主题。在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语言平实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它指剧本台词与演员处理上的生活化。这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是为了减少角色与观众的距离,利于观众达到“信他”。我们必须把角色还原成平常的人,而不是突出“英雄”的“高大全”,需要角色说生活化的语言;二是从传播角度,考虑到剧本史实与当下的时空跨度,剧本中规避一些非生活化的台词和表述方式是有利于观众接收信息的务实技巧。当演员以生活化方式处理角色台词,避免了“演戏感”,使得人物的情感和行为真实可信,具有说服人心的力量。
观演共创客观来看是戏剧艺术本有的属性。法国戏剧理论家F·萨赛认为戏剧的本质就是“借助于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东西给观众造成真实的幻觉。‘所谓约定俗成,指的是‘假定性……在戏剧艺术中,诸方面的假定性程度唯一的限度就是与观众之间的‘约定俗成,它正是凭借这种约定,使观众获得真实的幻觉,以实现审美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中国戏曲中得到以上观点的佐证。戏曲演员知道手中马鞭不是千军万马,台下观众也知道台步走一圈并不是真的经过了万水千山,但是在彼此的共同“约定”中“以假当真”,艺术审美得以进行和完成。彼得·布鲁克也在《空的空间》中说道:“我可以把任何一个空的空间,当作空的舞台。一个人走过空的空间,另一个人看着,这就已经是戏了。”由上可知,观众和演员两组因素共同构成了戏剧演出,而戏剧演出的成功與否,即审美目的是否达成,正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约定”是否契合。随着“第四堵墙”被打破,从布莱希特方法到环境戏剧,观众与戏剧(演员)的约定更加多元与自由,被动观看的地位在当代戏剧中越来越转向为主动参与,有时观众甚至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相应,剧场空间的概念也日益拓宽,传统剧场中台上台下分割的空间已经不再以主流自居,舞台与观众席的边界日渐模糊,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当下,“互动”这个词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已经从人与人拓宽至“人机互动”。隐性教育应充分尊重观众的参与需求,以令观众更深入地沉浸于演出,观演共创、共同学习。《抗》剧在互动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其中,“观众与演员”“观众席与舞台”二组关系的调整较大。
《抗》剧演出的剧场是一个多功能厅,并非专业剧场。首先在“观众席与舞台”的关系上进行调整,将观众席的大部分囊括进表演空间。剧情中的抗战服务团唱着歌儿出发的情节被安排从观众席中雄赳赳地穿过;演出结尾部分,演员们从观众席以及剧场的各个方向唱着歌走向舞台。但是,他们并没有全部回到舞台区域,而是有部分师生停留在观众席与舞台之间的空间里。这样的舞台调度利用舞台空间与观众席的距离变化引起了观众的新奇,激发了他们的观看热情。同时,也拉近了观演距离,营造出更为真实的戏剧幻觉,使得当下与抗战历史的距离缩短为触手可及。在“观众与演员”的关系中,表演距离的拉近利于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建立互信,这是互动的重要基础。近距离观看使得观众更强烈地感受到演员表演的冲击,他们的反应也更为演员所感知并激发着演员。这样积极的活生生的现场交流既是观演共创的过程也是结果。剧中,演员使用了大量的直面观众说台词的表演方式。这样的垂直交流技巧利于与观众建立情感互通的桥梁,实现共情。于是,演出过程中真实的、持续的演员与观众的共创推动着戏剧演出向前发展。如果说以上的互动还是“隐形”的,那么当演出接近尾声时,观众和演员一起唱起了剧中歌曲则是完全地参加到戏剧行动中来,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此时的观众也是演员。由此,笔者认为爱国主义精神已经通过观演共创的方式得以传承,且将在师生们的情感深处久久激荡。
综上所述,利用红色戏剧育人相比传统显性教育手段具有两大明显的优势:其一,利于解决接受问题。它通过鲜活的表演塑造真实可信的形象,使抽象的观念立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先动之以情,继而晓之以理,演员动心动情,观众入脑入心。其二,创新育人路径。基于戏剧的互动性与当代大学生的参与愿望,红色戏剧可从今天的大学生中汲取正向反馈和鲜活素材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贴近新时代的,贴近大学生活的,学生们喜爱的作品,真正做实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课题“十四五”项目《中央苏区红色戏剧传承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YS06)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2]彼得·布鲁克著,王肿译:《空的空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