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措施探讨

2023-03-21 18:17崔玲桂
考试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数学

崔玲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面对有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极易感到枯燥乏味,高负荷的作业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有的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数学课堂,使学生对数学课堂的适应程度得到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提质增效。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与实施理念

所谓的“双减”,是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给学生布置较多的作业,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我们处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应该要改革以往传统的教育战略决策。在“双减”政策发布背景下,应该要在课堂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接班人。所以,“双减”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最根本的问题解决,要求教师遵循减负增效的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另外,还需要从校外培训的规范着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双减”政策的实施,需要遵循这两点:一是育人理念应该回归原点,二是学生学习到回归学校主阵地;所以,教师应该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一)学校教育教学误区

“双减”政策的实施,需要教师清醒地认识学校内部存在的教育观念,以往教学改革中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包括理念认知、教学方法等;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与教学理念不匹配的现象。学校在教育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且无法落实“双减”政策理念,使得学校内部出现教育误区,教师应该采用理论自我解剖学科教学问题。

(二)高质量校内教学的落实

要想落实“双减”政策,不仅要加强学校的校内教学,还需要注重校外教育的全貌规范。“双减”政策不仅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框架提供了指引,同时,对具体的政策操作细则也进行了明确。比如,对分年级的课后作业量、作业时长进行严格限制。所以,教师在教学规划时应该要结合“双减”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双减”实施的具体细则,由此形成校内教学实践体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应试教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要想彻底地铲除这一观念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不论是数学教学中的拓展课程资源,还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子。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很多教师不自觉地会将应试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围绕这一内容展开教学,由此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按部就班的教学课堂易流于形式

有的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长期使用固定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中,但是长期固化同一个教学方式,会让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不良影响。实际上,如果教师能熟练地采用某个教学模式,也就具备了从旧模式中对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挖掘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情及学科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一套适合学生并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以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自我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当前我国教育界十分重视教学的改革,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将新型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实现教育理念的突破。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面对深化创新改革的不断推进,有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处于停滞状态。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课后作业的设计等,教师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由此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作业设计枯燥乏味

大量枯燥乏味的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负担的主要来源,学生在进行重复强化训练之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因而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布置大量枯燥的数学作业,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还会导致数学课堂活力减退。

(五)数学课堂重点偏移

缺乏科学的评价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问题,导致教师无法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也无法了解自身不足之处。因此,极易导致重点发生偏移,教学指引有所缺乏。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的主要问题。

三、“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有趣的事物会十分感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其自然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特别是数学学科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结合小学生普遍的兴趣点,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由此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这一目标。

(二)差异性原则

每个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于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不同,导致其思维认知也存在差异。而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重视这一点,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得有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或者有的学生早就听懂了,没有耐心去听教师讲解,由此导致教学质量大大降低。所以,在“双减”政策实施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贯穿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深入分析,并结合学生身心特征,有效地采用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获,以此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生本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往的教学流程套用固定的模式,课堂教学缺少创新,气氛沉闷,不仅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且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极易出现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的现象,甚至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在“双减”政策实施下,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及综合能力为目标而展开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

四、“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措施

(一)突出数学课堂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将其集视频、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好奇,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反感的现象,进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实现教学容量的增加,帮助学生对教材有充分的感知与理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维路径缩短,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比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以卡通化的形象呈现“1”到“5”这5个数字,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让学生介绍这些角色,然后通过创设故事情节让学生记住这些数字,如“找朋友”“论个头”等,使学生对这些数字的写法有所了解,并对加减计算的方法加以掌握。

(二)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

大多数小学生都十分喜欢玩游戏,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内在学习潜力激发出来。教师应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组织游戏展开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目标及学生学习状态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以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应该对游戏的目的进行明确,有机结合游戏规则与教学任务,结束游戏后还应该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评价。

比如,为了使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得到良好锻炼,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依次派出一名代表参赛,教师将写有“1”到“13”数字的卡片准备好,并随机从中抽出四张展示给几位代表,要求代表在规定时间内用这些数字和四种运算符号组合成结果为“24”的算式,写对一道算式将得一分,获得积分最高的一组获胜。

(三)课堂教学差异性的突出

1.学生学情的搜集范围与渠道的扩大

对小学生来说,其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这些因素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比如,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历次考试的卷子,根据他们在不同题型、难度与考查方向题目中的作答表现,对他们的知识强、弱项分布进行判断;在课堂上应扩大对其提问的范围,对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状态进行观察,对他们的听课状态进行判断。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了解,以此使学情分析的可信度得以增强。

2.教学方案差异化设计

在学情档案建立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相关信息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需要注意遵循这几点原则:首先,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其次,扬长补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要将重心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对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多设置一些难度大点的题目,让学生勇于挑战。教师应该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在《时、分、秒》教学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的概念解释上;对优秀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计算“出镜率”的应用题,以此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教学生本性的突出

1.在课堂上做到“点到为止”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教学设计不够严谨,对各环节在时间分配上把控不大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在课堂研讨方面没能为学生留出足够思考问题的时间,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停留在表层,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课堂问题深入研讨、分析,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学生在自主思考过程中,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问题,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比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两条直线之间不是相交关系就是平行关系”这一论证,并结合实例给学生一点提示,由此使学生了解“处在同一平面内”作为前提,才能保障绝对正确性。

2.将小组合作模式引入数学课堂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能为数学教学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该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由此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比如,在《时、分、秒》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何时、分、秒之间是六十进制,而不像其他数量单位那样是十进制,由此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思考除法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到“60能被更多的数整除,方便人们计算时间”的结论。

(五)课堂教学实践应用性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落实学以致用的理念。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途径是实践活动,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实践活动的设计还存在不足,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强化,以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比如,在“面积”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走出教室,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对学校花坛、楼梯瓷砖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记录计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

要想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要注重“减负”,减少作业量是实现减负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向40分钟要质量,同时结合学生现状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由此使学生高效地完成数学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设计数学作业:

1.设计差异化的数学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也应该要重视作业的差异化,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同步数学知识的提升,由此提升数学教学整体水平。比如,在《分数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设置不同的内容,低层次主要设计基础知识的题目,中层次主要设计中等难度的题目,高层次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由此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2.设计探究性数学作业

相比传统课后作业,探究性数学作业更注重学习过程,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后,教师可布置探究性作业为课堂教学补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利用探究性作业,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良好培养,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发现问题,在探究中学习新东西,由此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整合。

比如,教师在“探索规律”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由教材中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过渡到抽象数列规律,逐渐融入数学规律探究思想,为学生今后数列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布置串珠子的作业,让学生按不同颜色排列珠子,并对串珠的顺序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良好培养。

3.精心筛选作业内容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地修改作业设计,由此使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由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算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对实物表面与平面图形尺寸进行初步比较,认识到数字与世界的联系,使学生的数字思维意识得到良好培养。之后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作业,即让学生思考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越大,其面积是不是就越大?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由此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由此达到良好学习效果。

4.开展家校互动,落实“双减”政策

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作业内容,设计多元的作业内容,有效的作业不仅能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多元的作业内容。由于家庭作业是在家中完成的,教师无法对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进行了解,也就无法发现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分析学生做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过重的作业任务导致学生出现巨大压力。家校互动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其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减负增效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使其真正爱上数学,使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