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与WBC、SF 联合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

2023-07-04 09:00夏锦谢豪杰苏孝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骨髓准确率

夏锦 谢豪杰 苏孝楠

(1.开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0;2.开封市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河南 开封 475000;3.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属于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为典型特征。据刘文等学者[1]研究表明,低增生骨髓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AA 等疾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且均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等情况发生。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目标不同,因此,准确鉴别AA 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骨髓细胞学检查通过观察骨髓细胞的病理学改变,特异性反映患者血液系统功能情况。以往多项实验显示,白细胞水平异常与肿瘤、感染、贫血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2]。而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属于铁储存蛋白,对改善人体免疫、造血功能产生积极影响,能直观反映出体内铁贮存情况。近年来,外周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于AA 的诊断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且有部分学者对其展开研究[3]。而将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与SF 检测作为AA 的辅助性检查手段,与骨髓细胞学检查进行联合应用仍存在诸多探讨空间。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骨髓细胞学与WBC、SF 联合诊断AA 的应用效果。从而为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 年5 月-2022 年5 月本院收治的202 例AA 患者,纳入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美国血液学协会(2018 年)制定的关于AA 的诊断标准[4];依从性好,配合研究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研究前接受抗贫血用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的患者。

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98 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性132 例,女性70 例;年龄:26~55 岁,平均年龄(38.67±4.57)岁;BMI:16.4~21.3 kg•m-2,平均(18.57±1.41)kg•m-2。对照组男性138 例,女性60 例;年龄:24~52 岁,平均年龄(37.57±5.12)岁。

1.2 方法

1.2.1 骨髓细胞学检查

常规消毒处理,局部麻醉生效后,在患者髂前、后骨及胸骨处进行穿刺处理,将取出的骨髓制成骨髓涂片,随后进行骨髓染色操作。染色材料使用20%的酸性亚铁氰化钾,等待30 min,随后将涂片进行反复冲洗,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记录细胞质中呈现出蓝色铁粒的细胞个数,计算该细胞所占百分比,分析细胞内铁情况。细胞外铁评级标准:存在大量蓝色铁粒为“++++”、较多蓝色铁粒为“+++”、部分蓝色铁粒为“++”、少量蓝色铁粒“+”、无蓝色铁粒“-”。

1.2.2 WBC 检查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EDTA K2 抗凝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国械注进20172227279,型号:Sysmex XN2000)测定WBC 水平。

1.2.3 SF 检测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处理(3000 r•min-1,15 min),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401486,型号:MAGLUMI 4000)检测SF 水平。

1.2.4 阳性判定标准

根据WBC、SF、细胞内铁的平均值作为临界值,WBC<5.21×109L-1为阳性,SF 水平<65.64 μg•L-1为阳性,细胞内铁< 28.14% 判定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WBC、SF 及骨髓细胞铁测定结果;(2)比较骨髓细胞学、WBC、SF 单独及联合运用的诊断结果。(3)分析骨髓细胞学、WBC、SF 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真阳性人数+真阴性人数)÷总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金标准阴性人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人数÷金标准阳性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WBC、SF 及骨髓细胞铁测定结果

观察组WBC、SF 水平分别为3.37±1.49(×109L-1)、25.15±6.34(μg•L-1),对照组WBC、SF 水平分别为7.14±1.76(×109L-1)、107.43±28.61(μg•L-1)。观察组WBC、SF 水平及细胞内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外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WBC、SF 水平及骨髓细胞铁测定结果比较[(),n(%)]

表1 两组WBC、SF 水平及骨髓细胞铁测定结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骨髓细胞学、WBC、SF 单独及联合运用的诊断结果

202 例AA 患者进行WBC、SF、细胞内铁单独检查后,结果分别为179 例阳性患者、23 例阴性患者;182 阳性患者、20 例阴性患者;181 例阳性患者、21 例阴性患者。198 例健康志愿者进行WBC、SF、细胞内铁单独检查后,结果分别为23例阳性患者、175 例阴性患者;26 例阳性患者、172 例阴性患者;22 例阳性患者、176 例阴性患者。202 例AA 患者均进行WBC、SF、细胞内铁联合检查后,结果显示有193 例阳性患者、9 例阴性患者,198 例健康志愿者进行WBC、SF、细胞内铁联合检查后,结果显示有11 例阳性患者、187 例阴性患者,见表2。

表2 三者单独及联合运用的诊断结果(例)

2.3 诊断价值

WBC 单独检测后诊断准确率为 88.50%(354/400),特异度为88.38%(175/198),灵敏度为88.61%(179/202)。SF 单独检测后诊断准确率为88.50%(354/400),特异度为86.87%(172/198),灵敏度为90.10%(182/202)。细胞内铁单独检测后诊断准确率为89.25%(357/400),特异度为88.89%(176/198),灵敏度为89.60%(181/202)。三者联合检测后诊断准确率为95.00%(380/400),特异度为94.44%(187/198),灵敏度为95.54%(193/202)。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AA 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骨髓微环境紊乱及造血干细胞缺乏等,而立新等[5]研究提出,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也与AA 的发病息息相关。

目前,免疫抑制、粒细胞输注及促造血治疗作为临床用于治疗AA 的主要手段,其对于早期AA 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难以满足重型AA 患者的治疗需求[6]。因此,探究AA 发病的最新生物学机制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为AA 的临床诊疗打开新思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AA 患者的WBC 低于健康人群,表明WBC 的明显降低与AA 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这可能与AA 患者体内WBC、造血干细胞的大量凋亡有关。Chao 等[7]的研究证实,AA患者的骨髓间充质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分裂间期停滞为G1 期,易出现WBC 明显下降的情况,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同时,Melguizo 等学者[8]发现,骨髓组细胞的端粒长度明显下降,且分化能力存在一定缺陷。而本次研究通过骨髓细胞铁测定发现,观察组SF 水平及细胞内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外铁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苏永娟等学者[9]研究结果一致。推测原因在于血清SF作为铁元素的主要贮存方式,而铁元素是氧气运输的主要载体,当血清SF 明显下降时易导致血液系统功能紊乱,造成贫血。同时,细胞内铁多数存在于红细胞中,细胞外铁分布于骨髓小粒中,细胞内、外铁水平异常状态提示贫血的发生,但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讨论。

本研究在骨髓细胞学、WBC、SF 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发现,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提示将三者联合运用于AA 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而余祖辉等学者[10]的研究表明,骨髓细胞学、WBC、SF 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3.41%、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92.31%、93.41%,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推测原因在于,单独运用WBC 检测在感染性、过敏性疾病与AA 的鉴别中缺乏特异性诊断。单一使用细胞内铁测定、血清SF 检查,难以区分AA 与其他类型贫血疾病,而三者联合检测在降低误诊率的同时,有效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

综上所述,骨髓细胞学、WBC、SF 联合检测在AA 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骨髓准确率
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髓细胞涂片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