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评价

2023-02-17 06:16郑蕾王贺宋科何思思朱可可杨柳时韵司晓娜李瑞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缺血性下肢血栓

郑蕾 王贺 宋科 何思思 朱可可 杨柳 时韵 司晓娜 李瑞婧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脑卒中患者是DVT发生的高危人群,有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DVT发生率为 30%~40%,严重偏瘫患者可达60%~75%[1]。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栓塞(PE)和血栓后综合征(PT),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3]。本研究借助标准化护理流程[4],即规范护理目标、操作及评价指标,强化护理质量过程管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提升神经内科护士专业能力,从而降低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组间匹配的原则,在2020年1—8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条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制定的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5],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条件:有精神疾病史或意识障碍者;伴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病情危重者;核磁共振扫描有禁忌证或无法扫描者。对照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61.95±7.15岁;基础疾病:糖尿病6例,高血压8例,高脂血症4例,无基础病62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61.70±7.34岁;基础疾病:糖尿病5例,高血压9例,高脂血症6例,无基础病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和(或)家属已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筛查评估、住院期间健康宣教、预防措施、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①入院筛查评估。患者入院24 h内由责任护士建立卒中患者Autar量表[6],从评分结果中筛出≥5分的中高危患者,床尾悬挂预防深静脉血栓警示标识牌。②住院期间健康宣教。包括饮食、血糖、血脂控制、功能锻炼、药物预防等方面的内容。③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病情,中、高危患者采用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基础预防以知识宣教、落实早期功能锻炼为主要措施,物理预防包括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梯度压力袜等。药物预防包括应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Xa因子抑制剂等。④出院指导。由责任护士、管床医师共同采用Autar量表,再次评估出院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出具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交待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见图1),具体内容如下。

图1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标准化护理流程

(1)成立标准化护理流程研究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高年资护士等15人组成。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3人。其中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13人。小组成员遴选标准:在神经内科工作5年及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临床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负责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制定、实施、评价及质量控制。病区护士长负责对护士进行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培训与实施。

(2)查阅文献:参照《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 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1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指南。针对神经内科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特点,查阅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制定预防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标准化护理流程要点。

(3)制定查检表:研究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多次讨论,主要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特点、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初步拟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标准化护理流程。结合老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特点,满足患者基础护理需求,方便护士落实执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可量化的集束化管理措施,最后形成具有专科特色的查检表[7],表格设计制成问卷星二维码,方便查检者进行查检和统计。采用PDCA的质量控制模式[8]持续改进、优化查检表。

(4)查检表的应用:在临床应用前,先集中进行培训,对责任护士培训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指标建立的目的及意义、集束化管理措施的落实执行等方面的内容,对质控护士培训查检表填写的注意事项、目的、持续改进工具及方法等方面的内容[9]。临床应用时,由护士长、科室高年资的质控护士组成质控组,每天查看责任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否进行有效落实,每周督导患者对预防知识是否知晓,责任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是否正确。每月对检查问题进行集中反馈,由科护士长主持,护士长进行问题梳理、反馈总结、原因分析。

1.3 观察指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第三版中国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所有患者均经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行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组内患者总例数×100%。

(2)住院时长: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天数)。

(3)护理满意度:本院自制问卷,满分60分,满意(51~60分)、较满意(31~50分)、不满意(低于30分)。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d)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是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活动量大幅度减少,血流速度下降所致。已有研究指出[10],老年卒中患者若不给予有效干预,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将标准化护理流程运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果显示,基于标准化护理流程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使患者各项预防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对于脑卒中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实施,能促进护患建立融洽关系,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标准化护理流程中应用查检表,既方便管理者动态把握护士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又能促进护患融洽关系的建立。结果显示标准化护理流程能提升预防措施落实的效果,护士在监督患者落实预防措施中起到指导、监督、教育作用,使患者获益最大,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这与张浩等[11]的研究结果相同。

3.3 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实施,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临床应用中,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质控员通过对观察组应用查检表,从中把控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措施落实情况,提高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显示标准化护理流程能促进老年患者快速康复,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该结果与蔡佩丽等[12]的研究相仿。

3.4 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实施,便于护理管理者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和提升

本研究显示,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注重细节化管理,能把控集束化护理措施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做好护理质量控制中过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做到管理者、护士、患者之间的统一,管理者采用统一的标准培训护士,护士运用统一的健康宣教方法、统一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落实预防措施,患者用统一的back方式向护士反馈健康宣教的效果,使宣教效果得到有效的落实,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4 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大于治疗,护士在落实预防措施中起到关键的教育、指导、监督作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让护士统一培训标准去落实各项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从入院筛查、评估到宣教、措施落实、督导检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护士做细、做实。本研究存在观察指标较少之不足,今后需扩大观察指标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缺血性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