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①

2023-02-11 21:16
关键词:雷锋中华精神

聂 彬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精神的孕育和产生,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并且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精神标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具体表现为: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研究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使雷锋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得到升华和发扬光大。

一、雷锋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中蕴含着传统的“仁义”精神

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影响,并继承了儒家的“仁义”思想,把民间疾苦和人民安危放在首位。虽然雷锋的工资很微薄,但他却能把微薄的工资节约下来,为家庭困难的战友寄钱、为丢失车票无法回家的大娘买车票、帮助贫困辍学的孩子交学费……用爱心感染周边人,用善举传递人间真情,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雷锋“无私奉献”精神中蕴含着传统的“以公克私”精神

雷锋认为,个人的价值要深深熔铸在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中。只有以国家和社会大局为重,努力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正如雷锋日记中写的那样:“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1]雷锋无私奉献的品德成为人人效仿的榜样力量,蕴含着传统的“以公克私”精神,在平凡小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感动,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雷锋“爱国主义”精神中蕴含着传统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精神

雷锋深知新中国来之不易,并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雷锋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雷锋说:“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2]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在党号召大办农业之时,主动请缨,到农村第一线,做一名最普通的农民;在党号召加强工业建设之时,没有丝毫犹豫,只身一人来到南方,从最苦最累的工人干起;在党号召青年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之时,雷锋又积极参军,听党指挥,紧紧跟随党的脚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四)雷锋“助人为乐”精神中蕴含着传统的“乐善好施”精神

雷锋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3]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加以践行。在短暂的军旅生涯中,雷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乐善好施”的精神践行在送老人回家、帮老人拾柴、帮战友理头发、指导孩子们学习等实际行动中。雷锋总是这样,在乐此不疲中助人为乐,从而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雷锋认为,在帮助别人,为社会贡献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快乐、满足和幸福,更是个人价值的无限放大。

(五)雷锋“勤俭节约”精神中蕴含着传统的“克勤克俭”精神

勤俭节约是雷锋身上宝贵的精神品质,雷锋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勤俭节约,衣服也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把省下的衣服交给国家,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开支,又发扬了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雷锋有个“节约箱”,需要的时候,他就把“节约箱”里的废品卖了,把获得的钱上缴国家。雷锋深知社会的发展是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面对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更不应该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应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即使我们国家富强了、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也要始终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克勤克俭”精神。

二、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升华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超越了阶级的局限性

20世纪60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主要表现在雷锋凡事以大局为重和无私奉献,但是他的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阶级性的,范围局限在本阶级内部,这就给雷锋精神添加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是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阶级范围和服务对象。而今天我们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是一种跨越阶级、不分国界、无种族之分、面向全人类的人间大爱,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大爱正是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是雷锋精神的时代升华。

(二)“损己利他”的“傻子”精神转变为施者与受者的双赢

雷锋舍己为人的“傻子”精神为安定、团结、友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正确对待这种“傻子”精神,因为一味地“损己利他”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的利益需求,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做到“损己利他”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因此,这种“傻子”精神不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推广。新时代背景下,许多人都从更为理性、更注重人性的角度宣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好,我也好”等思想理念,这样的观点反而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因为它是施者与受者的双赢。

(三)“主人翁”精神克服了传统文化中朴素自发的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克己爱人”“舍生取义”等美德,往往是讲良心、讲义气,带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性质,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而雷锋做好人、做好事的前提,则在于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雷锋在阅读完《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后,感触最大的就是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做人……雷锋懂得,是党和国家、人民使他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主人,所以雷锋才能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做人。他之所以时时刻刻为国家分忧、为人民做好事,就是因为他已经深刻意识到“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4]雷锋的“主人翁”精神克服了传统文化中朴素自发的不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四)“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体现了爱与恨的辩证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做人方式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像“忠君报国”“仁者爱人”等思想也往往是与封建伦理联系在一起的,使人难以全面、辩证地看待封建道德中人与人的关系,一味地强调对伦理道德、传统礼教的绝对服从,并且人人效仿。而雷锋身上“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在做人方式上,包含着爱与恨的辩证统一。“对敌人要狠,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5]在雷锋日记中,能够看到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饱含着炽热的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对侵略者和反动阶级表现出无比的仇恨,这种爱和恨的辩证统一,正是“克己爱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五)“集体主义”观念摒弃了传统道德的形而上学成分

雷锋精神的“集体主义”道德观体现了集体和个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思想,克服了中华传统文化道德观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中,片面强调群体至上,忽视个人的价值,把个体看作是被动的客体,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顺应群体。雷锋认为个人离不开集体,同时,集体也离不开个人,强调个人对于集体的社会价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他说:“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6]雷锋就是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强调个体的作用和从社会主义集体中看到了自我的价值。

三、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中发扬光大

(一)站在时代高度,注入时代精神,实现古与今的融会贯通

弘扬雷锋精神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相通之处,要实现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同时为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晦涩难懂的古典文献进行深入挖掘,用清晰明了、朗朗上口的方式,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智慧,并将其与新时代雷锋精神相契合。在新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水乳融合中发扬光大。五千年积淀的文明古国,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厚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光明未来。

(二)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创新学雷锋活动实践形式

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某种目的,通过引导启发、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方式对被教育者加以道德教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7]这也说明,个人品质的形成是社会环境、道德教育、自身努力相统一的过程。所以,在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讲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什么是新时代雷锋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将两者加以传承等。要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学雷锋活动形式,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双向融合。

(三)从弘扬中华美德起始点、主阵地、大课堂角度,进行有机融合

家庭教育是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始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故事就反映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学校教育是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学校要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方法、灵活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对雷锋精神的认识。社会教育是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课堂。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管齐下,才会形成相互支撑的合力,才能营造和培育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人与人之间才能相互配合,相互督促,使雷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猜你喜欢
雷锋中华精神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