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进阶路径

2023-02-08 02:08孙利张珂谢庆
中国轻工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相关者研究生

孙利,张珂,谢庆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71003)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改革的深入,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逐渐显现出不足和局限。以高等院校作为单一主体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面临职业化发展的诸多挑战,难以满足国家各行各业的需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中,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培养研究生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力补充。

不少学者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出发,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明晰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探索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1-4]。总结国外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探索多元利益主体在研究生教育保障中发挥的作用,能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带来有益启示[5-6]。也有一些学者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多元主体育人机制、协同管理体系、联动培养体系、综合评价体系等提出了对策建议[7-9]。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协同培育研究生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正当权利,建立诉求的动态平衡,对有效促进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校企合作协同培育研究生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利益相关理论,对当前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的现实困境以及进阶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价值意蕴

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是国家所倡导的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而且关乎研究生的专业成长,关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关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全面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必然要求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为适应新形式和新业态的发展,我国相继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新技术、新能力、新产业、新模式促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期在未来国际创新系统中占据优势。但是,现在的毕业生难以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趋势,他们的能力素养与经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创新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不够。从行业、企(事)业岗位需求来看,研发类科技人才远远少于技术类、生产类高层次人才,而现代社会特别需要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时代呼唤应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于一身的综合性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协同培育研究生,就是一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教育界与产业界紧密合作,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让研究生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进行科研训练和技术创新,将实践经验与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相连接,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具有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多赢等显著特征,并为科研技术创新和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校企合作是以融合创新和协同育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着重解决教育、科研、行业产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充分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愿景,实现高校培育优秀人才、企业获得丰富科研成果、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目标。

2.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实现高等院校、企业、学生三者互利共赢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更多的是依靠本校导师进行人才培育实践活动,与外界的深度沟通机制尚未建立,无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方面都无法顺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培育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创造契机和条件,推动三者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为三者实现互利共赢搭建融合平台。一方面,高校师生能亲身来到行业企业科研、生产的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日常运行状况,掌握有关的资料,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阔自己的视野,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交给更具扎实理论基础的高校,运用相关理论,探寻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提升团队共同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高校能够借助行业企业的各种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反过来创新技术又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发展。此外,校企合作协作育人模式还为企业拓展了吸引人才的渠道。高校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过程中,势必会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人才标准,契合企业的期望。一旦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成为了企业的正式员工,则能快速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并承担各项工作任务。

3.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促进研究生实现自主发展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适合研究生自主成长和发展。在这种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可以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在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方面均可以得到提升。在企业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融入企业团队,培育职场思维和竞争意识,及时反思发掘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了解自身知识体系和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差异,修正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在导师研究生共同承担的研究主题科研训练中,高校导师、学生、企业导师不断的互动交流能够有效推动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高校依托校企合作关系,聘请行业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做专题讲座,为学生带来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和资讯。高校教师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参与科学研究,进入基层生产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强创新意识、实践经验、教学能力,更好地与理论结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

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关系

“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在众多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弗里曼的解释最具代表性,他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团体和个人[10]。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由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他们不但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且要共同承担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市场风险、营销风险、产品风险、投资风险、人事风险等。

近年来,这一理念不断运用于研究高等教育方面的有关问题,并成为一种以独特视角分析高等教育的有效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该理论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校企合作培育研究生模式是一项涉及众多社会组织和个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政府、高校、企业,与之相关的学生、教师和企业专家等。如果要发挥利益组织的最大效能,则必须要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共同设定战略目标,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平衡协调各种利益,解决突出问题。

对各类别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分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政府拨款、企业投资、学生学费、科研收入、企业捐助等均是高校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政府、高校、企业均通过投资形式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的行为也会间接影响校企合作目标的实现。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等。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属性各异、目标不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并且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因此,为了减少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必要有意识地协调利用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准确定位利益相关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可以为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提供决策依据。米切尔依据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三个基本属性(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11],对可能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评分,然后根据分值的高低确定该个体或群体是不是利益相关者并进行分类。确定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后,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三个基本属性的评分,又可将利益相关者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满足的三个属性;②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满足上述三个基本属性中的任意两个;③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具有三个基本属性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属性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某一个体或群体获得或失去某一属性,就可能由一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转变为另一种类型。陈小平等[12]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状况,依据米切尔评分法,按照三种属性的高低程度,将联合培养基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与期望型利益相关者。高校决策者属于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企业决策者、高校导师、企业导师、研究生、政府这几方在权力性和紧急性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因此,他们目前归属预期利益相关者。

三、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实困境

受到高校教育理念、科研水平、企业科研实力、项目支撑、科研经费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学生的意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仍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

1.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观念、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受“重学轻术”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内容、形式、过程和结果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体现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一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延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用实践型课程所占比例小,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强调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教材陈旧,多年不用的知识依旧在反复出现,授课老师不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学科领域发展状况。二是缺乏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环节。校内也有实践训练平台或中心,但毕竟不是真实的生产情境,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效果有限。三是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平时忙于写教案、备课等,缺少对企业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感性认识,少有机会到企业车间现场实地学习、调研和深入研究,较少触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难题,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了。

2.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易

校企合作大多处于个体自发性行为,处于浅层次水平。不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点对点的项目合作基础上,合作涉及的学科专业比较单一,未能形成规模,项目结束合作也就终止了。这是一种浅层次合作,建立初期轰轰烈烈,实际运作默默无闻,收效甚微。这种合作是短期的、不连续的,靠的是人脉关系和感情维系,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支撑,未能形成自觉、系统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影响的合作体系。尽管高校和企业双方签订了合作契约,对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双方指导教师的职责、学生日常管理等都进行了约定,但是协议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校企双方没有以整体规划和共同目标为基础制定互利互惠、有影响力的科技合作机制、成果转化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缺乏重大项目的合作,深度合作难以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难以实现。

3.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利益相关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当下,高校要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满足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一主体,协同育人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但是,高校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未能构建校企合作的多赢互利机制,忽视了企业的合理诉求与正当利益,致使企业参与程度不高[5]。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者投入和参与度不足是造成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不匹配、研究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偏低、适应社会能力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研究生在企业中的培养实践周期一般是1~2年,在这期间,企业要为学生提供住宿、生活补助和安全保障,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企业希望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留下来能为企业继续服务,但真正愿意留在企业工作的少之又少。对企业来说,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会大大降低其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长期效益需要积累、需要耐心,很多企业因此放弃了与高校的合作。在企业实习的研究生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缺少归属感,很难真正融入企业的创新团队中。

4.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重建成、轻运行

虽然研究生基地建设对高校和企业都是有利的,但是真正意义上踏踏实实推进协同育人的企业单位较少。研究生实践基地建成后,高校和企业对基地的运行用心不够,相应资金和管理制度跟不上。一些企业单位建基地时轰轰烈烈,网站、报纸等大小媒体做专访,大力宣传报道。实际上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还停留在表面,协同育人规模未形成。而部分高校迫于国家政策的要求和招生宣传的需要,为了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忽视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营销额和技术队伍组成等因素,与企业展开合作。建成的研究生实践基地数量不少,但进入基地的研究生人数不多,发挥的实质作用不大。有的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而是为了找到廉价的科技人员,让学生们做一些重复性、技术性含量不高的任务,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难以提高。尽管一些高校制定了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文件,并与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但由于校企双方在利益诉求上存在差异,一些责任、权利、条款难以达成共识,导致实践基地建设流于形式,未能落地见效,从而大大削弱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5.校内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不足,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我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短,办学经验不丰富,当前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具有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经历的,他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体现出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师应具备两种基本素质:一是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具有行业实践背景经历。但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很多教师没有到过一线,不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的运行状况。教师队伍素质呈现出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特征。企业的专家骨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作为导师负责学生实践技能的指导,弥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实践能力不足这一缺陷。很多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上采用了双导师制,但实际上是校内导师独立指导把关,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校外企业导师形同虚设,不发挥作用,缺乏实质性参与指导,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企业导师一般是来自生产一线的骨干专家,日常工作繁忙,研究生培养工作不属于分内之事,又缺少激励制度和政策支持,加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权责利不明确、不匹配,导致校外导师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指导学生。

四、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进阶路径

当前,探索全面深化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破解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实困境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应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高校、企业、研究生三方协同联动,从做好顶层设计,构筑实践途径、建构校企科研共同体三方面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企合作协同培育。

1.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

2020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政策文件,无一不表明研究生教育要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对接现实需求,以解决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格严重脱节的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校与研究机构、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将科研、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将校企合作制度扎根落地。

完善和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是提升研究生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高校与行业产业、科研院所通过共建创新平台、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源,制定校企合作发展战略,加强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改革,努力促进学校的优势学科与企业的重大项目对接;同时以科技合作为纽带培养研究生,建立跨界的科研组织,以发挥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校企双方高层次、高质量的共同发展。

建立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在政策上,鼓励导师和科研团队积极参与企业科研专家团队的合作,共担课题,协同育人,协同攻关。高校应在充分考虑现有学科布局、科研人员状况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围绕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谋划顶层设计,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找契合度和匹配度高的企业合作,整合校内各种学科资源,以解决行业企业关键问题为目标,从战略角度制定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校企合作的宏观布局,力求提升学校科研团队的实践应用能力,取得若干高水平科研成果。

2.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途径

(1)考察合作单位,规范流程,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可以帮助学校拓展教学实践资源,开阔校内导师的科研视野,且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科研课题。学校倡导开展校企合作,并采用多种形式考察合作企业。首先,学校管理机构应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水平、科研队伍、员工的学历情况、从事的专业领域、科研水平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评估,考察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宽松舒适的软硬件条件,学生的安全是否有保障,将来的学术成果(发表论文专利、学术专著、软件发明等)如何署名,学校和企业能否碰撞出新的科研增长点,能否对学校的学科有更好的发展,等等。经过反复论证达成共识后,企业就可以提出申请,送至学校的相关部门审核,最后签署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协议,一般为期三年。协议时间到期前,高校将重新审核企业的资质,如若不满足条件则实行退出机制。

(2)积极运行研究生培养基地,展现影响力

企业研究生培养基地应派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根据本行业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选拔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研究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开展实践研究。导师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将会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研究生和学校导师团队寻求与企业开展合作,并不断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3)科学管理研究生培养基地,共筑创新心脏

为了确保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这项工作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应由研究生院对进入培养基地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包括课题征集、信息发布和专业要求等。同时,对接、组织和监管企业研究生培养基地,逐步健全培养基地的相关机构。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定期举行会议,分享合作信息和实践效果评价等问题。充分了解导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研究生导师和进入培养基地的学生都应遵守企业的规范和制度,以员工身份要求自己,专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素养。

(4)客观评价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水平,明确标准,彰显合作成效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评价标准,度量培养基地的管理水平,保证投入到培养基地的资源得到有效管理,确保实现育人的目标。每个培养基地在第三年都要进行正式的审查,若没有履行协议条款会被终止合作。评估的内容如下:①知识领域,指的是生产和运用的成果和教师的参与程度;②教育领域,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毕业生的论文质量等;③资助领域,包括团队的预算申请、外部资助的方式和资金,是否制定了获得资助的计划;④管理机制的运作效率方面,包括是否实现了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的协同发展,以提升培养基地对高校育人产生的持久影响力。

(5)创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网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研究生培养基地不仅是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还是学校与校外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经过学校与企业由浅入深共同孵化、产业加速实践等努力,可能会产生新的理念和想法,或产生新的研究点和项目。企业积极参与育人实践形成的创新网络能够有力推动校企合作,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品上市—规模经营—持续获利”的发展链条,从而进一步促进校校、校企、企企之间加强联系合作,形成更为强大的科研创新网络

3.构建校企科研共同体,营造推动科研创新的生态环境

科研共同体有这样的特征: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信任、支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合作不是短期内完成项目研究,提交结题报告就结束了,而是共同建立长期目标,持续开展联合攻关,从不同角度进行科学探索,形成新方法、新见解、新观点,甚至孕育出新的专业研究领域方向。因此,若要构建校企合作的科研共同体,在学校和企业政策的共同支持下,学校科研团队和企业创新团队应建立共同的愿景,共同体成员自觉依照共同远景,明确自己的科研优势,制定的目标与共同愿景紧密结合,成员之间协作交流,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营造出推动科研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相关者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