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意蕴、战略支撑及实践要求

2023-04-07 02:56许先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科技

□许先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北京 100032)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物质技术基础是多方面的,而科技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我国科技事业以其特有的维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底蕴,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根基。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意蕴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2]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引擎。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驱动和引领力量

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重大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由纺织机的出现拉开序幕,又由蒸汽机的发明推向高潮。其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其技术基础是机械技术,其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端于英国,是与英国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的,因而又被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确立了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工业技术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纺织业、交通运输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人类由此进入大机器工业时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发生革命性变革,生产力飞速发展,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比过去一切世代总和还要多得多的物质财富。这场科技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得以确立,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后期,其科学技术基础主要是电磁理论及电力技术,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形成了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工业技术体系,促成了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等技术的发展,进而相继出现了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新型冶炼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从蒸汽机转变为发电机、电动机,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人类由此从大机器工业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这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这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和先导,进而形成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技术为支柱的综合性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加速向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转变,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从影响范围和功能来看,这次新科技革命是以往历次科技革命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又被称为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的科技革命。这场新科技革命首先从美国开始,然后扩大到西欧和日本,进而扩散到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受其影响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科技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一系列产业变革,导致大国兴衰、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无数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正是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国家相继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经济乃至军事强国。英国依靠第一次科技革命一跃而成为工业强国、世界霸主。德国依靠科技起家,凭借冶金、重化工等技术上的突破,迎头赶上了领先其一个多世纪的英国。美国在建国时就注重以科技为本,经过持续努力,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综合实力领先全球。日本明治维新时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又倡导技术立国,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20世纪上半叶还是以农业为生存基础的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致力于发展科技,坚持把科技立国作为基本国策,短短30年内在许多产业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升,韩国由此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可见,依靠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经验。

回顾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科技创新作为一种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力量,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进程。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地位、作用、功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愈益得到彰显。科技创新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成为引领未来的主导力量,推动人类现代化驶入快车道。科技创新从根本上决定着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而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则往往标志着世界现代化格局的变化、综合国力的消长和大国地位的更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3]放眼全球,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突飞猛进的时期。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继续享受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纷纷面向未来积极部署前沿科技发展,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掌握新的发展先机、赢得新的主动权。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驱动引领作用,纷纷把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图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科技意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适时作出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这一主题的探索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成熟、战略不断完善、实践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就进一步明确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各国人民都对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孜孜以求,但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尽相同。由于各国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而世界上既不存在千篇一律、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各国而固定不变的现代化途径。独特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历史方位、发展状况和使命任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这五大特色对我国科技事业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特色体现了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4亿多,而目前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不超过10亿。比世界上发达国家总人口还要多的中国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就会把世界发达水平人口数量提升一倍以上,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那种以资本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现代化老路,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特色要求我们在发展科技事业时,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巨大的产能、巨大的体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天然优势和红利,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消费需求庞大、社会保障面宽等严峻考验。我国现代化建设涉及14亿多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难度异乎寻常,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如果仍然走那种依靠物质、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的老路,必然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从我国的自然承载力看,物质、资源只会越用越少;而从科技潜力看,越是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和人才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要素驱动发展为主的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地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特色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那种社会两极分化、极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财富的现代化老路,强调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又要把蛋糕切好分好,推动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这一特色要求我们在发展科技事业时,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依靠科技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城乡居民收入,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增长和分配关系,逐步实现整体富裕、普遍富裕。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教育更加公平优质、就业更加灵活充分、收入更加稳定丰裕、医疗更加方便贴心、养老服务更加可及且有保障、住房更加宽敞舒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社会更加安定有序。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努力,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等。我们必须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人民急难愁盼问题,依靠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特色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那种物质主义膨胀、精神空虚贫乏的现代化老路,追求的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互促进、物质大厦和精神大厦并肩耸立,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双提升、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同时并重。这一特色要求我们在发展科技事业时,既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又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民族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还面临着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难题。我们必须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特色体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那种无止境向自然索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强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特色要求我们在发展科技事业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问题,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科技,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根本途径。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生态面貌丰富多样的发展中大国,生态治理是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攻坚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4]539。我们必须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不懈发展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坚持不懈发展污染防治技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不懈发展生态修复技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总之,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真正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宗旨。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那种通过战争和殖民等方式对外扩张掠夺、损人利己的现代化老路,强调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一特色要求我们在发展科技事业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是促进科技互惠共享的康庄大道,也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科技创新全球化,推动科技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当今世界,由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发生逆转,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科技创新全球化进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高新技术出口管制,加剧技术贸易壁垒,妄图打压我国科技创新。在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科技封锁、遏制甚至极限施压的情况下,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科技进步事业。

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国家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抉择,是对科技创新在新发展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科技事业的主题和总纲。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5]他特别强调“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4]485。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增强我国发展竞争力和持续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一,它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已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建全球政治版图、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自主创新成为国际博弈的主战场。世界各国竞相谋划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科技策略,力图抢占科技先机。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风险挑战。现实情况是,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部分技术、基础材料和元器件对外采购率过高、依赖性过强,创造新产业、引领新潮流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第二,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支撑,是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质的飞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现代化强国的鲜明标志。自立是自强的前提条件,科技自立是安身立命之基,科技自强是民族昌盛之要。历史表明,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科技强国,科技自立自强则国家屹立。近代以来,我国曾多次错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良机,教训极为沉痛。民族复兴必须科技复兴。如果难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就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现实及长远需求,就无法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在更加坚实、更加可靠、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

第三,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由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巨大,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基础和条件日益完善,我国经济逐渐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随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稳步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还将不断扩张。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客观上迫切需要我国以新的战略举措挖掘内需潜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4]485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原有的要素禀赋相对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传统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都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核心要素。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动力源。

第四,它是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的有力保证。“面向未来,可以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6]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频频对我国实施“筑墙”“脱钩”“断供”战术,编织科技铁幕,开展“长臂管辖”,加码技术封锁,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我国科技企业和经济实体极限施压,想方设法打压我国科技创新。虽然这种科技霸权主义的行径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客观上看,一定时期内势必对我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防范不及时、应对不力,极有可能由科技风险演化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风险,甚至会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动荡复杂、风高浪急的情况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我们必须更好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着力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类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引领力量。习近平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7]历史表明,大国博弈的重心之一就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不同组织形式的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布局和比拼。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世界主要科技强国极为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始终高强度稳定支持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国立科研机构,持续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聚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从而登上了国际科技舞台中心。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要指以国家布局支持的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型领军企业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单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是体现国家意志、肩负战略性使命的科技“国家队”和“王牌军”,是服务国家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维护国家安全的“领头雁”和“排头兵”。与传统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研发机构相比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国家意志更加明确。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运行体系中,国家是重大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国家对创新要素、创新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统筹布局,确保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顺利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是单一地依靠自由探索式的科研组织模式,而是以国家重大使命为牵引,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二是战略目标更加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依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解决涉及国家发展和安全、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及关键核心技术。三是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是各个创新主体以分散的方式开展创新,而是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创新主体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实施有组织创新、协同创新,着力形成各尽所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发展合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作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国家级创新团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助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增强国家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引领带动国家创新体系中其他主体、其他单元竞相开展创新创造,最终提升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根据我国科技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主体的协同联动和融通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决定性作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各类创新主体相互配合、协同创新的新格局,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和合力。

第二,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集成国家创新资源、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和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等深层次因素影响,同时又面临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交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增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既需要加快出台财税、金融、投资、消费等相关政策,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又需要依托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增长点。

第三,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一是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二是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国家科研机构需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7]三是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7]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这其中,将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的课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培育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举措。

第四,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地区禀赋特色,集成地方优势创新资源,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区域发展紧密互动和深度融合。

(三)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科技创新是艰辛探索的历程,需要保持足够的创新耐心与定力。做出科研成果不容易,而做出原始性创新的难度更大。“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概而言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从性质看,属于“无中生有”的质变;从过程看,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从结果看,具有突破性、超前性。“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有着很强的连锁效应,具有重大牵引作用。它不仅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而且还能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被“卡脖子”,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指标,是核心竞争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原始性创新作为目标导向,把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倡导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科技“无人区”和最前沿的钻研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竞争前沿高技术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4]392,“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8]。基础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发明,积累科学知识,创立新的学说,为认识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创新驱动的塔基,是新发明、新技术、新产业的先导,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由于开拓新学科领域需要进行全新的超前的基础理论探索,由于发展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品需要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和支持,由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导致各国加强知识保护、加强本国的基础研究以建立自己的科学储备,作为新知识产生之源的基础研究,其战略地位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经过长期以来的努力,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大幅度增长,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大幅度改善,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水平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比如铁基超导、量子信息、中微子、纳米、空间科学、干细胞等。但是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在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中仍然是短板。我国虽然构建起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一些产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多数产业大而不强,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不足。习近平尖锐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4]392-393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是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完善高效的基础研究体系。基础研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少项目具有研究周期长、见效慢、难度大、结果不确定、风险多等特点。因此,必须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攻方向,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前瞻部署重大基础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加强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的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人才储备和科学支撑。三是鼓励自由探索,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基础研究“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9]。构建宽松包容的良好学术环境需要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敏感,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四是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有机衔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科技与经济脱节这个老问题,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基础研究一时难以被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少基础研究成果或被束之高阁,或沦为“展品、奖品、礼品”。基础研究要向市场方面延伸,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1]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一个国家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在国际上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强势,就无法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严峻的形势表明,必须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研究方向和领域呢?习近平特别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研人员需要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要补短板,也要筑长板。补短板就是奔着最要害问题、薄弱环节去,探求科学方法,找出科学答案。筑长板就是向前看,需要有预见性和战略定力,甚至在“无人区”及早部署,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最关键的支撑。

三、以科技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标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抉择。根据分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并适时调整科技发展“三步走”的部署。“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性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第二步是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这个阶段性的目标已经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而展开。第三步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是着眼于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宏伟目标。在充分考虑世界科技竞争态势和我国科技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内在需要,党的二十大将建成科技强国的时间由2050年提前到2035年。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战略调整,体现了党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彰显了党自信自强、抢抓先机的科技担当。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之时,也就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这是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但也是难度更大的奋斗目标,对我国科技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建设的科技强国,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是拥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标志性科技成果的科技强国,是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科技强国,是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实现农业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知识产权强国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科技事业的坚实依托和宏大舞台,规定并确保了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本质属性和前进方向。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既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又具有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彰显了新时代科技事业的典型特征和实践要求。

(一)科技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

这是我国科技事业的最本质特征,也是我国科技治理体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最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往往是灾难性的、颠覆性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0]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在科技创新中的贯彻落实,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经验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抓根本、抓尖端、抓基础,不断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着力提高党的科技治理能力,形成协同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为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必须牢牢把握以下要求。

一是必须健全党领导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战略部署,都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制定的,最高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重大顶层设计都由党中央研究决定。新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科技治理体系,确保我国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需要指出的是,统一领导,是指我国科技治理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决不能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采取分散型的治理方式。西方治理理论中有一种观点强调多主体协同,主张治理的去中心化,我们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在我国,党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领导核心,统领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这是根本原则。

二是必须把党的主张贯彻到科技事业各方面全过程。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一时一事的。科技战线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各创新主体都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严格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项目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的领导需要落实到科技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决不能出现盲点、堵点,决不能弱化、虚化。

三是必须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党委去包办。具体事务应该由具体部门、创新主体去办,各方之间的事由党委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重在把方向、谋全局、定政策、促改革、抓大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就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进行前瞻研究、加强战略部署、制定有效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把科技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发挥好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服务保障作用,充分凝聚各方面力量。

(二)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是我国科技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生动彰显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也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赢得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的政治优势。科技事业涉及全体人民的民生福祉,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始终秉持创新为民、创新惠民、创新利民,把为民造福作为科技工作最重要的政绩,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科技工作全部活动之中,着力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幸福生活的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科技工作的一条主线。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会有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科技理念到科技实践都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党领导科技事业的根本政治立场,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谋划科技发展。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根本立场、情感和态度。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选择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时,党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始终尊重人民创造,有力集中人民智慧,更广泛团结起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亿万人民。

二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全面深化科技改革。科技领域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更多是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各方面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党坚决站在人民立场处理好涉及科技改革的重大问题,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11],着力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人民认可的科技改革硬招实招。

三是始终着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民生科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创新为民惠民、利民富民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方向,注重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健康密切关联的民生科技,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依靠科技的力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舒适、快捷、高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科技强国建设的动力源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关键一招”,强调的是以改革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启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就迅速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2]他把科技体制改革摆到与经济体制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认为“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12]从那时候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始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呈现出大开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性跃升。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更加强调系统集成。科技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组合,目的是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长期以来,我国科技计划管理存在资源碎片化、取向不聚焦等问题。通过改革,创新资源和要素得以统筹协调、高效集成、凝聚合力,形成运行有序、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二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既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又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运用举国体制开展科技攻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扬这一优势,而且还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来优化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使之成为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尤其是涉及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重要组织实施方式。

三是在改革取向上,有放有收。所谓“放”,是指我们实施了一系列以权力下放、自主权下放为核心的改革举措,比如赋予科研人员以经费管理权、技术路线自主决定权等。所谓“收”,是指将一些不符合形势发展或效果不佳的改革收回,重新设计改革。比如,一些科研院所在按市场化方向改革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无法集中精力抓主业主责,原有的优势失去了,创新能力反而降低了。有鉴于此,将其中一些基础研究能力较强的转制科研院所重新定位和明确标准,引导其回归公益属性,更多承担国家交付的任务,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

四是在动力机制上,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注重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在推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时,更加注重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可以说,新时代的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制度和科技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制度建设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评价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我们聚焦“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强调要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正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与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更加注重科研项目完成、管理、产出、效果、影响等绩效,开展分类评价、多层次评价、差别化评价,全面提升科技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效性。我国在科技评价改革方面,已由过去注重考核转为注重激励,由单一因素评价转为多维综合评价,在极大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四)科技强国建设的人才保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这为我国科技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创新支撑。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成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单列专章作出部署。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

一是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从根本上说,党管人才的目的就是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一切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坚持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工程,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效能。健全完善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获得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更为迫切。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完善国家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三是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与时俱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到事业引人、平台助人、保障宜人、感情暖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统筹开发利用各类人才队伍、各方面人才资源,“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1]。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五)科技强国建设的开放特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这是我们学习世界科技成果、在对外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必须以宏阔的眼光、谦逊的态度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技成果才能为全人类所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促进科技互惠共享。

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受到阻断,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各学科、各领域交叉融合变得更加紧密并日益走向深入,学科协同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的有效范式。科技创新进入大融通时代,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更为迅速,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快速形成。在这样一种态势下,我们要辩证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关系,以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一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精神实质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科学技术是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武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求我们坚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充分尊重和维护各国平等发展科技的权利,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缩小科技鸿沟,在科技引进、科技援助、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培训、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作出中国应有的科技贡献,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科技创新资源又让中国科技创新资源更好造福世界。

二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以更加积极的行动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同各国一道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致力营造互利共赢、互惠共享的开放创新生态。注重科技合作新平台,特别是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由我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使之成为增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的有效载体。要增强反制能力,有效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筑墙设垒”“脱钩断链”,以强大的科技实力打破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和单边制裁。

三是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我们所倡导的全球治理观,是各国平等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我们所倡导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彰显国际公平正义、能够充分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的治理体系。在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合作观、人权观、生态观、文明观等重要理念,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科技霸权主义,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人类共同挑战,构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格局。

以科技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是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科技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已由“跟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科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