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共同富裕的正义镜像

2023-03-09 05:30孔兆政
关键词: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正义

孔兆政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长春 130117)

共同富裕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富足状态,先天地包含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共同富裕是人们理想的社会状态,必定以人们认同的正义道德准则为基础。 正义是理解共同富裕的“镜像”。①拉康描述婴儿借助“镜像”形成自我意识。 笔者认为共同富裕与正义是一种相互蕴含与相互支持的关系,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正义来获得理解。 参见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版,第90-96 页。马克思主义一直以增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实现人类的公平正义为使命。 马克思在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协会临时章程》中提出:“这个国际协会以及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1]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共同富裕的内在特征与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构维护正义、平等、公平的社会制度,不断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升社会财富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在绝对贫困消除之后,共同富裕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应然主题。 当前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进行溯源,总结不同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与内含的正义道德精神,分析目前实现共同富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蕴含着对正义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以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弊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追求社会利益的公正分配与人的自由平等。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与秩序设计,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内容。 马克思相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2]马克思主义者应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不断探索未来共同富裕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秩序建构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发端于对工人阶级不公平生活境遇的关切。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由资本所控制,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生产逻辑造成了劳动者的贫困以及自由个性的丧失。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运动会造成饥饿、灾难、奴役与压迫。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3]资本主义在生产巨量财富的同时,也在生产贫困、冲突和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繁荣的背后是工人阶级的财富在不断缩减,痛苦在不断增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人的生活状况会更加恶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打破无产阶级贫困累积与循环状态需要改变资本主义不正义的生产制度。马克思认为,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劳动异化、贫困等丑恶现象,需要消灭剥削和压迫性的社会制度,实现劳动者的联合,“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4]。共同富裕需要消灭剥削制度,建立共同占有、共同管理的所有制制度使生产成果惠及全体贫困劳动人民,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和所有人的富足。

无产阶级生活状态的改善也需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裕,消除自然对人的限制。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以人们获取资源能力的提升为基本前提。 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避免贫困的普遍化,进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人们的理性自觉。 人类社会需要建设能提升经济效率的激励制度,逐步丰富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按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将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阶级对立、城乡对立将消失,社会成员的才能将得到全面发展。”[5]共产主义组织需要发展生产力,从而使人们物资丰裕,精神自信,矛盾消弭。

马克思主义对富裕社会的构想发端于对资本主义资本逻辑的批判与对无产阶级不平等地位的关切,隐含着对资本主义不正义的批判和对实现人类社会正义的渴望。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念不仅仅指物质产品的丰富,也蕴含着人与人的平等、消灭剥削、消除劳动异化的道德规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作为自由个体应该是平等的,社会产品应该为平等个体所共享。 资本主义仍存在压迫与剥削,违反了平等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反对贫富的两极分化,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超越资本主义的共同富裕社会,是彼此尊重、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序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与正义是一种相互蕴含与相互支持的关系。 共同富裕是历史发展的目标、趋向,正义是共同富裕所遵循的内在规范与要求。

马克思在人人平等的意义上理解正义,同时也认为正义有效率的含义。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正义是与生产规律相一致。 马克思强调:“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6]正义准则应该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由于资本主义能够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因此具有相对的正义性。 但这种正义观没有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因此是要被历史所摒弃的。 终极正义的实现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前提。 “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7]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正义是包含效率的道义关怀,是效率与终极正义的统一。真正的共同富裕和终极正义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道德谴责,构建起共同富裕的理想蓝图,为人类社会建立起超越性的历史目的维度。

二、共同富裕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深入剖析了资本增值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秘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与实现路径,为我国对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追求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家复兴。 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拉开了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富裕国家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将共同富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共同富裕建设道路。 在1953 年12 月16 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我国应发展合作经济,改变农村的所有制制度和经营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8]。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认为我国民众贫困和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制和生产关系。 改变中国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可以实现生产力飞跃和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工业化战略和公有制制度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我国今后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和根本性制度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共同富裕需要建立竞争性的经济制度,激活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开始摆脱只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9]36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的理想目标,是社会的包容性、普惠性发展,是所有人的普遍富裕。

共同富裕应当反对同等富裕或同步富裕,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激活企业和社会的活力。 邓小平设计出由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思路。 “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9]155他认为,应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凭借自身优势创造财富,通过先富带共富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和总体社会财富的增加,“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9]155。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主义既应坚守平等、正义的道德理念,也应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增进公共福利的能力。 社会主义需要鼓励先进,形成竞争,提高效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先富带后富的最终目标是引导社会行为主体追求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成员的平等与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373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在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竞争激励结合起来,通过市场竞争激发经济活力和个人潜力,降低我国经济的交易成本,帮助我国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等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最终的共同富裕才是改革开放成效的评判标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在于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多的物质财富,还在于能够建构公平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防止“先富”与“后富”间的两极分化。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产权制度与经营模式改革;并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发展国际贸易,利用“后发优势”学习西方的技术经验和管理制度。 我国的改革开放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极大地激发了各行业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也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科技水平。 我国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民众福利水平也大幅度提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将共同富裕纳入到国家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政策议程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0]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并于2020 年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我国成功跨越“贫困陷阱”,贫困人口的生活境遇全面改善,城乡融合也获得进一步提升。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1]22。 执政党应不忘初心,坚持人民立场,以共同富裕为行动准则和工作目标,努力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有尊严的生活。

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和七十余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新中国历届政府的价值共识。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对共同富裕理解的深化与发展,共同富裕理论呈现为动态演进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以服务于人民为目标取向,不断完善自身和提高执政能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推动了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市场竞争与社会正义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民众的福利状况迅速改善。 这一伟大成就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一心执政为民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将公平正义的道德追求与市场竞争进行有机结合,建立竞争性的经济制度的成果。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重新塑造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挥市场的竞争激励作用的同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推动了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市场竞争,激发民众的生产积极性。 如斯密等人所论证的,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经济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12]。 市场机制可以利用人的利己动机自动调节产需过程,激发生产者个体的能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可以自发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让各种经济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才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江泽民等领导人继承了邓小平通过竞争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江泽民主张我国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我国经济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 在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市场成为我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我国也逐步参与国际分工,在2001 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为中国的共同富裕理想注入了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内涵。 在胡锦涛看来,社会主义并不排斥私有经济和市场竞争。 但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先富带后富的最终目标是引导社会行为主体追求公共利益,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成员的权益保护与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遵循以人为本、平等的价值规范,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4]社会主义是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政治形态。 共同富裕包含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等公共精神。 共同富裕需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并多次发表讲话,阐述了共同富裕与社会正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观。 共同富裕是普遍繁荣的社会状态,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为了实现公平和民众福利的最大化。 中国共产党应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15]7。 我国的共同富裕建设应形成对于公平正义的集体性认同,保障人民共享进步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在寻求效率与平等、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我国利用市场的生产机制又超越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我国经济总量在2010 年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人民群众的福利状况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我国在共同富裕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心执政为民、不懈探索的成果,也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 正如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16]改革开放将公平正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共同富裕引入有序竞争机制,在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实现了物质充裕与价值理想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共同富裕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了人类进步潮流”[17]。

四、在维护正义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和物质充裕的平衡,承载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但我国目前的人均福利状况和经济质量仍有待提高。 我国在城乡之间、体制内外、地区之间仍存在资源和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我国仍需要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中国的内生性、自主性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建设。

第一,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严谨、细致的调查研究保证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正确的决策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前提。 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直面社会问题,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总结推动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成功经验,将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变为增进民生福祉的自觉行动。 中国共产党需要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民众疾苦,在实践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党的经济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通过充分竞争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我国在共同富裕领域创造的伟大成就证明我国坚持了正确的共同富裕实现方式。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只能通过公平而充分的竞争来实现。 我国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仍需要建设能促进财富增长的生产方式与激励制度,形成充分竞争的产品生产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仍需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消除权力寻租、垄断等现象,保障各种经济要素平等地进入市场的机会,保持经济可持续的良性运转。 发展才是社会主义。 我国需要在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尊重市场和社会自身的运作规律,推动“放管服”改革,激发多元主体的参与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全体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但却不具备平抑收入差距的功能,不能保证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和民众利益的最大化,难以解决人们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Jeffrey B.Nugent 和Pan A.Yotopoulos (1979)、Timothy Besley 和Robin Burgess(2003)、Santonu Basu 和Sushanta Mallick(2007)等人发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缓解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会惠及贫民阶层的涓滴效应并没有出现。①Jeffrey B.Nugent,Pan A.Yotopoulos,“What Has Orthodox Development Economics Learned from Recent Experience?”,World Development,Vol.7,pp.541-554, Pergamon Press Ltd.1979.Besley,Timothy and Robin Burgess,“Halving Global Poverty”,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7,No.3,2003.Santonu Basu,Sushanta Mallick,“When does growth trickle down to the poor? The Indian cas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2,No.3,2007.社会主义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也需要关怀、照顾社会中的弱者,肯定人的平等与尊严,保障每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国需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质量。 我国需要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建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基于户籍、地域与部门壁垒的不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空间可及性,实现公平供给和均等化供给,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社会弱势群体。

第四,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在保障公民合法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现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 共同富裕是尊重和关心他人的共赢思维,是在满足个人差异性与偏好的基础上建立普遍性的相互联系。 我国的共同富裕不是把公民财富均等化,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5]4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应保障人们通过勤劳和努力致富的权利和能力,允许、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创新致富,保护通过技术、知识、管理、资本等合理途径致富的群体的权益,使所有居民和地区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会,使社会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在保护公民基本的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遗产税和房地产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1]47,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消除贫困累积和财富的代际传递,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引导财富向善,实现最大化的公共利益和全体人民普遍富裕。

第五,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实现人民对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 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政府的良性治理才能实现。 而政府的良性治理需要人们群众的共同奋斗和积极参与。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8]共同富裕应该是人们物质富足的状态,也应该是实现良好治理、人们能力感增强的社会状态。 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完善保障人民平等参与的制度机制,畅通听证、信访等利益表达渠道和公民参与途径,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为社会的公共意志。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将经济发展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健全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实现人民对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全过程参与,保障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权益,提升公共管理的效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六,共同富裕需要在维护和发展人民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培育人的正义品格。 物质富裕需要精神富裕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1]22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 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动物质富裕的同时兼顾人民群众的精神富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防止人的异化。 人具有自我意识和类本质,其活动具有自主自觉与不断寻求自我超越的特征。 人们在物质上实现丰裕之后必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人格的自我完善。 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富裕内在于中国的共同富裕的理想之中,是共同富裕的应有内容和高层次目标。 共同富裕应该是人的内在规定性得以外化、人的能力和品德等潜能得以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和创造性得以实现的状态。 我国的现代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公平的素质教育培育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认同,传递人文关怀,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意义感的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七,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在通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谐、平等、公平的群体关系,实现个体自由与社会集体秩序的统一。 共同富裕应该是人们在正义基础上形成的包容与互助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物质富足、精神充实、社会公平和谐的社会。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推进法治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11]42。 我国需要通过公平的法律制度建构和政策规划,形成人们基于平等与自由个性之上的相互联结方式,使人在社会集体中实现自由个性,使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八,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在建设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国的共同富裕是可持续的共同富裕。 现代社会过度的工业化正在破坏生态的平衡,引发严重的社会风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1]23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实现人口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尊重、保护自然的现代化。 中国的共同富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裕。 我国的共同富裕建设需要规避对自然的工具化、功利化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让善待生命与自然成为人民群众的实践内容和生活方式。

共同富裕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坚守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公共价值观,保障人民共享进步与发展,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16]坚持正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才能拥有不竭的内在动力。 共同富裕应该是人们生存条件得以改善、物质富足的状态,也应该是社会和谐、彼此关切、正义、平等、公平的社会。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属性决定了其富裕只能是部分人的富裕,总是与收入的不平等相伴随。 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公有制制度保证了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在为人民谋幸福,是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是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得以实现的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拓,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19]我国的共同富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历史超越,是在为人类创造具有正义规定的文明新形态。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正义
共同富裕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遵循法治 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