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在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红歌文化为研究中心

2023-02-20 21:30李昱霏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红歌立德青少年

李昱霏

鞍山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16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注重挖掘和提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推手,以确保立德树人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1]。党的二十大更将立德树人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青少年作为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仅关系着青少年整体综合素养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实现的建设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底色、高尚品德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红歌文化,其蕴含的丰厚的思政元素,既可以启迪青少年的心之智慧、陶冶其情操,又能潜移默化地助力青少年树立健康的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疑对其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极为有益。基于此,教师应首先认识到红歌文化思政元素在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继而在教育活动实践中积极探索应用红歌文化思政元素的最佳路径,以实现既定的德育教育目标[2]。

一、红歌文化思政元素对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真正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红色音乐作为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子,萌生于中华民族备受压迫、无比黑暗,急需有新生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冲出被压迫的牢笼的特殊时期,并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烽火连绵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得以衍生、发展,因而其围绕的主题和主基调即是国家解放和民族复兴。众多红色歌曲都氤氲着鲜明的“为国牺牲,无比光荣”的爱国情感,浓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片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和奋发向上的不屈精神。

青少年接触、学习和传唱这些爱国情感浓郁的红色歌曲,其中凝聚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感便是引领其忠于国家、报效国家的精神旗帜,润物无声地使青少年感受到忠于人民、热爱国家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有的基本觉悟,而只有努力学习、砥砺奋进,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真正挑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之重任[3]。

(二)有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和行为养成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内在性格和外在行为养成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念树立和固化的黄金期。此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成长和长远发展都有不可逆的影响。而将红歌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中,红歌中所特有的彰显团结协作、万众一心、吃苦耐劳、坚定意志、积极向上等宝贵的精神品质,恰是当今很多青少年所缺乏的。其既能鼓舞每个青少年行有方向、心有斗志,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能使青少年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践行正确的行动,从而点亮年华,逐梦青春。因此,红歌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极为有益。

(三)有助于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和提升其综合素养

当今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缺乏精准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极易受到这些外来文化思想的侵蚀。而将文化底蕴丰富、精神饱满充盈的红歌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既能助力青少年更客观而深刻地认识到根植于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中的红歌文化的真正价值,使之感受到红歌文化中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民族精神品德,逐步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能在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中,循序渐进地构建起有效抵御“崇洋媚外”“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不良文化、思想的诱惑和腐蚀的信念之墙,助其在内外兼修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4]。由此,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得以增强,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四)有助于深化和提高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整体成效

红歌文化萌生于中国这片历经五千年岁月沉淀的文明高地,发展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以浴血奋战迎来中华民族的自由之时期,其与青少年今日的现实生活是有紧密关联的。特别在目前国际局势瞬间万变、世界战争随时爆发,而中国仍处于安然和平的现实背景下,凝聚和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平风雪鏖战的红歌文化,对青少年而言更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熟悉感,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5]。

音乐本身具有对青少年的情感和心灵陶冶、洗涤和净化作用,是青少年感兴趣的审美范畴。而多数红歌节奏鲜明,情感热烈,唱起来更激昂人心,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更能让其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歌文化思政元素的厚重性、饱满性,它无疑是激发青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有益媒介,也更易激发青少年学习红歌文化、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对深化和提高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整体成效极有助益。

二、将红歌文化思政元素融入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提炼红歌文化思政元素,以课堂教育为阵地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

课堂教育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助力其在掌握更多理论知识中持续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应从心理上重视课堂教育,认识到其对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打牢其思想根基、发展其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升自身从红歌文化中提炼思政元素、构建高效课程的能力,从而坚定立德树人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渐有成效、厚积薄发,以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6]。

如《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红色歌曲,讲述的是长征中毛主席面对蒋介石的围剿,用调虎离山之计成功跳出蒋介石的包围圈,最终顺利渡过赤水河,寻机北渡长江的战争故事。雄壮激昂的旋律,大气磅礴的歌词,一方面表现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和超高战略智慧,另一方面又生动而真实地展现出红军战士在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境况中所迸发的钢铁意志和顽强不屈精神。因此,此红歌中是蕴含着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顽强不屈、浴血奋战、钢铁意志、顽强奋斗的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这就是比较鲜明的思政元素。借助歌曲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一边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体悟和分析歌曲的歌词所勾勒的场景等,然后再借助有关长征的影视片段,启发学生在接受逼真的声音、动态的画面带来的多感官刺激中感受长征之艰难,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趁势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爬雪山、过草地,无数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牺牲,但依旧有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前赴后继,凭借钢铁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最终赢得长征的胜利,支撑他们不惧困难、接受挑战的动力是什么?以问题的引入为契机,学生在专注聆听、认真思考和真实体验中即可明白,支撑无数共产党人为战争舍弃生命的动力是国家解放、民族解放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循序渐进地将理想信念这一主题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明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方能在认知、认同红色歌曲、红色文化的心灵之旅中,牢固树立为国家、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自觉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

(二)糅合红歌文化思政元素,以学科教育为桥梁,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

不同时期的红歌文化是在不同的革命战争历史阶段形成的,其涵盖的思政元素也各有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红歌文化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融入是可以点到为止、浮于表面的。与之相反,唯有将不同历史时期、萌生于不同地域的红歌文化,杂糅在一起,使其相互补充、互为助益,丰富的红歌文化思政元素才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给学生的思想、精神和信念带来不同的启发,使其在学习和吸收红色文化思政元素中各有所获[7]。基于此,教师可以糅合红歌文化思政元素为基础,以学科教育为桥梁,以不同时期的红歌来厚植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如《再唱山歌给党听》这首红歌,表达的是中国56 个民族热爱党和国家,团结一心,共建和谐中国的愿望和信心。显而易见,其中涉及的思政元素是爱党、爱国、团结协作、追求和谐和平的精神。对于学生而言,爱党和爱国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有的基本情感,而对于团结协作、追求和谐和平的现实意义,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却并不那么深刻。那么,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依托丰富的网络红歌资源,将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切献给党》 《红旗飘飘》等体现不同时期的爱国精神、爱党之心和个人之意愿的红歌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聆听不同时期表达对党和祖国热爱之情的红歌,感受其在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结合红歌对应的背景,剖析其诞生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加深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体悟红歌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韵味中,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则可在教授爱国精神文章时,顺势引入与内容相呼应的红歌,引导学生在分析词句、体悟感情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则可将表达爱国情感、团结精神的红歌与中国国旗、国歌的由来等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爱国情感、团结精神和家国情怀得以在不同的学科中融合、衔接,最终走入青少年心中、脑中和行动中。

(三)创新红歌思政教育形式,以活动教育为载体涵养青少年道德品质

红歌文化不仅涵盖丰盈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缱绻着浓烈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优良道德品质,这些都是立德树人教育中可利用的思政教育元素[8]。基于此,教师可以创新红色思政教育形式为前提,以活动教育为载体涵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

如结合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和活动经验,教师可避开传统的听歌曲、讲理论的思政教育形式,转而以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我有心事说给党文艺汇演”“党课团课爱分享”“红歌传唱爱国情”“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歌艺术活动来实现对思政教育的形式创新。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学习与活动主题相呼应的红歌,并从中提炼与红歌内容相一致的红歌精神、红歌文化和传统美德等元素,以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助其逐步在学习和参与红歌思政教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红歌文化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为涵养和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铺路架桥。

(四)发挥红歌思政教育功能,以实践教育为媒介发展青少年综合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红歌文化思政元素融入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中,以实践教育为媒介发展青少年的综合素养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实践教育的检验,才能了解红歌思政元素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作用和其所发挥的功能,并通过有效的改进,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9]。

如在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中,以红歌文化思政元素的融入为基石,设计和实施红歌文化实践研究活动。即以“红歌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为研究主题,引导并鼓励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革命遗迹、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收集发生在当地及附近的红色战争故事、红色人物故事、红色文化传说及红色歌曲等各类史料,并从中梳理出与红歌、红歌文化的生成、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素材,对其进行归类整合。研究结束后,启发学生依据调查研究过程、研究行动、研究发现、研究细节等,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感想,写一写红歌文化思政元素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后自己的成长、变化和期待等。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发展青少年的实践探究能力,树立其合作意识,逐步发展其思维能力、总结能力等;另一方面,助其在实践中感知红歌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提升其对红歌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以使红歌文化思政教育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在助推立德树人教育走向纵深化发展中,见真知、有实效[10]。

综上所述,红歌文化思政元素在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将红歌文化思政元素融入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感悟和运用红歌文化思政教育助力立德树人教育实施的能力,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才能在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织碰撞中,坚守教育初心,践行教育使命,以红歌文化思政教育助推青少年立德树人教育扎根沃土,葳蕤而生。

猜你喜欢
红歌立德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苏区红歌串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