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散外敷护理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

2023-02-17 06:16刘英华张燕刘言薇涂文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皮下硫酸镁活血

刘英华 张燕 刘言薇 涂文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置入导管疏通闭塞及狭窄血管,达到恢复心肌供血、供氧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势,临床应用越加广泛[1]。PCI后部分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情况,导致患肢出现疼痛,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度,增加患者身心负担[2]。因此,PCI术后及时实施针对性、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对缓解患者疼痛尤为必要。目前,临床中针对PCI术后肢体肿胀多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硫酸镁可通过发挥抗炎,改善血管平滑肌作用,达到消肿止痛目的,但此方法治疗时间较长,对肢体肿胀的缓解速度较慢,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3]。祖国医学认为,皮下血肿多因局部血脉不畅,致离经之血溢于皮下不散则成瘀斑,而不通则痛,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4]。活血化瘀散是由三七、肿节风、人工牛黄、水牛角等组方磨粉,经蜂蜜及醋调和的中药,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5]。鉴于此,本研究在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患者护理中应用活血化瘀散外敷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并发穿刺侧肢体肿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6],均首次接受PCI术治疗;皮下血肿范围直径≥2 cm;穿刺局部无活动性出血。排除条件: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患有精神疾病史者,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或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PCI术前已存在下肢肿胀症状的患者;肢体皮肤破溃或合并皮肤病、无法耐受药物外敷者。治疗期间病情恶化或死亡者。自动退出本研究者。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65.26±6.46岁;合并症:高血压21例,糖尿病5例,其他1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8岁,平均66.12±6.51岁;合并症:高血压18例,糖尿病6例,其他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外敷,根据患者肢体肿胀范围,使用浸透25%硫酸镁(25%硫酸镁注射液,规格10 ml:2.5 g,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的纱布(以不滴水为宜,上盖1层保鲜膜),湿敷患处,每次2 h,每日2次。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散外敷,活血化瘀散采用三七、肿节风、人工牛黄、猪胆粉、珍珠层粉、水牛角等中药物组方打成细粉,使用蜂蜜、醋调制而成,根据患者肢体肿胀范围,取适量活血化瘀散摊于无菌纱布上,外敷于患处,直径应大于患处2~3 cm,厚度以0.3cm为宜,外敷每次2 h,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 d。

1.3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分别于用药治疗24 h、72 h后评价患肢肿胀消退状况。其中,治愈:皮下肿胀瘀斑均消失;显效:皮下肿胀、瘀斑消退面积>80%;有效:皮下肿胀、瘀斑消退面积<80%;无效:治疗后患肢症状及体征均未有明显改善。

(2)症状改善时间:患肢肿胀改善及疼痛改善时间。

(3)疼痛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 h、72h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患肢疼痛情况,分值0~10分,1~3分为无痛,4~6分为轻度疼痛,7~10分为中度疼痛。

(4)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期间灼烧感、皮肤刺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取Shapiro-Wilk检验计量资料的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构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采用活血化瘀散外敷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采用活血化瘀散外敷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肿胀改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活血化瘀散外敷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观察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PCI术经桡动脉入路因具有易护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介入治疗的首选路径,也是公认的冠心病有效疗法之一[8]。但PCI术常伴有血管内皮损伤,加之术后压迫方法不当或时间过短及肢体制动等多因素影响,术后常引起局部皮下出血,而较多出血则可局部形成血肿,若处理不及时,则易诱发骨筋膜室综合症,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9]。此外,PCI术后加压止血会导致远端肢体血液回流障碍,促使静脉压升高,诱发下肢肿胀,加重患者不适感,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进行,不利于患者预后。硫酸镁外敷是目前治疗PCI术后肢体肿胀的常用方法,硫酸镁可通过高渗作用促进局部血肿消退,并且镁离子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及抗炎作用,能够达到消肿止痛目的[10]。但硫酸镁治疗需要及时更换,且起效时间较长,症状缓解时间缓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需寻求更高效的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出现多因局部血脉不畅,离经之血淤堵溢于皮下所致,故治疗该疾病主张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为主要原则[11]。活血化瘀散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经典方,组方为三七、肿节风、人工牛黄、珍珠层粉等,将其研磨成分,加以蜂蜜及醋调和制成,而其中三七为君药,味甘,性温,可散瘀、消肿定痛;肿节风亦为君药,性苦辛,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功效,与三七合用可增强消肿散淤功效[12]。水牛角、猪胆粉、人工牛黄等均为臣药,具有消肿止痛凉血、清热解毒功效,与上述君药合用可进一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之效,对肢体肿胀有显著效果;珍珠层粉为佐药,具有收敛燥湿,安神、清热解毒之效[13]。诸药联用,可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目前,活血化瘀散已被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骨折创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备受患者青睐。

本研究将活血化瘀散应用于PCI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肿胀改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干预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活血化瘀散外敷可有效缓解PCI术后肢体肿胀,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散所含的肿节风中含有的延胡索酸、黄酮内酯等成分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炎消肿作用[14]。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双重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减轻下肢肿胀程度;同时三七还有止痛效果,其所含的人参皂苷Rg1可以抑制TRPV1介导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应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5-16]。水牛角中富含苏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锌、铁等微量元素,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加快其术后康复;且该药具有抗感染、抗炎作用,可减轻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缓解其肢体肿胀程度[17]。人工牛黄具有抗感染、抗炎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下肢肿胀的消退,缩短患者康复时间[18]。珍珠层粉也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作用,可促进血肿消散[19]。此外使用的调配介质中醋性味归经,具有散瘀止痛之效;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消炎作用;将醋及蜂蜜作为调配中药介质,能够充分利用两者的保湿及渗透作用,将活血化瘀散中的各中药经过皮肤深入经脉,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20]。因此活血化瘀散外敷护理能够充分发挥中药药理作用,可有效消肿止痛,活血祛瘀,缩短症状改善及疼痛消失时间。此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说明活血化瘀散外敷护理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活血化瘀散外敷干预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效果较好,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效果,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高。但本研究因样本量有限,未来仍需进行大样本研究,为临床提高PCI术后并发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皮下硫酸镁活血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