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彩超结合肿瘤标记物检测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2023-03-19 07:04尹雯王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6期
关键词:腺肌病肌瘤腹部

尹雯 王霞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子宫疾病,两者均属于良性病变[1]。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病早期均无明显特征,且临床症状具有较多的相同之处,仅凭患者的临床表现难以区分。由于两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并不相同,精确鉴别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指导作用[2-3]。临床上诊断子宫疾病的方法较多,包括影像学技术、血清检测技术等,不同检测技术的精准度也存在差异。腹部彩超是临床中诊断子宫疾病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发现,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超声图像上存在重叠的情况,容易出现漏诊、误诊[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是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其水平高低与多种子宫疾病具有密切关联,与超声检查结合可相互弥补缺陷,提高诊断精准性[5]。为进一步提高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的准确率,本研究以130 例子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下述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4 月鄂州市中医医院收治65 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子宫肌瘤组,另将同期65 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纳入子宫腺肌病组。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且为单一发病;(2)有孕产史;(3)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4)近6 个月服用过激素、避孕药;(5)恶性肿瘤。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腹部彩超检查:选择MyLab50 型号彩超,术前校正参数后准备检查。患者多饮水憋尿,感觉膀胱充盈后调整为舒适平卧位,调整频率为3.5~10 MHz,进行耻骨联合部位多切面扫描,及时记录子宫厚度、病灶位置与数量、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等,观察子宫壁形态和肌层回声。所有结果均由2 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阅片进行诊断。

肿瘤标记物检测:患者清晨空腹采血,采集5 mL 血液,选择罗氏Cobas e602 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高速离心取上清液,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99、CA125 水平。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35 U/mL 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CA199>37 U/mL 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其中,阳性表示子宫腺肌病,阴性为子宫肌瘤。(2)腹部彩超鉴别。假包膜,子宫肌瘤(阴性)可以见到假包膜,而子宫腺肌病(阳性)与子宫肌壁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回声衰减,大部分子宫肌瘤,特别是大肌瘤的后方,可以见到回声衰减,而子宫腺肌瘤很少发生衰减的现象;宫腔波,当子宫肌瘤位于前壁时,则宫腔波后移,子宫肌瘤位于后壁,则宫腔波前移,而腺肌瘤一般多位于子宫后壁,即宫腔波前移;子宫形态的变化,肌瘤往往呈局限性的隆起,而腺肌瘤会导致子宫呈弥漫性增大。联合检查中,有任一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定为阳性。(3)诊断效能。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定不同诊断的结果。敏感度=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5.0 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用Kappa 检验不同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Kappa 值>0.74表示一致性良好,Kappa 值为0.4~0.74 表示提示一致性一般,Kappa 值<0.4 表示一致性差。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子宫肌瘤组年龄32~50 岁,平均(39.50±4.54)岁;体重指数16~24 kg/m2,平均(23.56±2.15)kg/m2;孕次1~5 次,平均(1.81±0.75)次。子宫腺肌病组年龄31~53 岁,平均(40.45±3.83)岁;体重指数17~24 kg/m2,平均(23.50±2.10)kg/m2;孕次1~5 次,平均(2.01±0.45)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血清CA199、CA125 水平比较 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 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CA199、CA125水平比较[U/mL,()]

表1 两组CA199、CA125水平比较[U/mL,()]

2.3 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经Kappa 分析,腹部彩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15,P=0.000);CA199 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85,P=0.000);CA125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92,P=0.000);联合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良好(Kappa=0.846,P=0.000)。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分析(例)

2.4 不同方法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能比较 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腹部彩超、CA199、CA125 单独检测(P<0.05),见表3。

表3 不同方法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在35~45 岁女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6]。子宫腺肌病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到肌层生长,形成局限型的子宫腺肌病,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腹部压迫感、阴道出血等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肿瘤体积增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7]。两者临床体征和症状较为相近,在临床诊断中较为容易出现误诊。早检查早确诊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然而临床中对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尚无统一的诊断方式。但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联合多种不同的检测手段,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腹部彩超是检查子宫疾病的常用方法,超声区别于传统的CT 平扫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密度大、清晰度高等优势,还可对宫腔内病灶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描,从而保证诊断的精准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二维黑白声像图进行加工,形成流动的彩色血流信号,有利于检查者实时观察宫腔内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提升诊断精确度[8-9]。彩超可清晰显示血流运行方向,快速识别动静脉、病变与非病变血管,方便了解血流时相与速度,还能对血流束的气源、长度、面积、宽度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提高检测分辨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指导[10]。本研究显示,腹部彩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Kappa=0.415,一致性为一般,与既往研究[11]基本相符。实践中发现,子宫肌瘤患者体内肌瘤体积较大且呈圆形时,可出现周围血供不良,且多分布于子宫后壁,内部回声较低且不均匀;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病灶较小,内部回声紊乱且出现退行性改变,此时其与子宫腺肌病较难区分,容易出现误诊,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

CA125 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子宫内膜、子宫颈上皮等组织中,是特异度较高的上皮癌标记物[11-12]。有研究指出,血清CA125 水平与子宫内皮病变有关,子宫肌腺瘤与卵巢巧克力囊肿血清CA125 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患者[13]。CA199 是癌变或肿瘤患者的常用血清标志物,消化道炎症患者中可见CA199 水平轻度升高,大肠癌、子宫腺肌病、消化道肿瘤等患者中CA199 水平显著升高[14-16]。CA199 属于一种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进入血液后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与健康人群相比,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的CA199 水平均会升高,因此可将其作为判断子宫颈疾病的重要标志物[17-18]。患者血清CA199 水平的变化,也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当治疗后患者血清中CA199 水平下降,提示患者治疗效果、预后良好[19]。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 水平均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提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 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 更高。由于血清CA199、CA125 水平可受到多种病变的影响,故而采用单一血清学指标检测诊断子宫疾病,亦无法保证较高准确度[20]。本研究采用腹部彩超联合CA199、CA125 检测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结果显示,联合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良好,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P<0.05),提示与单一诊断方式相比,肿瘤标记物与影像学技术的联合,能有效提升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前1 d 清淡饮食,检查当天不吃早餐,空腹检查项目完成后大量饮水,充盈膀胱,进而完成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前避免进行肠道造影检查,避免造影剂影响超声的诊断准确性;医护人员检查期间与患者良好沟通,向患者讲解摆放舒适体位、超声检查等项目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规避检查期间的误区,超声及血清检测过程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彩超图像由2 名3 年以上经验的医师阅片,保证阅片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腹部彩超与CA199、CA125 联合诊断可提高鉴别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准确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腺肌病肌瘤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