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担保企业的风险与防范

2023-02-07 04:42楼宝玲
中国经贸 2023年8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

楼宝玲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出现了风险隐患问题,造成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作为能够有效缓解此种压力的融资担保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运用自身征信风险的功能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进行资金支撑,以此推动资金融通,改善现有金融资源配置情况。但由于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情况、信用水平等多方面信息对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影响较大,若其出现各种环节困难,则会直接提升担保业务的风险,造成代偿率提升,此种压力下,融资担保企业应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提升自身风险识别能力,以此切实有效的遏制担保业务风险发生,为当前待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优化措施。基于此,本文从担保业务风险着手,对风险因素和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研究时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融资风险;担保企业;风险防范

小微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融资渠道不畅和成本提高等问题,造成其自身风险抵抗力较弱,从而无法维持其稳定发展。为解决此类问题,我国政府对重要企业发展融资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推动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和运作。然而近些年来,我国融资担保赔偿支出大幅度攀升,融资企业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其代偿率逐年攀升,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融资担保业务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

一、融资性担保业务风险概述

一般情况下,依据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可以详细划分成非融资性担保、融资性担保企业,二者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前者主要指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主要运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企业[1]。而后者则是在国内行政区域依据相关法律所设立,并没有获得与前者相同许可证,但是在其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为法人及自然人提供担保业务的机构。

而担保风险一般情况下主要指相关担保机构开展各项担保业务工作时,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借款人无法履行协议致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2]。

依据导致风险产生的各类不良因素,可以将风险详细划分为系统性的风险以及非系统性的不良风险;按照风险暴露程度可分为隐性担保风险和显性担保风险;依据风险的控制能力,还能够详细划分成可控制风险、不可控制风险。

形成信贷风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主要指的是借款已经到期的情况下,借款人由于自身的因素或是其他客观因素,在合约有效地时间内无法或者是自身不愿意依据相关合同的约定,进而导致相关金融机构无法完成对本息收回的一种可能性。对于借款损失的可能性而言,主要包含损失的不确定性以及借款本息能否依据合同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收回或者延后进行收回的时间不确定性[3]。

二、融资担保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融资担保机构会面临外部风险、受保企业风险以及自身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指融资担保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利宏观环境因素,是其在行业内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其中包括信用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4]。受保企业风险是指在担保业务运行过程中受保企业自身带来的风险,与其实际经营管理水平,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等息息相关。自身内部风险是指融资担保企业自身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部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各类不利于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带来的风险。

三、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融资担保企业运行现状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在宏观大环境下行的基础上,面临的发展阻力逐渐增大,并且由于其自身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及时对当前的风险展开深入分析,进而导致部分融资机构不能开展有利代偿,进而出现大面积融资担保企业破产[5]。针对此类状况,我国在政策发展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方式进行调整,并将调整方式深化在实际管理中,以期提升融资担保机构自身活力。其次,我国中小融资担保机构大量减少,建设规模较大、拥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融资担保机构的不断增加,当前,国内所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逐渐成为该行业支撑企业运行的主要业务类型,此时应大力推进小微企业、涉农融资担保业务,以此提升融资行业的实际运转效能的同时,体现我国宏观调控对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引导性作用,为其日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但是,近年来融资担保机构的数量持续大幅减少,融资担保代偿率不断上升,此项业务的风险正逐渐增加,此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出了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管控方面尽管已经在不断整改,但依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二)担保业务的风险识别问题

首先,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组织架构是控制担保机构风险识别的重要前提条件[6]。现阶段,各个部门在职能上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企业风险管控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无法成功落实跨部门管理,这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企业的风险管控部门与业务部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分工混乱现象,这就无法确保企业在开展业务评价工作时的客观性。风险管控部门除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針对担保的项目展开深入调查之外,通常还具备承担相应风险项目的追偿、代偿等多项职责,但当前却并没有针对各项职责展开详细的划分。

其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国融资担保整个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各个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再加上该行业的高风险特点,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成功留住或者引进更专业的人才,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及时建设从事此行业的资格认证制度,运用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多项措施引进专业人才,促进整个行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推动担保机构的全面发展。

再次,风控制度不完善。尽管国内担保行业成功通过多个阶段的发展,成功实现了相应的发展目标,但是这与当前所制定的全面风险管控理念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所建设的融资担保机构在内部制度方面大多属于框架式,并不完善,不仅没有针对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也没有对风险管控目标进行详细划分,进而导致企业各层级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此项理念时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风险管控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前,从事此行业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风险管控意识,过于重视名利,无法及时察觉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甚至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各项操作的疏忽产生较为严重的代偿风险,这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最后,信息化建设水平较差。当前,国内部分融资担保机构实际使用的办公方式依然以人工为主,缺乏信息化的建设。部分机构在开展各项业务时,并没有积极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无法对企业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对企业各项业务展开实时监控,从而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较多风险的影响。

四、担保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设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国家正处在转型阶段,缺乏充足的内生动力,各类不良风险的不断产生。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融资机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难运行,因而针对此类状况需要不断进行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在完善内部组织架构的过程中,保证三会一课的实际权利得以有效发挥从而为企业自身发展做支撑。此外,企业还应当积极完善内设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各个部门能够严格依据自身的职责开展相应的工作,并将部门职责进行充分的发挥,使得各个部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约束、独立的效果。

首先,企业相关部门要及时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各项制度进行落实,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应当制定出更有效的激励制度,运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此全面提升融资担保机构的竞争能力;行业的相关协会要提升对从业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以此提升工作人员对业务的处理能力、风险的管控能力。其次,机构内部还应当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设置相应的轮换方式,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相关要求,建设合理的岗位轮换制度,以此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再次,相关部门要提升对内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员工的培训工作当作提升员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积极开展各个工作岗位、各个层次的培训工作;鼓励所有员工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最后,要积极完善对员工的各项考核激励制度、免责机制等,建设科学、公平的考核体系,并将其和员工的绩效进行挂钩,以此增强员工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对工作的主动性,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建设相应的免责制度,避免出现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害怕承担责任出现对风险的不作为现象。

(二)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建设完善的企业规章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成功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保障,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帮助融资担保机构对各个部门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促进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相关部门要积极建设担保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操作系统,及时把相关企业的数据转化为当前担保项目的数据信息,伴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最终将各类数据信息转化成逾期、还款等各类数据信息。建设此类信息操作系统,可以将风险、财务等多方面的数据信息实现集中分析,对于各项业务的开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风险管控中,运用此类信息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全员参与风险管控的效果,将当前担保业务的风险预警、控制等多项操作流程进行充分结合,进一步增强融资担保机构在风险方面的识别能力、化解能力,有效减少开展各项业务时对自身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三)强化对调查的全面性,减轻信息不一致的风险

现阶段,机构在对企业开展调查工作时有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一致风险,部分企业在担保申请的过程中通常会把对自身不利的数据信息进行包装或者隐藏,这就导致企业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和自身发展情况存在严重的不一致现象。所以,在针对企业开展调查工作时要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比较,确保企业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能够完全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开展调查工作时,还要询问财务工作人员、车间工作人员等人员,以此了解企业当前的运营情况,深入挖掘企业所有信息,从而减轻由于数据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四)建设风险预警制度,提升对资金的监控程度

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短时间内会出现较大的经营变动,所以积极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较高的重要性。即便在开展各项业务之前针对企业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工作,也还是会有可能出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经营恶化的现象,因此机构要依据受保客户的实际风险情况,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强化对各项业务的动态跟踪,确保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到客户在运营、投资等多方面信息,再综合分析当前经营方式对于企业能否依据合同条约完成还款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针对企业各方面的指标展开测算,并合理地运用相关模型测算出风险的程度,深入分析企业运营情况,若产生风险预警的信号,要及时制定此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或者直接退出,以此降低融资担保对机构发展的影响程度。

(五)强化对社会信用体系结构的建设工作,将信用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当前,国家正不断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全生命周期、分级分类监管、大幅提升失信成本等多项措施,全面强化信用监管力度,深化信用体系的相关改革,以此促进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升对企业信用的监管能力,进而規范整个市场的秩序,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高质量的发展。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实际发展情况,颁布相应的管理制度,尽快将融资担保机构纳入征信系统当中,建设更全面的征信管理系统,披露各个企业的负债情况,以此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进而营造出积极努力的社会氛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担保机构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但融资担保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宏观经济下行代偿风险高等问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阻碍。此时相关人员应从内部管理机制着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并运用风险预警机制,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为社会发展和建设继续发挥维持和支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蔚琴.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5):133-134.

[2]张殿芳.融资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31):67-68.

[3]王婧.融资担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以H公司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163-164.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
新形势下航空安全管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在股权收购中的常见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分析
关于伊通满族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调查报告
工程造价咨询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内部风险影响跨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