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

2023-03-07 06:14李智鹏单子然杨蕊竹于阳洋宋文利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体育教师课程体系

李智鹏,单子然,杨蕊竹,于阳洋,宋文利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及其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其职业能力构建与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则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效能的关键所在。面对新时代发展需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势必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在延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基础上,契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科学、合理、有效地更新与重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个性,以改革为契机而谋求发展,以创新为宗旨而实现突破,使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成为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增添前进动力。

1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的价值阐释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是指在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重塑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内容及其组合方式,使各个课程要素在有序运转过程中不断提升效能,从而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虽然重建一词本身带有破旧立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之意,但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并不代表要完全剥离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模式或课程体系,而是要在透彻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历史的基础上达成对于现实的深刻理解,在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明辨今后改革重建的方向,在把握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更富有生命力的理论观点。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已不再仅以提升学历层次,填充和更新知识结构或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高校体育教师,贯彻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专业知识精深、教学能力扎实、科研水平突出、创新意识超前的先进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社会需求和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适应性。

2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建的需求机制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对其进行合理架设并使之有效运行,必然要恪守课程体系构建的最基本规律,研究如何遵循这些规律去设计和组织整个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建过程,以便指导重建活动实践,进而使课程体系重建活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这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图1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建原理模式图

在参照现代课程体系建构的一般原理的同时,也应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满足高校体育教师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课目发展需要及生态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课程观以迎合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一般目标;在历史、哲学、社会学、现代科学及心理学中选取专门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专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具体目标进行相应课程匹配;进而通过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价,重塑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个性化模式。

3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应服务于国家各行业及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生产需求与教师个人实际需求,牢固树立以实现全人发展课程价值观、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课程文化观、关注现时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专兼均衡的课程设计观、重视参与创造的课程实施观、尊重个性与共性对立统一的课程评价观的“六位一体”课程观,以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现实动向与发展态势为切入点,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努力打造适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优质课程。

3.1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重建

科学的课程目标设置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是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建的核心所在,课程目标所具有的导向、激励、标准功能,不仅有利于帮助高校体育教师改进表现,更有利于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内在动机、增进自信、提高教育质量。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教育部及其他职能部门多次联合发文,旨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国家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发展方向和能力要求,而只有课程目标的设置时刻与国家导向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能力发展的需要。

图2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并不单一,而是集思政建设、人格塑造、素质能力强化、创新精神营建、学历学位擢升、精英人才选育于一体的目标集合。课程目标以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继续教育义务化、职责化为内核,在保持课程目标的多元化的前提下,努力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忠诚于国家、具有坚定的民族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合格人才。

3.2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结构的重整

课程结构是在一定课程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课程体系中各个要素及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它既是将课程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的桥梁,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既需要基于课程结构,又需要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是教育活动开设的学习领域和科目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表现为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和习惯的总和。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应在遵循注重基础性、贴近生活、尊重经验、强化价值观与道德教育等一般准则的基础上,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中汲取优秀的成果,将之加工提炼为适合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

3.3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生态性转向

课程设置为课程体系的重建提供理性的和政策的具体文化背景。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传统的基础部分,其价值经过验证,不应轻易舍弃或忽略。科研强化课程、跨学科课程、前沿学术课程则为具有选择性的顶端部分,所有课程均设置一定学时比例的实践环节,强调学以致用,生态均衡。

表1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

图3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科研强化课程设置意在弥补高校体育教师在科研能力上的薄弱环节,通过科研方法、科研技能、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奖励申报等专题,完善和增强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现有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指向往往局限于某一个专业,其知识结构与新时代高校教育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跨学科课程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适应能力,有助于教师改善单一的知识结构,从而拥有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应用能力;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求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自觉更新知识,具备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组织、开发、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及课程服务,专门化的前沿学术课程正为此而设。

在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多样化已成定势,而确保课程平衡则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需要,各类型课程、学习领域及其科目的设置须结构稳定严谨、内容主次分明,以满足专业及个人需求为目标,强调其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导向价值与决定性作用,进而围绕目标实现来设置、调整、布局其他课程的作用等级与权重,构建科学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在课时比例方面则应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繁简程度、课程价值及教师需求等条件,科学规划各类课程时长,并将之视为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学程时间跨度的划分标准;明确各类继续教育课程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清晰而深刻地解释与描述主要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全面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效益;在教学安排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师的现实状态与具体条件、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横向课程与纵向课程等影响因素,合理设置开展课程的具体时间、地点与形式;正视目标与评价的关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成就展示与改进激励,在注重质性评价的基础上主张自我反思,不断调节和修正教学过程中的瑕疵,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4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的结构性改革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决策部门与管理机构要根据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重建的诉求,优化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引导、监督与管理,出台切实有效的相关政策、制度、法规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指引、支持与保障,使之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乃至整个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依据。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质量完成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多元化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监控与评估,确保实施成效。

明确高校、高校管理者及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制定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方案,科学安排各类课程的构成比重。从学习领域、模块及学分要求出发,处理好涉及的课程排序与衔接,细化课程实施方案,配套落实相关保障措施。设立课程自我评估机制,及时反思,筛查漏洞,积累经验,努力完善课程方案的设计与架构。

网上资源除了课程、教材、案例、光盘等显性资源外,还有通过互动显性化的隐性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教育优势,通过专题学习资源网站或应用程序,将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汇编整合,对其中的认知线索与元认知活动加以利用,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行为、学习信息和自我反思之间的动态平衡,为高校体育教师通过主动探索而发现并解决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实现个体内在知识与理解的共享及不同学习个体之间的远程互联。完善教育实践的环节设计,优化教育实践的课程管理,切实保证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长与质量。加快推动课程改革,革新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探索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合力培养的新机制。

3.5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的创新性发展

课程评价模式多样综合。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应以其职业指向的特殊性而具有区别于其他层次教师或其他职业教育的评价内容,应当避免通过直接移植、照搬一般评价模式来重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过度泛化、雷同的设计与安排,势必削弱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价值。在课程评价方面,要学习国外的课程评价全程化、互动化,评价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有必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模糊评价与精确评价、日常观察与系统测验、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等各种评价技术进行组合、改革与创新,以确保课程评价的准确与全面。

注重发挥课程评价的整体功效。第一,通过课程评价对参与继续教育课程的高校体育教师现实状态进行科学诊断,揭示与分析自身及继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动员全体课程参与者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课程信息基础;第二,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学习成就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进行甄别,鉴定其阶段性学习成果,为课程选择提供依据;第三,定向引导课程活动的前进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师在继续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价值追求提供判定标准,促使评价指标的设计与课程评价理念相一致;第四,通过课程评价结果的反馈,让高校体育教师了解自身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从而修正调节自己从事继续教育学习活动的态度与行为,保持职业能力良性发展态势;第五,评价作为课程活动的重要环节,应自觉地服务于课程目标,成为实现目标的推动力量,不断从多方面激励高校体育教师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重视评价对象及其自我评价。不再将高校体育教师视为评价客体,而将之放置在评价主体的地位之上,使高校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保证评价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主张自我反思,各方协同参与的评价模式,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主动、客观地评价自身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工作与成就,改进不足,完善自我。

4 结语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努力满足高校体育教师谋求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现有的经验和优势,深入推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的优化与发展,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强化专业素养、解决现实困境、积累实践经验,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体育教师课程体系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