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宣讲家·谢翰文

2023-04-16 01:46肖湘娜
湘潮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军

肖湘娜

英烈小档案

谢翰文(1904—1942),湖南耒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组建桐子山游击队。1929年4月,任红五军四纵队党代表。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秘书长,后调任红五军第三师政治委员。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1936年春,任西北红军大学校务处长。1937年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十三纵队队长、校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1年初,调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被俘后被日军秘密杀害,时年38岁。

在长征途中,谢翰文充分发挥自己政治宣传工作的才能,他针对一部分官兵对革命前途萌生了悲观情绪的状况,编写了许多行军快板和歌谣,以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只要一有条件,他就在沿途书写或者印发宣传标语和传单,标语有墨写的、有炭灰写的,有写在纸上张贴的、有写在墙壁上的、有写在门板上的,甚至还有刻写在石头上的。谢翰文编写的行军快板,以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激越豪迈见长,战士们边走边听,边走边唱,对鼓舞部队士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他编写的《冲锋歌》就很受欢迎,一直被红军战士唱到陕北。其歌词是:

杀啊!杀!冲锋,冲锋!

高虎脑,万年亭,

红军个个都英勇,

杀得敌人胆抖心惊,

前进,快前进!

消灭前面的敌人,

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

长征路上,部队长途艰苦转战,多少次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处在饥寒交迫的境地,这些标语和歌谣唤起了同志们的战斗激情,催促着战士们加速步伐,给每个战士以极大的鼓舞。

除了做好一般宣传工作外,在长征路上,谢翰文还积极参加“扩红”的宣传鼓动工作。“云贵川,川云贵,扩大红军有成绩。”在经过贵州的贵阳、龙里一带的时候,谢翰文总是飞快地跑到部队的前头,有时走到尖兵的前头,看见路边有人家,就走进群众家里,轻言细语地去做“扩红”的宣传鼓动工作。很多新战士,就是这样被他招进来的。有一天,红军先头部队发现前面的山坡上蹲着许多群众,远远地望着他们。谢翰文想发动他们当红军,立即迎上前去打招呼。那些群众见状,立即往山顶上跑去。谢翰文向他们喊话:“掌柜,不要怕,我们是红军,保护干人(即穷人)不拉夫,向你们来讲话。”结果,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站在了半山。开始,谢翰文对老汉苦口婆心地说了很多话,但这个老汉充耳不闻。经过多番宣传之后,两人便一问一答地交流起来。经过这位老汉做工作,那些跑向山顶的群众又回来了。谢翰文给他们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和工农当红军的重要性。一番宣传鼓动之后,陡然从人群中站出来一个青年:“我去当红军,谁同我去?”很快,又从人群中钻出四五个青年,见此情景,谢翰文欣慰地笑了。当队伍经过兴仁县观音山时,谢翰文见到一个放牛的男人,便鼓励他去当红军。放牛的男人爽快地答应了。临行前,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去当红军,家里的伤兵你要好好地招待。”原来这位放牛男人的家中还收留着3位红军伤员。在长征途中,谢翰文做了许多政治思想工作,获得了官兵的一致好评。

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历时近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几个省,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到达哈达铺,实现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北上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创办学校,培养革命人才。每当历史转折时期,他总是利用战争间隙环境暂时稳定的时期,开办各种军事政治学校,培养军政指挥人才,并把它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抓。从井冈山到江西苏区,再到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然后胜利到达陕北之后,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1935年11月,陕北成立了西北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2月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之后,谢翰文被中央军委抽调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担任校务处长。他进校后忘我地工作,虽名为校务处长,实际上是负责学校全盘业务,既要负责秘书处、队列处、组织处的工作,还要管理全校师生员工们的吃、穿、住。尽管工作很忙,他总是能够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学校共设四个科:军事指挥科,主要培养营长、团长等军事指挥干部;政治工作科,主要培养营、团、师的政治干部;游击战争科,主要培养抗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各级军事政治干部;特科,主要培养工兵、骑兵、炮兵等专业技术部队的军事指挥员。招生对象主要是红军和地方干部,同时也面向社会招收爱国青年知识分子。谢翰文起草的《招生布告》明确宣布:“本校为适应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之开展,供给各个抗日战线上的领导人才,特决定招揽各地革命青年、爱国志士来校学习,以期培养和造就大批军事政治的民族抗日干部,领导民族革命战争。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争取中国民族独立自由与彻底解放为宗旨。”

1936年5月,为了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大批领导抗战的人才,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开始准备在西北抗日红军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在瓦窑堡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告成立。7月初,因国民党军进攻瓦窑堡,“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驻保安县城附近。1937年1月,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迁至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傅钟任政治部主任。抗大共编有14个学员队,谢翰文担任学员第十三队队长。学校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前来视察,他同谢翰文等长征过来的老战士合影留念,并热情地鼓励他们把抗大办成一座革命的大熔炉。

谢翰文带领的学员队第十三队住在城内古城隍庙的旧房子里,学员先后有100多人,都是信奉马列主义的知识青年,可谓人才荟萃。队里设有“救亡室”,以前叫“列宁室”,是全队公开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阵地,大家经常在这里出墙报,公开辩论或者大声歌唱。谢翰文带领学员们每天早晨练早操,上午、下午听大课,晚上讨论复习。每位学员都有一张没有漆过的白木凳子,每天列队坐在一个大库房里,认真听讲。谢翰文和学员们最喜欢的,是集合列队去听毛泽东作报告。他清楚地记得,毛泽东缓缓地走来,站在一个稍高些的土坡上,开始讲话。毛泽东习惯打手势,操一口湖南腔,從从容容,没有讲稿却可以连续演说两三个小时。“到延安来学习,有3个阶段,要上3门课。一是从西安到延安,你们爬山越岭,步行800里,还得自背着行李。这是艰苦的一课,是自愿的,是考验,是第一门课程。第二是到学校里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天天要出操,要讲,做笔记,还须小组讨论、复习。这又是一种考验、一种锻炼,也就是学习。最重要的是第三课,这便是到斗争中去学习!”毛泽东的讲话总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的语言有着神奇的魅力,往往令人群笑声不断,掌声大作。在笑声和掌声中,谢翰文和学员们一道,吞咽着鲜活的营养,输送进奔流的血液中,沉积下来,直到终生。

(摘自“湖湘英烈故事丛书”《革命宣讲家·谢翰文》)

猜你喜欢
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袁国平与『红军第一报』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坳
少寨红军桥
盛开只等红军来
十送红军
石背上村有口“红军井”
红军帽
红军灯碗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