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角的高中诗歌教学

2023-02-20 10:29张慧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张慧

摘 要:诗歌含蓄隽永、意象多样、用笔精炼,精妙无穷,为学生提供了天然的可供审美的材料。教师应基于审美视角,带领学生体味诗歌的无穷韵味:“咬文嚼字”,推进审美感知;“文本变形”,开展审美评价;“造境激情”,达成审美创造。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审美教育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成人之美:高中语文‘审美课堂实践研究”(编号:QN2021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中诗歌教学的审美立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这样表述:“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1同时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2

《课标》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一种新的提炼与表达。其实,近现代语文教学乃至中国传统教育中,“审美教育”(简而言之,即“美育”),从来不缺。叶朗曾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3——《论语》中多次提及对儒家经典的学习要抱有“乐之”的态度。“乐之”,表面上是心理现象,而其心理基础可以理解为审美的态度,即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因“美”而由衷地喜爱它、自由地享受它、深刻地理解它。一旦对知识文化产生了这种愉悦的态度,教学内容本身就成了审美素材,而学生则具备了审美体验,教师也达成了审美的教育诉求。从万圣之师孔子开始,不止一位先贤提到“美”的概念,发展至蔡元培先生,则明确定义“美育”为“应用美学理论之于教学,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4

作为当代高中语文教师,传承这一理念、践行这一观点,可谓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诗歌由于其含蓄隽永、意象多样、用笔精炼等诸多特点,呈现出篇幅相对短小、意蕴却十分丰富的内容反差,又表现出密不透风中留有空白的结构反差,精妙无穷,为学生提供了天然的可供审美的材料。教师应基于审美视角,开展诗歌教学,带领学生体味诗歌的无穷韵味。

二、高中诗歌教学的审美方案

由于学生对诗歌这种短小文本进行深刻剖析的能力尚显不足,教师还需通过审美引领,帮助他们从审美认知走向审美评价再到审美创造,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发展审美素养。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的《静女》一诗为例,谈谈高中诗歌教学的审美实施方案。

《静女》出自《诗经·邶风》。与世界发生最为朴素关联的先民用孩童般的笔触写下的诗句,成为我们解读其情感的密码,值得世世代代的后人去品味、咀嚼。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借助文下注释去读懂诗歌大意,是没有多大难度的任务。但是这首篇幅短小,全诗只有三章、每章只有四句的短诗,篇章结构、遣词造句、意象特征、叙事视角乃至情感内涵都一直在被讨论着、演绎着,可谓含蕴无穷,艺术价值极为丰富。如果仅仅简单解读诗意,未免寡淡,还需从审美视角开展教学。

(一)“咬文嚼字”,推进审美感知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性”常被视为“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诗歌语言凝练,却含义深刻,正是由于其遣词用字的匠心。带领学生“咬文嚼字”,感知诗歌的美,是研读诗歌的基础和重点。教师可以抓住诗歌中的核心字词,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诗情诗意的密码,推进审美感知。

教师聚焦诗中的动词“俟”“爱”“贻”“归”,带领学生还原故事的原委,分析主人公静女的形象。“俟”字说明静女是在城墙角落等待;她等男子,说明在时间上是她先抵达,这场约会是由她发起的。学生明确,静女主动邀约男子,主动追求爱情,是一位奔放大胆的女子。这里的“爱”字是“隐藏”的意思。当男子抵达之后,主动发出邀约的静女非但不主动现身,反而藏了起来,这是为何?目的和行动上的反差,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也让静女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富有人格魅力。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静女为何藏身不现?”学生认为,这或许是因为“静女顽皮可爱”,或许是“她想要考验她的心上人,看他会不会扭头就走”,也或许是因为“她想观察一个人待着的男子是什么样的”。多彩和有趣的答案,足以反映出少男少女的天真情怀。“贻”字是“赠送”的意思,这是说静女终于现身了,也许她觉得顽皮应该适可而止,也许她觉得已经观察到心上人足以配得上她的爱意,所以主动赠予他一根鲜红亮泽的小草。这是静女的第二次“主动出击”,又一次证明她感情热烈、心思细腻。“归”字是通假字,通“馈”,意为“馈赠”。此字与“贻”字有什么区别?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同一首短小的诗中,为何用两个不同的实词来表现同一个意思?学生沉思之后,得出结论: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异字同义的情况非常多,所以不必纠结它们的区别;“贻”字没有“归”字正式,“馈赠”紧跟在“自牧”后面,说明这是静女早早准备的,而且是她不辞劳苦从远郊带回来的。此处重复赠送之义,更加表现出静女对爱情的重视,说明她是一位貞静女子,和标题相合。

经过教师的问题设计、思路点拨,学生从四个动词中品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内涵,探寻到了结构呼应等要素,感受到了诗歌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了诗歌隽永绵长的美感。同时,在关注、雕琢、咀嚼汉字的过程中,学生无疑会有意识地从音、形、义等多维视角去品读诗歌,无形中便提升了审美感知的能力。

(二)“文本变形”,开展审美评价

评价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品析、鉴赏审美对象的基础上对其属性、特征等作出价值判断。从学习层面来说,这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技能;从应试层面来说,近年十分流行的“鉴赏评价题”,就是让学生赏析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作品的评价。这是一种高难度的审美能力,只有当学生和作品深入对话,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人物形象后,才能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变形”,即各种形式变化,如把语句拉长、缩短,删节、扩写等,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发现原文本的不可变动性、合情合理性,从而认识诗歌的独特价值,提升审美品位。

在以《静女》中几个动词为抓手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诗歌“变形”为散文品赏。诗人废名说过:中国旧诗在文字上是诗的,在内容上却是散文的。约会是恋爱中的男女最期待的事,可是这首诗歌着实太短了,短到只提供了男女主人公几个小小的动作,勾勒了约会的大致情形,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于是,教师让学生调动想象去填补空白,进行二次创作。在教师的启发和示范下,学生按自己的性别和理解,设想出了与对方约会的心情和情景。选取的优质文段如下:

男子:静女约我在城角相会。那天,我难抑激动之情,早早地就到达了约会地点,可是她却没有按时到来。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开始忐忑起来,紧张地挠着头,在原地徘徊。她怎么还没来?是忘了?是父母不让她出门?是……?忽然,一抹身影在我面前出现,是她!只见她笑脸嫣然,将一支艳丽的彤管递给了我。“送给你”,她银铃般的声音是那样动听,鲜红的彤管衬得她的笑脸越发娇艳。“还有这个!”她又拿出一支洁白娇嫩的荑草,这是她从郊外的草地上采摘的。怪不得她来迟了,原来她是为我亲手采摘礼物去了,我刚才的疑虑一扫而空!我真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彤管和荑草很美,倒不是它们本身有多么漂亮,而是因为它们是美人赠予我的啊!

静女:我中意这男子,于是约他在城角相会,约好之后,我又不禁有些紧张,于是早早地带着给他的礼物到了约会地点,偷偷躲起来,想要观察他的反应。他来了,他来得也好早啊,应该也是想早点见到我吧?他先站着等,站累了再坐下,坐着坐着又站起来,他又开始踱步了,脸上露出傻乎乎的茫然的表情,无处安放的手不停地挠着头,真是太可爱了。不考验他了!我探出了脑袋,正好和他的目光相遇,他愣住了,露出了惊喜又害羞的表情。我走过去,把手中的彤管递给了他,他直夸那彤管红得好看。这傻子,彤管有什么好看的?我又把藏在身后的荑草塞进他手里,那是我走了很远去郊外采摘的,其中有我满腔的心意,他能领会吗?从他珍惜的眼神看,我知道他懂了……我想我没看错人……

从行文来看,学生调动自己所能,把诗歌原文仅有的六行字进行拉伸、延展,写出了惊艳的散文片段。而此时,教师又让学生回溯原文,品一品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并思考:“诗歌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样式,在各类文体中独有它崇高的地位,究竟是为何?”学生在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特征的比较中,领悟良多,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效果、具有的独特价值意蕴,有了自己的判断。

(三)“造境激情”,达成审美创造

诗歌起源于社会生活,是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等而产生的一种富有韵律和情感色彩的语言形式,其所创设的美学意境,值得深入体味。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知美、评价美,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和深入探索,涵养高雅的情趣,进而生成美、创造美。为此,教师可以“造境激情”,通过设置开放式的情境,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让学生因诗歌而拓开去,拉近和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

在《静女》教学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设想:如果要将静女和男子的恋爱经历进行情境再现,何种形式最为直观活泼?鉴于当下短视频的流行,教师布置创写短视频微剧本的任务,让学生在熟悉微剧本的基础之上,自主编创几个衍生剧本,如静女前传、男子前传、恋爱波折、婚后生活等;要求所创微剧本的背景要合乎西周时代的真实历史,人物语言和道具设置要有细节的体现,使剧本尽量精细化、真实化。

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学校的西周文化蜡像馆制作四组蜡像的任务,要求所制蜡像人物的衣着、动作、表情、头饰,建筑物的规制,植物的形状和种类等,都要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解读和对西周文化的充分了解之上。

如此情境,不但不会破坏《静女》文本的特征——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郁,而且还能让学生有主动挖掘历史背景知识、深入研究文本的意愿。为了顺利完成此项任务,学生课后仔细研究西周建筑,认真查阅西周男女的服饰、发型等特点。为了精准地塑造人物形象,他們多次深入诗歌文本,着眼细节、反复揣摩、联想想象、个性解读,力求彰显贴切而不失生动的美。

总之,教师要催生美的意识,更要激发美的创造,引导学生逐渐从美的欣赏者转变为美的创造者,从诗歌的生动气韵、生命气息中撷取美的灵魂,铸就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5.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2.

[4]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