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策略探讨

2023-03-21 18:17潘晓燕胡沙沙
考试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美术意识

潘晓燕 胡沙沙

当前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加大了各个领域对环境保护的扶持。在教育教学中也将环保理念融入进来,从教育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小学美术教学也是如此。新课改影响下,小学美术教学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环保理念,使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提升,并将环保知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加深对环保的理解,通过美术创作实现废物的利用和创新,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使学生可以形成环保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将环保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工作水平需要提升,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环保理念融入教学中,在进行美育的同时实现德育,将保护环境的理念深植到学生的思想中。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一)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很多教具的创新非常具有感染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较为简单,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积极性和向往。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融入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在美术创作中进行环保方面的实践。比如,在很多美术教材中都涉及“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等内容,这些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这方面内容的价值,通过布置一些创新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自己身边常见的垃圾进行收集、归类,将这些废品变废为宝进行美术创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确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

(二)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当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应不断融入环境保护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小学美术教学在融入环保理念过程中有非常大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非常重要的方式。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课堂的作用,从身边的小细节入手,鼓励学生不断观察生活,重视合作,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完成手工操作之后,将自己制造的垃圾及时清理。在进行复杂的美术手工操作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完成任务,在此期间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当前,虽然社会各界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中也在不断渗透环保理念,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下,很多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够合理,因此不能将环保理念与美术教学非常好地融合起来,教学过于单调、平铺直叙,影响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热情。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对美术课堂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工作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习场地单一

环保工作不仅体现在某一个场合中,还应在生活的细节中得以体现。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实践,从而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但在当前教学制度下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所忽略。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环境保护意识,虽然系统性较强,但是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不能真实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长此以往通过美术教学培养环保意识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美术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塑造并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环保知识

在环保意识培养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渗透,美术老师要精心设计内容,将环保知识向学生渗透。在此期间要将环保知识准确地表达,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动画、图片,通过故事性的场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形成环保理念,懂得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在美术课堂中应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本土文化,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将环保意识向学生渗透。比如在《旅游节》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收集家乡旅游景点的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协作,将家乡的旅游景点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在课堂中,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旅游景点保护区进行分享,之后教师再对这些旅游景点的情况进行总结,发现一些著名的景点都是环保保护做得好的,因此要倡导大家共同保护环境。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旅游景点的环境状况如何?如何通过宣传更好地保护环境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制作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片,从而使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付诸行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利用课堂讨论树立良好的环保价值观

保护环境也是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应尽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可以关注环境问题,讨论环境问题,并针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美术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环保内容,教师不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还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讨论、表现的舞台,使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还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比如,在学习《“五谷”作画》这节内容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浪费、不环保的作画行为?”学生开始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一些人喜欢在墙上作画,这样油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教师接着提问:“如何绘画才不会污染环境?”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五谷作画主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五谷作画的作品,使学生交流感受,从而打开思路,掌握五谷作画的技巧。教师为学生布置以环保为主题的五谷作画任务,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五谷作画作品。通过课堂环节的精心设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引导学生收集利用身边的“废材”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经常可以将生活中的废品进行收集,再通过加工、创作,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不仅有效地提升了这些废品的价值,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将变废为宝的理念融入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包装盒、易拉罐、废旧报纸以及玩具等。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可以以这些废旧材料为基础创作精美的美术作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创作、创新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废旧物品循环利用意识,懂得环保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行动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在进行《纸盒变家具》这节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提前收集一些废旧纸盒,用于课堂中的创作。在课堂中教给学生如何将这些废旧纸盒变成沙发、柜子等家具,唤醒学生的创作热情。不仅如此,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通过自己的研究,形成独创的家具制作方法,记录并说明家具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掌握了制作方法后,教师将学生8人分为一组,使学生将收集到的废旧物品共享使用,共同完成家具的制作,在此期间可以进行创意的讨论,明确分工。在家具制作完成后进行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并进行说明。大家共同选择制作最为精美,创意最好的家具制作小组,为小组颁发相应的奖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在环境保护中废物利用的理念,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通过绘画创作提升环保素养

环保需要每个人的坚持,需要从小事做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创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不断渗透。首先,绘画教学中可以以环保为主题,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对身边的花草、虫鸟、树木等进行观察,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画笔展现大自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再次,绘画课堂中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清洗颜料、绘画用品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进行教育,使得他们可以了解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节约用水。例如在进行《春天的色彩》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和朗诵古诗《春晓》,然后播放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色彩。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可以分析画中的色彩搭配效果,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一幅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合理运用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可以用绿色来表现小草、树枝上的嫩芽等,用粉色来表现桃花,用黄色来表现油菜花等,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现春天,还可以认识丰富多彩的春天需要保护好环境,不对自然造成破坏,否则春天也将失去原有的色彩。

(五)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需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因此在环保意识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情境,提高学生的代入感,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美德,从而使学生可以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低碳教育素材,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小学生活泼、好动,通过情境设计可以营造出小学生喜欢的场景,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比如在《我喜欢的鸟》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先通过PPT展示各种鸟类的美感,包括摄影作品、剪纸、木雕、中国画等艺术形式,使学生可以体会到各种鸟类的美。学生在欣赏完鸟类的形态、外形和颜色的美感之后,可以利用橡皮泥制作生动的鸟,也可以通过折纸、剪纸等方式来创作鸟类形象,并将鸟类作品与故事联系起来,呈现出群鸟嬉戏的场景,激发创作热情,并受到启发。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人类破坏大自然,捕捉各种珍稀鸟类,鸟类无处藏身,还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吗?”在老师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出发,为鸟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通过环保探索活动提升家园责任感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每个人共同保护。因此需要提升学生的环保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探索活动,使得环保教育可以渗透到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进行实践探索过程中应为学生精心地准备材料,尤其是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作为材料,使其可以得到二次循环利用。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让他们在创作美术作品过程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利用一些废旧布块、纸、绳子等作为材料,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创作,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以一些环保主题纪念日为契机,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开展一些相应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创作环保主体的绘画作品、艺术创作作品,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关注自己身边存在的污染现象,讨论这些污染现象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比如在进行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以《回家的路》这节课为例,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创作活动。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对回家路上的不环保的行为进行收集,包括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之后,教师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回家路上遇见的不环保的事件利用多媒体展现,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从而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歌唱比赛的方式,演唱环保歌曲、表演环保节目,使学生将环保意识可以付诸实践,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比如在环保小能手竞赛活动中,让学生以环保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学生可以进行废物利用,也可以创作环保主题宣传画,通过比赛竞技选择出最符合主题、最有创意的作品,并颁发相应的奖励。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七)通过培训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美术教学中,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在实际融入环保理念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新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将环保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深美术教师对环保的认识,使其能学习到更多环保知识与美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美术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美术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到环保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环保的认识,将最新的环保理念融入教学中。另外,教师应提升美术教学水平,关注每个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对环保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四、结语

总之,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环保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更新教学策略,合理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并积极带领学生到户外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美术创作,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美术意识
环境保护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