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2023-04-05 12:39张建荣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视图学情双减

张建荣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城关中学,甘肃 平凉 744400)

分层教学的应用基础是因材施教,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准原则,主张帮助学生实现共性发展基础之上的个性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逐渐被实际教学看重并落实.因此,基于“双减”背景的数学分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1 “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

1.1 “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在实际教学中表现的具体含义为同时减轻学生在校内外承受的双重负担,从而完成减负,减轻学业压力.第一,“双减”政策主张在校内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压力,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完成自主思考、自我探索等过程,以此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第二,“双减”政策主张在校外减轻学生的额外培训负担,为学生减免许多不必要的培训压力,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以用于亲子活动或兴趣爱好的自我修养等休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伴随减负的真正落实,学校、家长和师生开始担心学习效果不如以前,故而“双减”政策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即“减负增效”.“减负增效”指的是在减负的基础上,实际教学应当发展并完善教学改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采用新兴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课堂改革获得“增效”的最终结果.

1.2 “双减”政策的意义

1.2.1 形成乐学的教学环境

“双减”政策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可以帮助学生同步完成校内外的减负,从而极大地缓解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学业压力的骤降意味着学生拥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拥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基于此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求知氛围中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快乐求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乐学的教学环境形成.

1.2.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在实际教学的落实,可以和新课改并驾齐驱,共同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从而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更新教学模式意味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这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使教育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紧跟时代潮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多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多维的发展,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2.3 促进良好的学习循环

“双减”政策在实际教学的落实,可以在乐学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激发学习热情.通过实效性的课堂改革增效与课外实践培养,促使学生走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之中.学生在良性学习循环之中,由于热爱学习,所以投入学习;还可以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到学习的乐趣.良性学习循环的形成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

综上,“双减”政策最大的意义就是减轻初中生的学业压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果.

2 分层教学的策略

2.1 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分层,即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完备且细致的学情了解,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分别进行观察,以学情了解的基本情况为主要依据,将学生通过分层逐步落实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分层重点在于科学与合理,即在同一层次之间的同学的学习水平应当秉持相近原则,以此减少区别对待的不良现象.

2.2 分层教学的特点

2.2.1 同层次相似性

完成分层进行教学之后,组内之间将会形成竞争或合作的学习状态,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个性发展.而同一层次的学生始终秉承着同层次相近性的分层特点,保持层次内、组别内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相近,不允许出现巨大的学习差异,否则将会影响分层教学的具体落实效果.如此,完成科学合理的分层可以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计划制定不同的方针策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展开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而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2.2.2 分层次灵活性

分层教学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那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就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满足这一要求.根据学生的综合学情而非苍白单一的考试成绩完成分组;分组之后,伴随一定时间的进步与教学反馈,分层将更新,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灵活性.分层次灵活性不会将学生进行学习定性定型,而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分层,根据层次流动来推动学生的进步.

2.2.3 教学成效多面性

分层教学的最后结果应当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进步,且进步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升,还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学习成就感等良性学习表现.

3 分层教学的意义

3.1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分层教学的落实可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可以促进优等生追求更加深入的学习需求,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又可以帮助基础一般的学生从头开始学习,由浅入深地从力不从心的学习转变为力所能及的学习,以此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重燃学生的数学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促进教学改革的落实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课改也不断地深入推进实际教学改革.分层教学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路,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此外,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还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潜能的激发,通过增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落实以学生为本,进而打造符合时代特性的生本课堂,以此可持续性地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

4 基于“双减”的数学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

4.1 根据学生综合学情分层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并且有部分学生的差异情况复杂,难以获取客观性的学情判定,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时应当综合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完成科学合理的分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兴趣差异,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差异,争取对学生有一个完整且细致的学情了解,以此促进科学分层的落实,进而完成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具体的分层情况可以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优等生组成,这部分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潜质;第二个层次由进步生组成,该部分的学生具备一般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极大的进步空间和能力潜质以完成教师布置的平均水平性质的任务;第三个层次由基础生组成,该部分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需要重新夯实数学基础且重新树立数学自信.

4.2 根据学生分层制定课堂教学计划

基于“双减”政策,针对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分层可以帮助教师重新梳理教学思路,秉承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教学原则,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接收不同难易程度的知识,助力双减政策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比如,针对简单的基础知识,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基础层的学生进行讲解,督促该部分学生完成基础的积累和习题训练;对有一定难度的教学问题,教师应该不强求基础层的学生,而是转向面对进步层和优等层的学生,鼓励该部分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的讨论之中,提高课堂的互动效率,营造良好向上的知识讨论氛围;而对有较大难度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当将该问题放置在课堂的最后,不浪费大多数学生的课堂时间,用以引导优等层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思考或学生之间的讨论,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的交流氛围.

4.3 根据学生分层设计课后分层作业

分层教学还应当落实在课后作业中.基于“双减”政策,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应当设计课后分层作业,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完成课后巩固学习.例如,根据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投影与视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以供不同的学生完成.对于基础生,由于该部分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空间想象能力,于是教师应当布置一些简单的基础性作业给基础生完成课后巩固,如根据三视图找出对应的物体、画出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或根据三视图,尝试描述简单物体的形状等基础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逐渐进步发展为进步生;对于进步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既完成基础作业,又在此基础上完成提高性作业,即画出组合物体的三视图、根据物体的展开图想象物体的全貌、绘制该物体的三视图并计算该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通过三视图想象物体全貌绘制该物体的展开图并计算该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以此,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并发展相应的空间想象能力.

4.4 注重教学评价

不仅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需要分层,教学评价也需要进行分层.教学评价的同步分层可以帮助教师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知晓分层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教学评价完成再分层,强化分层教学的灵活性.同时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通过获得相应的激励与肯定,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存在形式有很多,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主人翁的心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双减”政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综合学情完成科学合理的分层,需要根据学生分层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后分层作业,注重教学评价的反馈,从而落实分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视图学情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一种解决三视图问题的方法——镶嵌法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