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外爆红的舞蹈《唐宫夜宴》谈起

2023-06-27 22:02田新平
东方收藏 2023年4期

摘要: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播出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意外走红,成为街谈巷议的佳作。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可否认的一点便是现代科技与舞蹈艺术深度结合的锦上添花。但分析其跳出固有的舞蹈圈而被更多观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深层原因,则是该作品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加上时代文化背景的熏陶,由此证明《唐宫夜宴》并非偶然“出圈”,而是大環境之下“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必然结果。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更多舞蹈工作者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使舞蹈艺术更好地走进大众的视野之中。

关键词:《唐宫夜宴》;科技手段;观众心理;时代文化

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走红,节目运用科技手段,将唐朝宫女们从梳妆打扮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一群化着憨厚可爱妆容的宫女,嬉戏打闹,明艳动人,热闹之中不乏有趣的插曲,时而憨态可掬,时而俏皮灵动,仿佛时光倒流,让观众回到1000多年前的唐宫盛宴。

根据《唐俑》改编的女子群舞《唐宫夜宴》,取材于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舞蹈运用5G +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现代科技和古典舞蹈巧妙结合,展现了唐东都洛阳歌舞升平的情景,细节精致,文物考究,呈现出令人震撼不已的视觉盛宴。

在现代化高科技加持下的《唐宫夜宴》里,你不仅可以观赏到唐代宫女夜宴时生动有趣、青春洋溢的情景,同时还能欣赏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以及贾湖骨笛、唐三彩等国宝级文物的再现,将观众带入大美华夏独有的美学空间,舞蹈风格诙谐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蕴。该舞蹈没有什么宏大的内容主题,结构采用传统的起承转合形式,共分为“唐俑复活”“嬉戏玩闹”“水边照镜”“夜宴演奏”四个部分,巧妙地融入了少女们活泼、俏皮、温柔、端庄的性格.这些欢快的“唐小妞”们仿佛是从博物馆里出逃而来的,衣袂飘飘,到处都是盛唐的影子。

《唐宫夜宴》原为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的参赛作品,虽闯进决赛,但遗憾未能获奖,不过能从百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可谓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从参加比赛到登上河南春晚,舞蹈本身并没有做太多的改动,编导甚至没有删减任何一个场景,只是将每一段舞蹈都压缩到一定的长度,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也很难发现这些变化。但其播出后却凭借河南卫视的春晚舞台意外爆红,出其不意地“火遍大江南北”“出了圈”,成为家喻户晓的舞蹈。那么,其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景象?笔者对此进行探究。

一、科技力量:锦上添花

与参赛版本不同的是,河南春晚版本的《唐宫夜宴》借助了融媒体时代的力量。在舞台制作上,该作品融入了5G+AR的科技手段。舞蹈具有直观动态性的特征,转瞬即逝,当下传媒发达,使舞蹈受众更加广泛,舞蹈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更具影响力。在《唐宫夜宴》中,运用VR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三维动态场景,使“唐小妞”在盛世唐朝的虚拟空间中“穿梭”。再加之5G高速率、低时延的创新特点,整个舞台场景更加真实顺畅。这场舞蹈与融媒体技术的结合,对于作品整体场景真实感的呈现、剧情的推动、画面的转场起到了关键作用。

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当二者完美结合、和谐统一时,往往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科技加持的独特形式更好地诠释了舞蹈作品的内容,舞者们忽而漫步在博物馆中,宛若舞俑复活;忽而在河边嬉闹戏水,你推我躲;忽而在广场聚集成列,进宫赴宴……AR舞台布景的转换,加上音乐节奏的变化,巧妙将舞蹈作品的四部分内容展现出来,引起观众共情,细细品味其中内涵,科技力量让舞蹈也“长于叙事”。除此之外,《唐宫夜宴》播出后,河南卫视“趁热打铁”推出舞蹈周边,如与河南博物院联名的盲盒、贴纸、摆件等,进一步扩大宣传。可见,融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对舞蹈的创作方式、记录方式和传播方式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二、观众心理:奥秘之处

科技力量的推动促使舞蹈作品《唐宫夜宴》“走红出圈”,这是大家公认的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参赛版本作品和春晚版本作品所处背景的不同。作为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具有权威性的专业舞蹈评奖活动——“荷花奖”,其评委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舞蹈编创家、舞蹈理论家和舞蹈表演家,在舞蹈专业赛事中,对于作品的评价更多的是聚焦在题材、立意、结构、编排等方面,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相比之下,河南卫视春晚可以说是老百姓的“年夜饭”,面对的是全国大众,观众群体冗杂,大多数未接受过舞蹈理论学习,而是跟随内心的审美倾向来观看和评判舞蹈作品的。最终,《唐宫夜宴》在这样的观众群体中好评如潮、家喻户晓,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两种版本的《唐宫夜宴》改动并不大,但反馈却截然不同,其中的奥秘应该在观众心理。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如果想让其源远流长,就要让它的传播范围更广、受众范围更大,但想要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就是要明白观众喜欢什么,才能知道如何创作观众喜欢的作品。满足观众、服务观众、引导观众,首先要把握受众心理,这就涉及心理美学范畴。在心理美学中,能够被打动的“人心”可以分解为诸多心理机制,例如注意、记忆、联想……其中,“注意”的地位非常特殊,没有观众的集中持续注意力,一切审美心理机制都很难发生。对于具有时间延续性的艺术来说,保持审美注意力靠结构,如果这个结构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那么保持注意力的一个有效秘诀就是情节安排。

同样的,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情节的安排是观众持续审美关注的河床。优秀的舞蹈作品宛如一种精神食粮,在不经意间就可以让欣赏它的人回味良久,女子群舞《唐宫夜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舞蹈的叙事性情节和“小叙事”形式相辅相成,促使舞蹈内容更加合理,贴近生活,使观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唐宫夜宴》在作品的题材和情节的安排上不贪大求全,而是摒弃舞蹈创作常用的“宏大叙事”手法,改为采用“小叙事”的方法,截取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小细节作为情节内容。嘟嘴叉腰到你推我躲,舞蹈编导从唐代宫女嬉戏打闹的生活动作出发,进行发展变化,形成一个完整舞段,最后扩展至整个舞蹈作品,增强了舞蹈肢体语言的独特表达,使观众心理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日常生活动作,陌生的是舞蹈体态发展。这些生活中意外的小插曲,使观众在诙谐风趣中欢笑,又在庄重辉煌中感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在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中,编创者巧妙地抓住了观众心理,同时在舞蹈形象的设计上煞费苦心。为还原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形象,就让女演员嘴含棉花、面画“斜红”,身着华服、内充海绵,展现出大唐宫廷女子雍容富态之美。舞蹈作品一反古典舞作品中“窈窕淑女”的惯用审美,而是塑造出体态丰盈、顽皮可爱的“唐小妞”形象,这样“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在以往或追求唯美意境、或表现凄美爱情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并不常见。这些别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段,已让我们看到了舞蹈编创者的“故意”与“得意”,也的确让观众获得足够的审美“新意”与“满意”,这也是该作品的魅力。

三、时代背景:创造机遇

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活生生的、动态的社会文化现象,只有把它放到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大背景中来看,才能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来理解艺术现象,才能揭示其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今日中国发展的丰厚滋养。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要求,也是文艺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

而舞蹈作品《唐宫夜宴》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舞蹈是时代文化的“独特的模型”和“形象的肖像”,《唐宫夜宴》不拘泥于身韵和基训组合,反而从古代乐舞文物中汲取养分,力求最真实地再现文物价值,展现中国古典舞蹈的独特韵味。其创造性地以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为选材,让博物馆中的乐俑“活”起来,成为舞台上鲜活灵动的“唐小妞”,用短短几分钟讲述了一场唐代盛宴的故事。节目组扎根传统文化和古代文物,在创新中挖掘历史文脉,在继承中弘扬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坚定文化自信。编导从服饰造型、仪态道具等方面对有关文物进行大量研究,以尽可能地还原隋唐乐俑的真实形态。在服饰方面,表演者们身着唐代流行的对襟齐胸衫裙,裙摆系在胸前,起舞时飞扬飘逸,正如《白纻辞三首》中所描述的“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一般。在妆容方面,“唐小妞”的太阳穴上有两道月牙形的红痕,眉毛和眉心都是莲瓣状的,酒窝上点缀着胭脂,唇妆的中间部分更是饱满。在道具方面,作品的原型“彩陶坐姿伎乐女俑”都是手执乐器的状态,编导为了还原这个场景,把琵琶、横笛、排箫、手鼓、箫、箜篌、铜钹等乐器作为演员们手中的道具,充分體现了唐代的民族融合特色,展现了当时宫廷的繁盛与奢华,而这些精心设计的背后,无不是《唐宫夜宴》根植于厚重肥沃的中原历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寻求民族归属感的结果。

伴随近年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熏陶,不可忽视的是“博物火”“文物兴”和“汉服热”等潮流层出不穷、络绎不绝。界定“古典”,不再只是中国舞蹈圈内的专属,更牵动了整个社会的合力,以激发大众对于古典、传统的浓厚兴趣,凝聚了一种随着时间推移的“破肃寻趣”的美学趋势。回首近年来央视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该片着重记录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漆器、木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门类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这种“唠家常”的轻松叙事性形式让“故宫文化”“文物热潮”逐渐深入人心。再如《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通过讲述温暖中国故事加持科技力量的形式,让公众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接受能力。

将视线回归至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从“博物火”到“文物兴”再到“汉服热”,无不彰显着当代人对了解和复兴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同时,也证实《唐宫夜宴》并非偶然“出圈”,而是时代环境下“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必然结果。从艺术观赏公众已具备主动接受意识来看,当下中国古典舞蹈并不缺少喜欢传统文化、欣赏古典舞蹈的观众群体,相反缺少的是创作者扎根于传统文化的魄力,以及从历史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新性转化能力。《唐宫夜宴》就是在这样的审美趣味背景下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符合艺术观赏公众的审美心理,以传统文化为价值定向,进一步辐射开来,让公众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审美共鸣。换句话说,不仅是《唐宫夜宴》在这个时代火速“出圈”,更是这个时代给了《唐宫夜宴》“出圈”的机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众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想让舞蹈艺术走入大众视野,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相比以往抒情柔美的古典舞作品,观众能看懂的并不是单纯的“美”。编导通过舞蹈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引起观众集中注意,掌握观众审美心理,让观众在舞蹈人物形象中找到了生活中自己的影子,通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达到共鸣共情,迎合观众在“以歌舞讲故事”表演模式的长期熏陶下所形成的观赏口味与审美习惯。

《唐宫夜宴》如今已成为“网红”,无形中为当代舞蹈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再现,丰富的舞蹈语汇,奇妙的舞蹈故事,发掘古典舞蹈的艺术价值与魅力。时至今日,面对越来越高涨的“文化潮流”和不断涌现的个人流变这个社会现实,如何在守中创、创中守是重中之重,舞蹈艺术创作不能只靠“出圈”,但“出圈”作品里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否复制值得深究。在未来的道路上,用当代艺术手段再现舞蹈艺术风采,如何在舞蹈中创新、在创新中舞蹈,让舞蹈也流行,是当今舞蹈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舞蹈中国. 权威发声丨如何看待《唐宫夜宴》出圈?[EB/OL]. [2021-02-23]. https://mp.weixin.qq.com/s/3q-oHSDMwN8HWHk0aHL-OQ.

[2]金浩,尤佳悦.古典也流行——从破壁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说起[J].四川戏剧,2021(06):9-13.

[3]赵仲鑫,张紫月.唐宫夜宴[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1(02):174.

[4]杨康恩.《唐宫夜宴》系列节目的审美与文化表征[J].东方艺术,2021(05):80-84.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7]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10]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田新平(200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