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的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微探①

2023-02-11 21:16刘美伶帅永平赵久烟
关键词:高校学生育人管理工作

刘美伶 帅永平 赵久烟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立足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赋予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内涵,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通过不断创新管理育人形式,完善管理育人体系,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更好地保障各领域、各环节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到位,始终把“学生拥不拥护”作为政策推行的重要标准,把“学生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效度的重要标准。统筹兼顾,聚焦学生“急难愁盼”,点亮学生“心灯”,打通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管理队伍守在学生身边,管理工作做进学生心中,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多种路径、提供丰富资源、创造有利条件,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赋予高校学生管理的新内涵

(一)“人民立场”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教育工作,明确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本质上,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和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应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教育获得感等作出重要论述[2]。这些论述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时,高校办学治校中涵盖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日常管理等板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要高位谋划、广泛关注、贯穿高校办学治校全局[3]。学生日常管理作为高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其高度重视,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落脚点。

(二)思想引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指南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指向[4]。学生管理工作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主要任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散发思政味道”,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学生品格、个性、心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突出柔性管理,而不是单纯用严厉的规定和条例管理约束学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时代精神的引领价值。充分体现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性、多元性和综合性。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管理促服务,以管理促育人,通过精准管理,加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力度,拓展素质教育内涵,着力开展以德育为核心的美的教育,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同境界。

(三)统筹兼顾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力抓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单一的、传统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已然不能适应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高校要坚持和贯彻统筹兼顾的管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指导实践。统筹兼顾开展学生管理就是要求学校正确处理管理与育人、科研、服务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使之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要将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等前瞻性、预见性的思考要同常态化的管理工作同步考量,同频推进。

二、人民满意的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目标

(一)真正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打算、为人民谋划,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区别。大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只有被赋予权利,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主人翁地位。然而,部分高校用严苛的规定制约学生,用辅导员无孔不入的监管牵制学生,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确立,并产生一股反向作用力,导致强势的管理显示不出强大的作用。由此可见,采取“一刀切”“加码”等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把大学生置于教育管理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才可获得学生的广泛拥护。

(二)继续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管理理念

高校是集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于一体的组织机构,育人理应放在首要位置,但由于场域、精力的有限性,迫使学生教育管理向科研等让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成为一些高校难以兑现的承诺。如何通过环境构造、氛围营造、文化打造等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成为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横向上帮助学生厘清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从纵向上提升其素质能力,通过“三全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三)不断完善以学生参与为原则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人民是否满意。高校要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完整的过程性评价机制。由广大学生、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真正让管理者树立问题意识,敢于直面管理工作中的新现象、新特点、新问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促成评价范式转变。注重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中,确保管理规范严谨、教育润物无声,将标准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从而实现铸魂育人与管理育人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纪律要求相互配合,共同融入育人全过程。

三、“三个维度”展现高校学生管理新作为

(一)从“铸魂育人”上回应人民需求

家庭、社会期盼的人才,说到底就是通过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出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已经给出了答案——“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是核心,但需要有序、有效的管理为之夯实基础。提升高校管理育人成效,亟须通过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做好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不二法则,高校要从环境上营造“铸魂”的氛围,从制度上明确“铸魂”的导向,始终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大学工”育人体系的构建下,增强奋斗新时代的责任感,深化协同育人。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政功能,另一方面,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折射服务管理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二)从“科学发展”上保障人民利益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集教育、服务、管理、润心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对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多部门齐抓共管、多环节相互配合,构建稳固的管理架构,形成完善的管理闭环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统筹各方力量、资源,构建管理矩阵。一是凝聚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共同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教学科研、党政管理服务等各部门教职员工把工作重心落到切实提升育人成效上,形成管理保驾、思政贯穿的局面。二是通过科学务实、系统完善的管理手段,充分释放高校办学活力,挖掘学生管理潜力,从纵、横两个方向上,形成立体、交叉的综合管理模式,确保纵向上的领导力量与横向上的目标任务组成合理架构,从而改善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机制,打造健康的管理育人生态,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三是通过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构建三方和谐、可持续的互动关系,营造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6]。

(三)从“精准施策”上做到人民满意

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级各类治理、改革中强调的科学思维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它要求目标具体、动作精准、效果到位,这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要求深度耦合。从这一视角出发,高校应从三个方面为学生管理工作赋能:一是从管理理念上赋能。创新体系架构、丰富育人载体,例如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聚焦智慧校园建设等。二是从管理能力上赋能。凝聚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管理向高质量发展。发动全员力量,通过精准分类、精准引领、精准赋能,构建以激活内驱力为导向的“赋能型”管理队伍,鼓励学生组建“楼栋管理委员会”“自律委员会”“学习共同体”等,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建设。三是从管理手段上赋能。着力打造容载量大、交互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逐层推进智慧宿舍、智慧学工、智慧校园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空间平台,深入落实思想教育、生涯指导、学业辅导、事务办理、心理咨询、生活服务、文化浸润等事项,做到条理分明,有序推进,做到责任链、数据链、舆情链等形成合理交织,消除“信息孤岛”,为构建集成管理系统打牢基础。

四、结语

高校管理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影响高校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突出难题,也是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需要高校认真研究,妥善处置,牢牢把握主与次、宽与严、内与外、同与异、新与旧、合与分的关系,在布局上、体系上、能力上不断突破,建立长效机制,满足一体化格局建设需要,满足一流大学建设要求。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育人管理工作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