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借助古诗词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2023-03-21 10:31黄维波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化自信初中语文

摘 要: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学生应该建立文化自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学生认知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的助力。文章基于古诗词教学与建立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进行“借助古诗词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从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四方面入手,探寻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实现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6-0028-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置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首位。在教育学者潘庆玉看来,文化自信是形而上的“道”,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则是形而下的“器”[1]。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关系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所谓的文化自信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知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众所周知,古诗词既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又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其中的典故,感受古人的思想智慧,对其产生崇拜;可以了解传统节日习俗,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品味语言特点、韵味,感悟古代文学的无限精彩;可以品味诗人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涵养、传承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古诗词是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强大助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古诗词为基础,以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入手点,

应用适宜的策略实施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文化自信,实现古诗词的“以文化人”价值。

一、认知中华文化

认知中华文化是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第一步。在实施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深挖文本,提取文化养料,

并以此为基础组织语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认知。

(一)深挖文本,提取文化养料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这些中华文化资源正是学生建立中华文化认知的切入点。大部分初中生虽然具备了较扎实的古诗词学习基础,但是他们的中华文化认知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内容,不利于建立文化自信。教师应利用自身专业能力,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提取文化养料,继而在课堂上重点进行点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化认知。

例如,《十五从军征》中写道:“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在此之前,作者交代了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四周长着野生的葵菜。在这一句中,一名老兵用野生谷子做饭,用葵菜煮汤。短短的一句话展现出了汉代的饮食民俗。早在汉代时,人们就开始使用煮、烤、炒等方式烹饪美食。此外,汉代的主食主要为小米、小麦、大豆、黄米等,与现代的主食相近。汉代的副食种类也尤为丰富,如菜、肉、蛋等。其中,

菜以葵为主。然而,大部分初中生不太了解我国古代的饮食民俗。在阅读相关诗句的过程中,他们很难深刻地理解诗句内容,尤其很难了解我国古代的饮食民俗文化。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谷”“葵”作为文化养料,在課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一步步地了解古代饮食民俗及背后的文化特点,建立良好的饮食民俗文化认知。

(二)互文阅读,加深文化理解

不同时代的古诗词是不同时代文化的象征。面对不同时代的古诗词,大部分学生很难建立关联性的理解。古诗词互文阅读是学生对比有关联的古诗词,深入探寻、理解其中文化内容的有效途径[2]。在实施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以古诗词中的中华文化的某一要素为着眼点,整合不同时代的古诗词,鼓励学生对比、总结,使学生建立深刻的文化理解。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望月怀远》都描述了中秋节望月怀人的景象。但是,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在中秋夜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远在家乡的亲人,从心底产生了无限的思念。但是,诗人没有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而是自我安慰,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宇宙的规律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了自己豁达、乐观的胸怀。在《望月怀远》中,诗人重点描绘出了自己在中秋夜彻夜难眠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远在家乡的亲人的思念。在互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比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借助相同之处进入传统节日场景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借助不同之处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理解诗句背后的文化内涵,建立深刻的文化理解。

二、热爱中华文化

(一)美读激趣,引发情感共鸣

美读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古诗词大都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诗人在字里行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态度等,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韵律,进入具体的场景中,与诗人对话,

深入理解古诗词内容及诗人的创作意图,同时感受到古诗词之美,建构积极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3]。

例如,《观沧海》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描述了曹操登上碣石山,瞭望东海的场景。曹操用一个“临”字和一个“以”字表达出了自己的英雄气概。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可以体会到曹操当时的感受。同时,为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在讲述背景知识的同时,利用电子白板出示碣石山和东海的图片,将学生带入雄伟壮观的场景中。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化身为曹操,联想曹操当时取得的成就,想象自己登上碣石山,观望东海时的情绪和心境。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会有所感悟。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同时展示图片、音乐,引导学生继续体验场景,同时鼓励学生诵读诗句。在诵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铿锵有力地读出“临”

“以”,体会诗句的节奏美和旋律美,同时体会曹操的英雄气概。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学生会感受到古诗词的无限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建立文化自信。

(二)创设情境,优化情感体验

古诗词中描绘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场景相距甚远。同时,大部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很难“穿越时空”,走进古诗词的场景中,不利于深入品味一词一句,感悟诗人的情感。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古诗词中的场景为着眼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与诗人进行对话。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杜甫流亡时期居住在成都草堂,这段时间正值安史之乱,战乱频繁,

社会动荡不安。杜甫虽然长期处于困顿状态,但是他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了解了安史之乱的相关内容。于是,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播放微课,利用直观的画面再现安史之乱时的动荡局面,把学生带入历史场景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安史之乱下的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杜甫拖着病弱的身躯一路颠沛流离,看尽妻离子散的悲惨场面。历经重重波折,

终于来到了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杜甫在郊外的小溪旁盖起了一座茅草屋,终于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但是好景不长,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茅草屋四处漏风。此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具体的场景中,并发挥想象力,继续描绘后续场景,

同时体会诗人的心路历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边想象场景边诵读诗句。如此,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感受杜甫身上乐观向上、忧国忧民的美好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正是对中华文化的诠释。学生会在受到心灵滋养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三、认同中华文化

(一)群文阅读,建立文化归属感

文化认同感是建立在文化归属感之上的。文化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阅读[4]。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某种文化元素的滋养,建构深刻的文化认知,增强文化归属感。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在丰富古诗词储备的基础上建立文化归属感。因此,教师要积极实施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屋内的贫寒景象,暴露了杜甫的困境。杜甫虽身处困境,但心中依然念着国家和人民,甘愿牺牲自我来换取天下百姓的安乐,彰显出了舍己为人的精神。《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述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斗争的场面,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心情。《过零丁洋》中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生平,中间两句描述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最后一句展现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选择——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狂”态毕露,气象恢宏,尽显阳刚之美,表达出了诗人卫国守边的无限豪情。

这四首古诗词虽然描绘的场景不同,表达的主张和想法不同,但是都表達出了诗人真挚的感情。教师可以组建群文,提炼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比这四首古诗词中的场景,深刻体会诗人身上的精神,增强文化归属感。

(二)思辨阅读,形成正确的“三观”

初中生正处于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古诗词中蕴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诗人深入对话,可以受到精神的洗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5]。同时,学生可以因此感受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对中华文化建立认同感,为传承中华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思辨阅读活动,使学生走进语言深处,体会、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三观”。

例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生动的语言诉说了仕途的艰难,抒发了在遭遇挫折后的苦闷和抑郁。但是,他没有因此遭遇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是值得学生思辨的。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行路难(其一)》的过程中,

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李白一蹶不振了吗?他是如何应对挫折的?”在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用思辨的眼光审视李白的行为,从他的苦

闷、抑郁中感受到他对理想的坚持,建立全新的认知。

四、形成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知,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对保护、传承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在参与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逐步认知了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建立了积极的情感,认同了中华文化。如此,学生会产生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情感的推动下,践行良好行为,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例如,《春望》全篇情景交融,情感含蓄凝练、深沉。开篇先描绘了故都萧索的景象,接着叙述长久的战事,最后写出自己的衰老与哀怨。三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多样活动,可以建立良好的认知。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威胁祖国和平统一的现象。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为落脚点,呈现相关生活事例,引导学生探寻“我要怎么

做”。在探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迁移阅读认知,尤其秉持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合作讨论切实可行的做法。如此,学生可以在强化认知的同时,丰富生活经验,便于在生活中践行爱国行为,增强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

五、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强化文化认知,塑造积极的文化情感,建立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逐步建立文化自信,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具体的古诗词内容为依据,以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为着眼点,利用自身的教学和育人智慧,使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与古诗词“互动”,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走进古诗词深处,感受、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由此获得良好发展,建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冯灿.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3.

戴敏雅.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中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2022(24):90-92.

王奇.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调查与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22.

石生刚.文化自信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J].家长,2021(14):82-83.

陈桂平.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黄维波(1980.11-),女,贵州平坝人,

任教于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文化自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