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与人民城市建设

2023-03-15 08:16曹亚琴谌映君
关键词: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宣言

曹亚琴 谌映君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困境、道路进行了探讨,是人民美好生活思想的源流。面对中国进入新时代和第二次大转型带来的城市发展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要求。《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关于物质基础、执政根基、人民主体性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追求的美好生活思想给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民城市建设实践提供了充足养分;其“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赋予了人民城市建设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充分吸收和借鉴《共产党宣言》的美好生活思想对于建设有温度、有灵魂的人民城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城市

[中图分类号]A811; D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3)06-0039-05

[收稿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曹亚琴,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谌映君,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出版。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困境,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1](P30),指出人类社会对打破阶级对立旧社会、实现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美好向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民情怀的培育,将“幸福美好未来”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人民城市”概念;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治理水平”[2],因此,深入挖掘《宣言》中有关“美好生活”的思想,汲取其对深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养分,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人民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的主要内涵

(一)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P32)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基础。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先進生产力创造的丰富物质生活资料给予美好生活理想蓝图实现的保障作用。一方面,资本主义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物质生活资料。“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P32)在初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资产阶级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生活资料得到积累。另一方面,社会物质生活材料的丰裕以生产力创新为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停滞是建立在阶级压迫的现实条件上的,“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1](P39),工人劳资不匹配,劳动时间越长其被剥削程度越大,致使生存状况愈加糟糕,甚至无法保障生存基本权利,资本增值模式下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生活资料的持续丰富陷入困境,人类整体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美好的设想幻灭。“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基本特征”[4],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活力的不断激发是美好生活构建的物质基础。

(二)发挥共产党领导作用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是带领人民走向实现美好生活理想蓝图的根本保证。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原因,并高度肯定共产党人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领导作用。一方面,共产党是最坚决、最革命的组织,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不分民族的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P41)。同时,在运动中吸纳新鲜血液,“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1](P36),只有代表了最广大群众利益,才能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凝聚起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合力。另一方面,共产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实践。“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1](P48),指出“共产主义革命要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P49)。共产党人勇于对旧世界的话语发出宣战,力图走出一条新的、能够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诉求的共产主义道路。因此,发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绝大多数人利益出发,是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愿景的根本保证。

(三)人民至上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底色标识

“从人民利益出发,坚决维护人民利益、紧紧依靠人民力量、充分尊重人民意愿”[5]的人民至上观念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色标识。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美好生活为了谁与美好生活由谁构建的角度对人民至上的观念展开论述。一方面,“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39),这一论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运动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品格。只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才能始终保持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实现“消灭人对人的剥削,民族对民族的剥削”[1](P47),真正使绝大多数人成为美好生活的享用者。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遭受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已丧失其作为人的独立与尊严,“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1](P35),在此境地下,“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1](P49),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构建者。因此,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生存、谋幸福,是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底色标识。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终极追求

构建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高追求。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发出了对美好生活终极追求的问题探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51)一方面,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可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联合体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从个人与个人的关系看,由于利益的分野,人与人之间存在对立;而在美好生活设想下,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阶级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又都是发展的主体”[6],个人的发展也是在为其他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只有每个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个人与联合体的关系看,个人的发展凝聚成共同体的发展,个人依赖集体的力量,联合体又反过来依靠众人之力,两者互为协调与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中劳动,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掌握历史主动。在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中,生产劳动不再是奴役、压迫的手段,“它变成了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1](P4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劳动获取财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使自身才智与潜能在社会中得到更大的发挥。因此,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巨轮向前滚动,实现美好生活这一终极追求的价值旨归。

二、《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赋予人民城市建设的路径思考

站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十字路口,习近平将人民城市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发展的新抓手,指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以“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7]。因此,将《宣言》中体现的的美好生活观贯彻到人民城市建设的全方面,能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一)发展共同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引擎

构建发展共同体的要旨即构建保障每个个体都可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共同体。

激发经济活力,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宣言》中美好生活观中关于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的体现,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引擎。《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但其辉煌是以生产力过剩与劳动力异化为条件的,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分离”与“城乡对立”的困境。如果人民城市建设无法匹配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那“资产阶级无法支配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的问题将继续产生困扰。因此,人民城市的建设必须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设,正如《宣言》中指出的,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巨大力量。要善于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创新生产工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增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价值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保障

构建价值共同体的要义即构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命,凝聚信仰共识,确保人民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正确方向的城市共同体。要“通过各种官方文化传播、思想教育、政治动员等得到民众的心理认同”[8],巩固党的权威在社会治理架构中的高度心理认同,凝聚团结人民群众开展人民城市建设的组织化力量。

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与执行的向心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引领力,是《宣言》中美好生活观中筑牢人民城市执政根基的体现,也是凝聚人民城市建设共识与民心的保障。《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在实践与理论上的先进性与引导性。“共产党是以理想塑造政治共识的使命型政党”[9](P82),从其政治属性与治理属性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投身城市建设实践,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优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治理水平,凝聚与积淀人民城市建设的社会共识,厚植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通过《宣言》中将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统治阶级手里的手段,牢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初心使命,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实干能力,培育社区公民公共精神,生成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共同价值自觉,以促进人民城市建设的方向正、执行稳、力量大。

(三)生活共同体:实现成果共享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

构建生活共同体的主旨即构建以人民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体现城市建设平等、民主、和谐、多样性、公共性与可持续性价值的城市共同体。将人民至上的观念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领域全过程,是黨和国家治理价值和立场的根本。

站稳人民立场、注重人民参与、强调人民生活,是《宣言》中美好生活观中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人民至上理念的体现,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废除现有占有,剥夺利用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意愿即关注人民的现实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人民参与即赋权于人民,畅通人民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强调人民生活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城市。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强调人民主体责任性,更强调人民参与共享性。“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原则。”[10]牢记《宣言》中共产主义运动的使命,与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同向同行,汇集人民群众才智于城市建设的各领域,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以实现人民本位的美好生活追求。

(四)生命共同体:宜居宜业宜游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旨归

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宗旨即构建一个现实生活需求,关注宜居生活,将城市的特性与人的本性相融合,为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城市共同体。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对“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生活理想蓝图的追求,寄托着群众对社会的情感归属。

在城市与人的双向互动中,将个人本性融入城市发展中,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城市,是《宣言》中美好生活观关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生存发展美好设想的体现,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价值旨归。《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十条措施,涵盖土地、税制、教育、交通、分配等基本要素,折射当代则覆盖包括体育、艺术、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因此,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时代城市,满足人民对理想城市的向往,全方位完善城市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与人民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阶层的需求,关注宜业、宜游、宜老等与公众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培养人民对于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是实现人的解放与城市的发展相融合,达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生活共同体的要求。

三、美好生活观视角下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策略

人民城市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美好构想与全新设计,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鲜明特质,也“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城市管理建设的初心和理想”[11],又创新了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战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源头,为当代人民城市建设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思考。

(一)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城市建设的政治方向

人民城市建设的当代实践,要坚持《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执政根基,塑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治理横纵坐标轴,确保城市建设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与当党中央方针政策同向同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第一,凝聚政策共识,加强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与专业本领,创新政策话语表达,畅通政策执行反馈渠道,保证政策传达准确及政策执行到位。第二,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实地调研,将信息搜集、民情考察、政策宣传贯穿于政策执行的全过程。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年度社区民生实地调研报告,将“为民负责,责任到位”作为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三,凝练社会共识,党建引领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着重关注社区民生时事,增进民生福祉,建立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社会各主体共同意志的向心力。坚持人民城市治理的社会主义方向,打牢城市的政治基础,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给予基层党员干部允许范围内的自主性,“通过内生增权,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提高治理工作中的精准度”[12],掌舵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正确航向。

(二)把握发展逻辑,推进城市经济的高质发展

人民城市建设的当代实践,要首先基于发展的逻辑,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实现《宣言》中关于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构想,推进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发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主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引导政府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二,发挥制度优势,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劳动力与资源空间布局,着力实现经济上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从而更好地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完善资源配置。第三,引导资本发展激发城市发展经济活力,盘活包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要素集聚整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城市的建设,不以功利主义为目标导向,不以资本增殖为价值理念,应注重人本需要与存量空间利用,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不放松,“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P49),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賡续城市文脉,凝聚社会繁荣的信念合力

人民城市建设的当代实践,要从城市历史文脉中挖掘城市精神,赓续文化血脉,实现《宣言》中“文化分裂中趋向新整体”,凝聚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文化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新征程上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城市繁荣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13],促进城市人民主体性回归与市民精神培育,全面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第一,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在城市文化空间的滋生,深入挖掘城市文化遗产,大力彰显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政治方向性,将城市文化血脉与时代建设内涵相契合,增强城市红色文化资源对人民群众的社会教化作用,增强红色文化的亲和力与号召力。第二,依托数字媒体,创新城市历史文化言说形式,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城市发展故事,以多元的、亲切的、创新的等形象思维丰富视觉冲击,与沉浸式传播的移动互联时代相融合,增强城市故事传播力。第三,打造城市名片,塑造城市精神,提高城市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以城市深厚历史底蕴彰显城市特质与人民精神面貌,实现城市人民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回归,体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激发人民将自我奉献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凝聚人民城市繁荣的深层推动力量。

(四)站稳人民立场,关怀城市民生的现实需要

人民城市建设的当代实践,要始终坚持《宣言》中以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为宗旨的人民中心思想,以满足人民意愿为追求的价值取向,赋权人民参与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来。第一,下沉社区,以打造社区共同体为宗旨。站在人民的立场想问题,体察民情,加强社区网格化治理,深入民生痛点、难点,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打造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邻里关系与社区形态。第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拓宽有效参与渠道,创新基于人民政治思维的体制机制,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透明化公共议题参与机制,将财权、参与权、知情权还与人民,在实践培养公共精神,培育公共理性与议事能力。第三,提供精准化公共服务,配套婚育、教育、工作、养老、体验等元素,最大程度平衡异质性;打造宜居、和谐社区,完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配套性建设,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与街道体制机制,将社会支持、情感交流融入城市建设过程中,让城市回归人性。将城市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从经济高速增长的工业逻辑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逻辑,实现人民城市“城市有发展、市民有归属,社会有认同”的理想诉求,是美好生活观下人民城市回归民生现实的建设宗旨。

(五)擦亮生态本色,打造自然共生的城市空间

人民城市建设的当代实践,要吸取《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共生共荣的美丽、宜居城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创造物,其发展理念应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第一,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动员整合社会资源,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承接生态治理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运用社会资源来进行网格化管理升级,探索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助的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第二,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执法监管漏洞,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坚守生态污染红线,使执法监管贴近群众现实生活,切实解决城市社区面临的环境发展问题。第三,培育绿色产业,重视绿色技术创新,打造绿色品牌,引入生态研学示范点,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造城,促进城市产业向安全、健康转型,实现绿色高效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扎实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全局,能够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凝结自然情怀,应对“自然力征服”矛盾,打造城市宜居和谐的生态生存空间。

四、结 语

新时代,《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宣告仍带给我们探索与发展的新启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美好生活虽然是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换的视角上提出的,但可追溯到《共产党宣言》文本中关于物质极大丰富、共产党先锋作用、人民主体性及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生活源头。站在“两个大局”的时代高点,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美好生活观的养分,创新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人民城市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从党的领导、经济繁荣、城市文脉、人民需要、绿色发展五个方面出发更好绘就人民美好生活画卷,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提升城市文化的涵养与濡化的领导核心作用,厚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是走好中国之治下城市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 共产党宣言[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2]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1).

[3]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范鹏,甄晓英.《共产党宣言》:人民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源头[J].甘肃社会科学,2021(6).

[5]李友仕,张荣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政策观的形成基础、基本内涵和实践指向[J].学术探索,2022(8).

[6]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7]习近平.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11-13(2).

[8]何雪松,侯秋宇.人民城市的价值关怀与治理的限度[J].南京社会科学,2021(1).

[9]何艳玲. 人民城市之路[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06.

[10]李强,赵丽鹏.从社会学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治理[J].广东社会科学,2018(5).

[11]刘士林.人民城市:理论渊源和当代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20(8).

[12]段善杰,魏盈东,山国艳.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价值共识与增权路径的研究[J].理论观察,2021(11).

[13]董慧.城市繁荣:基于人民性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4).

[责任编辑 常延廷]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宣言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