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传承策略

2023-02-05 18:11刘勇
剧影月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融合音乐

刘勇

作为国际上最具独特性的一种艺术文化,民族音乐文化在其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也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受到素质教育的影响,音乐教学改革中逐渐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而且凭借民族音乐文化的优势,使得音乐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也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夯实了基础。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务必要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其价值,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音乐水平与素养。

一、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体现

第一,有利于深度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与精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往往与历史息息相关,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工作也务必体现出民族性。在教学改革中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使原本音乐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并且增强了音乐教学的活跃度,更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树立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自信。高校组织开展音乐教学改革期间,树立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目标,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深度挖掘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与精华。教师按照音乐教学进度,制定专属于民族音乐的课程规划,提升音乐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助力下丰富了教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夯实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基础。高校音乐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在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基础上,开发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標,需要在民族音乐文化中汲取精华,将高校音乐教学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面向大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而夯实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基础。具体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既要指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还需要加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力度,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

第三,有利于丰富学生音乐内涵。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水平,并且丰富学生音乐内涵。将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得以体现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真实体会。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营造民族音乐文化有关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在民族音乐以及地域文化计划等方面的兴趣。高校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之后,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还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路径

第一,加深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了解。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助理。为了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与学习能力,并以此达到推动我国音乐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目的,教师自身需要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和音乐教学融合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中转变方法,充分发挥出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对大学生自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学校内部应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民族音乐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大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可以总结有效的方法。因为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均不相同,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之前,必须深刻地分析各个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取其精华,作为音乐教学的补充资源和内容,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增强音乐课堂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形式,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性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向学生传教音乐知识。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指导学习演奏民族乐器,或者采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民族音乐文化有关的短视频,利用多媒体教学展开民族音乐教学,拉近学生和民族音乐文化的距离。

第二,开设民族音乐的特色课程。音乐教学中教师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其间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今后的音乐鉴赏与表演中灵活运用。高校音乐教学要想更加有效地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必须真正了解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建议以民族音乐为核心,开设民族音乐特色课程,为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民族文化差异,向学生展现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各个民族之间能够深入地交流。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建议专门开设以民族音乐为主的课程,在实践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比如民族音乐鉴赏、民族音乐竞赛等,教师为学生提供音乐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可以在系统学习之余,能够投身于活动中,舒缓学习压力,接触民族音乐文化,切身感受到民族音乐特色,其间还可以总结素材应用于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民族采风活动,学生在采风中可以切身了解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其间学生应用音乐技巧,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以及音乐知识的融合,达到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师音乐教学中通过开设特色民族音乐课程的方法,使音乐课堂更具有活力,并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关注,通过音乐理论以及实践的融合,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民族音乐文化的机会。

第三,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比如,使用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分别有其各自的语言特色与风俗,为民族音乐文化赋予了多姿多彩的情感色彩。音乐特征主要是凭借主观意识传递情感,这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接受。因此,如果教师想要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音乐教学中,需要在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使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从而营造更加活跃且独有特色的音乐课堂氛围。例如教师教授学生《在那遥远的地方》,首先应提前了解这首歌的创作以及文化背景,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视频,介绍创作历程,还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学生可以沉浸于民族音乐文化氛围。如果学生并未对深层含义有所了解,教师需要从旁指导,更加全方位地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学生在有所了解之后便可以收集一些与之创作背景相似的歌曲,对比分析歌曲之间的异同点,为自己创作新的曲目积累经验。如果学生改编音乐作品,教师应设定前提,即在其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元素,这可以同步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另外,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也可以选择融入民族民俗,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以及陀螺节等,学生可以自己收集各个民族资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表演,体现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也起到推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效果。凭借上述新颖的音乐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助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更加深入的情感体会,锻炼音乐方面的想象力、创作力。比如,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融入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为了与民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作为音乐教学的辅助方法。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可以面向学生组织一些民族音乐文化有关的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分享一些提前准备的原唱资料,学生鉴赏这些民族音乐时,分别从韵律、歌声当中体会民族音乐元素,由此便可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产生创作灵感。例如课堂上教师播放《青藏高原》这首歌,教师分享这首歌相关的视频,在视频中青藏高原的美景,在歌声中带领学生进入青藏高原,让学生切身感受藏族音乐的魅力。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西方音乐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异同,详细列举需注意的事项,从而采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入民族音乐文化。

第四,音乐课程体系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不只是指导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实践的部分,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应用学到的音乐知识,不断完善自身,提高音乐水平。这种音乐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将音乐教材放置于自己的创作中,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为音乐创作以及今后的表演夯实基础。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高校内部需要有完善的音乐课程体系,为学生音乐学习、实践以及创作提供保障。在已有音乐课程体系基础上,还需要融入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教学情况,组织民族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可以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又能够将自己置身于民族文化的氛围中,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为音乐演唱累积经验。另外,高校音乐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也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材的作用,并且在完善音乐课程体系中发挥出教材的优势,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将其与音乐教材融合,为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提供助力,以此来体现高校音乐教学的特色,也可以大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所以,高校音乐教学为了与民族特色充分融合,必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音乐教学特色,培养音乐领域的人才,在音乐课程体系的支持下,提高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效果。

第五,鼓励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学期间无论是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或者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最终都是为了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育音乐人才服务大众。从这一角度切入,优秀音乐人才在熟练掌握音乐技巧外,还必须重视大学生的音乐情操培养,由此着手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另外,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播中,还需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看法,使其可以自主投入到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当中。建议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向学生重点介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将自己置身于民族音乐的氛围中,从而能够从自身着手,大力宣传满足民族音乐文化,加快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

第六,乐器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音乐与乐器息息相关,所以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融合民族音乐文化,还需要选择带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作为音乐教学的辅助,既可以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又能够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但实际上很多学生能够接触且了解的民族乐器比较少,多数仍是以小提琴、钢琴等西方乐器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更多地介绍民族乐器,例如琴、筝、箫、笛、唢呐等,指导学生在音乐创作时应用民族乐器,从内心真正了解并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中,为了优化音乐教学效果,建议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一方面可以推动音乐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则可以加大民族音乐文化的傳承力度,使越来越都的人认识民族音乐文化,大学生在音乐学习与创作中引用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创作能力,还可以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助力下,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内涵,并且提高大学生自身音乐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音乐领域的人才。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琦:《音乐人类学视野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策略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1期。

[2]崔雪花,金学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究》,《文艺争鸣》,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融合音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融合》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音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