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思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与体现

2023-02-20 21:30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立德育人

高 蕊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12

2016 年12 月7 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这是课程思政的总源头和起点。2019 年3 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上的重要性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中国古代育人思想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来源

“立德树人”一词由来已久,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礼记》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倡导的德、亲、善的价值导向贯穿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始终是从古至今教书育人事业前行的明灯。“立德”和“树人”的最早表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将“立德”作为“三立”之首。《管子·权修》中有关“树人”的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将“树人”作为人终身之大事。

孔子言:“君子不器”。意为君子不能成为一个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应明德守仁,全面发展。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做人”的终极信仰和精神传统,形成了完整的育人价值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设定的范畴。因此,古代育人思想是课程思政的渊源。

二、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问题

第一,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多数教师往往只关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对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不够,对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有所欠缺,造成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相脱节[2]。比如教师只讲授课程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把握情感升华,而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基本的思想道德和做人诚实守信等育人教育。

第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时存在生搬硬套和“贴标签”空洞说教的现象,导致课程思政变为“课程+思政”,没有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达到育人的效果[1]。课程思政应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其中,不是生搬硬套或简单地进行内容的叠加,把不相干的标签生硬地嵌入到课程中。比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以思政元素为主线编制课程,课程的知识点反而成了辅助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完全错误的。思政元素的融入应是润物无声的,而不应是简单的“课程+思政”的叠加。如讲授《长恨歌》时,其人生观、爱情观需要融盐入水,自然显现。

第三,部分教学主管部门对课程思政建设采取指标式的要求和功利化的评价[2],影响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没有进行大量的调研以及听课的督导和现场的教学指挥,融入的课程思政缺乏实践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课程思政的方法单一和匮乏,这些都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体现。

三、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育人目标源远流长而又传承至今。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个育人目标即是《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代的君子是指道德与学问兼而有之的人。“所谓有德有才为正品,有德无才为赝品,无才无德为废品,有才无德为毒品。”[3]梁晓声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4]社会公民应具备的道德修养是植根于人内心的修养和家国情怀。这是从古至今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育人思想和育人目标的具体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5]。因此,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德育这一重要环节。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所强调的就是将知识体系内化为个人品德,成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6]。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中非常必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要解析课程思政的概念和本质。课程思政是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旨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它意味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思政课延伸扩展为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和选修课等。课程思政更强调的是将传统的思政教育融于课程教学之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精选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目标[6]。

其次,具体剖析细化内涵。要求课程思政涉及到每门课程,不是几门思想教育类的课程讲授,也不是给现有的课程增加学时学分,是教师对专业课内容方法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它不是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专业课程中去,更不是专业课“思政化”[7],而是所有课程都要通过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使教学效果更有价值,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育理念更有深度。

再次,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需要教师在公共基础课中时刻渗透课程思政的育人思想。高职生在高中阶段大多是分数偏低的学生,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甚至放弃自我价值。如果教师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这部分学生很容易自暴自弃,从而悲观面对未来。因此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引路人,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就业观等,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人生路径和发展渠道。

四、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从哪里来?回答是从“应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中来[8]。“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的‘宇宙简史’课程放弃了传统的知识逻辑教学模式,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这一目标,具体化为几个融合科学知识与价值观的问题,以问题逻辑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将课程目标由知识传递变为价值引领,将知识架构从模块化的知识单元形式转变为跨学科的问题引导形式,让科学发展的脉络变得更加清晰。”[2]

高质量课程思政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一定是相融共通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的过程;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欣然接受知识,进行快乐学习、兴趣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将这种标准落实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上效果比较明显和也十分必要。大学语文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文修养品德熏陶的教育课程,尤其是在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散文杂文,戏剧小说等体裁和内容方面,本身就带有思想政治的育人特色,它们是植根于内心世界的敬仰,引发于作者和受众心底的内心感悟,也是触动于心底的情感表达。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如屈原、陶渊明、白居易、元稹等的文学作品时,在朗读和体悟中就会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学习古代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故事,培养的是中华民族不惧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屈原的《楚辞》《离骚》表达的是忠贞爱国的情怀;白居易的《长恨歌》宣扬的爱情观、人生观本身就是课程思政的内涵;苏轼的《定风波》表现的是他被贬黄州后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胸襟。比如,如果课程教学是一块土壤,那么土壤里就有知识、能力、素质和思政的种子,种子需要经过施肥、浇水进行培育并生根、发芽、结果。这个课程是从“根”里“长”出来的果实,是经过精心培育后结出的丰硕成果。因此,课程思政是从课程本身挖掘出来的东西,不是硬加进去的元素。

五、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突出表现的创新点

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它提出了以文字、文学、文化涵养家国情怀和职业人文素养的课程思政新观念,传播民族精神即通识课程的人文理念。

其次是教材的创新。即大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新融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教材中生动的文字描写、鲜活的艺术形象、严密的逻辑思维、昂扬的民族精神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课程思政的建设内涵,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教材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代表中外优秀文化,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教学效果,而且具有励志教育功能,代表积极健康心态和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的内容[6]。

再次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教学与文化艺术会演相结合,课程教学与人文讲坛相结合,课程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新闻热点、互联网多媒体平台相结合等,使课程建设能够逐步成长、与时俱进。这可以提高学生在大课堂中大语文的文学鉴赏力、社交口语表达力、实用写作能力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和体悟能力。

综上所述,三个创新方法解决了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教学应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教学一定不是生硬地贴标签或简单地进行内容的叠加,也不是把与课程完全不相干的德育标签生硬地嵌入到课程中去,而是自然显现,润物无声地渗透[9]。比如在2020 年国家发生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可以挖掘很多个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有机嵌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来,如钟南山院士对疫情的贡献,可用宋代朱光《被执口占》的诗句“一片忠义心,明月照秋水”来形容;对专家医疗组的功绩,可用宋代朱黼《挽陈有功》中的诗句“生平不肯负所学,高洁清风自凛如”来比喻;对社区志愿者的赞扬,可用王昌龄的诗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评价;而赞扬那些普普通通的社区防疫员,最好的诗句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挖掘公共课程的思政元素关键在于联系当下社会环境中民生民情和大国情怀以及民族凝聚力精神。

六、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关键因素

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最受关注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5]

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反映了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从教学向教育的转变。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学生,要实现课程的铸魂育人目标,课程首先必须有‘魂’,而一门课程是否有‘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魂’,也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因此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思政中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2]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程为基础,核心是教师带着情怀去讲课。这里的“情怀”指的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教师是高尚品德的领悟者和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师,不是平庸的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者。所谓教师就是“行无功利之事,做有情怀之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引路人”。[7]因此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提升教师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是做好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所在。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教师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本学科专业系统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本学科的思政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够自觉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于教书育人的认识,增强对本学科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将思政与大语文两者相结合[6];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课程开发、教材研发、教学设计实施、综合实践和学术研究等五种能力的教学素养。

七、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其他实践路径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上级部门顶层设计

学校的院系部门经过讨论研究可以把课程思政写入大学语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中,制定实施方案和意见,通过召开党支部推进会、教研室工作研讨会、现场教学交流会、推进课程建设汇报会、课程设计大赛和马院教师参与研讨专业课建设会议等多种形式展开。公共基础课系部和人文教研室可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思政文件,定期进行理论研讨,互相观看微课说课视频录像,挖掘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安排观摩课,组织撰写案例,撰写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做好上级部门顶层指导设计,为大学语文思政课建设做好基础保障和实践路径。

(二)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工作格局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不是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项教学活动或运动,它是要长期坚持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是时刻保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和必要的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内容。

总之,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是当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紧密结合的有力体现和最好例证,也是培养育人思想、立德树人的必然趋势。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更多更新的思政元素,使大学语文中的文化素养和高尚人格风貌、道德品质等元素在这门课程中潜移默化,自然流露,水到渠成;使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把高尚的人文情操植根于教育教学中,使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入社会后成为真正的理论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兼备的有用人才和国家栋梁。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严以修身”先立德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