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校行企协同下新型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研究

2023-05-08 00:10陈艳红陈朝慰叶陈勇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陈艳红 陈朝慰 叶陈勇

摘要: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目前国内产业学院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成功模式,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文章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与模式,梳理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创建及探索为例,研究破解困境的路径与思路,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政校校行企协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4-0047-06

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首次以两部委联合发文形式聚焦产业学院建设,提出经过4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月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要求“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2022年5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要健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教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在着力解决“产教融合”核心问题上,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已然成为破解困扰职业教育由来已久的产教合和不深症结之关键,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和教育体系重构,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安排,也是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与产业进步的必然选择。

基于此背景,我校联合多方探索建立了政(政府)校(高职)校(中职)行(行业)企(企业)协同的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并针对现代产业学院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破解路径,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案例参考。

一、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然特性分析

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业园区、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建立的,在政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资源共用、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功能集合体,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形态变革的创新性模式,也是实现校企双主体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1]。

(一)以现代产业为依托

产业学院的生发逻辑始于为解决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现代产业学院的专业建设逻辑就是紧跟区域产业生态发展,根据产业群—建立专业群—培养人才群的“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链对链式逻辑关系,让专业群与产业生态高度契合。

(二)以育人为目标

立德树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来就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产业学院生存发展的依托。

1.产业学院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

在产业学院,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学习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岗位要求,感受企业文化,感悟“专注、精准、创新、拼搏”的工匠精神对企业品质塑造的重要意义。这种浸润性、直观性的教育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较之传统校园的学习,这种融入情境、如盐于水的育人方式能让学生更深切地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2.产业学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想载体

限于实训设备的数量及设备技术的更新迭代,当前高职院校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痛点。为了补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短板,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职业院校亟需强化与产业的对接,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让技能理论与实际操作、产品生产即时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

(三)产业学院是多维参与的有机体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面向社会与产业办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跨界合作,是由政府、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有着共同愿景的主体联合投资组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具备明确的组织运行、资源和利益分配等规则内容,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这要求现代产业学院必须打破校企封闭联系局限,与政行企校多方协作,强化与产业学院内外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力整合政、校、行、企多方资源,形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共担收益与风险的多方命运共同体,为产业學院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四)治理水平现代化

健全的体制机制是产业学院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为克服传统的“单中心主体”弊端,理想的现代产业学院应是多方力量参与融入,各方权属明晰,组织架构合理,教学运行稳定有序,质量管理完善高效,利益分配科学,制度机制建设能够体现政行校企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和多元治理主体意志的统一,最终能够实现产教融合治理效能的最大化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五)突出人才的贯通培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职业教育纵向贯通问题,明确提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衔接”。因而现代产业学院应跳出传统中、高、本各层级单独的学历教育局限,更多地根据产业不同层级岗位能力特点,按照人才培养成长规律,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中高本衔接等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畅通人才贯通培养路径,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六)服务功能复合多元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提出现代产业学院“要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等功能”。因而,现代产业学院要在做好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外部发展变化,根据产业企业的技术攻坚、工艺精进需要,拓展多元服务,延链、补链、强链,整体形成集“产、学、研、用、创”五大功能为一体的职教共同体,以保证满足产业集群所需的人才供给,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精准对接,进而推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精准、有效。

二、职业院校建立产业学院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根据专业、行业的特点成立了一大批产业学院。目前,产业学院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单一校企合作模式、政校企合作模式、政校行企合作模式三种,主要以培养高职学生为主,各合作模式的特点如下。

(一)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一的企业与单一院校共建产业学院或一个学校和两个以上企业共同建立产业学院。该模式通常由学校牵头并作为主要投入方,企业为辅作为次要投入方。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是校企双方诉求明确,合作简单,利益容易协调。弊端之一是产业学院办学专业单一,规模不大,学校和企业均需投入较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企业能吸纳的毕业学生数有限,特别是与“教培型企业”的合作,由于教培机构的主要诉求是售卖实训设备、课程资源和学费分成,不能直接接收毕业学生,因而比较容易出现学校付出许多而得到的成效却很少;弊端之二是该模式中政府参与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模式的办学风险。

(二)政校企合作模式

政校企合作模式主要表現为政府、学校、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学院。该模式通常是在地方政府牵头或支持下,地方龙头企业与地方职业院校共同开展产业学院合作办学。该模式的优点是政府可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校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推进产业学院顺利运转。其弊端是该类型产业学院不能整合行业资源,在组织区域产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定期收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等涉及行业工作的任务时不能很好地落地实施,导致产业学院专业群难与区域产业集群紧密衔接,同时也限制了产业学院的办学规模。

(三)政校行企合作模式

政校行企合作模式是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学院,该种模式整合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资源,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合作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产业学院办学可以整合政校行企各方资源,能较好地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相对接,进一步促进专业群规模化办学,也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其弊端之一是合作机制较为复杂,各方协调难度大;弊端之二是目前该模式中的合作院校通常只有单独的高职院校或中职学校,无法实现人才的贯通培养。

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建立产业学院起步较晚,还属新生事物,实践经验不足,不论是在顶层设计、法律规范、运行机制,还是在办学模式、治理方式、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都还未建立起成熟的范式。

(一)政策支持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宏观指导性政策居多,各地具体支持性政策偏少,还没能形成有效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服务保障体系。特别是在产业学院的办学权利、权属关系和利益分配等核心关键问题上,制度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校企双方常常因产权界定模糊而难以在权责划分、资产合法权益保护等事务上达成共识[2]。另外,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于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宏观调控力度也有待加强,当前尚未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进行校企合作相关的协调和考核工作。这些核心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产业学院的治理运营和发展。

(二)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1.企业在投入上仍存顾虑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意识到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重要性,但当面对“人财物”投入时,企业又有所顾虑。他们一方面忧心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培养的人才难留住,进而人财两空;另一方面顾虑产业学院盈利能力不足,长期投入性价比不高[3]。

2.企业在育人上缺乏耐心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素质能力培养。而企业参与办学,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希望能用最少的时间和成本来培养学生的针对性岗位技能,从而导致校企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容易出现步调不一致。

3.龙头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

职业院校都想与优秀企业、龙头企业合作办学,以期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但实际上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动力相对不足。一是龙头企业一般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二是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初衷更多是期望在标准制定、科研成果落地等方面能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他们参与办学的积极性[4]。一些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办学,多是响应政府号召或政策需要,在认识上不够到位。而占全国企业数99.7%的中小微企业,在经费投入、人力、技术支撑等方面,都难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很难形成该产业的人才培养标准。

(三)运行机制不健全

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是产业学院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目前,许多产业学院仍存在着办学运行机制不顺畅、相关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组织机制不明晰等问题。部分职业院校仍习惯性地把产业学院作为二级单位,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行管理,没有根据产业学院的办学特征形成独立的产业学院实体运行机制。尽管合作各方在办学之前通常已达成一致意见,但在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上还比较笼统,导致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法有章可循协调解决,更没有经验性的对策措施,这些都为产业学院的运转和治理留下了隐患。

(四)政校企合作不深入

作为产业学院的重要办学主体,企业是否深度参与办学是产业学院成败的关键。实践中,很多产业学院在运行过程中还停留在传统简单的校企合作上,企业参与信心不足,无法成为办学主体,不能深入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受“企业兼职教师”门槛限制,许多企业导师不能进入课堂参与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学院的办学效果。

地方政府是产业学院建设的主要参与方,但地方政府由于受限于经济条件、产业发展情况,有时很难拿出有效的资源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受师资等影响,院校在专业设置、技能培训等方面与企业实际岗位结合度低;因为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要求,院校很难为行业企业有效参与办学提供实质条件。

(五)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逐利是产业的基本动能,能够产生效益是产业学院得以持久发展的动力。很多产业学院在开设之初招生、办学、就业均很顺利,但经过几年后,产业学院非但没有进一步发展,学校和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动力却明显下降了,这里最大的原因往往是产业学院欠缺“自我造血”能力,盈利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独立发展能力偏弱。目前,产业学院的主要收益来源为学生的学费收入和政府的生均拨款,产业学院的支出则包括教学、科研、实训、日常运营、技能大赛、教学资源制作等费用。许多产业学院由于招生规模不大,所获得的学费和政府拨款金额不多,加之市场运作经验不足,没能高效盘活和利用有限资源,市场化收益少,这就容易导致产业学院不仅不能获得有效收益,甚至还入不敷出,从而影响了产业学院的稳定发展。

(六)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仍需创新

人才贯通培养是产业学院办学的新尝试。传统产业学院虽然也有中、高、本层级之分,但一般仅是侧重某阶段的学历教育,没能实现生产链上所需技能的贯通培养。中职校往往因注重学业考试而在课程教学实施中不惜降低技能训练成分而强化文化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也因为招收缺少技能训练的学生导致专业教学需从基础开始,中职生既没有技术技能优势,也没有系统的文化课基础,培养质量很难保障。

近年来,部分产业学院试点开展“中高职3+2五年专科班”,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一是由于学生到大专阶段须到高职院校所在地就学,导致教育链与产业链不能全程衔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由于学生中职毕业后离开属地,企业人才流失风险加大,这也影响了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

(七)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治理模式,产业学院发展过度依赖于契约管理,与现代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诸多不适。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所体现的产权结构关系需要建立与其相一致的治理模式来为各主体利益提供保障[5]。当前的产业学院治理水平存在不少短板,多元共治體系面临着一定的治理困境,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一是没有形成利益制衡、结构明晰的治理方式,容易出现合作主导方“一言堂”,合作治理形同虚设;二是多注重产业学院宏观层面设计,而缺乏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现代治理体系设计,导致容易出现决策失效、执行乏力、监督缺位等问题。

四、新型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路径——以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例

(一)区域产业生态分析

1.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产业

作为厦门市工业总产值最大的一个区,2017年开始,海沧区坚持产业立区,深化产业升级改造,以国际一流产业为目标,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5年发展,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已见成效,有效摆脱了产业发展困局。

2.从单一产业跨越发展到完整产业链

区域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从一个企业开始,不断增加和发展上下游企业,最终形成产业链。目前,海沧区各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形成各自产业链。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海沧区通过围绕以产品为导向的特色工艺技术路线的产业链布局,充分发挥国有全资厦门海沧招商服务有限公司牵头管理的作用,打造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并形成“磁石效应”,成功吸引了三安、紫光、士兰微、优讯、通富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入驻海沧,有效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二)区域人力资源需求

随着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代工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推进,海沧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电商物流仓储类产业对基层技能技术人员和基层技术骨干人员需求量很大,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才招工难、培养难、引进难等问题。归结其原因,一是产业升级要求企业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机电、电子等知识和技能,且无法用普工替代;二是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的溢出效应,外地籍大专毕业生进入产业园区从业积极性不高,离职率居高不下。

(三)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破”与“立”

为对接千亿产业链群,破解海沧区企业招工难、招技能技术人才更难的发展瓶颈,服务海沧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创新政、产、学、研、用、创合作机制和模式,在福建省教育厅和厦门市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厦门市海沧区政府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海沧职业中专学校、厦门海沧产业招商服务有限公司、海沧集成电路产业企业群联合建立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展政校校行企协同下的“中高职贯通融合区域产业集群”办学。

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以政校行企合作共赢为基础理念,以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创客工厂为载体,探索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模式,让各方不再“游离”和“飘移”。通过深化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将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和典型工作任务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开展贯通式人才培养,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

1.构建产业学院多元合作的办学生态体系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政校校行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为载体,构建“一个生态、五种主体、五大合作、四链融合”的产业学院“多元合作”办学生态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基于海沧产业园区生态,充分发挥政(海沧区)校(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行(厦门海沧招商服务有限公司)企(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企业群)的协同办学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生产、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五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来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6]。

2.专业链(群)精准对接产业链

瞄准产业链,并关注海沧产业生态未来发展方向,以教育链服务产业链为出发点,根据产业链建设专业链,以实现专业设置精准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通过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需求匹配能力分析,结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和海沧职业中专学校的专业优势,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设置了“机电智能制造”“电商物流”两大专业群,以满足海沧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開展一贯式人才培养

克服传统产业学院中、高、本分层办学模式的弊端,依托产业学院,以校地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为载体,开展“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探索“3+4”职业教育高端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有效衔接中高职知识、技能,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按技术层级,结合海沧产业集群特点,开展每一层级的横向融通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质量。

4.开展中高职贯通融合区域产业集群人才培养

紧扣企业育人难留人的关键症结,纵向贯通,构建“中高职贯通融合区域产业集群”一贯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完整通道。该模式与传统的“3+2”异地化(3年在中职,2年在高职)培养不同,采取中高职在地化人才培养(保持在中专所在地产教融合培养),并开展在地化招生、在地化中高职共育人才、在地化校企实训共育、在地化就业。这种模式能更加紧密地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连贯性,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5.打造校内外公共实训基地

多向发力,打造政、校、企多元主体投资共建共享新格局,在充分利用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的设备和场地基础上,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建立海沧区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在联芯、三安、紫光、士兰微、优讯、通富等企业原有生产车间的基础上,构建校外公共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双向发力,共同制定学生实训、实习标准,按照“上岗即上学,实习即就业”的原则,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淡旺季,分技能、分阶段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轮转“实战”实训实习,在提升学生“即战型”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投入减负。

6.构建多元协作中高职一体化思政育人实践平台

一是横向融通,构建“大思政”格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园区、企业、学校共同营造“技能强国”的氛围,感召青年学生向上向善;二是纵向贯通,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德育体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细化思政培养方案,精准设计各年级课程要求;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德育作用,强化职业文化、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体美劳专项教育及第二课堂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实现德艺双馨;四是建立“综合素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制度、行为及环境等保障条件建设,使德育得以有效运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如此,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多方合力,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夯基提质[7]。

7.破治理体系不健全难点,探索产业学院现代治理结构

厘清多方需求,本着“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采用理事会领导下院长制治理结构,确立产业学院的组织构架,成立理事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院长办公室等,并明确职责及分工。建立“产业学院—专业群—专业”三级产教融合管理平台和“产业学院理事会—专业群校企合作委员会—合作项目理事会/管委会”三级产教融合建设运行平台,实现产业学院治理宏观有指导、中观有推动、微观有落实。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路径之一,积极推动其建设并探索其建设规律是当前各职业院校的责任与使命。需要注意的是,建设一所现代产业学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做好细致调研和顶层制度设计工作,不可盲从建设,要注意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对各项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在充分尊重办学各方利益诉求的同时做到合理、合法、合规。

参考文献:

[1]高鸿.基于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21(4):33-38.

[2]陈俊鹏.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价值、问题及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5):28-34.

[3]朱跃东.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之惑与应对之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61-67.

[4]刘锦峰.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然追求、实然困境和必然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5):88-94.

[5-6]李斌.“四链融通”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海峡科学,2021(10):73-76.

[7]陈艳红.就业价值取向视域下价值观一体化培育的路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4):98-101.

(责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industrial colleges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and formed a series of successful model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mode of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 sor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and tak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exploration of Haic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path and ideas to solve the dilemma, in order to provide acas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school-school-industry-enterpri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dustrial college; vocation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