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意识,助力成功

2023-04-04 15:23姜博宇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战术篮球运动篮球

姜博宇

青少年篮球运动中所强调的战术意识,多指学生在参与运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和思想意识。战术意识可帮助学生更好的判断篮球场上局势,并相应作出理想判断,可以说,战术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发挥,还将直接影响到其在篮球领域的成长。为此,有必要依托青少年篮球教学,强化学生战术意识培养,逐步提升学生反应速度、感知能力,结合战术意识的形成要素,促进学生战术思维的形成,以助力学生在篮球领域的发展,实现学生篮球技能水平的提高。

1 提高防守意识,强化攻防转换思维

结合学生在青少年篮球运动所呈现的战术意识来看,普遍缺乏防守意识。防守意识多指,学生在篮球对抗期间,防守队员所采用的两至三人协同防守办法,意在阻拦对方球员进攻。防守举措所涉及内容较多,包括關门、补防、夹击、绕过等,需要结合场上具体情况调整防守战略。可以说,对于篮球运动而言,防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学生防守能力,增强多人防守基础配合,更有助于学生战术意识的形成,这也强化学生防守意识水平的主要原因。结合以往青少年篮球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传授的防守技巧多体现在人盯人防守战术方面,此类防守战术虽可有助于防守目标的达成,但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注意力相对有限,常出现在盯人环节,过于注重篮球的位置,而忽略对方球员传球或是进攻行为,从而为对方球员提供进攻机会。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形式,打破固有的训练方法,以课上、课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防守意识的训练强度。同时,可组织学生模拟防守场景,选择几位同学采用不同的传接球和进攻方法,考察学生防守意识和防守行为,以此磨炼学生意志,使学生接触更为多样的防守方法,从而实现防守意识的初步提升。此外,教师还应逐步强化对学生防守思维意识的训练,防守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战术思考,通过灵活且敏捷的防守思维,更有助于达成防守目的。为此,教师应充分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在防守阶段,根据对方球员行为形成准确判断,掌握投球、传球和切球时机,形成与队友之间方位上的转换和配合,以此实现防守意识和防守思维能力的提高,为战术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以往青少年篮球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实践经验,许多教师也通过分组对抗比赛的形式,深化青少年篮球教育。同时,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篮球运动属于学生较喜爱的娱乐运动项目之一,许多学生也选择在课余时间开展篮球运动,以获得运动乐趣。但结合青少年篮球运动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因长期处于娱乐性质过强的篮球运动模式下,限制战术意识的形成,影响战术进攻的成功率。因过于在意篮球运动带来的趣味性特点,而忽略其本身带有的对抗性特质,也是阻碍学生战术意识提升的主要原因。为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规范化篮球对抗情境,端正学生篮球运动态度,转变学生固有思想,使每位学生能够合理区分篮球运动的展开形式,以更认真的态度面对篮球运动教学。此外,结合学生在进攻过程中常出现攻防意识转换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由攻转守或是由守转攻的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的情况,引起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为充分掌握攻防转换实际,从而影响篮球运动的顺利进行。攻防战术的转换光凭借学生个人运动能力远远不够,还需形成对队友之间思维和行动上的密切配合。为此,教师除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外,还需为学生注意讲解并示范攻防转换的技巧,并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通过小组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与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此外,针对攻防转换战术意识的形成,可以课上开展短时间比赛的方式进行,为学生设置5-10分钟比赛时间,要求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提高学生战术转换效率、强化战术应用准确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因攻防战术的转换而获得理想的运动成果,从而提高学生对战术意识的关注度,促进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稳步提高。

2 培养篮球兴趣,加强心理战术训练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能助力学生在篮球领域的研究,促进其战术意识的形成。结合传统青少年篮球运动情况来看,学生战术意识普遍偏低,导致此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首先,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度较为浓厚,但对于篮球战术上的了解较少,普遍认为篮球运动主要对抗两队球员体力,而忽略对战术意识的关注。其次,虽然部分学生意识到篮球战术的重要性,但存在跟进意识、篮板球意识和比赛节奏意识薄弱等问题,即学生希望具备战术意识,但却并非掌握提高战术意识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篮球场上的发挥。为此,有必要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结合学生需要制定多元化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篮球运动快乐、产生战术意识的同时,掌握篮球战术实施技巧。实际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篮球运动比赛,以此提高篮球对抗保准,引导学生对高水平比赛过程形成观摩。此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凸显战术意识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他人战术意识的形成过程,思考在不同战术下双方球员所形成的得失,从而促进学生战术意识的提升,为学生篮球技能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属于竞技性项目,此类运动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篮球技能和战术意识,还检验每位场上球员的心理状态。篮球战术采用的合理与否,需建立在学生自身带有的拼搏精神、顽强意志品格以及与队友之间的密切配合下,一旦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将直接影响战术的实施,甚至影响篮球比赛成果。为此,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训练,强化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使学生无论在顺境或是逆境时,都能合理调整自身心理状态,把控比赛节奏,实现篮球运动目标。同时,教师应关注到学生训练过程,观察学生是否在比赛失利环节出现心理问题,是否因自我调控能力不足而影响战术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师关爱和队友关怀,培养学生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准确观察不同场上局势,并借助战术意识形成有效判断,实现篮球战术水平的提高。

3 锻炼观察能力,打好战术基础

青少年在参与篮球运动中的观察能力展现决定着其是否在运动、竞赛中呈现出更良好的表现、有着更优秀的临场反应能力。篮球作为一种团队竞技项目,配合与战术意识执行能力对青少年参与运动的个人表现、集体表现均有所提升,而这亦是“篮球意识”形成与培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即根据青少年的个人追求,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其意识到能力提升可使其具有更好表现。从青少年成长阶段中的共性表现来看,人在成长过程中在生理、心理出现反应并引导行为方面的发展,绝大多数在于“反馈循环”中对信息的获取,即通过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思考过程中明确应如何在行为层面上形成具体行为。结合至篮球运动中,便是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中随着脑部发育与认知方面的提升,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准确、敏捷地发现信息,在思考过程中快速处理。对于教学引导而言,从观察能力提升的角度分析,若想使青少年在战术意识上有着更稳定的发挥,能够充分理解战术信息并根据临场情况快速调整并展现个人能力以助力团队配合,还需从观察能力的角度对青少年实现培育引导,使其有目的性、有自主意识的实现观察,对场内信息有目的的实现观察,进而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快速且沉着冷静的独自处理问题、根据团队战术处理问题,展现战术的执行力。

结合篮球运动中需要注重的信息展开分析,青少年篮球赛中由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因此对抗激烈度、战术设计及运用相较于成人篮球稍逊一筹,但并不代表竞赛性受到影响。相反,由于青少年对自我实现、自我展现的追求,青少年篮球运动中常出现一些片面追求自我展现却始终不得其法的表现。教学引导过程中可就此着手,通过引导青少年观察分析,进而于比赛中切实运用而获得更好效果的方式实现对青少年的引导。如以实际为例,培育过程中可从比较观察的方式引导青少年重视观察能力带来的影响,随后基于实际变化主动参与到观察能力的培育活动中,配合教师实现培育。首先,教师可从青少年的运动表现角度分析,引导其在保持当前水平的基础上,与运动过程中根据观察分析场内的变化,从相对容易观察的内容着手,如对方选手的移动方向、站位位置,习惯投球的起手与常用的动作等,通过引导青少年于运动中注意此类内容并加以“预判”,不仅能够使青少年于参与篮球的过程中做到体力与脑力的均衡发展,更能够使其意识到战术安排、战术演练的重要性。其次,当引导青少年切实以此类内容参与到运动中并发现具有成效时,教师的引导与培育方向则应由观察能力与战术结合的方向展开,根据战术演练或是设计中几套不同的阵型方案或是计划等对青少年进行引导,使其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能够牢记需要观察的因素,更从观察与战术结合的角度,将观察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应用至战术实践中。最后,当青少年已经能够在篮球运动中实现观察并切实运用时,提升战术意识的目的已潜移默化中达成,而教师更可基于不同青少年的情况差异,根据其水平、发展方向实现引导与培育,使青少年于训练过程中明确自身于团队中的定位,进而在训练、竞赛中实现不断发展,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为后续进一步展开的针对性、团队型战术意识培养打好基础。

4 树立团队战术意识,开展协同训练

篮球这一运动属于团队运动,而这便要求参与运动的运动员乃至教练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才可取得较为优秀的成绩。对于青少年而言,其对篮球运动的认知可能有着团队意识的存在,但团队意识并不是他们思考过程中占据较高优先级的内容,相对更注重个人的发挥,出于争强好胜的意识而选择“一个人的英雄”,这便极有可能使得青少年于篮球运动中忽略团队意识,在“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取舍中选择前者。显然,这对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相对不利,个人发挥如何优秀,面对对方整体团队时仍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便是教师引导与培育学生战术意识的关键,即从复盘、分析中引导青少年从团队意识角度了解团队战术,进而逐渐具备战术意识。

结合实际分析,一些青少年可能在参与篮球运动的开始便受到一些“精彩镜头”的影响,这些镜头中大多是球星、优秀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精彩表现,然而青少年在尚未接触但受此类内容吸引的过程中未能注意到,这种“个人精彩表现”的背后往往是团队的付出与配合,加以运动员本身经长期不断的练习所掌握的技巧,仅将其视为“篮球运动中能够让人展现出出色表现”,进而使青少年于篮球运动中为展现自我而过度强调自身。对于战术意识的培育与引导而言,这种较为常见的表现虽然对青少年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对其实现引导的良好机会。如教师可从一些团队配合镜头、战术熟练配合而获胜的篮球比赛内容引导青少年关注,随后通过复盘或是赛后采访等引导青少年意识到“台上三分钟”的精彩表现下所包含的“台下十年功”的团队配合、战术训练等,使其能够从模仿、理解的角度意识到团队战术意识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可从一些基础的战术引导青少年学习,并使其感受到团队配合克服难题、达成战术目的所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于竞赛中加强团队的凝聚力,通过从简单的双人配合开始,逐渐加强难度并引导青少年演练,从实际过程中使青少年对相应的内容有所注意,主动参与。此处可以经典的拉空填位战术为例,虽然其相对简单,但亦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个体注重自身表现的同时兼顾整个团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可首先从引导学生理解战术的角度出发,基于一到两名青少年的配合展开战术演练,从两名队员的穿插、拉空、掩护展开,通过对练的方式引导青少年了解到通过配合可以实现“1+1>2”的战术目的。随后,在青少年运动员掌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基于对战术的进一步完善,通过两名队员配合,其余队员在此基础上,发现对方防守缺人并及时处理,使一对一盯防战术失效后另一位运动员能够从对方的防守中解脱,进而实现传球、投球等一系列操作,通过队员们的团队配合将整个局势“盘活”。除此以外,还可基于整体角度,引导青少年感知战术的重要性,在对战术有着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战术的运用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到团队战术中,以实际训练培养其团队意识。如在常见的“挡拆”战术中,需一人掩护,另一人带球越过,随后根据对方防守情况灵活调整,即“挡”与“拆”的灵活转换。通过对青少年的引导,使其逐渐了解到“战术并非是一人做贡献,而是团队为贡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引导其逐步具备战术意识。

总之,篮球意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亲身实践。为此,青少年篮球教师应做好战术意识培育工作,将战术意识培养纳入篮球教学系统中,在技术传授的同时,渗透战术意识培养,提高学生对战术意识的关注度,基于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训练。此外,应细化战术意识内容,重点培育学生防守意识、攻防转换意识,结合多元化训练方法,强化学生战术思维,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疏导,使学生无论在顺境和逆境均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態。此外,团队协作意识将直接影响篮球战术的实施,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战术意识,还应基于学生团队意识进行逐步强化,以此带动学生战术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在篮球运动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沈阳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战术篮球运动篮球
幼儿篮球运动
中间战术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