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劳动教育的职业本科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建设探索

2023-06-28 16:01王丹霞
知识文库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证书课程标准

王丹霞

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背景下,学校传统所采用的财会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发展标准,因此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变财会专业教学模式,强化会计课程标准建设,紧握素质教育带来的机遇,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综合型会计人才资源。

1 当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认知薄弱

传统财会教学阶段中,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刻板,教学内容没有与实践生活加以衔接,对教学质量与效率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当中:第一,忽视财会教学的实践效果,一般情况下,财会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内容,重点强调学生在融入社会环境后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财会工作。然而传统教学理念当中始终将理论知识的灌输作为教学核心要素,实践环节数量相对较少,并没有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部分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当中掌握了会计分录编制、记账、创建会计报表等等,但如何将其合理渗透于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支持。第二,一些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实际财会教学期间始终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不到位,直接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造成滞后作用。

1.2 教学培养目标存在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地区高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始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性问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运用的教材通常体现为参考西方的翻译著作,一些教学实例和课后习题过于倾向西方化,与国内各地区关键支柱性企业单位的衔接作用不够显著。除此之外,现如今部分高校在培养人才阶段中并没有重点关注对其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往往会将目光与精力聚焦于学生知识专业性培养等方面,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化发展,教学内容、模式和手段也与就业单位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引发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苦难等现象。

1.3 教学课程模式单一化

现如今,各地区高职院校所运用的会计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会计专业课程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单一化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凸显出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陈旧性特点。然而在融入劳动教育的职业本科大数据后,会计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在新时代的变化趋势下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加以创新,促使专业课程与专业性基础课程实现高度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跟紧课程进度,强化学生的专业课基础水准。一般情况下,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内容划分过于细致,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课堂教学比例不够平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获得显著性提升。会计专业教学教育的片面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

2 职业本科劳动教育的路径创新

2.1 坚持职业本科育人根本

从整体目光来看,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育理念是当代职业本科育人的核心要素,校企合作的双主体教育模式需要不断渗透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实训学习和就业创业等多个层次上,因此推动劳动教育、实现校企合作是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现如今,部分职业本科高校在劳动教育期间普遍凸显出重劳动、轻教育以及重技能、轻劳动素质等现象,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效果不够显著,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出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体系。在此情况下,职业本科强化劳动教育需要以解决实质问题为关键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培养特点、核心素养等育人目标,积极开设劳动教育主修课程或将其渗透于其他课程学习当中。

2.2 发挥职业本科育人优势

相关人员需要强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彼此间的深度结合,职业本科作为一线岗位输送技能型人才来说,强化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层次融合可以在根本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般情况下,职业精神教育的重点体现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敬业、创业和立业精神,强化学生职业责任感,促使其可以在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岗位职业能力。因此构建职业本科劳动教育体系需要凸显出实训课程的主体性地位,进而将实训课演变为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等劳动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关键阵地。

3 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策略

3.1 合理构设教学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式的深化改革需要精准定位教学改革目标及方向。传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会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成绩等方面,在课堂教学期间始终以理论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灌输为核心途径,此种单一化、局限性的教学目标无法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准。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与创新需要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满足社会市场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满足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促使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朝向更好的方向稳步迈进。

3.2 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在根本上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各地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前提下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

第一,基于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规范需求来看,会计专业需要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比例,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实践教学基于一定的重视和关注,并为其提供足够的学时保障。在实际教学阶段中,教师需要全面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积极落实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展开深入结合。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方法开展实物演示,通过师生协同探究、分析、思考及审核等途径降低理论知识的抽象程度,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后续发展的岗位特点,还可以在根本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单元实训方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实施一系列实训考核,以此来掌握并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度和基本状况,并对学生的薄弱部分展开针对性训练和教育教学。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现场模拟等措施方法,通过打造真实、清晰的企业岗位环境,模拟仿真会计工作,促使学生在实训演练阶段中充分体会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强化对各类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进一步培养更多实用性、高效性人才资源。

第二,推广主导教学模式。从整体目光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对整体会计专业教学发展及课程标准建设来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影响,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也与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变更息息相关,比如通过创建公平公正的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均需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会计专业教学期间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一定尊重和关注,教师也需要在日常岗位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分析各类价值型因素,一来对主导性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认知,在根本上优化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来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出全新的教学风格及格局。

第三,基于教学案例,实现教学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而言,科学适宜的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动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合理运用财会知识。教师需要通过列举合理化会计教学案例,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到专业会计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采用教学案例可以实现会计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衔接,确保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期间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在实际教学案例当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取出案例的关键要素、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等等,引导学生有效体会案例的展现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应用意识。教师运用教学案例中的会计理论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和自主性思考,以此来凸显出自身的学习动力,也可以有效形成良好的财会知识分析能力。比如,在学习“资金的来源”等知识内容期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案例清晰呈现在学生的视野当中,并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共同探究资金的具体用途和来源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准。

3.3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大数据的发展与融入,会计人员需要积极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管控和事后分析等关键工作,进而为企业领导提供相关的决策参考信息,在海量数据信息中加以整合,以此来获取业务分析和决策所需的價值类信息数据,这便要求会计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在高校开展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当中,需要将跨学科专业培养放置于第一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不可过度局限于会计专业课程的书本知识教学方面,需要从财务会计朝向管理型会计方向加以培养和教育,进一步推动业财融合,以此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3.4 通过业财融合创建课程体系

现如今,社会市场急需众多复合型人才资源,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完善科学的数字化思维模式,还需要掌握利用信息化措施处理各项事务活动的能力水准,以此来满足现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在构建课程标准期间,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将业务与财务展开融合教学,财务会计的工作通常起源于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将业务流程融入财务教学领域中可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业务流程等基本要素,并结合具体业务发展趋势和数据创建业务数据分析模型,在构建完善化数据分析框架的前提下给予更多建议和指导。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培养人才重心由传统核算型朝向管理型加以转变,加大培养学生管理思维方面的培训指导力度。在数字化技术的诞生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背景下,管理会计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拓宽,由于数据信息更加清晰化、准确化,其在根本上加深了管理会计的地位,其可以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切实提升各地区财务企业管理水准和控制能力,促使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多,所以需要加大管理会计的学习力度,进一步重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

3.5 以课证融通构建课程体系

早在2019年国务院便强调各地区教育部门需要大力实施“1+X”证书制度。在此情况下,各地区教育部职教纷纷推行了与之相关联的证书文件与财务相关联的证书,通常涉及到财务共享服务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证书和智能财税证书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证书分别具备差异性的考试大纲和等级标准,证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岗位对人才资源提出的知识需求与能力标准。在构建课程标准期间,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证书的考核标准作为核心要素,并将证书的考核内容充分融入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当中,结合证书公布的等级标准和大纲需求,将考核内容、知识点分解到不同课程内部。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将“课证融通”基本原则贯彻到底,首先,需要精准探究分析证书考核的基本内容,并将证书考核内容进行分解处理,在众多课程当中完成多个证书考核内容的深入学习,以此来做到考证与课程学习的高度融合及有效衔接。一般情况下,证书往往与企业新技术和知识变革相对接,需要结合证书考核内容创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标准内容,以此来紧跟新技术和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新知识与新技术合理融入教学邻域当中,防止学校所灌输的知识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

3.6 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课程

在社会发展阶段中,政府部门重点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对关键工作岗位展开深层次探究,根据企业对岗位流程、技能方法及综合素质的需求精准定位课程结构、标准内容、开发教材,促使将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关键技能技巧等有效提炼出来。在此情况下所创建的课程体系标准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通过梳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工作的技能知识来看,以合作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内容、流程数据再加上企业文化的详细讲解,创建出真实完善的职场背景。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真实的职场氛围,进一步感受新技术和新科技带来的变化与改观。

3.7 弱化传统核算

从整体目光来看,因受到多样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RPA和AI等先进技术在财务领域中获得了全面化应用与渗透,传统手工核算模式面临着大规模淘汰等局面。所以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当中需要全面弱化传统核算,进一步将手工处理的几率降低至最小化,重新构建完善科学的会计财务内容及成本核算等课程内容。在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样化大数据技术的合理运用,导致财务数据在企业决策范围内的重要作用不断削弱,众多非财务数据逐渐成为企业决策与管控的重要因素。所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需要全面增加大数据原理运用、数据库应用和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并对大数据形成良好的认知,以此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挖掘能力,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对各类智能化工具的学习探究,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水准。

4 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的价值效用凸显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学校作为培养财会人才的关键阵地,需要对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展开深入改革与创新。

本文系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建设及课程比较研究》(编号:BK05-03)。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证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收录证书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