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课文”“难课文”的教学方法

2023-03-05 06:00邰金杆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要素文本课文

邰金杆 许 丽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含山实验小学 安徽马鞍山 238100)

“长课文”“难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其文字篇幅较长、内容难度较深,花费阅读的时间较长的课文,是与同一年段的课文篇幅和深度相比较而言的。这样的课文难学,其实是学生缺乏阅读方法所产生的阅读困难。由于“长课文”“难课文”与一般课文的教学时间要求相当,因此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紧扣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

笔者认为无论是“长课文”还是“难课文”,首先应明确“教什么”,选择什么内容教;其次思考“怎么教”,采用什么方法教。下面,笔者就如何教学“长课文”和“难课文”谈谈个人在教学中的点滴教学感悟。

一、把握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教什么”

以往的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老师凭借自己的认知和教学经验去挖掘。由于老师的专业水平和对语文课程的认知不同,导致经常出现凭个人经验和喜好选择内容的现象。同一内容,不同的老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有的注重感悟人物品质,有的注重把握主要内容,有的注重渗透表达方法等。

统编教材的出现,规避了这些现象。单元封面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明确地告诉老师,体现了统编教材“双线”结构特点,不需要老师备课时挖空脑子为“教什么”去“胡思乱想”。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提出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单元语文要素一般有两项内容,一项明确指向阅读能力,一项明确指向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阅读与表达并重”的教材架构理念。

小学阶段的“长课文”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把握长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难课文”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通过《小英雄雨来》等课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用小标题串联的方法把握长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人物主题是“走进鲁迅”,通过《好的故事》等内容较深的课文学习,让学生掌握“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文学习能力。这就明确告诉老师应教什么,学生应学会什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无效教学。

因此,无论是长文章、短故事、难课文、浅歌谣,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牢牢抓住单元语文要素就能明确“教什么”,就会选择恰当的文本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语文要素。

二、把握“长课文”特点,明确“怎么教”

(一)找到文本共性,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单元语文要素是我们“教什么”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研读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共性特点,找准教学方法,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此,可实现“长课文短教”,即“怎么教”。

例如,“学习把握长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项语文要素,由三篇长课文组成——《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这样的长课文应怎么教?笔者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特点:课文篇幅都较长,都用标题、序号或空行的形式将课文分割成明显的几部分。找到整个单元的文本特点,再结合“交流平台”的知识点总结,选择用小标题串联的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十分恰当。

教学中,笔者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仿照“游泳本领高”和“上夜校读书”继续用小标题概括后四个部分内容。在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把各部分小标题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巩固方法,继续用小标题串联的方法概括《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的主要内容,体现能力训练和单元设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这样研读教材并找准方法的切入口,少了内容的讲解,多了自主阅读和思考,学生习得方法,且充分落实了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通过方法的提炼和渗透,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用此方法来把握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如此便可实现“长课文短教”。

(二)把握文本特点,找准教学切入口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业质量”的要求是:“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因此,品味人物形象也是学习叙事性作品(小说)的重要任务。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全文共五页,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优秀作品。故事讲述了在“诺曼底”号客轮猛烈撞击“玛丽号”即将沉没之际,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几十名船员和乘客有序地脱险,自己却坚守岗位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海的故事。

抓住本课的文本特点——特定环境下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凸显船长处事果敢、冷静、智慧,所以,笔者选择船长与船员的对话这一切入口展开教学。学生感受到船长与船员之间对话的快捷迅速、简短有力,体会到情况紧急,船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十分镇定、果敢、智慧。一问一答、一句一段的构段方式凸显局势的紧张,凸显人物的身份、性格,从而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及语言形式的恰当表达,确实能凸显人物的品质,无形中领悟到“从语言等描写中把握人物品质”。

又如,《芦花鞋》一课中出现大量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凸显人物的品质,抓住这一教学切入口,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品出人物品质。于是学生读到了不同品质的青铜——懂事、能吃苦的青铜,诚实、淳朴的青铜,善良、有爱心的青铜。把握了文本这一特点,学生不仅品味到青铜的人性美,还品味到他们的生活不仅充满了苦痛——火灾、洪灾、蝗灾、饥饿和失去亲人的摧残,还有甜美家庭的温暖、浓浓的兄妹情,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们依然在贫穷和饥饿中乐观地生活着。

所以,对于长文章要紧扣单元要素,巧妙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切入口,渗透阅读方法,牢牢抓住凸显单元语文要素的内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的:“竭力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学生所掌握,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三、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难课文”主要意思

难课文之所以“难”,是因为:①难懂的字词:课文中会出现久远的事物名称、方言、专业术语,文言文与白话文夹杂的词语等。如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里“伽蓝”“泼剌奔迸”等,学生凭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很难理解它们的意思。②意思难懂的句子:如《好的故事》里一段景物描写:“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若没有老师的点拨,学生很难理解。③文章主题难以领悟:初次读《好的故事》,如果不借助辅助资料和阅读积累,只能感受到文章中的美好景物,很难明白文中的一景一物乃至整篇文章是表达作者理想和现实相互交织的一种矛盾心理。

这样的“难课文”难读也难懂,主题很难把握,是学生平时很少涉及的,但认识这类文章的特点,了解作家的文章风格,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和阅读能力,为下一阶段的阅读打下基础。所以,教学“难课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处理难理解的词句

进入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逐渐涉及原文原著,就会读到距离他们生活较远的一些陌生事物。对于这些陌生词句,可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注释来理解。只要学生判断出大概即可,不必追究得那么明确。对于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的词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文中无注释,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暂时放下、做上记号、读完处理,不要纠结于个别词句而丧失了阅读兴趣。即使个别词语不明白也不影响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

所以,对于这些难理解的词句要弱化,猜测大概意思即可,尽量减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负担。

(二)借助“阅读链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安排了46篇“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其目的是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深层意图。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好的故事》的“阅读链接”安排《论〈野草〉》和《鲁迅〈野草〉注解》,意在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生读完“阅读链接”就会明白:“美的人和美的事”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昏沉的夜”和“昏沉的灯光”指的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何尝有一丝碎影”表达作者回到现实的惆怅与失望。这是作者希望与失望交织的一种心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借助“阅读链接”可以让文字隐晦的意思和隐匿的情感变得明显,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程度。在辅助资料的帮助下,学生能感受到“美的人和美的事”“昏沉的夜”等词句指的是理想和现实。只要学生理解大致正确,教师应积极鼓励,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体验阅读的成就感,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所以,充分发挥“阅读链接”的作用,能让文章主题变得明显,从而实现“难课文浅教”。

(三)借助写作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笔者认为高年级的课文与当时社会环境和作者生平境遇往往息息相关,文本的创作背景对理解文章主题尤为重要。

例如,《好的故事》是鲁迅1925年创作的,出自他的散文集《野草》。通过查阅课外资料可知:当时正值“五四运动”退潮,“新文化运动”降温。当年8月,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也被免职。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他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内心集聚着苦闷与彷徨,却时刻与反动军阀作艰难的斗争;他心中闪耀着向往美好生活的光芒和不倦的战斗热情,但现实又无比黑暗。因此,产生了希望与绝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此时创作的《好的故事》就难免有作者当时思想的烙印。

学生若了解这一写作背景,就会明白作品里为什么作者对“美的人和美的事”没有留下任何碎影?为什么文章中既有“美丽、优雅、有趣”的梦境,却又“只剩下昏沉的夜”?

充分发挥“阅读链接”的作用,能实现“难课文浅教”。但教学中什么时间出示这些材料为最佳时机呢?笔者认为,在学生困惑时或需要帮助时出示辅助资料效果最佳。

学完《好的故事》后,笔者安排学生阅读鲁迅的《秋夜》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棵直刺苍穹的枣树和执意扑火的小飞虫呢?”

《好的故事》和《秋夜》文章类似,这既是学习方法的巩固和迁移运用,又是阅读拓展。但这样的问题学生仅凭文本内容很难回答,必须学会借助资料深入了解。所以,在学生一筹莫展和胡乱猜测时,笔者提出:此文写于哪一年?此时的中国正发生着什么?学生发现写作时间是1924年9月15日,与《好的故事》创作时间非常相近。于是笔者出示写作背景:这个时期正值军阀混战,鲁迅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他的内心充满了苦闷和彷徨,于是借秋夜下的景物比喻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黑暗的反动势力,两株枣树象征着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革命者和进步力量,小飞虫则象征着追求光明而没有斗争经验的英雄们。学生豁然开朗:《好的故事》是借梦比喻一种理想、一种心态,而《秋夜》是借事物比喻一种人物形象。

总之,对于“长课文”我们要牢牢抓住单元语文要素,找准教学切入口,巧妙处理内容,提高学生把握长课文内容的能力;对于“难课文”,我们应教会他们借助“资料袋”“阅读链接”和写作背景等材料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有效地用好“长课文”“难课文”,还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静心思考坚持实践、潜心研究,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喜爱阅读的种子。

猜你喜欢
要素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