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3-04-04 20:40张江龙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身体素质师生关系

张江龙

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好才能在未来生活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目前我国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相对比较缺乏,教师需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开展学生体能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其有效训练策略,以期为体育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现阶段部分地区受体育教育水平不高和学校硬件条件有限影响,初中体育教师普遍缺乏基本的体能训练技巧,体育教学中缺乏有效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体能。因此体育教师需对此引起重视,不断改进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使学生一定程度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针对性强的体能训练策略,以提升学生体能水平。

1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项目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师在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学生体能训练的意识,导致学生体育训练流于形式,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专业训练,选择不适合自己锻炼的体育项目,使其难以积极参与体育相关活动,无法提高自身体质。第二,教师普遍对自身专业知识较为欠缺,无法准确把握体育项目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及相关身体素质的构成理论知识,对学生体能训练缺乏理论知识及技能支持,难以系统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培训,导致学生在运动中无法达到相应目标与要求。第三,目前初中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家庭经济状态不佳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的体育锻炼,难以维持体能训练班的经费,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无法提起兴趣。第四,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文化未能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环境中,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有效锻炼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进而影响了自身的身体素质。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需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课程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合理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调整身体健康状态,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使其在体育锻炼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以便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1]。

2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2.1 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训练方案

初中学生体能素质低下最根本原因是教师缺少相应体能训练策略和方法所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到了初中时期,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学生更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现象,学生缺少锻炼机会和锻炼条件直接影响其身体素质的好坏。从初中学生体能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由于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认识不足,将体育教学工作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训练项目。对此,教师需从长远出发思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合不同训练科目进行讲解,使其在科学的指导下提高身体能力和体质素质。同时教师还需根据不同学生体型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运动策略和技术技巧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例如,针对具有较强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学生,教师需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使其训练效果达到全新的高度,选拔一些优秀体育学生参加市内体育项目比赛,增强其自信心,并为其做好职业规划,为国家输送优质体育人才。针对比较内向、体育能力较差和不善于体育锻炼的学生,教师需以耐心指导,多加以鼓励促进学生勇敢走出困境,调整好自身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教师还可以采用对学生进行专项运动技能培训方式锻炼学生增强运动肌肉和关节灵活性等技能。比如在进行仰卧起坐教学时,一些学生会存在动作幅度较小、速度较慢、姿势不够严格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身体柔韧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目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另外,为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高效且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提升初中学生体能水平。例如:通过提高跑步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运动能力,在不伤害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提高学生体能水平,达到提高综合运动能力的目的。在训练中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健身方法和技巧,使其未来能够拥有更加完善、健康、快乐且具有创造性的生活方式。因此,体育教师通过有效措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掌握的核心要领。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提升初中生整体身体素质[2]。

2.2 提高教师自身体育水平

作為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技术水平。第一,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身独有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讲解和示范,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体能训练技术方法,以适应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素质的需求。第二,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常用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视频演示等提高学生体育知识水平,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练习跑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或者通过练习肌肉提高学生身体肌肉力量,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体育训练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特殊关系会影响其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另外,教师可以将一些难度较大或较难完成的动作安排在适当的时间来让学生练习,使用小课时来进行突破练习,同时选择适当的场地及器材,保障学生训练安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对体育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不断加强学生针对性训练举措,改变传统体育课中不合理、不科学问题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跟不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目的,使学生能够真正拥有强健体型来适应社会要求[3]。

2.3 加强学生体质训练内容

在初中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体育课与文化课教学结合不紧密、体育课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存在较多误区,教师无法系统、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强学生体质训练内容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内容。针对可能因为学校运动量不够导致学生体能出现下降的情况,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体特点和体能水平的体能训练计划。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教师往往会通过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为体育课所教授的内容枯燥无味和无意义,使得学生出现厌学态度甚至放弃所学知识。对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办法予以有效控制,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注重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服输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其独立意识和良好生活習惯。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及各方面情况制定出适合个人实际的训练内容,以合理的训练计划使其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家庭条件制定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实际的体能训练计划,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全面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及心理综合素质,增强自身体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这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优秀品质在学生训练提升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运动量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以此带动各方面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还需结合理论知识、学生实际对每一节课进行科学设计和调整,通过不断创新让学生全面提升身体综合素质[4]。

2.4 充分利用多种资源

学校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开发了大量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实时互动沟通,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信息共享。教师可以此契机运用网络技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经验和方法传到网络上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教师上传的教学图片、视频中了解训练技能。比如当学生练习跑步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分析每个动作要领、方法及动作完成度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加以积极实践,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多样化体育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练习,比如视频课程、图片、歌曲等,这样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直播平台教学可以实时展开训练模拟教学,使其有效弥补体育课时间较少的局限性。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运动器械有效开展学生体能训练,目前很多学校将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得非常到位,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实现多层次训练。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投掷训练方式完成篮球、排球等训练,有效锻炼学生身体肌肉耐力,也可以通过其他体育项目进行辅助,比如瑜伽、游泳、健美操等,有效提升学生各项体能水平。

2.5 改进完善锻炼方法

体能训练中常常存在学生运动损伤,教师往往采用不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锻炼时过度依赖教师的训练习惯。教师需重视正确掌握训练技能,确保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并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在体育训练方法上不断改进才能提升学生整体的水平和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注重科学健身指导,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姿势和技巧,合理安排各项训练内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全方位综合调整,重视素质训练效果。同时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满足学生体育教学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相关体力训练方式和手段,保证学生身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中不至于出现心理障碍及不安全因素等情形发生。注意科学训练方法,避免产生更大伤害,适当加强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制定科学合理训练方法,结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完善训练模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学榜样[5]。

2.6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训练效果的提升。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训练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平等对待,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时常予以鼓励是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其中,学生也会更容易理解教师所提出的训练方法和理论讲解,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训练要点。同时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保持积极主动型师生关系的状态,不应以批评为目的,在兴趣引导下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达到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通过这种师生关系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问题意识和能力,让师生之间相互了解,促进感情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工作,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锻炼效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另外,教师应当从心理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为重要前提,使学生对体育知识进行巩固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活动真正能够实现预期目标。教师应积极构建和谐完整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树立正确的锻炼观念、明确自身责任界限,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体育教学各项任务得到有效地落实,真正提高学生在训练中的获得感、满足感。

2.7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用性也比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坚持运动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与学生进行良好地沟通交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同时还要加强体态礼仪与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体能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采纳学生对体育训练方面提出的建议,与同学交流探讨后,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同时建立相应的班级网络与团体关系,充分利用好校内课外时间开展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健康有意义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课程,奠定体育训练理论基础。而不是使其单纯接受体育课教学。在开展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其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掌握一定程度上的体育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有时间运动锻炼,养成健康、积极有益的生活习惯,以便在学习生活方面得益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得心应手,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锻炼其积极心态,树立良好的形象及高尚人格魅力,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心态,有效杜绝心理疾病和其他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师应根据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且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其运动兴趣,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并愿意积极参加锻炼,成为一名优秀、全面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

3 结语

为促进学生体能水平的快速提升,教师需充分利用各类体育教学资源,提供科学、有效、合适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策略,重视学生身体状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训练内容做出科学正确的有效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针对性锻炼策略,重视体能训练有效方法,以此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身体健康成长,进而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玮.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提高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15):108-109.

[2]赵亮.促进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意义策略[J].新体育,2022(16):64-66.

[3]薛萌.体能训练融于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运动精品,2021,40(07):13-14.

[4]刘建平.基于体能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0(13):42-43.

[5]古洪松.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33):37.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身体素质师生关系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