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情景灯具的造型与装饰设计

2023-06-27 22:02陈祉廷伍卫东杨雪朱文慧
东方收藏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

陈祉廷 伍卫东 杨雪 朱文慧

摘要:陶瓷灯具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的造型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其外观与功能也更加丰富,成为展现中国文化意蕴和内涵的一类载体。如今,随着情景灯具的快速发展,开始出现陶瓷情景灯具,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基于此,本文介绍陶瓷灯具的艺术特点,同时从时尚造型和图案精细化及工艺新颖等方面介绍陶瓷情景灯具的造型及装饰设计现状,并提出通过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灵活运用透光发光形式两种方式营造出文化意蕴,以期能够为当下陶瓷情景灯具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陶瓷情景灯具;文化意蕴;造型装饰;创作设计

一、陶瓷灯具的艺术特征

(一)兼顾实用性及装饰性

人类在黑暗之中需要光明,因此灯具随之产生。其中,陶瓷灯具属于一种实用性工具,照明是其起初的主要功能。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陶瓷灯具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照明,还需具备美化居住环境的功能。传统陶瓷灯具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但是相对较弱,自汉代尤其是南北朝之后,灯具才开始区分为注重实用性功能的灯具以及注重装饰性的灯具两条发展路线。可见,陶瓷灯具在持续发展期间,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外,还逐渐衍生出观赏以及装饰性的功能。

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现代陶瓷灯具照明功能的实现相对简单,所以消费者更强调灯具的装饰功能。灯具的情景效果直接影响最终的家居环境,基本功能为照明,还需兼顾最大功能,即充当装饰家具,以美化环境,并烘托家居环境氛围。尤其是在现代居住环境中,人们针对灯具的挑选也更苛刻,且开始呈多元化发展,不只是思考照明效果、美观效果、灯具和环境的协调性,灯具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相对于一般灯具,陶瓷灯具不管是在渲染环境、创造意境还是体现消费者个性等方面,都独具优势。

(二)造型结构本身的装饰性

在陶瓷制作技术发展初期阶段,人们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装饰方面,即便是在陶瓷成形期间存在一定的装饰痕迹,也普遍是偶然形成的,因此早期的陶瓷灯具基本为素面,但这一时期的陶瓷灯具也有许多生动且科学的造型。如树形灯,即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同时兼顾美感,整体造型如同树状,设计精巧。而以陶瓷为材料制作的树形灯,相比青铜材质的树形灯更具美感,陶瓷材料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本身便具有装饰性。

(三)陶瓷材料本身的特殊性

陶瓷材料是使用天然或是合成化合物,通过成型以及高温烧结的方式制作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能均十分理想,优秀的自然属性使其可以作为灯具的制作材料。其中,陶瓷材料拥有理想的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等。由于材料本身硬度高、耐高温且抗氧化能力强,适宜作为高温材料,不會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变形等问题。从化学性能角度而言,陶瓷抗氧化能力较强,能够避免强腐蚀以及高温的协同作用,对酸、碱、盐等腐蚀性较强的介质都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且其导电性变化范围广泛,甚至可以作为绝缘材料。另外,陶瓷材料光辐射不低于80%,理想的白度以及透光性也为其成为灯具材料提供可能。总体而言,陶瓷材料在灯具设计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二、陶瓷情景灯具的造型及装饰设计现状

(一)时尚造型及图案精细化

通过新锐的创意以及现代时尚理念设计支撑的陶瓷情景灯具,笔者认为发展前景理想的有如下两种造型方式:几何造型以及仿生造型。西方国家在此类设计方面发展较快,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其中,几何造型指的是含有常见的几何体或是通过解构—结构—重构的抽象性几何体;仿生造型主要指参考大自然中的各种物品。例如丹麦哥本哈根Trioide Edition工作室曾设计陶瓷褶皱台灯,利用陶瓷作为灯体,制作为口部收紧且产生自然褶皱外形的口袋,而用来捆绑口袋的皮绳则是通过皮革包裹的电源线。如此优秀的一件工艺品,散发出淡然的光芒,且所有灯具内置的LED采用隐藏式设计,能够结合室内实际需求,利用触摸屏远程调控灯光的颜色与亮度,不同类型颜色与亮度的管线经过陶瓷光滑的表面反射,仿佛跳动的音符,和室内的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统一,构成颇为虚幻的景色。

(二)工艺技术的革新

在古代,瓷器的生产都是依靠手工拉坯制作成型,但是产能受到限制,产量较少。进入近现代后,人们研发出许多可塑性更强的黏土,且釉料以及色料性能大幅提升,加之生产商开始尝试应用机器压模制作成型,显著提高了陶瓷产量,同时缩减了生产时长。在陶瓷技术发展前期,机械设备压制的瓷器胎体相较于手工拉坯的瓷器胎体要厚,若作为陶瓷灯罩,透光度不佳,只能作为灯具的底座。之后,随着注浆技术的应用,使得陶瓷灯具的应用范围得到拓展。特别是在工艺技术发展后,薄胎能够实现批量生产,瓷体厚度可以控制在1mm左右。从节能灯管选用方面而言,陶瓷灯罩整体可实现漫射发光,所以在照明功能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管是放置在卧室、书房还是餐厅,都能够起到良好的照明效果,不仅能够满足家居装饰方面的需求,同时能够满足照明对光线亮度的需要,其所散发的光线相较于纤维以及玻璃更加柔和、明亮,且不会有刺眼的感觉,透光率高达90%。以陶瓷制作的灯罩具有外形饱满、圆润的特征,釉彩色彩艳丽,具有良好的附着性,且不容易褪色,釉面相对光滑,不需要担心被摩擦或是剐蹭,方便清洁。不仅如此,薄胎的烧制方式与一般瓷器不同,需要历经3次温度达到1300℃高温处理,所以在耐高温方面表现优秀,不容易产生褪色或是异味等问题。伴随LED的普及,陶瓷情景灯具的优越性愈发明显。

但是机械设备制造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机械制造的冰冷感可能导致人和自然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关系日渐疏离,而传统手工拉坯制作而成的灯具融合了陶匠工人自身的情感以及技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热衷购买人工制作的陶瓷情景灯具。

(三)精致的搭配

以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照明灯具优势显著,例如使用时长、便于清洁、光线柔和以及不容易生锈等。部分制造商还尝试将陶瓷与木材或是金属融合,搭配木材天然的质地以及特殊的纹理,或是金属特殊的光泽与技术,赋予情景灯具更多元化的设计。通过多元化且精致特殊的配置,可以令灯具产生截然不同的照明效果以及装饰效果。如西班牙设计师Jaime Hayon曾设计一组陶瓷台灯,整体结构相对简单,灯具外形为单色全手工瓮形陶瓷管,朴素大方,整体安装在木制的底座之上,开关处于罐体中下位置,便于使用。目前,市场较为常见的陶瓷灯具普遍使用全铜骨架配合冰裂纹青瓷底座、灯托以及亚麻灯罩。原因就在于亚麻材质灯罩纹理美观具有良好的透光度,而冰裂纹青瓷底座外形美观,更显自然,能够和大部分环境保持统一。

三、陶瓷情景灯具设计里中国文化意蕴的营造

(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合元素的应用

我国传统陶瓷灯具历经漫长的发展历史,造型日渐丰富,包括球形、葫芦形以及橄榄形等,还发展出许多将陶瓷材质直接作为台灯底座的情景灯具,不仅生动精美,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其他灯具所不具备的优点。如融合了传统技术工艺的青花以及玲珑等工艺技术,配合亚麻或是纤维等材料制作的灯罩以及配件,仅需要维持传统陶瓷造型优美、选材精致的优势,便可有效提高陶瓷情景灯具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陶瓷情景灯具外形优美、意境深远,特别在中式风格家居环境中能够和周围的氛围形成呼应,使得中式装饰风格的韵味更加浓厚。

营造中国文化意蕴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在其中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我国传统平面化装饰图案十分丰富,并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展现不同时代的特点,汇集民族精神,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世人在解读过程中,欣赏的不只是图案的造型特点,还可以通过符号获得一些深刻的社会内涵。其中,相对抽象的图案例如太极图像等,该类型图像主要是将方、圆两种几何图像作为基本图案,通过变化,利用对称的方式以展现人们的渴望,拥有较高的寓意性以及文化性,代表了一种追求平衡以及完满的民族文化特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具象类的图案,例如送财童子、神佛画像等。通过文字传达寓意,例如“福”“寿”等。利用客观事物传达寓意,如牡丹(图1)、龙、凤等。上述图案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心理方面的暗示,代表了人们内心方面的寄托以及渴望。

陶瓷情景灯具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传统元素的形态方面入手,重点是合理控制结构的特点。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书画作品以及古代建筑都可以佐证这一点,通过圆润且饱满的外形传递我国传统的立体形态特点,使人感受到大气与朴实,进而展现中国人对于和平、团结以及幸福的渴望,而要呈现立体形态特征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圆的运用。例如早期的陶具罐口以及底部均采用不同规格的圆形,罐体与球形相近,原因在于圆在我国传统造型中象征和谐,同时含有人们对和谐以及美满的热切向往。

另外,颜色也可以作为展现中国文化意蕴的一种方式。在灯具设计方面,任何属性都不能脱离色彩的配合,我国传统色彩的运用普遍展现在产品的时间感以及空间感之上,但设计人员也需要注意不能盲目运用,需要结合产品特殊的属性以强化其吸引力。我国常用的颜色有如下几种:红色一直是中国人钟爱的颜色,在春节以及婚嫁时表现尤为明显,象征喜庆以及祥和;黄色在古代被视为权贵的象征,给人以奢华的感受;绿色给人充满生机的感受;黑色相对低调,能够给人以沉稳、端庄以及肃穆的感受……而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白色的灯具照明效果更加理想,且是纯洁无瑕的象征(图2)。

(二)灵活运用透光发光形式

以陶瓷为灯具的材质,本身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一种展现。陶瓷灯具的透光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三种:第一,对陶瓷进行镂空处理,通过镂空处完成透光,以获得更加直接且丰富的光影效果;第二,灵活应用半透明的陶瓷材料;第三,针对坯体进行小面积的镂空,使得光线经过釉子散射,这种透光方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景德镇的玲珑釉,以陶瓷表面透光形式相对多见。事实上,我国古代即出现了镂空的灯罩,其主要作用是防风与防火,此类灯具的结构以及原理均源自博山炉。博山炉是古人焚香所使用的器皿,这种香炉在汉晋两代最为流行,其上有罩盖,采用镂空的样式,高且尖,并雕刻为山峦形,代表了海上仙山“博山”,因此也称之为“博山炉”。现代灯具所采用的点光源相较于传统的光源更加安全与稳定,而陶瓷材料决定了在泥胎呈半干情况下更方便镂刻。然而在选择透光方式以及镂刻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方面,镂刻的坯体应尽可能薄,如果坯体过厚可能构成一个过宽的截面,严重影响透光度以及灯具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应深入了解泥性,保证镂空纹样面积控制在灯具表面积的1/3,且能够均匀地设计在坯体表面,避免烧成过程中导致材料受损。如此,透光灯可以形成富于虚实相间的光影效果,如同被定格的皮影表演,使得灯具自身与光影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通过灯具透光度的强弱,控制光影效果的明暗。以青花玲珑皮灯为例,制作期间,工匠在坯体上雕刻一定量的洞眼,烧制结束后,洞眼便成为半透明的亮孔,配合外表的青花瓷图案,既给人古朴的感受,同时也让人感受到造型方面的新意(图3)。

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在陶瓷情景灯具之中,不仅丰富了陶瓷灯具的设计方式,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因此,设计师应充分了解陶瓷灯具的艺术特征以及目前设计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活选用透光技法及引入中國传统元素符号等方式,营造中国文化意蕴,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方利民,赖艺璇,余照儒.仿生设计在创意陶瓷灯具中的情景应用[J].明日风尚,2018(21):65.

[2]刘美英.现代陶瓷灯具设计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31-33.

[3]吴浏.陶瓷(行业)博物馆情境设计的数字媒体介入应用研究[J].信息周刊,2019(40).

[4]吴诗怡.基于“香巴拉”传统文化的现代灯具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8(17):85-86.

作者简介:

陈祉廷(2001—),汉族,浙江金华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设计、视觉艺术研究。

伍卫东(2004—),汉族,江西萍乡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创艺术设计。

杨雪(1983—),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景德镇陶瓷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设计学类视觉艺术研究。

朱文慧(2004—),汉族,江西赣州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创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诗词歌曲词曲用韵的共生性特征探析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简述民族舞中的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论诗歌中的悖论语言及其文化意蕴
晚清铁路论争中的文化意蕴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