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价值逻辑、实践主张与世界意义

2023-03-13 00:12岑朝阳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权中国共产党发展

岑朝阳 袁 民

人权事业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国家存立,而推动人权事业发展则是关涉人类社会与世界历史未来走向的重要使命与时代任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亦提到,要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尊重与保障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通过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③,开辟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道路。有学者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价值制度得以进一步明确、体系制度得以进一步巩固、本质特色得以进一步突出。④与此同时,通过履践中国式的人权发展道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中国式人权文明新形态。⑤总体而言,学界对于我国人权事业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着亟待深化之处。例如,我们必须追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价值逻辑是什么?在现实的实践层面有何新表现、新思路与新做法?这些新路径、新策略、新方案能为世界人权事业提供何种借鉴?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价值逻辑

新时代人权事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发展逻辑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人权事业进步在价值维度方面的逻辑体系。总体而言,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价值逻辑为其实践性主张与世界化意义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依归与价值遵循。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理论逻辑

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蕴含着功能维度、主题维度、内涵维度与保障维度等多重理论维度。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理论武器与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则是新时代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赓续绵延的理论根基与思想指南。马克思明确指出,要获得反抗不公正、争取真正的解放,就 “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⑦,即唯有将革命的主体视为实现面向着人之存在本身的转换,才能实现对历史之谜的正确解答。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的理论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而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化与时代化发展则更多依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与现实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本土化发展,新时代人权理论表现为价值观念、话语体系与支配力量三个层次:第一,作为价值观念的人权理论,表达了社会共同体之于个体能动性、主体性与自主性的认同与规约,体现了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之中的价值追求;第二,作为话语体系的人权理论,是价值观念的理论表达与话语陈说,其言说着国家、社会之于人权本质的理解与希冀,传达着文明传承与文化发展中的人文主义价值;第三,作为支配力量的人权理论,则表现为跃出人权内部的现实性与实践性范畴,即从精神性力量转换为了一种变革性力量,力求在人权事业的实践中彰显其内在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裨益。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权发展过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有其独有的历史逻辑与基本脉络。从宏观视角上看,中国共产党坚持维护、保障与发展人权的历史进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起步与开端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完成了革命任务,确立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制度基石、政治基础与法律支柱,公民权利得以获得基本保障,人民群众获得了真正的解放。第二个历史时期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探索与进步阶段:从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与开辟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发展带动国家发展、人权发展,人权保障的现实体系在此阶段初具雏形、不断完善。第三个历史时期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完善与成熟阶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针对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行着有益探索,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力图通过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我国人权发展新境界,并将保障与改善民生作为时代的新课题、新任务。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权事业作为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与重要议题,而在其坚强领导与不懈努力下,我国的人权事业发展已经开展了系统性、发展性与全局性变革,人权事业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其基础与传统的历史性,也有其探索与斗争的现实性。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发展逻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 “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程中最为鲜明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更是中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为长远的价值所在、目标所在与理想所在。发挥人权话语体系与人权价值观念的主体认同功能、价值培育功能与交流传播功能,更好推动人权事业的未来发展,必须在党的领导的现实背景与基本前提下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坚持国家治理的现实体系,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精神,实现国家场域内的和谐共治与中华民族的生机永续。此外,在数字时代如何进行调整变迁、适时优化,最终实现人权事业发展的与时俱进,既是关系人权保障之问,也是关涉未来发展之问。因此,面向未来人权事业的发展,是在守正中实现创新的发展,也是在回顾过去中立足现实的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以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为人权事业未来的发展逻辑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与社会基石。在以人民为中心层面,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排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人民群众开辟美好生活、安定生产与享受生态的适宜空间,书写人民旨归中的现代性。在推动国家治理层面,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优化现实路径,以党的领导为抓手,化解与处理问题,协调好社会关系、区域关系与城乡关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人权发展的环境基础。在传承民族精神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等作为人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资源,为推进人权事业提供了宏观观照与旨归表达。简言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服务人民、为了人民、发展人民。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主张

习近平指出: “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⑨人权不是装饰品、花架子,推动人权事业发展也不是装样子、做摆设。不同于西方话语体系中人权工具论、人权矛盾论、人权差别论与普世价值论中引申出的惯性思维、经验套用与参与失序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是符合时代背景与本国国情最为真实、最为现实、最为发展的人权,也是人权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鲜明体现与现实彰显。

(一)经济层面:以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权事业发展,是我国人权事业实践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更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⑩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幸福生活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明确了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本质、方向和目标。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突出人权的人民性,切实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发展人权,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与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共同富裕指的是全体人民都富裕,而不是少数人或个别人的富裕,也不是搞绝对的平均主义,要保证每位人民群众不掉队,不走偏——这恰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人发展、人人幸福、人人享有更加充分的人权。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人权事业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经验得以注入实践的过程。⑪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推进共同富裕与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相统一,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社会活力,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以共同富裕促人权事业发展。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的伟大实践。从 “实现温饱” 到 “总体小康” 再到 “全面小康” ,最后到实现 “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之路,我国人权事业持续深入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共同富裕是一个长久目标,人权事业的发展也永无止境,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推动我国人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政治层面: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民主和人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 “全过程人民民主”⑫,做出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也是对世界人权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⑬,也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扎根于中国大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饱含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是对世界人权理论发展的新贡献。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创了中国式民主实践的新形式,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境界,开启了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境域。⑭全过程人民民主所体现出的更为广泛的民主基础与人权基础,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还开拓出了世界人权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发展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形式。民主既是一种重要的人权也是人权的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才有了基本的人权。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而人权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下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权实现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人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广泛参与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能够全过程广泛参与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使得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都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享有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

(三)文化层面: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自古以来,人权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尚书》中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到近代以来孙中山 “主权在民” 的民权主义思想,都体现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人权思想探索与追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载体,通过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⑯,助力新时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固本强基的作用,为我国人权事业铸就好精神支柱。推进人权事业发展与实践,既要物质支撑也要精神支撑,两只手都要抓,两只手都要硬。文化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通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并且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变为人权道路实践中的物质力量。这种内生动力将极大促进我国人权事业高质量、高标准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道路与文化振兴相辅相成,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聚集各方合力,建设文化强国,夯实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人权故事,构建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已经取得瞩目成就,成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另一面中国人权话语在世界范围内遭受西方国家恶意抹黑,污蔑。新发展阶段,以文化为精神食粮,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提挈作用。为应对西方国家对我国人权观的理解偏差,在世界范围内创新与发展中国人权话语体系,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故事,传播中国人权新理念,循序渐进构建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

(四)社会层面: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快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的人权保障体系,对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在逐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效地保障了人权,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国家治理的模式与我国人权事业道路,两者恪守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自律、社会自治的有机统一。在不断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中,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基本人权得到有效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逻辑必然,为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法治保障。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察也” ,制度稳则国家稳,国家稳则人权稳。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动推进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助力我国人权事业的实践与完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根基,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法治对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持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的要求,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夯实法治基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权事业的发展为必然要求和根本价值目标,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支撑。当今世界,人权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公认指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应当将人权居于核心地位,国家治理包含方方面面但只有将人权视作国家治理的基石和标准,才会保证国家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权思想是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保障人权也是人民群众拥护国家治理的基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不断地筑牢人权意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坚持 “为人民谋幸福” ,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五)生态层面:以协调人与自然间关系深化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权内涵不断丰富,人权形式不断发展,生态发展权作为生存权的重要形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⑱协调人与自然间关系,恪守生命是人的生存之本,为人权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元,对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一直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观念,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也为新时代我国人权道路的实践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应对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及更好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要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协调人与自然间关系,不仅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写照,更体现了我国人权发展道路的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人民至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生存与发展权利。在社会主义社会将以人为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坚持人民性的价值立场,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深化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是中国人权道路的时代创新,是人权发展实践的新路径与新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在人权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与需求,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在关键位置,努力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人权保障有机结合,为保障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丰富了人权文明的多样性。深化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人权事业的路径与模式。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世界意义

四海之内,人同此心。习近平指出: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⑲值此发展、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推动人权事业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国之大者,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着力解决的、实践性与发展性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人权事业发展,不仅具有扎实的价值根基,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精髓要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⑳人类发展的时代洪流潮涨潮落、起伏不定,但兼具普遍性与现实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经久不衰。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争取、尊重、保障、推进、发展人权,符合正义理论与发展体系,从若干方面彰显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第一,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和平意蕴。中国致力于通过本国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建设与发展人权事业,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㉑,同时从不追求对外扩张与干涉他国内政,并以人文精神、合作精神为支点讲好中国故事、应对风险挑战。第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发展意蕴。发展是永恒的时代议题与主攻方向,我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实现了深刻变革,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层面获得了重大进展,并对人权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公平意蕴。中国正在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前进,中国人权事业也随之向着纵深发展,有利于共享发展机遇与发展成果,体现着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第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正义意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为延续优良传统、传递人文精神提供了新视角、新贡献。第五,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自由意蕴。自由作为源于人权的原始含义与篇章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总体而言,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与信念,诉说着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故事。

(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意义

恩格斯曾有力地指出: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 。㉒人类文明形态从来都不定于一尊、囿于一隅。当今世界是多种文明形态共生共存、相互并立的世界,新型文明形态正在焕发出蓬勃而旺盛的历史与现实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兴文明类型,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传承力与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既补充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又创造激发了中国式人权发展新道路。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入构设与深化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文明形态,我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的不仅是自身发展,更注重推动全人类与全世界的发展。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直面现代体验隐忧,敢于破釜沉舟、乘风破浪,积极作为、深入思考,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置于人类文明的宏观视域之中去追寻、去把握。也正因于此,中国始终主张文明交融、互学互鉴,坚持和合共生、融合与共,既善于在文明互鉴中汲取他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有机经验与有效做法,又欢迎各国学习中国维护人权与保障人权中的基本政策与有力方案。在此意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文明类型,成为了联结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中间桥梁与中端平台,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打开了新的世界历史空间。

(三)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旨义

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交汇期与文明交融期,对时代大势与发展方向进行静态研究与动态审视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不仅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精髓要义,也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意义,更昭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旨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㉔由于各国国情实际有所不同,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发展人权事业,提升抗风险韧性、抗挑战能力与抗阻碍特质,实现人权事业发展中的交叉融合、多点突破与多方联动,是各国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必然路径与必然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家间国际责任的落实与外部需求的弥合,更是一种 “地球村” 的高级社会形态。新时代人类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彰显着相互交织的历史机遇与发展意蕴,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主义视阈下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条件与前景。㉕总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回答了人权事业进步过程中 “如何发展世界性人权” 与 “如何推动人权事业的世界性发展” “如何加强世界各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交流、互动与合作” 等诸多时代问题。其中,保障、维护与发展人权的实践蕴含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并获得了世界人民的正向激励,其道路也蕴藏着未来挑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履行国际人权义务,加强国际人权合作,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助力人权治理变革,并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人权保障水平,客观上推动了国际人权事业的时代发展与长足进步,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这既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顺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潮流。

四、结语

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复兴之路。总而言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现实与当代实践深刻表明了其中的价值逻辑、实践主张与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尊重与保障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开辟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道路、开创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境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新境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发展逻辑共同构成了贯穿我国人权事业进步始终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推动共同富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协调人与自然间关系等实践主张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是最为真实、最为现实的人权。同时,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还体现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精髓要义,彰显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意义,昭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旨义。毋庸赘言,我国人权事业诸多领域仍然存在亟待改进之处,但这并不能掩盖我国在人权保障领域所取得的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的成效与前无古人、彪炳史册成就。应当看到,面前许许多多的风险挑战,人民需求、人民愿望与人民旨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此外,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时代意义与当代价值也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为自身权益与解放事业而斗争的过程之中得以明晰与彰显,人权本身的价值逻辑、实践进路与世界意义等方面的国别间性、文明间性与时代间性也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辩证统一。

注释:

①⑨⑲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68、270、554、12页。

②⑩⑬⑯⑰⑱㉑㉔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3日。

④ 莫纪宏:《习近平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的核心人权理念》,《求是学刊》2022年第2期。

⑤ 鲁广锦:《论中国式人权文明新形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

⑥ 孟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体系构造》,《人权》2022年第1期。

⑦㉒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7页。

⑧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⑪ 岑朝阳、林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经验与使命信仰》,《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7期。

⑫ 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⑭ 岑朝阳、孙哲敏:《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特质》,《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⑮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

㉓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求是》2022年第12期。

㉕ 岑朝阳:《世界主义的回顾与前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人权中国共产党发展
人权不应成为西方话语霸权工具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