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2023-02-08 23:02胡周萌
人民画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

胡周萌

在潘鲁生眼中,“小孩模”是悠长岁月里一个温暖的起点。在他的故乡山东菏泽,南有百里黄河故道,北有八百里水泊,曹县老县城内多大泽水坑,取水用泥方便,那里的孩子从小就用手掌大的陶制模具印泥人、捏物件,相互比试,好不热闹。20世纪60年代,家住曹县大隅首北街的潘鲁生和伙伴们玩着“小孩模”,听着、念着齐鲁大地上流传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戏文故事,童年时光悄悄溜走。

街坊们或许不曾想到,这群小孩中会诞生这样一位学者、艺术家、教育家—他以毕生之力保护和研究民间艺术,将传统民艺与现代创作巧妙融合,力推美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让不计其数的民间艺术从濒临消失的危险边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与时间赛跑的“守艺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潘鲁生便与民间工艺结缘。那时他在曹县的一家工艺美术公司当学徒,常常粘些羽毛画、绢花,用麦秸秆做编织品,对材料和工艺起了最初的兴趣。潘鲁生就读山东工艺美校(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后,时常去村野写生,也向老乡收集些物件,为艺术创作积攒素材。

“那时候要先坐长途客运车,走到一个地方,借一辆自行车,去人家村民家里,给人画张画,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换些剪纸、鱼盘。”那时潘鲁生会随身携带一部胶片相机,记录村民从事手工艺的影像,如今这些老照片成为民间艺术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在随笔《民艺的关怀》中,潘鲁生写到一则电视新闻唤醒了他“抢救”民间艺术的意识:1996年,他偶然从中央电视台看到全球每天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植物物种在灭绝的报道,于是联想到,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记录着传统农耕文明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的手工制品的命运同样令人担忧。每当回想起自己曾经拜访过的一些老艺人离世,他们擅长的技艺品类也随之消失,潘鲁生就感到十分痛惜。1997年,潘鲁生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呼吁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保护行将消逝的手工文化和传统。

2002年10月,一场大规模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及传统村落保护行动也浩然启动。响应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召集,潘鲁生与乌丙安、常嗣新、乔晓光、向云驹等人从各地集结在山西榆次后沟村,开启传统村落采样调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从这里走向全国。在潘鲁生看来,这场民间文化行动意义非凡,是“在历史性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过程中,存续民族文化薪火,存留民间记忆载体,旷日持久的重大历史文化工程。”

过去40多年间,潘鲁生走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上千个村庄,访谈数千位民间艺人,留存几百万字文字资料。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张传寿曾多次跟随潘鲁生开展田野调查,据他回忆,去乡间的旅途虽然有趣,但不乏艰辛,也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出去,长的时候要一个月,连续走好几个村子。有一次大冬天去收集年画,我们住在村民家新盖的房子里,刚装了窗户,还没有暖气,也没有土炉子,只好穿着衣服睡,冻得不行!”

从事田野调查多年,让潘鲁生感触尤深的是老百姓对自己手艺的看重。潘鲁生回忆起去内蒙古拜访一对老夫妇的经历说:“他们家住在一个老村里,没通车,我们走了七、八公里,过了两条河才到。老先生是位老党员,老太太擅长剪纸,他们说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城里人了,把自家的样谱拿给我们看,还保管得非常好。”

早在1998年,潘鲁生就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立了以抢救、保护、传播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中国民艺博物馆,如今已收藏各类民间生活器用及手工艺品上万件。过去两年,部分藏品也通过《记住乡愁》和《到民间去》两场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在这些展品当中,有一个棕褐底色搭配姜黄色花纹的小陶罐,潘鲁生每每谈到它总忍不住会心一笑。“那还是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藏点心用的!”

在潘鲁生看来,民间艺术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温情,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记忆,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态。“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就是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看他們对幸福的追求,对文化的执着。”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杜伦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罗伯特·莱顿是潘鲁生结识多年的研究伙伴,自2005年以来他们一同开展了多次中国传统工艺调研。“潘鲁生教授和他的学生对记录、保存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满腔热忱,这让我深受触动。”罗伯特·莱顿回顾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时说道:“中国民间用来传达希望和价值观念的视觉体系,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仍然存在于当今的乡村艺术中,用‘鱼代表‘裕,‘蝠代表‘福等文化符号让我尤其印象深刻。如今中国民间艺术迸发出新的活力,人们对民间艺术的欣赏将有力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

2020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展览现场,该展览展出了潘鲁生收集的1500余件(套)作品。

潘鲁生运用鲁班线元素设计的服装。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