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保墒措施对春光葡萄土壤含水量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2023-05-15 01:28王伟军陈文朝郝建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耗水量覆膜灌水

王伟军,陈文朝,郝建宇,王 岩,徐 敏,杨 茜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京津冀地区是资源型缺水地区,也是我国的主 要农业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农业用水量为1.21亿m3[1]。据分析,河北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4,但与发达国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7~0.8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河北省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葡萄的重要产区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现有栽培面积8.9万hm2,产量176.33万t,分别占全国面积、产量的10.9%、12.42%,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2位。张家口葡萄种植面积为3.39万hm2,产量为50.03万t[3]。随着葡萄产业发展,如何提高葡萄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灌水制度以达到提高葡萄水分利用效率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已有学者围绕葡萄水分管理[4]、根区交替灌溉减施氮肥[5]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雷金银等[6]、王东等[7]采用不同灌溉水平对酿酒葡萄研究,结果表明,赤霞珠最优的灌溉量为3600~3750 kg/hm2。沈甜等[8]采用4种灌水量对赤霞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含水量变化直接影响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骆萌等[9]采用密闭式营养液循环供给系统栽培无核白葡萄,得到了吐鲁番地区葡萄年需水量为4149.5 m3/hm2。张玥[10]研究表明,调亏灌溉可以提高葡萄果实品质、提高葡萄花色苷类物质含量。李晶等[11]、赵霞等[12]通过不同生育期水分调亏处理,得出果实膨大期亏水处理会降低果实产量的结论。孔维萍等[13]采用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处理得出梅鹿辄浆果膨大期耗水量最高,是控制土壤水分的关键生育期。郝旺林等[14]、杨湘等[15]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对葡萄土壤温度和水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酢浆草和地膜是葡萄园较为适宜的覆盖模式。付诗宁等[16]采用不同水分和肥料处理得出,田间持水率60%+中肥是东北地冷寒区温室葡萄水肥一体化最优灌溉施肥模式。针对冀西北地区葡萄不同灌溉量、灌溉方式和不同覆盖方式相结合对葡萄生长、果实产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蜜光葡萄灌溉覆膜进行研究,旨在为张家口地区葡萄合理灌溉保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沙岭子葡萄园进行。该园位于北纬40°39′57″,东经114°55′30″,海拔高度636 m,年均气温7.7 ℃,无霜期110~140 d,≥10 ℃的有效积温为3300 ℃,年降水量为400 mm,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0~10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为1.47 g/cm3,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分别为18.4 g/kg、1.24 g/kg、73.1 mg/kg、184 mg/kg和8.02。

2021年葡萄出土后到埋土前降水总量为369.1 mm,7月9日降水量为53.1 mm,占生育期的41.39%,开花前期降水量为24.8 mm,占生育期的6.72%,前期降水量很少,降雨主要集中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到果实转色期这一阶段。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5年生春光葡萄(自根苗),株行距为1.0 m×6.0 m,东西行向,每行长为40 m,独龙干棚架种植模式。园艺地布宽1.0 m,厚度为0.2 mm。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滴灌(DI)、滴灌覆膜(DIFM)、调亏滴灌(RDDI)和调亏滴灌覆膜(RDDIFM),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240 m2,重复3次,共15个小区。

试验灌溉方式为常规灌溉(大水漫灌)和滴灌,滴灌在距葡萄根部30 cm处设置一个滴灌带,采用一行一管控制模式,滴灌带直径为14 mm,滴头流量为3.0 L/h,滴头间距为20 cm,葡萄种植行开沟宽度1.0 m。常规灌溉不覆盖园艺地布,滴灌覆膜和调亏滴灌覆膜为覆盖园艺地布,园艺地布覆盖在葡萄根系两边的整个葡萄种植行。2021年4月15日葡萄出土,葡萄出土后(4月16日)和埋土前(10月23日)均采用大水漫灌浇水方式,4月17日铺地布,10月23日收地布,10月27日埋土防寒。各处理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处理灌水总量Tab.1 Total amount of irrigation water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m3/hm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土壤含水量测定:每个处理在葡萄根系40 cm处用土钻分5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取土,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每隔10~15 d取土,灌溉及降雨前后取土加测。

θi=土壤含水量(%)×相应土层土壤容重(2)

式中,Et为土壤耗水量(mm),P为降水量(mm),I为灌水量(mm),ΔS为土壤贮水量变化量(mm),θi为土壤某一层次体积含水率(%),Zi为土层厚度(cm),i为土壤层次。

葡萄产量测定:于葡萄完全成熟后,每处理随机采摘5株葡萄,测定每株葡萄产量;每株葡萄选取果穗大小一致的葡萄9穗,测定单穗质量、单株产量。

式中,WUE为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kg/m3),Y为葡萄产量(kg/hm2),Q为灌溉总量(m3/hm2)。

1.5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SPSS 11.5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覆膜处理对1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2.1.1 不同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不同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Fig.1 Dynamic diagram of 0-20 cm soil water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从图1可以看出,葡萄出土后(4月15日),5个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接近,介于16.12%~16.45%,随着第1次灌溉(4月15日)和覆盖地布的不同处理,在4月18日、4月24日、4月30日均是覆盖地布土壤含水量高于不覆盖地布处理。4月30日进行第2次灌水,由于CK、滴灌、滴灌覆膜3个处理灌水量均为450 m3/hm2,调亏滴灌和调亏滴灌覆膜处理灌水量均为300 m3/hm2,在灌水后2 d(5月2日)滴灌覆膜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23.34%),调亏滴灌处理最低(20.12%)。5个处理均是6月17日土壤含水量最低,CK、滴灌覆膜、滴灌、调亏滴灌覆膜、调亏滴灌含水量分别为8.44%、13.67%、8.85%、13.12%和8.64%。7月16日(果实转色期)至9月22日(埋土前)均是覆膜处理(滴灌覆膜、调亏滴灌覆膜)土壤含水量高于不覆膜处理(CK、滴灌、调亏滴灌)。

2.1.2 不同处理20~40 cm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由图2可知,葡萄出土后,4月15日各个处理土壤含水量接近。5月2日(灌水后)各个处理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滴灌覆膜(24.08%)、CK(22.19%)、滴灌(21.33%)、调亏滴灌覆膜(20.38%)、调亏滴灌(19.98%),主要是CK、滴灌、滴灌覆膜3个处理的灌水量均为450 m3/hm2,而调亏滴灌覆膜和调亏滴灌灌水量均为300 m3/hm2,灌水量不同导致土壤含水量的不同。6月17日各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为最低,随着当日灌水,在6月20日各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得到显著提升。葡萄采收后到埋土前(9月22日—10月22日)各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随着时间推移呈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和降水共同导致的结果。

图2 不同处理20~4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Fig.2 Dynamic diagram of 20-40 cm soil water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1.3 不同处理40~60 cm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由图3可知,不同处理灌水2~3 d后,土壤含水量得到显著提高,5月2日(灌水后2 d)CK(24.46%)、滴灌覆膜(25.70%)、滴灌(22.31%)、调亏滴灌覆膜(22.04%)、调亏滴灌(20.06%)5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主要是不同处理的灌水量不同导致,CK、滴灌覆膜和滴灌处理灌水量均为450 m3/hm2,调亏滴灌覆膜和调亏滴灌处理灌水量均为300 m3/hm2。各个处理均是6月17日最低,8月16日进行第5次灌水,CK的灌水量为450 m3/hm2,其他处理为300 m3/hm2,9月1—12日,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均是CK>覆膜(滴灌覆膜、调亏滴灌覆膜)>不覆膜(滴灌、调亏滴灌)。

图3 不同处理4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Fig.3 Dynamic diagram of 40-60 cm soil water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1.4 不同处理60~80 cm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由图4可知,葡萄出土后(4月15日)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接近,随着灌水土壤含水量也相应增加。5月2日各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滴灌覆膜(25.00%)、滴灌(24.06%)、CK(23.56%)、调亏覆膜(22.15%)和调亏滴灌(21.98%)。果实膨大期(6月17日—7月15日)各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是滴灌覆膜最高,CK和滴灌处理接近,调亏灌溉最低,在葡萄采收后各个处理均是滴灌覆膜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由此可见,覆膜可以使土壤含水量提高。

图4 不同处理60~8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Fig.4 Dynamic diagram of 60-80 cm soil water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1.5 不同处理80~100 cm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由图5可知,在6月15日,CK和滴灌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接近,分别为19.27%和19.18%,滴灌(16.16%)、调亏滴灌覆膜(16.69%)、调亏滴灌(16.08%)3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接近,主要是第3次(5月15日)灌水量不同所造成,CK灌水量为450 m3/hm2,滴灌覆膜和滴灌灌水量均为300 m3/hm2,调亏滴灌覆膜和调亏滴灌灌水量均为225 m3/hm2。8月15日(第5次灌水)5个处理中均是滴灌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高,滴灌和调亏滴灌覆膜处理的含水量接近,调亏滴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在埋土前(10月22日),CK、滴灌覆膜、滴灌、调亏滴灌覆膜和调亏滴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接近,分别为20.51%、21.07%、21.95%、21.42%和20.61%。

图5 不同处理80~10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动态Fig.5 Dynamic diagram of 80-100 cm soil water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不同灌溉覆膜处理对土壤耗水量的影响

不同灌溉保墒措施下土壤耗水量的对比如表2所示,5个处理均是在果实转色期到成熟期耗水量最高、坐果期耗水量最低,CK、滴灌、滴灌覆膜、调亏滴灌、调亏滴灌覆膜处理在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731.06、699.70、709.22、666.60、642.83 mm,与CK相比,滴灌、滴灌覆膜、调亏滴灌、调亏滴灌覆膜处理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31.36、21.84、64.46、88.23 mm,耗水量分别是CK的95.71%、97.01%、91.18%和87.93%。

表2 不同灌溉覆膜处理耗水量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water consumption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film mulching treatments mm

2.3 不同灌溉覆膜处理对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5个处理下单粒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滴灌覆膜(9.96 g)、CK(9.61 g)、滴灌(9.52 g)、调亏滴灌覆膜(9.12 g)、调亏滴灌(8.59 g),滴灌覆膜处理与CK、CK与滴灌间差异均不显著,滴灌覆膜、CK、滴灌、调亏滴灌覆膜共计4个处理均与调亏滴灌处理的单粒质量差异显著。滴灌覆膜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单穗质量差异均显著,滴灌与CK间单穗质量差异不显著。CK、滴灌、滴灌覆膜、调亏滴灌、调亏滴灌覆膜处理的单株产量分别为14.73、14.25、15.39、11.59、13.24 kg。5个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滴灌覆膜(10.69 kg/m3)、调亏滴灌覆膜(10.50 kg/m3)、滴灌(9.89 kg/m3)、调亏滴灌(9.20 kg/m3)、CK(9.10 kg/m3),与CK相比,滴灌覆膜、调亏滴灌覆膜、滴灌、调亏滴灌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49%、9.13%、8.64%和15.38%。

表3 不同处理对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fruit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3 结论与讨论

葡萄园不同灌溉保墒措施对葡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呼吸、果实产量及品质等方面。本研究发现,在果实转色期至埋土前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是覆膜处理高于不覆膜处理,在葡萄采收后至埋土前各处理2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时间推移呈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和降水共同导致的结果。研究还表明,对葡萄园进行覆盖地布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葡萄园蓄水能力,这与郝旺林等[14]、杨湘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不同灌溉保墒措施下葡萄耗水量也不同。与常规灌溉相比,4种灌溉保墒措施均降低了葡萄耗水量。常规灌溉葡萄耗水量为731.06 mm,比苏培玺[17]研究的巨峰葡萄耗水量为644.5 mm的结论略高,可能是不同地域、品种、覆盖模式等原因导致结果略有差异。

不同地域、葡萄品种葡萄所需灌水量也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对5年生春光葡萄进行常规灌溉用水量为2700 m3/hm2,就可使葡萄正常生长结果,比王探魁等[18]在河北张家口地区赤霞珠推荐的灌水量(1821.6 m3/hm2)高900 m3/hm2,比骆萌等[9]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的每年需水量(4149.5 m3/hm2)低1450 m3/hm2,灌水量的差异可能是不同品种、不同生态区、不同灌溉保墒措施等原因造成的。本研究发现,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应确保葡萄水分充足,即使采用地布覆盖也会导致葡萄产量降低,与李晶等[11]和张芮等[19]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春光葡萄通过滴灌覆膜措施灌水量为2400 m3/hm2,可以显著提高单穗质量、单株产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比常规灌溉处理节约用水量300 m3/hm2。

综上所述,滴灌覆膜处理可以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葡萄耗水量,提高果实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最佳灌溉保墒措施。由于本研究只研究了不同灌溉保墒措施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果实产量、葡萄耗水量等,不同灌溉保墒措施下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影响,在果实膨大期提供充足供水,在果实膨大前期和后期减少灌水量对果实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耗水量覆膜灌水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滴灌对苹果和梨树周年耗水规律的影响
不同灌水模式下玉米耗水量和节水效益分析研究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耗水量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分析
吉朗德露天煤矿高耗水量计算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