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待产对头位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3-03-19 07:04徐美玲祁蓉吴梅徐彩凤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6期
关键词:待产子宫颈胎膜

徐美玲 祁蓉 吴梅 徐彩凤

足月胎膜早破是妊娠时间≥37 周的孕妇在临产前胎膜发生自然破裂,易引发如感染、胎盘早剥或脐带脱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事件,增加孕妇的生产风险,严重时会造成胎儿的窒息和死亡[1-2]。有关数据显示,妇产科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高达17%,有40%左右的孕妇因此提前生产,且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3]。

临床研究表明,不同待产体位能够影响产妇的分娩过程和结局,自由体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助产适宜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常规待产体位,科学、合理和安全的自由体位能有效提升产妇舒适感,加强生产时的子宫肌肉收缩,缓解分娩的疼痛,以此改善分娩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4-6]。故本研究拟通过不同待产体位,分析其对头位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 年3 月-2022 年5 月接收的189 例头位已衔接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1)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足月(孕周≥37 周)且胎头已衔接;③胎膜早破符合文献[7]《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④单胎妊娠。(2)排除标准:①胎心监测异常,听诊有明显杂音;②伴有高血糖、高血压等妊娠期合并症;③进行催产、引产或临产前改用剖宫产。按照不同待产体位将其分为A 组(n=92)和B 组(n=97)。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进行产前指导和健康宣教。向产妇传授分娩的常识,包括产前准备和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期进行胎心、胎动监测等常规性检查,记录胎位、血压和体温等基本情况;注意对产妇的会阴护理,及时更换无菌卫生垫;进行外阴消毒,避免母婴出现感染症状,破膜时间大于12 h 时静脉滴注抗生素[8]。抗生素应用方法:首次剂量将2.0 g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生产厂家: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691,规格:1.0 g)溶解于100 mL 注射用氯化钠注射溶液(生产厂家:山西诺成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708,规格:100 mL∶0.9 g)中静脉滴注,8 h 后使用1.0 g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溶解于100 mL 注射用氯化钠注射溶液中,1 次/8 h,静脉滴注,1 次/日,直至分娩完成。(2)A 组采用平卧位或侧卧臀高位待产,用枕头将头部垫高约7 cm,床尾角度抬高到30°,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左右侧位并进行相应调整,使用便器在床上如厕,待宫口全开后转移至产床。(3)B 组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在保证母婴安全情况下,由助产士协助产妇根据自身感受寻找舒适度适中的体位,多建议产妇选择用蹲、站、趴等直立体位,待宫口全开后转移至产床,及时进行排尿、排便。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产程时间 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

1.3.2 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记录两组分娩后出现的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1.3.3 子宫颈Bishop 评分 分娩前从宫口开大(0~3 分)、子宫颈管消退(0~3 分)、先露位置(0~3 分)、子宫颈硬度(0~2 分)和宫口位置(0~2 分)五个方面对产妇子宫颈成熟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子宫颈成熟度越高[9]。

1.3.4 Apgar 评分 胎儿娩出后1 min 和5 min 从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和反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满分为2 分,总分10 分[9]。分数越高,表明新生儿情况越稳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数据符合正态性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 组:年龄23~39 岁,平均(28.00±3.39)岁;孕 周37~41 周,平均(39.54±1.21)周。B 组:年龄26~37 岁,平均(29.15±3.10)岁;孕 周37~41 周,平均(39.12±1.69)周。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B 组的各产程时间均明显较A 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min,()]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min,()]

2.3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 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1,P=0.026),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子宫颈Bishop 评分比较 B 组宫口开大、宫口位置、子宫颈管消退等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子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子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Apgar 评分比较 B 组产妇所产婴儿在出生后1、5 min 时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等各项指标评分上均显著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表4 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生殖道感染、胎膜发育不良、受力不均匀、子宫颈功能异常和创伤是高危因素[10-11],临床认为单一因素或多因素作用皆可引起胎膜早破。如何改善胎膜早破产妇的分娩结局仍是临床产科持续关注的问题,除提前预防上述各危险因素和进行一般治疗外,还可从孕妇分娩前后的护理、分娩方式和待产体位等方面干预,故本研究对比两种不同待产体位,分析其对头部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

产妇分娩胎儿的过程中,产力、产道和子宫颈成熟度是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和引产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任一因素发生异常都可能导致产程时间延长,增加分娩的风险[12]。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产程较传统常规体位待产的产妇短(P<0.05),子宫颈Bishop 评分较传统常规体位待产的产妇高(P<0.05),表明自由体位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提高宫颈成熟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体位影响胎儿在母体内的运动,传统体位多为平卧位,产妇被要求长时间绝对卧床,胎儿易蜷缩且重心靠近孕妇后背,呈枕后位,导致其在母胎中旋转困难,而采取自由体位时,大多数产妇处于直立体位,胎儿头部的重心与产轴一致,便于调整下降旋转的角度,能够与子宫颈口紧密相贴,从而缩短产程。与此同时,骨盆形态和容积能被调整至更加适宜分娩的条件,子宫颈成熟度提高,子宫收缩能力增强,有效促进了阴道分娩。张桂丽[13]、赵阿萌[14]和张琳等[15]报道均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

妊娠并发症是影响分娩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胎膜早破后产妇分娩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体位的产妇低(P<0.05),表明自由体位待产能有效降低分娩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常对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采取绝对卧床休息的措施,以预防脐带脱垂,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产妇的行动受到限制,被禁止在床以外的地方进行活动,长期卧床不仅使产妇感到全身酸痛,而且在使用便器进行床上如厕方面,产妇容易产生心理负担,会有意识控制水分和食物的摄入,营养成分和水分不足导致产妇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加重并发症的发生,膀胱和直肠未及时排空亦会对产程造成影响,导致粪便污染[16]。采取自由体位后,产妇被鼓励进行体位调换,肌肉和骨骼适当得到放松,同时能够减轻心理压力,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对生产疼痛的过分关注,提升舒适感,极大减少了并发症。龙海燕[17]和薛晓妮等[18]的研究发现,自由体位可以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与该文献报道相符合。

此外,本研究以Apgar 评分对两组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新生儿各项Apgar 评分指标均优于常规体位分娩的新生儿(P<0.05),表明自由体位待产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和反射。综合文献报道,传统体位容易压迫腹腔动脉,不利于子宫进行正常的血氧交换,导致胎儿的血液循环不良,自由体位能改善循环,增加胎盘的血氧供应,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19]。高艳[20]的研究表明,自由体位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和分娩后的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头位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子宫颈成熟度并改善新生儿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和反射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待产子宫颈胎膜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牛羊子宫颈扩张不全引起难产的诊治
LK程式按摩联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谁来消毒待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