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应用趋势研究

2023-02-05 12:23胡靓
剧影月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阅读者可视化满意度

胡靓

根据专业市场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到2026年,全球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这表明信息可视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广泛使用可视化的方式来监控和优化业务。信息可视化设计在公共传播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呈现各种类型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概念、趋势和关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文字、图案、色彩等视觉要素作为信息可视化传播过程的主要载体,对信息视觉形式的设计表达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例如,在健康科普中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可以通过各种设计方法让普通大众快速了解病情的发展与治疗的进展。另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可视化来呈现教育数据,例如学生学业情况、课程完成情况等信息,以便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学生表现和教学绩效。总的来说,信息可视化设计在公共传播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和行动。

一、研究内容及问题

在过去十几年间,可视化的信息设计在公共传播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可以通过各种可视化的方式来更容易地了解科普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等较复杂的内容。例如网站flourish呈现了许多有趣的信息可视化图表,这些信息图的制作者来自世界各地,用户可以方便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数据、信息,也可以制作自己的信息图并分享。一些复杂的多维数据用动态图表展示之后,变得清晰易懂。在flourish网站上的一幅动态图表中,展示了各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用户可以对一些列表控件进行选择,从不同地区、经济指标等背景下观察森林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另外还有作者制作的关于书籍与大众文化偏好相关的信息图,以及人口与城市的信息图等,这些兼具趣味性和易读性的信息图,为大众提供了许多有效的信息。又例如在一些面向公众的新闻报道和宣传中,信息可视化的作品也起到了良好的信息解释作用。类似中国政府网和新京报联合出品的动画大数据作品《GDP增速6.9%究竟该怎么看?》,这几年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在这些作品中,与经济、民生相关的大数据,通过可视化的信息图,用动画形式进行直观的展示,配合说明、解读,让公众能够真正看懂这些报告,读懂数据背后的意义,增加了对于公共管理的参与感。

在知网及ACM Digital Library、IEEE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数据库中,用VOSviewer等工具检索近期关于信息可视化的学术资料,“信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等都是高频词汇,它們构成了国内外信息设计领域的基础框架。在这些相关的研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涉及技术与方法、实践与应用、设计与美学、数据分析与解释。例如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兴的可视化工具和软件的应用,交互式可视化技术的创新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式。实践应用研究以数据可视化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为主,如商业、医疗、教育、政治和环境领域的数据分析与解释。部分研究中还探讨了数据可视化的设计和美学问题,如视觉编码、交互式设计,提高信息视觉表达的准确性。

在与“数据视觉化”相关的设计案例研究中,当前提出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数据不准确、显示不清晰。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图表设计不佳、字体过小或色彩选择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第二方面主要是信息过载和不适当的可视化类型。过多的信息会让人感到压力,使人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点。不适当的可视化类型可能会导致数据解释错误。第三方面为缺乏上下文、缺乏交互性。缺乏对数据背景和意义的阐释会增加理解的难度,设计师需要将数据放入其正确的背景中。如果设计师没有为用户提供足够的交互性,阅读者将无法自主地深入探索数据,这对于不同能力的阅读者会造成一些困难。通过以上的主要问题可以发现,系统性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设计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创建一致性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和修改。信息的视觉呈现需要简洁明了,这可以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交互性也越来越重要,使用户能够主动发掘信息中新的价值点。

当前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发展,需要以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作为支持,但也不可忽视人们对可视化设计的主要诉求与新的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资料研究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以往研究中的问题及观点进行梳理,并就公共传播中的可视化作品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受众需求。将两者结果合并分析,推测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为了解公众对信息可视化作品的态度、看法及需求,并以此预测信息可视化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本研究中设计并实施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包括10个题目,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矩阵量表题和部分开放式填写题。问卷发放对象为各年龄层的普通公众,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其中在各种公共传播途径中浏览过信息可视化作品的约占87%。在科普宣传场景中阅读信息可视化作品的较多,占85%。在对信息图的评价中,常规和主流的数据结构及呈现方式仍然评分最高,例如表示比例的饼形图或表示排序和趋势的柱状图被认为更容易读懂。这也说明数据结构及信息可读性在设计中应放在首位。在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信息呈现的清晰性和复杂性是提及较多的高频词,也同样说明了大众对于可视化作品中信息易读性的关注。另外,被提及的词汇中还包括交互性和形式创新等。

此问卷的结果显示了公众对信息可视化作品的满意度和看法,如数据结构方面和视觉设计方面。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新闻报道、科普宣传、公众教育等公共传播方面的可视化作品的基本设计要素,如信息呈现逻辑、数据结构、设计美感、交互体验等等,以及设计的读者满意度各维度进行了公共因子提取,得到了3个自变量因子和1个因变量。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对作品的设计要素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中使用了三个变量,因子1、因子2、因子3作为预测因素,即自变量,以阅读者对可视化设计的满意度作为需要预测的结果,即因变量。通过回归方程,得到了这样的关系表达式:满意度= -0.000 + 0.164×因子3+0.224×因子2+0.228×因子1。其中的R方值是0.387,表示这些因素能够解释阅读者满意度变化的38.7%。这是一个较高的R方值,说明分析中选取的自变量对于预测的因变量是有意义的。同时,通过进行F检验来检查整个表达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通过了F检验,这意味着三个因子中至少有一个对阅读者的满意度产生了影响。另外还检查了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发现没有共线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选取的自变量之间没有强相关性。综合分析回归系数,发现三个因子都对用户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当这些因素增加时,满意度会有所提升。因此,总结来说,从公共传播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角度来看,数据结构及视觉呈现对阅读者的易读性和审美体验等满意度的维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信息可视化作品时,更加注意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感。

通过综合分析,从公共传播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角度来看,数据结构及视觉呈现对阅读者的易读性和审美体验等满意度的维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数据结构模型方面,信息可视化作品的数据结构模型对信息解读的清晰性产生影响,设计者需要更加关注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以确保信息可视化作品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一些受试者认为在目前所见的作品中,视觉设计不够合理,如配色和排版等,可能会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这提示我们,设计者需要更加注重细节,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另外,信息可视化作品的交互模式和响应方式对交互体验的友好性产生影响,设计也需要注重交互体验,提供更加直观和易于操作的界面,以提高阅读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还有一些人认为信息可视化作品需要支持个性化和定制化,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筛选和展示数据,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可视化作品。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探讨,可以看到公共传播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数据的准确性、适用性和交互性,这与调研所呈现的大众需求相符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测未来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将来对公共传播的影响。从前述调研中可以看到,公众期待可视化作品呈现形式的丰富与创新为信息呈现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带来改善,为理解复杂的信息提供更好的帮助。通用设计将是信息可视化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已有一些设计者正在采用更多的辅助技术,以确保信息可视化设计能够适应所有用户的需求。例如,W3C的无障碍指南可以帮助设计师创建无障碍的数字产品。这种趋势将使信息可视化设计更加注重互动和个性化定制。直接与信息进行交互互动是帮助用户正确理解动态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包括响应式设计和访问性的改善。设计师正在采用更多的辅助技术,例如语音控制和屏幕阅读器,增加作品的响应灵活性和可访问性,以确保信息可视化设计适应所有用户的需求。这种趋势将使信息可视化设计更加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另外,越来越多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将集成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IDC的报告预测,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整体规模或将达到5千亿美元。其中,可视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将来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信息设计对整个市场的需求重新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充分考虑到信息可视化设计和人们之间的互动性的同时,增加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应用深度。例如,IBM Watson Analytics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提供更好的数据呈现方式。目前一些增强现实技术也已经被应用于信息可视化设计,提供更具沉浸感的数据呈现。这种新形式将使信息具有更加丰富的视觉化体验。

信息可视化设计在公共传播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将会出现更多创新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作品,用于宣传科普、公众教育等各方面。信息可视化设计通用性和交互性的提升,将会提高公众对于公共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管理中来,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相关机构的服务水平、预防和解决措施等信息,从而增强公众的素养和参与意识。还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管理服务,包括数据收集、计划制定、资源推荐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當代图形艺术在视觉形式上,一方面以数字化手段进行展示,另一方面在数字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呈现出创新性。总之,在大众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信息可视化设计在公共传播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成熟。随着新兴技术和信息可视化设计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通用设计、可交互设计、人工智能及混合现实等新理念、新技术的融入,将成为未来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趋势。设计师将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些趋势,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设计,并将信息可视化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学院。本文系广州华商学院2021年青年学术社科科研课题“数据可视化表现形式的设计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HSQX34)

猜你喜欢
阅读者可视化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阅读者的春天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