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明两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玉器制造业的兴盛,玉器彻底摆脱以往的神秘感,转而充满着世俗的生活气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本文拟通过对宋明两代玉器的种类、题材、工艺等方面的对比,以进一步分析这两个不同时期玉器艺术风格的变化和特点。
关键词:宋明玉器;艺术风格;变化对比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在这期间,理学、文学、史学、艺术学以及科学技术领域均硕果累累,加上经济快速发展、文人地位提高等因素,进而造就了宋代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在书法、绘画、诗词、陶瓷、金银器、玉器等载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玉器创作更加讲究细腻纯洁、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给人以一种自然舒畅的含蓄之美。
进入明代后,汉文化再度复兴,当时的手工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随着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在玉器制作上出现了雕琢程式化的倾向,使得玉器的生产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品类繁多,雕琢技法形成了自身敦厚且注重装饰的艺术风格。
本文拟通过对宋明两代玉器的种类、题材、工艺等方面的对比,以进一步分析这两个不同时期玉器艺术风格的变化和特点。
一、宋明两代仿古玉
宋明两代的宫廷用玉,由专门的制玉机构完成,而商业化的发展也促使民间用玉同样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宋明两代统治者崇尚的儒家思想、复古思想逐渐融入玉器审美之中,仿古玉作为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共有玉器种类,在此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一)宋代仿古玉
在宋代,由于金石学的兴起,文人阶层对商周、汉唐时期的文物研究之风兴盛,加上帝王的倡导,各类研究考证图书问世,如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考古图》[1]中记载:“观其器,诵其言,形容髣髴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观其人矣。”宋代仿古玉并非简单地复古或临摹,而是在传统器型和风格的基础上,融入当时玉器制作的新潮流和新时尚,称得上是对传统玉文化的升华。
在宋代出现的玉器类型中,仿古玉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类,其数量在当时不是很多,但由于其制作性質和使用功能独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对后世历朝历代的仿古玉制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其成为中国玉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玉专家张广文在《古玉鉴识》[2]一书中提到:“宋代尚古之风盛行,大量仿古器物出现,其根源在于皇室的提倡……它大大推动了仿古器物的生产。”他认为宋代仿古玉以尊、鼎、酒器为重点,并有其他各类玉饰,作品形状模仿古物,纹饰则以兽面、魑虎、云龙、卷草、勾云、乳钉、蝉纹和尖角与勾云相连的二方连续图案为主。
我国目前发现的宋代仿古玉主要为仿商周、汉唐时期的作品,多为礼器、容器或玉饰件,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白玉环形柄云纹卮[3]。《汉书》[4]中有关于玉卮的记载:“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史记·项羽本纪》[5]中曰:“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表明玉卮为饮酒器,多出现于战汉时期。因其规格略高于普通酒器,在宋代一般用于重要的场合或酒宴。天津博物馆所藏宋代白玉环形柄云纹卮(图1),高11.2、口径5.1、宽7.1、足径4厘米,白玉质地,仿汉代高足杯形制,腹部附环形柄,造型规整,抛光细致,雕工琢磨精制。整器玉质白润,口沿平直,卮里掏膛呈斗形,自上而下逐渐收腹,下端足部打磨光滑,呈喇叭形。上下共计五层,用弦纹区分,各层分别用阴刻线和减地浅浮雕技法雕刻出卷云纹、勾连云纹、龙首纹、莲瓣纹等。该件玉卮整体精制秀雅,具有较高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
玉璧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的一种具有礼仪形制的器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在纹饰、功用上有着丰富的变化,这种演变反映出不同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变化。关于宋代玉璧,张广文所著《中国玉器鉴定与欣赏》[6]一书中有相关论述:“从文献上看,宋代礼仪活动中使用了较多玉璧……由于宋代在礼制方面沿袭古制,宋代玉璧中应有很多仿战国或仿汉代风格的作品。”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青玉双魑璧[7]是在上海松江区西林塔出土的(图2),为青玉质地。玉璧正面用浅地浮雕技法雕刻相互追逐的双魑,魑体扭动呈“S”形,一魑口衔另一魑的尾部,雕刻精细。魑为倒三角形猫脸,细管钻小圆眼,分布在鼻子两侧;额头有“三”字纹,脑后有细长毛发,肌肉饱满;脊背上有一条细长印刻线至尾部,表示脊椎;腰身细长,后肢一曲一纵,纵者压在尾部之上。另一魑纹形状与之相似,形体略小。
(二)明代仿古玉
进入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物质需求的提升,此时仿古玉较宋代更加成熟,生产数量增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民间收藏古玉之风相比宋代更甚。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不断促进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刺激了市场需求,人们的商品意识增强。玉雕工匠们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投其所好,便大量制作仿古玉以供需求。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8]中提到:“近日吴中工巧,模拟汉魑、玦、钩环,有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或带墨色玉,如式琢称,仿乱古制,每得高值……”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仿古玉不仅注重器物的形,更加注重玉料的选择、纹饰的临摹。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青白玉兽面纹双魑耳簋(图3)[9],高17.5、口径13.3、底径9.4厘米。簋是古代盛放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注疏》[10]曰:“凡祭祀,共簠 。”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 。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根据考古发现可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明代仿古玉多仿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并加以符合明代玉雕特色的纹饰进行装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青白玉兽面纹双魑耳簋,整体器型即仿照商周时期青铜簋,颈部印刻线雕夔龙纹,夔龙纹之间雕兽面纹和戟纹作为间隔,腹部雕兽面纹、回纹和卷云纹。器木盖为清代后配,上嵌元代白玉镂雕龙穿花纹帽顶为钮。此件器物为一件典型的明代仿古陈设器物。
通过前述仿古玉可以看出,宋代仿古玉在复古和摹古的同时,融入当时宋人的人文精神情趣,使玉器制品的礼性减弱,玩味甚浓;明代仿古玉较之宋代仿古玉,对工艺和器型的把握日渐成熟,并在艺术风格上多了一份富贵之气。
二、宋明两代玉童子
在我国玉雕史上,以人物形象为题材的玉雕作品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当时只是用简单的阴刻线雕刻较为抽象的人物形象。直到唐宋时期,随着飞天、胡人等人物题材出现,才产生了民间喜闻乐见的童子题材。宋明两代,经济发达、城市繁荣、海外贸易盛行,使得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玉雕作品逐渐世俗化和商品化,并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其中,童子形象在宋明两代的象生玉作品中最为普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题材。
(一)宋代玉童子
宋代的玉雕童子形象,整体风格写实、形神兼备,这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上宋代理学大盛,格物的精神使人们对于自然的观察更加全面、刻画更加细微,此后的象生玉器遂因一些令人惊叹的细节营造而显得更加灵动可人。与此同时,宋代比较讲究简单纯真、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从而使玉器作品具有一种自然恬静的含蓄美,进而也充满了世俗生活的欢乐情趣。宋代玉雕童子是基于当时的社会风俗而新兴出现的玉器品种,有单人、双人和正反面三人,其造型、姿势、服饰情景各有不同。关于其用途,清代小说笔记类丛书《宋稗类钞》[11]摘录宋人笔记中关于“玉孩儿扇坠”的史料:“高宗尝宴大臣,见张循王俊持一扇,有玉孩儿扇坠。上识是十年前往四明误坠于水,屡寻不获。乃询于循王,对曰:‘臣于清河坊铺家买得。召问铺家,曰:‘得于提篮人。复遣根问,回奏曰:‘于候潮门外陈宅厨娘处买得。又遣问厨娘,曰:‘破黄花鱼腹得之。奏闻,上大悦,以为失物复还之兆。铺家及提篮人补校尉,厨娘封孺人,循王赏赐甚厚。”这段史料记录了玉童子作为扇坠丢失、寻获、奖励拾者的全部过程,从中不难看出玉童子的主要用途应为坠饰或者佩饰。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宋代青玉三童佩(图4)[12],青玉质地,背部有绺裂,双面做工。正面为两童子并列,左侧童子手持桃花,侧头面向右侧童子;右侧童子头略方,手举过头顶,轻握桃枝,双脚前后做行走状。玉雕童子背面,在两童子身后雕出第三个童子形象,其右手执过顶莲花,左手高过头顶摸莲花。该件玉雕设计巧妙,将三童分至玉料两面,形成三童并列的立体造型,实属宋代玉雕童子中的艺术珍品。
(二)明代玉童子
明代是玉雕发展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玉器雕刻工艺、技术及作品种类与造型都较之前有所进步,因此明代人形玉器的种类和造型也更加丰富。圆雕玉人以佩坠为主,还有一些佛、道造像,玉雕佛像多见于元明清三代。此外,明代吉祥图案大为盛行,这也导致了明代人形玉器具备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时代特征。明代童子大头,正面,露双耳,不似宋代童子基本侧面,显得后脑凸出(后奔儿头),露一耳。明代童子五官浅浮雕一笔勾勒的手法与宋代相似,但刀工压地较深,缺乏宋代童子清秀的表情。明代童子腰间束带和扎蝴蝶结,成为新的时尚。其衣褶简练,且大多以直线表示。明代童子交脚似蹲着行走,体态不合理。明代执荷童子的荷莲蔫软无力,多呈荷莲过肩,搭在童子背上,与宋代童子手持的荷莲直立、挺拔、多高过头顶明显不同。从艺术风格上来讲,明代玉雕童子与宋代相比,工艺较为粗糙,构图不太考究。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卢湾区打浦桥明墓出土的明代白玉执荷童子(图5)[13],头较大,后脑宽扁。脑门发髻左右分开。眉、鼻翼和唇部用一条阴刻线雕出,眉下阴刻两条弧线饰眼睑,使眼部更加写实。童子身穿对襟长衫,左手向上紧握莲梗。莲梗背于左肩,垂于后背。
从宋明两代玉雕童子的整体艺术风格来看,宋代玉雕童子明显突出了儿童的特点,隆起的后脑,宽阔的前额,小巧的五官,孩子们顽皮、好动的特点都被精心地刻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工艺美术写实风格更加具体细致,并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作品主要是通过对普通生活景象的描绘,来反映作者浓厚、细腻的主观感情色彩。明代的童子题材玉器,与宋代相比,在面部、衣着、动作等方面看似相似,但工艺、刀工、神情等细节截然不同,其对细部的刻画较宋代要来得写意,用刀风格“简、深、狠”,表现出粗疏的效果。这也更能体现出明代部分玉器的艺术风格更加追求商品化与程式化,艺术价值相较于宋代玉器可谓大打折扣。
三、宋明两代玉器雕琢工艺
(一)宋代玉器雕琢工艺
从考古发掘出土和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玉器来看,其深受当时成熟的绘画和雕塑艺术风格影响,逐渐向立体图案化的趋势发展。此时最具特色且匠人最擅长的技法是多层透雕工艺,花卉、人物、动物、山水等图案在玉雕工匠的妙手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结合圆雕、浮雕等雕刻技法,表现出层次感,使玉雕逐渐摆脱了扁平造型,具有一定的厚度,向多层次的立体图案方向发展。而这一时期各种实用器大量增加,如坠饰、佩饰、文房用品等,这些器物的造型结合了浮雕、圆雕、镂雕等雕刻工艺,加上此时期选用优质的玉料,集绘画、雕刻之长,形神兼备,使得宋代玉雕艺术风格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白玉云龙佩(图6)[14],双面雕刻,长方形边框用减地法打磨平整,框内镂空雕菱形球路纹,形似宋代流行的窗棂样式,框内菱形开光中雕一条腾云游龙。此器的整体画面刻画,具有典型的宋代玉图画特征。
(二)明代玉器雕琢工艺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明代玉料的来源、开采、运输以及雕琢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明代治玉技术、工艺的传承与宋元时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雕刻风格及技巧上有所差别。明代早期,玉器制作基本保留了宋元遗风,但不及宋代玉工精细,雕工趋向简练豪放。到了明代中晚期,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的兴旺、海外贸易的昌盛,玉器手工业不断扩大,此时期玉雕作品程式化现象过于严重,像唐宋时期富有人文情趣的作品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富有吉祥寓意但雕工相對粗糙的作品。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卍”字纹牌饰(图7)[15],主体为方形,框内菱形开光镂空雕“卍”字纹,四角是花卉纹。顶部为镂空半圆形,正中镂空雕刻瑞草和钱纹,具有祥瑞吉祥寓意,为典型的明代晚期风格。此器在镂空处打磨粗糙,不像宋代同类器物打磨精细,有些地方留有雕刻工具痕迹。
通过宋明两代玉雕作品的比对,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玉器艺术在唐代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自然景物的刻画,更加崇尚自然,表达出匠人的人生理想和民族价值观念,表现出清高不俗的风貌。由于这种意识观念的变化,使得宋人的文化艺术风格更多的是捕捉生活中的情趣、美态,更加讲究细腻纯真、意境高雅的文人情调。到了明代,在市场经济的促动下,文化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从玉器制作来看,此时期的文化艺术风格逐渐脱离了宋代形神兼备的艺术轨道,出现了商品化、装饰化、玩赏化的新特点。到了明代晚期,玉雕艺术缺乏典雅气息,但有富贵之气,做工不求精致,尚有泼辣苍劲和仿古韵之美。这也是宋明两代艺术文化风格的最大差异所在。
参考文献:
[1][宋]吕大临. 考古图[M]. 影印本.
[2]张广文.古玉鉴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陆建芳.中国玉器通史(宋辽金元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4][汉] 班固.汉书(卷一)[M].影印本.
[5][汉] 司马迁.史记(卷七)[M].影印本.
[6]张广文.中国玉器鉴定与鉴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黄宣佩.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四)[M].影印本.
[9]吕章申.中国古代玉器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汉]郑玄注.周礼注疏(卷十六)[M].影印本.
[11][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一)[M].影印本.
[12]同[9].
[13]同[7].
[14]同[9].
[15]同[9].
作者简介:
毕海(1983—),男,汉族,北京人。本科学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玉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