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炎性因子PCT、IL-6、CRP 联合检测对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分析

2023-07-04 09:00段艳鸽王玉霞刘彩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代偿肝功能入院

段艳鸽 王玉霞 刘彩霞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肝癌为临床常见的高发肿瘤,其发生多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有关。肝癌患者肝功能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其中失代偿期肝癌患者由于机体存在严重免疫功能缺陷,且对于感染具有较强易感性,导致易发生医院感染,从而加重肝功能负担,引起器官衰竭,提高病死风险,因此,及时有效预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感染风险,以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尤为重要[1,2]。

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机体重要炎性因子,其水平变化对于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血清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属于炎症反应急性期蛋白,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已广泛应用于感染疾病的诊断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多由单核巨噬细胞、T 细胞等分泌,可诱导肝癌细胞生成CRP[3]。目前国内外研究均证实血清PCT、IL-6、CRP 与感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5],但关于其联合检测预测失代偿期肝癌患者是否发生感染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分析血清PCT、IL-6、CRP 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9 月至2021 年9 月就诊的158 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85 例,女73 例,平均年龄67.53±1.58 岁;平均体质指数23.35±0.58 kg•m-2;临床分期:I 期29 例、II 期48 例、III 期45 例、IV 期36 例;低分化52 例,中分化64 例,高分化42 例;另选取同期7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名,女37 名,平均年龄68.25±1.42 岁;平均体质指数23.53±0.62 k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研究组均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癌患者;研究组均合并腹胀、门脉高压、脾肿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肝功能失代偿期症状;感染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6]中相关标准;年龄>60 岁;知晓本研究,并签订承诺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肾、心、肺功能障碍;合并血液系统严重疾病;合并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本研究者;入院前已发生感染者。

1.2 方法

1.2.1 感染菌分离鉴定方法

采集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感染患者血液、痰液、尿液、咽拭子等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后置于37℃含有5%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 h,观察有菌落形成后,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挑取纯菌落,采用法国VITEK-2 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离并鉴定感染菌。

1.2.2 血清指标检测

分别采集患者入院时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37℃条件下经离心半径8 cm、3500 r•min-1 离心10 min 后,收集血清于-2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PCT 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CRP 水平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IL-6 水平进行测定。

分析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与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联合检测血清PCT、IL-6、CRP 水平对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与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置信区间、敏感度、特异度,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PCT、IL-6、CRP 水平比较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PCT、IL-6、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对照入院时血清PCT 、IL -6、CRP 水平比较()

表1 研究组、对照入院时血清PCT 、IL -6、CRP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研究组中发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158 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共43 例发生感染,检出病原菌48 株,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2.92%、27.08%、18.75%,见表2。

表2 研究组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2.3 研究组中感染患者、未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比较

入院时,感染患者血清PCT、IL-6、CRP 水平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见表3。

表3 感染、未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比较()

表3 感染、未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比较()

2.4 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与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与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具有相关性,见表4。

表4 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与发生感染的关系

2.5 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对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能

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联合检测ROC 曲线见图1,结果显示,血清PCT、IL-6、CRP 水平对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AUC 分别为0.872、0.789、0.848,联合预测AUC 为0.923,联合预测AUC 大于单一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较好。各项指标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见表5。

图1 血清PCT、IL-6、CRP 水平联合检测ROC 曲线

表5 入院时血清PCT、IL-6、CRP 水平对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经临床调查显示[7],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中20%~40%住院期间均发生感染,且医院感染已成为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早期发生医院感染预测指标至关重要。

血清PCT 为一种降钙素前肽,为目前临床判定机体炎症状态及反映系统性细菌感染程度的新型指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及感染、未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清PCT 水平均存在差异,对于发生感染的预测AUC 为0.872,说明入院时血清PCT水平与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分析其水平在感染患者体内升高的原因为,血清PCT 具有无激素活性特点,正常人群机体含量较低,当机体无感染状态时,其可抑制甲状腺外降钙素I 基因的表达,当机体发生病原菌感染后,细胞可迅速产生降钙素I 基因表达,感染后2 h 即可检测到较高水平血清PCT,于24 h 作用达到峰值,感染控制后其水平可缓慢下降,因此,其水平变化与发生感染密切相关[9];有研究结果发现,血清PCT 受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影响较小,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患者体内呈高表达,且随感染程度加重其水平随之升高[10],进一步证实血清PCT 水平对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

血清CRP 是由5 条多肽亚单位组合而成的非特异性炎性因子,为临床常用的反映炎症状态的急性期蛋白[11]。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CRP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具有相关性,对于发生感染的预测AUC 为0.848,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分析其原因在于,血清CRP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当人体发生组织损伤、免疫系统疾病及感染时,可促使机体形成免疫应答,肝脏细胞及上皮细胞随之合成分泌大量CRP;当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时,血清CRP 水平可迅速上升,且上升幅度与感染程度、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与上述结果类似,证实血清CRP 可作为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发生感染早期预测指标。血清IL-6 是由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瘤细胞等不同类型细胞生成的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多效性细胞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患者血清IL-6 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对于发生感染的预测AUC 为0.78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分析其水平在感染患者体内升高的原因为,机体发生感染后单核巨噬细胞在TNF-α、LPS 等作用下可大量合成IL-6,而IL-6 可促使CRP 等急性时相性蛋白合成,进一步促进炎症状态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使炎症反应持续发生[14]。此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血清PCT、IL-6、CRP联合预测发生感染AUC 高于单一指标,提示临床可通过联合监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PCT、IL-6、CRP 水平预测早期感染发生风险,以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血清PCT、IL-6、CRP 水平变化与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PCT、IL-6、CRP 水平可早期预测失代偿期肝癌是否发生感染,以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代偿肝功能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文门诊室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