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与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法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3-02-06 23:42潘鑫鑫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译介法语外国语

潘鑫鑫

“2023年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年会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法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7月8日至9日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探究新时代背景下中法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新时代研究视域,凝练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路径方法,推动中法文化交流的新发展。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葛金玲教授主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徐真华教授、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曹德明教授,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中法人文交流将进一步拓展,他呼吁学好法语、研究好法语,让语言更好地服务于中法文明互鉴。现将本次会议期间的学术发言综述如下:

1. 文化研究的新时代视域:反思与发展

新时代研究视域一直是语言文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在首场主旨报告《新比较时代的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中指出,新比较时代这个概念是相较于19世纪以西方中心的比较时代提出的,代表了反西方中心立场。比较的视野强调法语语言文学是我们研究的本体基础,提倡法语语言文学研究必须为全球化语境中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视角。北京大学杨国政教授在主旨报告《种子:死了还是没死》中探讨了纪德作品标题中的种子意象,认为个人经历构成了纪德写作的“种子”,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种子”以不同方式培育而成的“果实”,提出《如果种子不死》堪称“反忏悔录”,是福音书的反写或解构。南京大学刘成富教授在主旨报告《〈一场暴风雨〉中的主仆关系及其思考》中指出,塞泽尔的《一场暴风雨》是对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现代诠释,以失败者(被殖民者)为视角,揭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认为新比较时代应关注有色人种,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杨令飞教授的主旨报告《蒙博托时代对华关系探析》将蒙博托时代的对华关系放到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冷战期间新生非洲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以及蒙博托推行的外翻策略,都促成了其治下的扎伊尔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纵横捭阖。蒙博托与美西方国家的利益纠葛和各种矛盾,也迫使他在东西方角逐的战略布局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南京大学曹丹红教授的主旨报告《数字时代的文学创作与研究——以法国作家弗朗索瓦·邦的实践为例》,解读了弗朗索瓦·邦创建个人网站、文学网站、数字出版社网站等数字实践,以及展示作品手稿、续写、建设开放的文本等具体形式,提出数字技术影响了大众的写作方式与阅读方式,网络与技术带来了文学实践革新和观念转变,并且文学实践有自身的创新逻辑与进路。上海海事大学许一明讲师的发言《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作品自然观研究(1939—1987)》,分析了作为“生态主义者”的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及其作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沈绍芸讲师的发言《维克多·谢阁兰诗歌中的“山”意象分析》,分析了谢阁兰笔下的山意象,认为这些意象既是源自中国地域中真实存在的山脉景观,又杂糅着诗人来自西方文化潜意识的意趣取舍。外交学院张怡讲师的报告《奇幻:一个词在19世纪初的跨国旅行》,汇报了自己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fantastique一词的词义流变及学界对fantastique定义的新思考。云南大学王夏讲师的报告《试论刘勰与布瓦洛的诗学节制观》指出,无论是刘勰和合的节制,还是布瓦洛棱角分明的节制,都寄托了各自的诗学抱负和理想,但都难逃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局限,未能从文学的本然反思文学,关照文学,而栾栋先生饶有趣味而又不乏深度的辟解为反思刘勰与布瓦洛的诗学节制思想的深层旨归提供了新的视角。南开大学李澜雪讲师在《王安忆的“法式三联像”——论译本副文本对中国作家域外文学形象的构建》的发言中解读了热奈特副文本理论下的女子肖像封面,从译序与封底理解王安忆作为“上海代言人”“先锋气质的女性作家”以及“现实主义传人”的形象构建。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王辰竹在发言《重建地方:列斐伏尔的空间现代性批判》中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斐伏尔在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下,提出并深化“空间的生产”理论,在空间与地方关系的更迭中,通过重视日常生活实践及都市空间中的时间与节奏,利用“表征性空间”的审美功能,重新唤起人的主体性意识,在“地方认同”与“场所塑造”中重建地方,进而重新诠释地方性。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蒋儒的发言题为《布丽吉特·吉罗〈前生今世〉〈活得太快〉中的哀伤书写》,从具体的文本分析了布丽吉特·吉罗的哀伤指涉和特点,指出布丽吉特·吉罗的作品是从个人到集体,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从个体经历到集体经验的创作,最终将个人哀伤与集体记忆连结在一起。上海师范大学李建英教授在第一分论坛小组点评中提出,研究客体的呈现与作家的世界观存在关联,要分析作家创作理念、诗学思想在文学史中的价值。

2. 比较视域下的中法文化交流:碰撞与对话

本次会议共收到20余篇对语言、文本进行比较视域研究的论文,超过全部论文的一半。这些论文大都采用了新的视角对各种作家作品进行比较视域阐释。

北京语言大学王秀丽教授的主旨报告《当代法国汉语研究与中国法语研究》,通过介绍北京语言大学“中法语言文化对比中心”的中法语言平行文本比较研究项目,讨论了比较汉语和法语这两大语言体系的困难和优势,结合平行文本研究分析语言对于翻译的影响。王秀丽教授还追溯了当代法国汉语研究的缘起,指出打开研究的边界,在语言的大语境、大语法、大历史、大社会中理解语言的必要性。

南京大学高方教授在主旨报告《“穿透隔阂 获取融通”——罗大冈中国古典诗歌法译探微》中从中西融通视域分析译介选择与成果影响,如罗大冈对唐代诗家李贺开拓性的译介,指出传递母语文化特质的翻译主张和交流立场,认为以罗大冈为代表的中国译者以鲜明的文化主体意识、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从事双向翻译,研译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谁来译、译什么、如何译”等相关问题。中山大学周春悦讲师也强调了“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她在《20世纪早期中国法语作家创与译互融互促研究——以盛成、敬隐渔为例》的发言中认为,盛成的创作追求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归一,敬隐渔追求创与译的相融相促。她指出,中国20世纪早期法语作家在跨文化创作和翻译领域进行了拓荒的探索,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他们将新生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至法国,还直接用法语进行独立创作,著述中国文化精髓,介绍中国社会变革,这些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深圳大学翁冰莹教授在主旨报告《莫迪亚诺的中国之旅》中从接受美学与经典形成的理论立场出发,通过历史性地阐述莫迪亚诺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来审视中国学者对之进行翻译、介绍、研究、批评的过程,认为经典的研究批评范式为批评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同时为超越经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海外国语大学朱晔讲师在发言《许渊冲唐诗法译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策略》中聚焦于专有名词、普通名词、译注等的翻译,分析了对应的翻译处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路玉婷老师在报告《杜甫诗歌法译研究》中比较并探讨了Judith Gautier、François Cheng、Nicolas Chapuis 3位译者年代、身份、文化观和翻译文本特征。南京大学唐玉清副教授在报告《戴思杰小说中的“对话”》中指出,“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是贯穿戴思杰创作的永恒主题,她试图阐明东西方文化是在相互碰撞和交融中得到更为明确的界定的。苏州大学刘娟副教授在发言《道家思想对法国当代作家基尼亚尔的影响》中指出,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的道家思想中的“得意忘言”“宁静致远”“自然无为”等思想对以基尼亚尔为代表的西方当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摆脱西方文明之危、走出主体困境的良方。北京语言大学刘宇宁副教授在报告《法国先锋杂志〈原样〉对鲁迅作品的译介》中提出,法国先锋杂志《原样》以“文学、哲学、科学、政治”为副标题,曾是新批评、新思想的重要阵地,在20世纪60—70年代对法国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杂志核心人物索莱尔斯和两期中国专号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和推动作用值得关注。中南大学研究生张婧婷在报告《21世纪鲁迅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网络传媒的推广,鲁迅在法国的译介与研究呈现出新特点。她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几个方面分析了21世纪鲁迅在法国的译介变化,为利用好网络传媒,推动鲁迅作品在法语世界更好地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南京大学研究生陈嘉琨在发言《浅谈中国通俗小说名著外译的历史生成性——以〈西游记〉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为例》中较为清晰地分析了《西游记》1819—1991年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孙凤老师的报告《19世纪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花船”形象与其文化象征》,指出19世纪儒勒·凡尔纳和朱迪特·戈蒂耶笔下的“花船”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含义。索邦大学研究生王漪清在报告《狄德罗面向受众的言说:口语情境的模拟与对话空间的建立》中界定了“受众”和“面向受众的言说”,并分析了狄德罗作品中口语词汇场的构建。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赵嘉琦在报告《三寸金莲与袒露的肉体:〈金瓶梅〉和〈娜娜〉中的身体政治比较》中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对身体的管制和规训。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宋威乐在发言《分析亚森·罗平译介以及其对后世侦探文学的影响——以其在中国的归化为例》中,指出了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朗侦探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邢心怡在发言《接受美学下傅译〈高老头〉中的视野融合》中,从译本的视野融合角度分析了文本的词语选择和句式转变。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徐小惠在题为《〈赵氏孤儿〉在欧洲——兼论伏尔泰基于中国传统儒学的启蒙之思》中提出,元杂剧《赵氏孤儿》经过伏尔泰之手,摇身一变成为西方戏剧《中国孤儿》,这不仅是一次文学作品的成功改编,还是中西方戏剧文学的深度交流与对话,是中国儒家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一次交融。上海外国语大学李沁教授在第二分论坛小组总结发言中指出,与会学者关注点包含作家译介、个体研究、比较研究,既有立足现当代的探讨,又关注相对久远的作家作品,实现了以翻译为载体的文化互鉴。

3. 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育人功能:融合与创新

立足新时代的历史语境,来自各高校的学者就文化交流与高校育人的密切关联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苏州大学陆洵教授在主旨报告《多模态教学环境下高校法语课程思政设计》中,重申了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课程建设为主战场、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要求,并以专业核心课程“法语视听说”为例,分析苏州大学通过编写和使用《视听新法国》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融入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练习,将专业学习与思政融入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中南大学杜佳澍副教授在《法国对外法语教材中文化导入研究》的发言中,分析了法国对外法语教材文化导入的特点和途径。上海外国语大学李沁教授在题为《法语教学中的艺术文化》的报告中提出,艺术不应该是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属品,应该面向所有大众,每个大学生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力,因此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视听说课程重点从绘画、音乐、电影出发,设计教学板块,实现了语言教育和美育的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叶丽文讲师在报告《初探探究式教学——以探索巴黎和上海有轨电车的发展为例》中提出,应当通过探索中法文化异同为途径,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并以探索巴黎和上海有轨电车的发展为具体案例,结合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的融合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郭佳蕊在报告《中法谜语比较及其在法语语言和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通过比较中法谜语的异同点和文化内涵,讨论谜语应用于法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此外,与会的专家和学者还就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翻译策略、诗学观以及法语教学与研究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分析和讨论,旨在更好地把握中法文化交流的新发展趋势,理解文明互鉴的时代命题。

会议闭幕式上,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的议题较为广泛,从18世纪作家狄德罗到新近龚古尔文学奖得主布丽吉特·吉罗,从法国文学到法语文学,从作品的细节到法语教学,再到地区研究,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收获颇丰,相信与会学者们在互相交流中,达成了彼此启发、彼此对话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译介法语外国语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郑州外国语学校
문학텍스트를 활용한 한국어교육―발음 ,어휘 교육을 중심으로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