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2023-02-17 06:16林静静张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龄期白血病依从性

林静静 张红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我国儿童白血病患病率高达200万,每年约有3万新发病例,并呈上升趋势。目前主要以化疗为主,虽可减轻病症,控制病情恶化,但化疗产生的多种并发症,会给患儿带来一定痛苦和心理压力,且化疗需长期反复输注刺激性药物,加重患儿生理、心理不适[2]。尤其对于学龄期患儿而言,对治疗恐惧感和焦虑感更强于年龄小患儿,对此,还需注重患儿内在护理,缓解当前紧张、恐惧感,提高治疗配合依从性[3]。生态系统理论是通过将学校、家庭、生活作为一个社会性生态系统,强调共同、多面发展,符合患儿特殊护理管理要求,从而帮助患儿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且在此框架中开展团体游戏辅导护理管理,更能够激发儿童兴趣“敏感点”,达到事半功倍效果[4-5],但由于该项护理模式起步晚,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临床实验,探讨该项护理模式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学龄期白血病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6];具有一定表达能力;病情稳定,预计存活时间超过12个月。排除条件:合并先天性心功能不全者;合并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15例;平均年龄8.71±1.84岁;平均病程12.48±3.11个月。对照组中男35例,女13例;平均年龄8.52±1.62岁;平均病程12.51±3.32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审查,并且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①建立信赖关系。护士需多与患儿沟通、交流,采用情绪调整法、心理平衡法、问题解决法、倾听法、情感支持法安抚患儿心境,拉近彼此关系。②餐后30 min以及晨起、睡前,对于年龄稍小者,需实施口腔护理,注意动作轻柔,以免伤及口腔黏膜。③皮肤护理。每日使用温水擦澡,保持皮肤清洁,且注意每日检查皮肤状况,以防皮损,保持床铺平整、干净,防止皮损而致感染。④病房环境管理。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实性保护性隔离,每日保持紫外线照射消毒60 min,且保持各自固定听诊器,每次用完,使用84消毒液浸泡。⑤化疗护理。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对此需在操作前帮助患儿调整心理状态,一旦发现药液外渗,需用维生素E外涂患处,冷敷局部24 h,每隔3 h冷敷1次。减轻胃肠道反应。化疗期间做好解释工作,获取患儿配合,并在患儿处于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给予相应安抚措施,并做好心理疏导,期间记录好患儿呕吐量、进食量,及时监测钠、钙,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相应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管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成立专门的生态系统小组:由专科护士、社会志愿者、营养师、住院医师组建成小组,成员在进入小组后统一进行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概念、方法培训,让其熟悉、掌握相关知识,并开启头脑风暴,制定具体干预对策。

(2)生态系统:由外层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方面组成,其中外层系统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工作单位中的支持团队;微观系统是指患儿病友团、医护团队、患儿家庭;中间系统是指病友团、患儿家庭、小组成员。

(3)关于微观系统的具体措施:由患儿责任专科护士了解患儿家庭实际情况,并观察家庭结构是否和谐,和家庭成员共同探讨当前问题、困难,同时根据家属照顾能力、工作确定主要照顾者,剩余家庭成员为辅助者,当主要照顾者无法照看,需确认第二照顾者,并制订好相关护理方案,告知家属生活、饮食中注意事项。

(4)中间系统措施:护理团队在患儿入院后,便需主动、积极与家长沟通,热情周到,获取家属信任,并在家长情绪不佳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建立患儿、家属熟悉的病房环境,在条件允许下,组建病友交流会,方便患儿之间交流和家长之间的经验分享。具体活动可从4个方面进行,以团队游戏为主,布置情景、趣味性游戏、多媒体健康教育、红花奖励作为分支,如图1所示。①团体游戏。将纳入的患儿分为多个小团体,每组5~10名,并配备1名专属指导老师,采用以大带小模式让患儿之间形成亲密关系,均匀分配后,组织患儿进行团体游戏,提高团队凝聚力和融洽性,但游戏内容需避免剧烈运动。②布置情景游戏室。在专门的游戏室内放置布娃娃、假花、玩具以及游戏过程中需使用的物品,通过情景演练、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让患儿意识到配合护理重要性,并在事后给予玩具或糖果作为奖励,从而提高患儿积极性和配合性。③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医院闭路电视内设立专门频道,播放以白血病为主题的趣味动画,每日播放2次,上下午各1次,可要求家属陪同,从而提高患儿兴趣。④趣味性游戏。通过讲述绘画鼓室、模仿绘画、观看卡通故事等途径加深患儿对白血病的认知,拉近护患关系;针对患儿诊断、治疗方法,拟定相关情景模拟,例如在输注液体时,需构建以输液为主题的卡通故事,由患儿、家长、护士扮演不同角色,让患儿明白输液期间注意事项以及输液目的、重要性;沙盘游戏:在沙盘上摆放不同玩具,由患儿自主选择,在患儿玩耍期间,进行相应心理疏导,目的在于拉近彼此关系。⑤红花奖励。在进行团队游戏时,对于表现优异者,给予红花奖励,从而激励患儿,并根据相应的红花数量奖励游戏机、故事书、动画片、玩具等物品。

图1 团队游戏主题分支

(5)外层系统:将患儿具体情况,告知学校,获取教师配合,且通知父母单位,获取理解和配合,并可组织社会志愿者活动。

1.3 观察指标

(1)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由苏林雁等[7]改编成中文版本。该量表共18个条目,其中反向计分有10项(16、13、12、11、9、8、7、4、2、1),分数≥15分代表有抑郁障碍,若抑郁程度越高,分数越高。Cronbach’sα系数0.73。

(2)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由王凯[8]改编成中文版本。共11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分数≥23分代表存在焦虑障碍可能,若焦虑程度越高,分数越高。Cronbach’sα系数0.43~0.89。

(3)治疗依从性:根据查阅的文献[9-10]以及本院实际情况拟定的调查问卷,主要评估患儿当前依从性情况,包括4个条目,包括合理饮食、遵医用药、配合程度、健康行为,每个条目最高分25分,总分100分,若依从性越好,分数越高。

(4)患病行为:由杨业兵等[11]改编成中文版本。该量表共41个条目,共患病角色、行为反应、负性情绪等3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0~10分。若患病行为越严重,则分值越高。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负面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负面情绪DSRSC评分、SCAR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DSRSC评分、SCARED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DSRSC评分、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负面情绪比较(分)

2.2 两组患病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病行为患病角色、行为反应、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病行为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病行为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治疗依从性(遵医用药、配合程度、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白血病属于单克隆异质性疾病[1],该病位于十大高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2]。目前化疗是主要手段,能够杀伤白血病细胞,阻止病情恶化,但化疗药会引起不同程度副毒反应,给患儿带来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对于学龄期患儿而言,其有一定的个性和自我认知,面对长期反复穿刺,容易产生绝望、消极、焦虑等负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心理特征给予相应护理干预[13]。常规护理虽能够保证化疗工作顺利开展,但对于学龄期儿童而言,仅通过个体口头宣教、集中宣教等方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生态系统理论是从整体出发,为个体提供专业、有利的管理措施,对于患儿特殊群体,该项理论重点在于构建合理秩序,确立主要照顾者、协助者,不仅能够稳定家庭,增强家庭凝聚力,还可为患儿提供最有利照顾,且通过组建相关活动能够减少患儿家属的孤独感,树立对康复自信心[14]。学龄期儿童是培养行为习惯、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借助患儿喜好的游戏模式,进行相应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儿童心智健康发展,增强儿童专注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相应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管理能够减轻患儿对疾病、化疗的恐惧,改善其焦虑、不安、抑郁等负面情绪,有效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儿满意度和依从性。一方面童趣是儿童时期本质属性,根据学龄期儿童心理特点,进行团体游戏辅导护理干预,能够结合儿童模仿能力强、好动等特点,激发儿童积极性和配合性,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减轻负面情绪,同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相应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管理创造了一个接近真实的社会环境,能够为患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恢复氛围,从而完全放松心境,并教会其如何自然表达自我情感,利于负面情绪疏泄,提高情绪稳定性;另一方面团体游戏辅导护理中着重趣味性游戏、布置情景、多媒体健康教育、红花奖励分支,能够使患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愉悦,从而促进中枢多巴胺等递质释放,兴奋交感神经,有效产生积极共鸣,改善当前负面情绪[16-17]。此外,观察组行为反应、患病角色、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相应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管理能够改变患儿不良行为习惯,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促进病情恢复,实现共赢。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能够调动众多人力资源,不仅能够让患儿产生安全感和被保护感,稳定负面情绪,还可通过配合欢乐、有趣的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儿童人格、意志、情感的发展,且基于游戏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本研究通过布置情景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帮助患儿在轻松、安全氛围中自我表达;通过趣味性游戏、多媒体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儿建立治疗自信心,提高对疾病认知,从而更加配合护理人员,保证化疗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红花奖励制度,能够建立“榜样效应”,激发患儿“攀比”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18]。

综上所述,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开展相应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管理能够促进患儿积极面对方式的养成,改善当前焦虑、抑郁情绪,用于白血病患儿中效果显著。但本研究尚未结合患儿个体特征展开,故团体游戏辅导护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学龄期白血病依从性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