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职师范院校教师语言课程教学策略

2023-02-20 21:30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言能力

赵 焱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12

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的总和,包括教学语言、教育语言及其他工作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能力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语言,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教育性。好的教学语言,“是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1]。教育语言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语言。教师其他工作语言是指教师因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非教育工作对象,在不同工作场合进行与教育相关联的口语交际活动所使用的语言。教师其他工作语言要体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凸显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课程的前身是教师口语,作为一门课程,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开设教师口语的有关课程,始发于中师,推动了高师”[2]。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要求既要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语言习惯(但目前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师语言课程仍停留在普通话教学的阶段,并未完成教师语言课程的建设)。

基于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生动、准确、鲜活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营造出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理解、接受知识,进行思维训练,知道做人的道理。因此,如果离开教师的语言表达,任何教育活动都无法进行。“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口语能力是教师工作中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3]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应具有人文性、启发性,做到少而精,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优秀的课堂语言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4]。另外,教师的语言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语言建设,不断提高语言能力,适应新课标对语言能力的要求。

二、高职师范院校教师语言课程的现状

(一)现有的教师语言课程内容单一,难以适应新大纲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为教师专业开设的教师语言课程内容单一,没有对教师职业语言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师语言的教学基本相当于普通话教学,教材的选用也基本上沿用了普通话训练教材。由于没有处理好普通话训练和教师职业语言训练两大内容的关系,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不确定,这也是课程不成熟的表现[5]。以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教师语言课程一直使用《辽宁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这本教材,该教材七章内容仅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展开,而最能够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语言训练却少有涉及,这也给教师语言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惑。围绕现行的教材展开教学,势必走入单一训练普通话的误区,教师如果增加一般交际语言和教育教学语言的训练,不仅要承担自行查找资料的繁重工作,还存在不同的教学主体选择教学内容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语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语言课程教学内容除了进行普通话训练之外,还应增加一般交际语言训练和教育教学语言训练内容,真正体现教师语言课程专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二)传统的教师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简单枯燥,难以适应有效训练的要求

传统的教师语言课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讲授语音基础知识为主,辅之以学生的词语、短文的朗读及以命题说话为主的训练。这种授课方式的形成,一方面,受限于现行的教师语言课程内容的单一,只侧重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的讲授及普通话技能训练,导致教师语言训练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从教素养的提高与良好的教师语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课标规范了全新的育人目标,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导向,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掌握准确、生动、鲜活、有趣,同时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做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各学科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语言能力训练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

高职师范专业教师语言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成为胜任基础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准确掌握普通话的相关语音基础知识。恰当地运用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既是基础语文教育教师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教师语言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教师语言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与技能训练过程中缺乏与其他学科的配合与联系,没有充分挖掘其他相关学科在教师基本素养及教师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教师语言课仅有的课时也无法实现充分的训练。

(四)评价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教师语言课程的全面评价机制尚未形成,作为一门课程的评价,既包含对学习者的评价,又包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而事实上,目前的评价机制更侧重于对学习者的评价,对于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还远远不够。

(五)教师语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较长时间以来,担任教师语言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学的是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缺少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尤其缺少对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了解,很难深入到学科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加之缺少对基础教育教学语言的亲身体验和研究总结,难以对学生作出有效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高职师范院校教师语言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创编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师语言教材

现行的教师语言课程基本沿用以往的普通话课程教材,内容偏重于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和普通话测试的模拟训练,缺少教师职业语言的专题训练。

1.结合新课标要求确立教材编写原则

教师语言课程虽然包含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它不以传授理论为目的,而是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口语运用技能、言语识别能力、言语判断力和言语应变能力的训练课。“教师语言能力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部分是支持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两大部分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核心。”[6]因此,课程内容的安排及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实践性原则。

“教师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主体。”[7]教师语言课程以技能习得为主要目标,教材编写应注重体现实践环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增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训练环节,加深学生对有关技能训练理论基础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教材内容

教师语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为实现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才的目标,教材在原有的普通话基础知识及训练基础上,增加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语言训练。其中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就一般交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进行阐述,重点进行朗读、演讲、主持等方面的训练。教师职业语言训练主要结合教师职业特点,重点进行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能力训练,着重强化教师口语的艺术性、创造性、综合性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普通话训练和一般交际训练基础上,实现专业化的提升。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态势语的理论及训练,填补态势语教学的不足。语文教师巧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既可以辅助情感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8]。在传统的教师语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落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却忽视了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的作用。肢体语言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对这种语言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研究证明,在人们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有超过70%的信息是来自于视觉,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够帮助学生开发非智力因素,获得更广阔的信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语言上的表达,对肢体语言的运用不足,使整个课堂枯燥,缺乏活力。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很少运用肢体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形象化和生动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师语言课程中应加强态势语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对态势语重要性的认识,得体、熟练地使用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张力,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二)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1.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想要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教师要精讲多练,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供更多的参与空间,鼓励学生在课上多说多练,进行大胆质疑与积极探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辩论型、调查型、学生讲解型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真正贯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增加课外训练内容,扩展课堂空间,增强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在教师口语课程中,课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会在这些训练活动中得到极大提升[9]。

2.借助优秀教学资源加强教育教学语言的模仿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课堂视频欣赏、练习,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深刻领会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情感交流、调动氛围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与复习效率的关键因子。教学语言的运用也一定要根据学习者的自身特点,在规范表达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沟通和良好素养的培育,注重知识与素养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语言的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教师建立自身特色教育教学语言风格的开始,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赏识和效仿,必将促动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坚持优化教学语言,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语言风格,并将这种努力贯穿于自我成长的整个过程,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多学科联动机制加大训练力度

教师语言课程承担着对未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任,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中,这是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的必备技能。“学好这门课,掌握这一技能,就必须通过刻苦的训练”。[10]而熟练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育教学,不应仅仅依赖教师语言这一门课程,更应将这种技能训练贯穿于相关学科的教学中。作为语言应用技能课,应与语言理论知识课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紧密结合,扎实的语言理论基础有助于语言的运用技能的提升。文学类课程同样对于提升师范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适应基础教育文学类范文的教学大有裨益。将教师语言课程与相关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既可以夯实语言理论基础,提高文学鉴赏力,整体提升教师基本素养,同时也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拓展了训练的空间。比如语文教法课,可以通过模拟创设教学场景,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切实体验新课导入、课文讲析、问题设置、点评等不同的语言设计,在不断地揣摩、探究、互评过程中充分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语言,深切体味教学语言之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为教育实习和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法、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及礼仪课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与学习中,适当增加教师语言的技能技巧训练,既可以补足教师语言课程因课时有限训练不足的缺失,同时又可赋予语言技能训练以丰富而实际的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健全评价机制明确能力培养目标

健全评价机制,将对学习者的评价与课堂教学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对评价机制的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一成不变地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方式,采用多种模式和方法进行测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训练,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能力与素养的提升,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同时,注重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加以评价:课堂教学是否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并给予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引,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教学技能,是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策略,课堂是否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享经验的场所……当然,这对教师语言课程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语言上做到良好的示范,还要充分展示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教师饱含感情和力量的教学语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并充满渴望与向往,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不断探究语言的神奇和魅力,为服务基础语文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五)拓宽教师语言课程教师的培养培训渠道,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语言师资专业化建设,优化教师来源

高校应开设教师语言专业,将专业性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为高职师范专业提供稳定的专业语言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促进产学研融合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脱岗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加强高职院校与基础教育机构的紧密联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语言任课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参与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工作,有效地将获得的基础教育的新理念、新信息融入课程改革当中,适当聘用基础教育语文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高职师范专业教师语言课程的教学中,依据新课标所规范的人才培养目标,将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基础教育需求紧密衔接,全面促进教育教学革新,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总之,教师语言课程只有强化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训练模式,拓展训练空间,健全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素养,才能推动适应基础教育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语言是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我有我语言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