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训练:从读懂材料起步

2023-02-20 10:29张炜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类型高考材料

张炜

摘 要:新材料作文确实存在一些类型特征,但是一旦以类型分析作为审题前提,或者在审题教学时将类型固化为立意判断的前置依据,这就是重蹈套路化教学的覆辙。新材料作文教学,应该将对材料本身的语意理解,置于作文审题的首位。让作文审题回归语意本质,回避套路化审题,是新高考对学生素养的考查要求,更是锻炼学生面对创新作文题型应有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反套路化;材料;类型

一、高考作文审题训练不能依据题目类型灌输立意要点,真正读懂材料是第一步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编写的《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语文》在分析2023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时指出:形式上以新材料作文为主,主要采用“材料+导引语+写作要求”的模式,注重情境设计,以任务驱动作文,反套路化命题。

反套路化命题,已成为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命题“反套路”,答题“去套路”,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新风向。在作文教学中,“去套路”的作文训练逐渐成为认知自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文结构“去定式”,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简单的并列式、千篇一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假逻辑式,由于无法接驳“可以预想的题目”,逐渐消退;二是素材应用“去范式”,以往不少教师会花费大量精力教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素材“以不变应万变”,这种传统在“情境化”命题背景下失去“神效”;三是思维训练“去类型化”,一些教师不是通过训练学生思维应对不同的作文题,而是用不同类型的作文代替思维训练,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写作思维固化和议论语言空洞的问题。

但是,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依然存在套路化现象,即作文审题训练类型化,依据题目类型灌输立意要点。就已有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来看,材料形式上确实存在侧重关系或突出任务驱动等不同类型,材料内容上更是广泛存在名言、时事、寓言、诗歌等类型。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存在,可以是审题训练的注意点,但一旦以类型作为审题的前提,或者在审题训练时将类型固化为立意判断的前置依据,这就是在重蹈套路化教学的覆辙了。

回看2023年高考七套试卷,几乎回避了明显的关系型或任务驱动型命题,而且对命题材料做了一定“瘦身”,没有出现过于冗长的表述。除了北京卷的命题作文外,其他各卷命题材料后的提示语都非常简洁:(1)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全国甲卷)(2)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全国乙卷)(3)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新课标Ⅰ卷)(4)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新课标Ⅱ卷)(5)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天津卷)(6)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上海卷)同时,材料内容除了天津卷是“人物故事”外,其余均是议论性语言材料——观点或现象评议,而2022年高考作文材料则是“观点”“人物故事”“时事材料”“古代文化”“图表”等元素的丰富呈现。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新材料作文在命题中逐渐凸显材料本身对写作的主导作用,淡化材料之外对写作的限定;逐渐突出对材料本身理解的重要性,不再提供明确的写作主题。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在作文审题训练时依然抱着类型化的思路,希望通过套路化训练掌握不同类型材料的审题方法,就违背命题意旨了。事实上,无论材料类作文以怎样的“类型化”出现,作文审题的重点都在于读懂材料。也就是说,作文审题必须回归语意理解的本质。从这一点出发,所有的“类型”无非是材料裝饰。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对作文类型的价值思考,而是希望将对材料本身的语意理解,置于作文审题的首位,适当借助“类型”分析提高立意的精准度。

基于对材料语意的理解,无论遇到何种类型作文,学生都可以通过把握语意进而正确立意,因为“类型”是可以理解的“写作限制”。但是,先入为主地以作文类型来推断如何立意写作,却是危险的,因为任何套路化的审题都是对思维的钳制。让作文审题回归语意本质,回避套路化审题,是新高考对学生素养的考查要求,更是锻炼学生面对千变万化的创新题型应有的思维能力。

二、如何读懂材料的立意、要素和逻辑

(一)读懂材料蕴含的立意

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材料为例: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好的故事”开题,列举其作用;第二个层次指出“故事是有力量的”。联系两个层次的语意可以发现,第一个层次列举的作用就是第二个层次的“力量”,而且是积极的力量;第二个层次的“故事”就是第一个层次所说的“好的故事”。因此,整体理解语意,我们可以将材料的内容概括为“好的故事具有各种力量”,以此为立意方向,可以确保作文不偏题。相反,不能准确理解语意,抓住“故事”或者“力量”简单立意,行文就偏题了。因为故事有好有坏,力量有正有负,材料限定的是“好的故事”和“积极的力量”。

其实,读懂材料蕴含的立意,就其本质而言,是语文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主要表现。它不专属于作文审题能力,需要建立在广泛的语文学习基础上,包括在其他题型训练中获得。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不能也不应该限定于作文训练。对于语文素养高尤其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品质好、语言领悟力强的学生,审读作文材料是重点而非难点。在强调素养、突出能力的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打破作文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审题能力培养置于丰富的语文情境中加以锻炼。例如,在讲解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时,可以将文中“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这句话假设为作文材料,要求学生模拟审题。这句话前一半语意落在“自己的价值”,后一半语意落在“杰作的价值”,抓住“先”“才”两个表明关系的词语,可以得出整体含义为:个体修为是获得阅读意义的前提——以此立意,作文方能扣题。

(二)读懂材料细部的要素

尽管2023年高考八道作文题目没有明显的关系型或任务驱动型特征,但熟悉出现过的有一定特征性的作文命题,仍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必须建立在整体理解材料语意、厘清材料细部要素的基础上。

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为例: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揭示“下法”,语意为阐述围棋三个术语;剩下的内容为第二层,语意为阐述三种“下法”对学棋者的重要性,以及“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整体把握,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层阐述的三个术语是材料的三个陈述要素,第二层阐述三种“下法”的互相影响,是在解释三个要素的互相关系。因此,写作时必须兼顾三个要素,且在行文中体现它们的关系。这是材料本身的限制要求,也构成了所谓的“关系型”作文。

这就说明,新材料作文到底属于哪种类型不需要套路化对待,判断的根本依据在于通过阅读材料,寻找材料内部是否出现多个陈述要素,以及是否对多个要素进行关系阐述。再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强弱”作文,材料中出现两个陈述要素“强”“弱”,且有“转为至弱”“变而为强”这类揭示转变关系的词语,显然就是关系型作文。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在材料中不会明确提出任务要求,但在材料后的情境提示中会限制作文的立意和题材范围。例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中的“管仲鲍叔”“围绕上述材料”“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些限定性词语,以及“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的情境设置,就规定了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必须“就事论事”,暗示了写作必须注意讲述者、听众的身份特点以及发言稿的基本格式。这些只需要学生仔细读题加以区分,不应该成为类型化审题、套路化写作的焦点。

总之,不简单以类型判断立意行文,而是通过全面把握材料细部的要素及其关系,严格遵循情境提示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保证作文体现命题特征,而且可以减少学生套路化辨别作文类型,提高面对新出现类型作文的审题能力。

(三)读懂材料内隐的逻辑

在读懂材料语意并根据情境提示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行文立意就不容易偏题。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不偏题”的基础上让写作走向深刻和丰富,这就需要读懂材料的内隐逻辑。

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为例,我们再读“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这三句话,不难发现,它们是基于“妙手”而展开的关系阐述。这就启示我们,“正确追求妙手”应该成为行文的价值指向,而“本手”“俗手”应成为文中“追求妙手”的路径分析。

同时,我们还可以研读材料语句并进行逻辑推问,从中获得的启发可以成为作文分析的角度。从材料句“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推问可知——没有全局观的人,可能会因一时之利而满盘皆输;材料句“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推问可知——本手更多是针对初学者,反之,对于棋艺成熟的人,不妨多尝试,只有敢于尝试才能有妙手;材料句“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推问可知——“不易提升”不是不能提升,这就需要思考俗手的价值。

将这些通过材料逻辑推问获得的启示写入作文,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从材料审题看,实现了整体把握和内在逻辑的高度吻合;第二,从作文立意看,落实了“选准角度”的要求,避免了作文单纯围绕材料含义反复论述的乏力和单调;第三,从行文观点看,落实了“结合材料”“不得脱离材料”等要求,丰富了行文分析角度,实现了中心论点到分论点均来自材料的高度支撑。

当然,读懂材料中更为内隐的逻辑,看透命题人的“小心思”,使作文立意精准而深刻,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所有的逻辑推问,都要建立在整体理解材料、全面把握材料语意的基础上,否则所谓的“推问”可能偏离命题要求;其二,不是所有推问获得的启示都可以进入写作范围,推问的本质是通过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分析问题,其中获得的觀点需要符合行文逻辑,否则文章会出现观点堆叠、结构松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23:315.

猜你喜欢
类型高考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材料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